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申报单位。编制单位。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一年十一月B片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B片(修订本)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编制日期二一一年十一月审定审核编写主要工作人员目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概述112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213综合结论62、项目背景821项目所在地简况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及目标11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3、项目区概况1531项目区自然条件1532社会经济状况1733自然灾害1934土地利用现状1935基础设施条件2036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204项目分析2141项目合法性分析2142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2243新增耕地来源分析284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2945公众参与分析375、项目规划方案3851规划原则3852规划目标3853建设标准3954规划方案比选4055规划方案4356总体布局4557开发后土地利用结构476项目建设内容4861。乡。、。村及。镇。村项目区建设内容4862。镇。村、。村项目区建设内容657土地权属调整方案8271土地权属现状8272权属调整方案8273方案编制说明838施工组织方案8481施工条件8482施工总布置和主要施工方法8583天然建筑材料9384施工进度9385质量管理949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9591实施措施9592工程管护9810投资估算99101项目概况99102估算编制说明99103投资估算103104资金筹措104105投资进度计划10411效益分析105111社会效益10511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106113经济效益分析107114耕地质量分析108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09121可行性研究结论109122问题与建议11113附件1131、综合说明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B片。112项目类型B片申请为。自筹资金投资补充耕地储备项目。113项目性质本项目申报性质为土地开发。114项目区位置及范围该片涉及。乡。、。村,。镇。村、。村和。村5个行政村。其中。乡。及。村项目区位于。县西北部。乡,乡政府距。县城22KM,。镇。村和。村项目位于。乡西北部,距。乡5KM,距。县城20KM。地理坐标为北纬3357078433580530、东径11250041125104。乡。、。村,。镇。村项目区范围及四至项目区村村通道路比较完善,南与。镇的。、。村接壤,东到。乡。,西至观音堂林站的董家沟和明家庄,北接。乡。村。镇。村和。村项目区范围及四至南与。镇的。村接壤,东到。镇的西张庄村,西至。镇的铝土矿,北接。镇的。村。115项目目标该项目是在考虑生态平衡的情况下,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要目的。116建设规模B片建设总规模8939HM2,其中,。乡。、。村,。镇。村建设规模4849HM2,。镇。村和。村建设规模4090HM2。117地貌类型项目区地貌类型属于山区丘陵,地形为丘陵岗地。118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项目区建设总规模8939HM2。涉及。乡。、。村,。镇。村、。村和。村5个行政村。土地详查和确权工作已经完成,土地权属明确,界线清楚,权属性质均为集体所有,无权属纠纷问题。119新增耕地面积及新增耕地率项目通过开发治理,可新增耕地8315HM2(其中,。乡。和。村、。镇。村新增耕地4464HM2,。镇。村和。村可新增耕地3851HM2),新增耕地率达9302。12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121主要建设内容该项目的计划实施是通过集中连片,进行土地开发,达到增加新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产出效益。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详见工程量统计表。镇。村、。村工程量统计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土地平整工程1、推土机推土M32、田埂修筑M二、农田水利1、农沟M土方开挖量403481M32、斗沟M土方开挖量142840M33、新打机井眼平均井深120M4、管涵座800MM15座、600MM80座5、井房间6、变压器房间7、塑料管带M03KPAPVC管8、高压线架设M9、地埋线埋设M10、电缆保护钢管M三、田间道路1、田间主道M2条宽5M2、田间次道M4条宽4M3、生产路M8条宽3M四、农田防护1、杨树株五、其他工程1、主标示牌座2、次标示牌块400250MM瓷片六、设备购置1、潜水泵台200QJ20133/102、变压器台S11M100KVA3、变压器台S11M80KVA。乡。、。村,。镇。村工程量统计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土地平整工程1、推土机推土M32、田埂修筑M二、农田水利1、排水沟M农沟10781M2、机井眼井深120M3、管涵座800MM20座,600MM135座4、井房间5、塑料软管M03KPAPVC管带6、变压器房间3、高压线M4、低压线M三、田间道路1、田间主道M2、田间次道M3、生产路M四、农田防护1、杨树株带土球200MM五、其他工程1、主标识牌座2、次标识牌块六、设备购置1、潜水泵台200QJ20133/102、变压器台S11M80KVA122建设工期B片建设工期设计为9个月。123投资估算本项目工程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防护林及其它工程组成。估算总投资。万元,全部由。自筹资金投资。其中,工程施工费。万元,占总投资8374;设备购置费。万元,占总投资的244;其它费用共计。万元,占总投资的1185;不可预见费。万元,占总投资的196;按建设总规模单位投资。元/亩。124项目资金筹措方式本项目为。自筹资金投资补充耕地储备项目。13综合结论131开发条件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鼓励土地开发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防止盲目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基本农田整理与国土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设立B片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B片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为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防止盲目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使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和体现生态环境效益。据此,特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将“B片“列为县级投资项目进行开发。B片区相对自然条件较好,项目技术方案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群众积极性高,社会参与面广;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地方各部门积极配合。本研究根据实地调查掌握的详实准确资料,深入分析研究,认为B片切实可行,建议该项目尽快上报组织实施。2、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建设、交通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良田好地。加之,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的侵毁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的有效治理和利用,使不多的高产稳产田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急需对现有的荒草地进行开发整治,使。县的土地资源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新的形势对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缓解人地矛盾,协调人地关系,协调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三者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急需有计划地对土地合理规划,加大开发力度,对未利用的土地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使其项目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总体目标。21项目所在地简况。市。县地处北纬33473402,东径1124311318,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外方山东麓,北依汝河,南临沙河。东和东南与。市郊区接壤,南和西南与鲁山县及。市西区相连,西北与汝州市交界,北和东北与郏县毗邻。东西长54KM,南北宽27KM,是中原煤都。的市辖县,全县面积722KM2,其中耕地面积54万亩,总人口647万人,辖八镇五乡一个铁路办事处,312个行政村。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9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07亿元、698亿元和387亿元,分别增长54、185和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33元,分别增长103和124;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率低,绝大部分为荒草地,零星散布有石埂、沟壑等未利用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力低下。通过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促进了。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开展,并可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急需开发。针对上述情况,计划实施土地开发项目,对项目区原有荒草地进行开发建设,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单位产出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当前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的目的,使项目区变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田园格局,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面积适宜的农业园区。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如下主要目的一是认真贯彻“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和。县土地开发复垦与发展规划(19972020,通过土地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二是按现代农业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条件,系统配套水利、道路等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保证项目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的稳定性;三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优化项目区内农业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四是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在广泛调查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拟在。县。和。两乡镇设立土地开发项目区,该区开发面积为8939HM2,经过现场踏勘,同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地籍图,该区主要地类为荒草地,项目区为丘陵岗地,排水系统不完善,土地利用率低,但项目区有地下水资源可利用,具有较大的土地开发潜力。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在全市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投入不断增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工作中努力探索,注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树起了各类典型,积累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工作经验,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路子,为大规模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积累了经验,对已开发整理的土地进行了高效合理的利用。该项目建成后可从根本上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开发整理土地,达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项目区所在地位于。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2KM。西临汝州市蟒川乡,西南接观音堂乡,南与。乡接壤,北与汝州市小屯乡毗邻。总面积43KM2,其中耕地37371亩。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135KM,南北宽66KM。南岭山坡呈西北东南走向,北虎狼爬岭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中部为平原,形成两岭夹一川的地形。境内共有河流三条,石河较大,泥、洪二河次之。乡域内水资源丰富,龙兴寺水库居乡境西端,库容2300万M3。全乡共辖25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32个村民组,总户数7162户,总人数30226人。地理位置优越,并且电力供应充足。全乡粮食生产作物稳步增长,乡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生产地位,着力强化大渠两岸2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全乡农业生产能力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攀升,全乡粮食产量由2002年的12180T,达到15050T,人均增长2356。镇位于。县城西20KM处,北依。县的。乡,东与商酒务镇接壤,南与石龙区相连,西与汝州市蟒川镇交界。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主焦煤、铝矾土、紫砂陶土、铁矿石等10余种,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水利条件优越,建成小型水库6座,其中最大库容达280万M2;在具有国道207线和南石线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基础上,该镇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完成村级道路建设33KM,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小城镇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镇区设有邮路4条190KM。辖56个行政村,195个自然村,33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69KM2,总人口643万人。耕地63625亩,粮食总产量6452T,人均177KG;农业总产值6954万元,人均188元。境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烟叶、红薯、蔬菜等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70。其中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为150(其中小麦种植比例为80,玉米种植比例为70);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为20(其中油棉作物种植比例8,烟叶种植比例为12),粮经比为8824117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及目标221、实施条件该项目区是。县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重点开发项目区,随着土地规划有步骤地实施,B片已具备实施的条件。222、是缓解人增地减、人地矛盾加剧的需要项目区内人多地少,坡耕地面积比例较大,耕地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大型项目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水库库区移民、高速公路等对土地的需求,非农业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人增地减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日趋严峻,人多地少的矛盾直接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3、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随着乡镇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也明显增多,从而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已严重威胁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开展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质量,成为提高土地承载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24、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项目区所在地区域交通方便,气候状况良好,使高产优质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由于项目区内没有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治理,沟内水基本处于自流状态,水流对沟内土地冲刷严重,致使沟内土地在低效利用的同时又受到水害的威胁,造成土地不能合理利用。因此,在这一区域投入一定的资金,通过土地开发工程,实施田、水、林、路综合土地开发工程,配套高效农业技术,使土地粗放利用变为集约化利用,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31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32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文件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2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0号;3关于改进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入库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15号;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5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管理办法财建2001330号;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233土地开发标准、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6节水灌溉技术规范(GB/T2005);7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234地方性文件及有关计划、规划1河南省实施办法2。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3。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4。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县土地利用年度计划7。县土地开发复垦与开发规划(19972020)8。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电力、交通等部门专项规划和统计年鉴。235实地调查资料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的实地调查资料,主要包括1、项目区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面积量算表、汇总表;3、项目区水资源状况、土壤、电力、道路、水利设施、农业、林业等资料;4、水利、农业、电力、交通、林业、环保等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资料;5、。县及项目区涉及各村委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3、项目区概况31项目区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乡。、。村,。镇。项目区与。镇。村项目区相距不足1KM,地形地貌大致相似。地处伏牛山余脉,地势为两岭夹一川,北部有虎狼爬岭,南部有西凤凰岭。境区地表形态复杂,地势崎岖不平,属丘陵岗地,项目区整体趋势呈南高南北低、西高东低走势。大部分土地为荒草地,少部分为当地农民自行开垦种植农作物,土质以褐土质和石质土为主。土壤肥力低下,区内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涝灾较为严重。植被较差,部分道路边和田坎上种植有杨树,沟壑内生长有灌木、蒿草和黄背草或小片经济林。312气象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为我国南北气候由暖温带过渡到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具有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的一些特点,又有大陆性气候的一些特征。夏热多雨,冬寒晴燥,春旱多风,秋旱少雨,冷暖和旱涝的转换往往很突出。年平均气温为145,极端最低气温为191,极端最高气温为434。年平均无霜期215D。年平均实际日照数为22366H,日照百分率51。313土壤土质以褐土质和石质土为主。314植被。县境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种类繁多,全县栽培植物有90余种,野生植物有290余种,人工栽种树种有槐树、泡桐、梨树、刺柏、枣树、核桃、苹果树、杏树、桑树、拴皮树、漆树等;饲养动物有30余种,野生动物有220余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杨树、蔬菜、芝麻、花生等。项目区内植被较差,大部分土地为当地农民耕种,部分道路边种植有杨树树,沟壑内生长有灌木或小片经济林。植被主要有黄背草、蒿草及农作物等。315水文及水文地质全境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河流有18条,属淮河流域的汝、沙水系,流向自西向东,以北汝河、石河、净肠河为大。有中小型水库17座,水库总容量14572万M3,全县地下水资源为8988万M3。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66MM(县内宝丰、。、龙兴寺、河陈四个雨量站最长系列为30年的平均年雨量)。因受西南方向沙河上游鲁山西部暴雨中心影响,雨量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西南部最大800MM,东部最小740MM。又因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秋季节,降雨较多,多年平均6、7、8、9四个月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14。冬季盛行干冷气流,降雨量很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据宝丰30年平均年雨量资料记载,最大年降水量13588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4457MM,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3倍。(摘自。县节水灌溉发展规划。乡乡域有水资源丰富的龙兴寺充水库、石河和泥河,石河从南部穿过,在地貌上北汝河沿盆地发育,不断堆积粗粒相碎屑物质,形成了本区主要含水层。镇属淮河流域,较大的河流有桓河,发源于观音堂林站的金井洼村;玉带河,发源于镇区白石坡、斋公庄一带。1988年,镇区建成的水库有李文驿水库、段寨水库、康洼水库、何庄水库等4个小型水库,修建拦水坝8座,电灌站37处,开挖干渠6条,支渠40条,总长25735M,灌溉面积15000亩。2000年,全镇有机井52眼,万亩以上自流灌溉区1处,有效灌溉面积1000HM2。316工程地质项目区内排水沟以及田间道路沿线地表层土层较厚,褐土质和石质土,根据附近建筑物调查,地基承载力一般大于12TM2,无不良地质情况。317天然建材项目区所在地土料较丰富,砂用石河和泥河砂,石料可由临近的乡镇运入,水泥可采用比较知名的大地水泥,钢材及其它建筑材料可从。县建材市场采购。32社会经济状况321。乡。、。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所在的。乡于1977年建乡,位于。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2KM。西临汝州市蟒川乡,西南接观音堂乡,南与。乡接壤,北与汝州市小屯乡毗邻。总面积43KM2,其中耕地37371亩。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135KM,南北宽66KM。南岭山坡呈西北东南走向,北虎狼爬岭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中部为平原,形成两岭夹一川的地形。境内共有河流三条,石河较大,泥、洪二河次之。乡域内水资源丰富,龙兴寺水库居乡境西端,库容2300万M3。全乡共辖25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32个村民组,总户数7162户,总人数30226人。地理位置优越,并且电力供应充足。全乡粮食生产作物稳步增长,乡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生产地位,着力强化大渠两岸2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全乡农业生产能力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攀升,全乡粮食产量由2002年的12180T,达到15050T,人均增长2356。乡。村,总人口3560人,耕地面积3900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乡。村总人口4200人,耕地面积432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亩。人口自然增长率6。项目区人多地少,群众以农业生产为主,田块相对较小,坡地面积较大,田间路不规整,农业机械通行困难。主要从事种植业,有部分青壮年劳力长年外出打工或从事建筑业和工矿业。村农业总产值相对较低,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经济情况一般。322。镇。、。村社会经济状况。镇位于。县西部,北依。县的。乡,东与商酒务镇接壤,南与石龙区相连,西与汝州市蟒川镇交界。本项目涉及。镇的。和。村2个行政村。村总人口2860人,耕地面积3330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村总人口2500人,耕地总面积2640亩,人均耕地105亩。项目区人多地少,群众以农业生产为主,田块相对较小,坡地面积较大,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民收入较低,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经济情况一般。33自然灾害项目区内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灾害性天气,由于降水偏少,时空分布又不均衡,所以干旱成为境内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平均45年出现一次干旱,10年出现一次重旱年,季节干旱几乎每年都有。除干旱外,还有干热风,大风、雨涝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根据项目区周边已利用土地多年资料表明,通过打井提水灌溉,可节约水量,扩大灌溉能力,减轻旱灾面积,可有效改善区域内旱灾现象。34土地利用现状B片建设总面积为8939HM2。涉及。乡。、。,。镇。村、。村和。村5个行政村。341土地权属项目区建设总面积8939HM2,地块按便于耕作和兼顾村界进行划分,个人承包田打乱者待工程结束由村委协调划分。342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建设总面积8939HM2,包括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和荒草地。(详见附录土地利用现状表)343土地利用程度3431。乡。、。,。镇。村土地利用程度该片区土地总面积4849HM2,其中,农村道路占地07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荒草地477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85;土地利用率低。3432。镇。村项目区土地利用程度该片区土地总面积4090HM2,其中,农村道路占地07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3;荒草地401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827;土地利用率低。35基础设施条件351道路及交通条件项目区对外交通比较方便,村村通道路比较完善,自然村之间也有规格标准不等的农村道路相连,但田间道路布局散乱,缺乏统一规划,均为土路,宽窄不一,坑洼不平,布局不合理。给机械耕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352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项目区内没有任何灌排设施,旱季供水量无法满足灌溉需要,主要靠降雨补给。雨水主要是根据地势自然排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作物生长环境无法保障。353电力设施项目区边缘有高、低压电力线路,可以满足项目区施工需要。354农田防护设施项目区内有零星灌木,主要种植分布在沟壑内,起不到防风消害的作用。项目区内无大气及水污染情况。36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居民点划在项目区之外,无空心村现象,本项目不涉及居民点。4项目分析41项目合法性分析411法律法规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河南省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开发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0号)等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和文件。4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两乡镇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年)确定2000年以后的重点开发区,本项目区的开发完全符合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是对上述规划的具体落实。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19972020年)已经对项目区所在地具体的开发规模、范围进行了初步规划,如果这次项目能够立项,则可借助国家资金实施本项目区的开发计划。413其他规划该项目符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统一规划。42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目前,土地利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是田、林、路、沟没有形成综合能力;年降雨量不均匀,不能形成有效的灌溉条件;无排灌设施;地方财政困难,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缺乏,导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难以启动。项目区地形为丘陵岗地,地类主要是荒草地,土层厚度小于1M,在02505M之间。酸碱适中,无盐碱化,土壤的腐殖质等含量低,土地利用率低。项目区气候特点是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为我国南北气候由暖温带过渡到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具有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的一些特点,又有大陆性气候的一些特征。夏热多雨,冬寒晴燥,春旱多风,秋旱少雨,冷暖和旱涝的转换往往很突出。年平均气温为145,极端最低气温为191,极端最高气温为434。年平均无霜期215D。年平均实际日照数为22366H,日照百分率51。光热资源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需要。该区通过地质调查及物探勘察,经过整理,推断认为在项目区内,上部含上层潜水,中下段溶孔、层间破碎段含水。通过分析认为,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河沟渗水、构造控水,形成的含水层。根据上述温度条件、水分条件、有效土层厚度、坡度、水文与排水条件、盐碱化程度、风害、生态退化可能性,九个因素为评价指标。按照地力等级为三至九等的耕地(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的划分标准项目区地力等级为六等地。经开发耕种、工程投入、增加有机肥后土壤质地变好,3至5年后土地质量可达到二级耕地。43土地适适宜性评价431分类体系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基础。针对B片是市级土地开发项目区,开发后的土地作为农用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首先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因为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所以选取可以作为新增耕地部分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根据需要采用土地适宜类和土地质量等级二级分类体系。(1)土地适宜类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颁布的土地分类标准,同时考虑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和需求情况,初步将该区划分为宜农地类,并在宜农地类下设定2个土地利用方向耕地、林地。(2)土地质量等级将各适宜类分成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四种等级,具体分级及赋值情况见表431。表431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赋值表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030200地形坡度15土壤有机质2021515110075100507585或10,暂时不能改良恢复时间1年内12年23年3年以上土源条件土源充足,取土距离近土源较近土源远,运费高没有土源交通条件镇级以上公路边村级路或机耕路边人行小路边无路政策限制无无有有表432林业用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赋值表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030200土壤有机质1818131308805080305085恢复时间1年内12年23年3年以上432评价程序和方法1划分土地评价单元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其优点在于评价单元的界限在地面上与地块分布完全一致,便于评价成果的运用。2评价因子选择适宜性等级分级指标参评因子适宜性等级分级指标参评因子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其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因素间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异。四种不同利用方向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耕地土壤盐碱化程度、排灌条件、坡度、侵蚀程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区位条件等。区内水分和排水条件限制主要表现在地表排灌沟渠系统不配套;土壤条件限制主要表现在土壤养分失衡,普遍缺磷、缺钾。区位条件是指地块距水源、道路、生活区等的远近;坡度反映了地形起伏,其对农业生产限制性较大。林地土层厚度、土壤盐碱度、土壤质地、排灌条件。3确定每个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针对所评价的待开发土地用途对土地的要求,对每个评价因子提取具体数值,并进行计算。3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采用乘法评价模型评定各单元的适宜性等级。MIPS1式中S单元综合分值M该适宜类评价因子个数PI评价单元因子的得分值若S0,则判定该单元不适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求得各类用地适宜面积,详见表453。表433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单位HM2用地类型宜农耕地(水浇地)宜林业用地面积83150项目区现状宝丰为豫中黄土丘陵区,项目区的土地为荒草地,部分土地已被当地群众开垦种植,部分已坡改梯田,田块相对较小、零乱,土壤肥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表土层的厚度大于0850壤地二级地一般6153050砂壤土、粘土宜耕地三级地较差15252030砂土、重壤土根据温度条件、水分条件、有效土层厚度、坡度、水文、排水条件、盐碱化程度、风害、生态退化可能性,九个因素为评价指标。按照地力等级为三至九等的耕地(全国耕地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的划分标准,项目区坡度1525。,土层厚度2030CM,水源条件一般,综合评定地力等级为三级。经开发耕种后土壤质地会变好。土壤理化性状较好,耕层厚度适中,通透性较好。改良措施如下1)、采用打井抽水灌溉方式,同时对机井配套灌溉设施,搞好土地平整,减轻旱灾。灌溉保证率达到75;2)、增施有机肥,充分开发有机肥源,包括牲畜粪便,人粪尿,池塘淤泥等合理利用;3)、提倡利用大型机械提高秸秆还田质量;4)、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晒旱地通过耕翻晒垡,可以加速土壤熟化,实行轮作倒茬,注意耕地作物,自养作物和养地作物相结合培肥地力,如粮食作物与豆科、油料作物轮作;5)、部分地块起伏不平,砾石含量高,应深耕深翻土壤(40CM),人工拣出砾石,加厚活土层,保证耕作层厚度在30CM以上。修好水平梯田,加固地边埂,减少降水的地面径流,预防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6)、完善排水系统,做到涝能排的目的;应进一步完善排灌工程,合理施肥,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重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补充微量元素肥料。表436开发前后土地等级对照表单位HM2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未利用地合计开发前等级及面积89398939开发后等级及面积8939893943新增耕地来源分析431。乡。、。村及。镇。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分析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详查成果,该片区土地总面积4849HM2,其中,农村道路占地072HM2;荒草地4777HM2;土地利用率低。项目开发实施后,通过土地平整、灌排工程、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改造荒草地4777HM2,农村道路占地278HM2;农田水利工程占地108HM2;增减合计新增水浇地4464HM2。综合分析可新增耕地4464HM2,新增耕地率达926。详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432。镇。村、。村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分析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详查成果,该片区土地总面积409HM2,其中,农村道路占地071HM2;荒草地4019HM2。项目开发实施后,通过土地平整、灌排工程、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改造荒草地4019HM2;农村道路占地168HM2;农田水利工程占地071HM2;增减合计新增水浇地3851HM2。综合分析可新增耕地3851HM2,新增耕地率达9416。详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项目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抑制区域环境退化,切实保护自然环境。这将有助于。县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意义重大。4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441。乡。、。村和。镇。村项目区水土资源分析4411需水量分析灌溉用水量计算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以下简称灌排规范,灌区内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用水量按下式进行计算A式44231JWNI1IM(式44232)J式中某时段灌区净灌溉用水量(M3);JA灌区灌溉面积(HM2);灌区净综合灌水定额(M3/HM2);NI1I第I中作物在该时段内的灌水定额(M3/HM2);I第I中作物的种植比;IW某时段灌区毛灌溉用水量(M3);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以上资料,项目区农业用水量计算结果见下表4522。表4522项目实施后农业灌溉用水量计算表灌水定额(M3/HM2)及灌水量(M3)保证率作物种植比例种植面积(公顷)灌溉定额毛灌溉定额年净灌水量年毛灌水量小麦08357118002000006428167142400玉米07312514251583334452844947600花生00835745050000160704178560P75合计1587053121104170412268560由表中可知,在灌溉保证率P75时,该项目整理后耕地面积为4464HM2,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为1227万M3。4412可供水量分析项目区地表水仅作为灌溉时对地下水开采的补充,可供水量仅分析地下水。本次开采地下水设计的原则是设计年使地下水相对稳定,而且采补平衡。项目区内地下水主要为中深层间层潜水,补给主要包括大气降雨入渗、灌溉回归两部分。A降雨入渗补给量降雨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计算式中降雨入渗补给量(万M3年);年降雨量(MM),宜采用多年平均降雨量,根据河南省县级综合农业区划简编资料选取P7666MM;年降雨入渗系数,项目区内总面积(KM2)。4849HM2048KM2年降雨入渗系数的确定,因无实验资料,采用水利部发布的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第52页表2不同岩性和降水量的平均年降水入渗系数值为平均降雨量7666MM,按766MM降雨量查,平均系数为008017,取015。灌区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为015077048100554万M3B灌溉回归补给量计算按下式计算归毛式中归灌溉回归补给地下水量(万M3);毛灌溉毛水量(万M3);灌溉回归入渗系数,取为01。灌溉回归补给地下水量为归毛8201082万M3C河道渗漏补给量可按下式计算项目区周围有多条沟道,雨季水流不断,季节性比较明显。雨季这些沟道的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计算W2KIA0LT式中W2单侧河渠渗漏补给量(M3);K渗透系数12M/D(沟道对应项目区的河段含水层岩性为细砂,估算其补给量时按细砂选取渗透系数,参照水利部农村水利司2000年编著的机井技术规范第52页表3粗砂515M/D确定该值)I垂直河道单侧剖面的水力坡度;A0单位长度河道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剖面面积,M2/M;L计算河道长度,(M),根据项目区地形图量得;T河道或河段过水(或渗漏)时间,D。W2KIA0LT12006106213380983万M3D地下水可供水量根据上述分析,项目区地下含水层为粗砾料,埋藏较浅,地处平原,越界泄流不太明显,总补给量基本为可开采量。故当地下水位达到动水位时,可开采量略等于地下水总补给量,即为总554029831557万M3;根据上述分析,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557万M3。4413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根据项目区年地下水资源量,项目实施后水量供需年平衡分析分别见表4512。表4532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年平衡分析分别见表单位万M3保证率可供水量需水量余水量地下水取水率P751557122733788计算表明,项目实施后,农作物年需水量为1227万M3,项目区年可供水量为1557万M3,地下水开采量为地下水资源量的788,项目实施后不会对项目区的地下水资源平衡造成影响。4414结论根据上述项目区水资源分析情况,主要以旱作物为主,项目区75保证率年份,地下水开采量为资源量的788。说明项目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是合理的。442。乡。村、。村项目区水土资源分析4421需水量分析灌溉用水量计算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以下简称灌排规范,灌区内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用水量按下式进行计算A式44231JWNI1IM(式44232)J式中某时段灌区净灌溉用水量(M3);JA灌区灌溉面积(HM2);灌区净综合灌水定额(M3/HM2);NI1I第I中作物在该时段内的灌水定额(M3/HM2);I第I中作物的种植比;IW某时段灌区毛灌溉用水量(M3);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以上资料,项目区农业用水量计算结果见下表4522。表4522项目实施后农业灌溉用水量计算表灌水定额(M3/亩)及灌水量(万M3)保证率作物种植比例种植面积(亩)灌溉定额毛灌溉定额年净灌水量年毛灌水量小麦083080818002000005545446161600玉米07269571425158333384137254268192花生0083080845050000138636154040P75合计1589525448510583832由表中可知,在灌溉保证率P75时,该项目整理后耕地面积为3851HM2,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为1058万M3。4422可供水量分析项目区内地表水主要是对地下水开采的补充,可供水量主要分析地下水。本次开采地下水设计的原则是设计年使地下水相对稳定,而且采补平衡。项目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浅层滞水和中深层潜水,补给主要包括大气降雨入渗、灌溉回归、河流侧渗补给流量三部分。A降雨入渗补给量降雨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计算W111式中W1降雨入渗补给量(万M3年);1年降雨量(MM),宜采用多年平均降雨量,根据降雨资料P7666MM;年降雨入渗系数,1项目区内总面积(KM2),F104KM2。年降雨入渗系数的确定,因无实验资料,采用水利部发布的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第52页表2不同岩性和降水量的平均年降水入渗系数值为平均降雨量7666MM,砂质粘土平均系数为011023,根据项目区的土层情况,取02。灌区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为020766409000627万M3B灌溉回归补给量计算按下式计算归毛式中归灌溉回归补给地下水量(万M3);毛灌溉毛水量(万M3);灌溉回归入渗系数,取为01。灌溉回归补给地下水量为归毛105801105万M3C河道渗漏补给量可按下式计算项目区周围有多条沟道,雨季水流不断,季节性比较明显。雨季这些沟道的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计算W2KIA0LT式中W2单侧河渠渗漏补给量(M3);K渗透系数12M/D(河道对应项目区的河段含水层岩性为细砂,估算其补给量时按细砂选取渗透系数,参照水利部农村水利司2000年编著的机井技术规范第52页表3粗砂515M/D确定该值)I垂直河道单侧剖面的水力坡度;A0单位长度河道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剖面面积,M2/M;L计算河道长度,(M),根据项目区地形图量得;T河道或河段过水(或渗漏)时间,D。W2KIA0LT1200706231180931万M3D地下水可供水量根据上述分析,项目区地下含水层为粗砾料,埋藏深浅不一,地处岗丘向平原过渡地带,越界泄流不太明显,总补给量基本为可开采量。故当地下水位达到动水位时,可开采量略等于地下水总补给量,即为总6271059311663M3。根据上述分析,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663万M3。本次开采地下水设计的原则是设计年使地下水相对稳定,项目区整理后作物需水量为1058万M3。需水量包括农作物需水、人畜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林业生态用水等部分。项目区内无工业用水要求;人畜用水在项目区外考虑;生态用地面积比例小,其需水量靠田间渗漏补给既可满足。所以本项目的水量平衡计算中不考虑人畜、工业及生态用水,只考虑农作物的需水。4423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根据项目区年地下水资源量,项目实施后水量供需年平衡分析见表4423。表4423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年平衡分析表单位万M3保证率可供水量需水量余水量地下水取水率P7516631058605636计算表明,项目实施后,农作物年需水量为1058万M3,项目区年可供水量为1663万M3,地下水开采量为地下水资源量的636,项目实施后不会对项目区的地下水资源平衡造成影响。4424结论根据上述项目区水资源分析情况,本次规划时将对开发整理后的耕地实施“完全灌溉”的灌水方式,在保证作物稳产和高产的情况下,项目区75保证率年份,地下水开采量为资源量的636,说明项目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是合理的。45公众参与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在项目开发类型和范围的确定上,广泛征求了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文化、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项目区初步规划方案形成后,当地国土资源局及时与项目所涉及的镇政府联系,在镇政府会议室向镇、各村领导通报了初步形成的规划方案,并在征求镇、村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由村领导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广泛征求收集村民意见。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了镇、各村领导和村民代表共19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村代表根据征集的村民意见,对规划方案的修订提出了要求,综合各村领导和群众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项目区基本按照现有土路的基础上新修道路;二是项目区排水应按现有排水方向规划,切忌人为改造排水出路;三是工程施工期要切合农业生产实际,以不误农时、不毁庄稼、利用农闲季节施工为原则。针对各村干部群众提出的要求,。有关负责人认真作了解答,认为初步规划方案基本上体现了各村代表提出的要求,就各村代表提出的个别路、沟位置问题,尤其是村界附近的路、沟位置问题,现场进行了认真协商,能调整的尊重群众意见进行了适当调整,为保证田块适度规整,确需按拟定位置规划的,也与村代表达成了一致意见。最后村代表一致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项目实施。5、项目规划方案51规划原则A)各工程规划和建设内容应符合国家投资土地开发项目的政策要求。B工程规划符合当地水利、电力、交通、林业、环保等有关部门对项目的要求,并做好规划衔接。C田间工程规划要根据地方水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隔离技术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应用报告
- 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通关题库(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智慧交通拥堵治理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 城市公园改造提升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与社区参与
- AI赋能网络运维-洞察及研究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综合提升测试卷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光源产品供应链安全研究-洞察及研究
- 重难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重难点解析福建省建瓯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勾股定理)汇编重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5年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公开招考村级后备干部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司领导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子痫患者护理查房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试题与答案
- GB/T 3622-1999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基本课件
- 旅游相册:宁夏旅游课件
- 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