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国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xx年中国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xx年中国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xx年中国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xx年中国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部分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相关概述111行业简述212世界石油原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简介313原油开采方式5131自喷采油6132机械采油61321气举采油71322抽油机有杆泵采油81334潜油电动离心泵采油91335水力活塞泵、射流泵采油9133增产措施101331酸化101332油层压裂10134三次采油1114海洋石油开采1215天然气开采13151井场工艺和流程14152排水采气工艺15153储层改造和气井增产措施16第2部分2008年世界及中国油气产业的产量情况概述1721世界石油产量1722世界天然气产量1823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析21第3部分2008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业政策分析2231宏观经济环境对产业的影响2232石油开采行业市场管理体制分析24321石油开采行业的情况24322石油进出口贸易管理25323天然气开采相关情况及管理制度26324天然气开采业面临的问题273241天然气开发对象更趋复杂273242适应复杂气藏的开发技术将不断取得进步273243煤层气将在未来产量中占有一席之地28第4部分2008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析2941整体运行情况分析29411主要经济指标29412产量分析29413销售增长情况304131销售及库存分析304132进出口分析30414投资情况分析31415企业经营情况324151分规模企业经营情况324152分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33412勘探开发创历史最好水平33413国内近几年天然气管道建设情况3442中国主要油气田36421中国石油下属油气田364211大庆油田364212辽河油田364213长庆油田37422中国石化下属油气田374221胜利油田374222中原油田384223河南油田38423中国海油主要作业区域39附表表1全球勘探开发投资情况表22007年世界前10大石油资源国排名表32007年世界前10大天然气资源国排名图1有杆泵采油机示意图表42005年2008年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产量表520002007年世界各地区天然气产量表图22007年与2008年石油原油产量月份比图32007年与2008年天然气产量月份比表62008年本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表72008年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情况表82008年国内出口情况表92008年中国石油原油进口情况表102008年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112008年不同规模企业工业增长情况表122008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增长情况图4中国现今天然气探明储量表13“十一五”前三年规划建设的主要天然气管道表第1部分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相关概述2009年3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2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下降861。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其储量不断减少,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越来越宝贵。近年来,中国石油产量的增长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由于中国“多煤、少气、贫油”的现状,对进口的依赖日益严重。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首先是勘探,然后才是油气田开发,但是勘探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勘探过程中找到的油气储量,能否把油气更多更好的开采出来,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完全依靠油气田的合理开发和生产。(在以下的报告中,用“行业”代替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2007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预计增加到2994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从989亿美元增加到1014亿美元,增长25,北美以外地区从1719美元增加到1980亿美元,增长152。全球勘探开发投资情况见表1。表1全球勘探开发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地区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同比美国103249327314331384492694750800加拿大731101451171551692562952641050北美地区1773594724324865537489891014250北美以外地区49858965985194010831323171919801520世界合计67594811311283142616362070270829941060资料来源世界石油,19992007年2月;世界石油工业,2007年5期。11行业简述石油、天然气勘探,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也是高新技术密集的行业。为了提高勘探速度和效益,降低勘探风险,用较少的勘探资金投入,获得更多有商业价值的油气储量,特别是寻找大气油气田,就必须大力开发油气勘探的各项技术。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向海洋、高寒地区、底层深部(高温高压)扩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要求,就必须有适应各种复杂地质、地理、气象要求的勘探装备和技术。世界各国石油公司及相关研究机构,都在不断更新技术,创造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以争取油气勘探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油气勘探技术概括起来有以下10种(1)野外地质调查技术;(2)地震勘探技术;(3)重力勘探技术;(4)磁力勘探技术;(5)电法勘探技术;(6)遥感技术;(7)地质录井技术;(8)地球物理技术;(9)测试技术;(10)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技术。12世界石油原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简介原油是指从地下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天然石油,它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液体,是由含有160个碳的,约500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007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出现小幅下降。根据2008年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07年世界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686亿吨,比上年减少01;石油储采比416年。从各地区情况看,仅拉美地区石油储量有所增加,其他各地区均略有下降。2007年,OPEC的石油探明储量保持不变,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为727。按照2008年BP世界能源统计,2007年世界10大石油资源国排名与上年相同(见表1),中国居第15位。表22007年世界前10大石油资源国排名排名国家探明储量/亿吨储采比/年1沙特阿拉伯3636952伊朗1908623伊拉克155大于1004科威特140大于1005阿联酋1309196委内瑞拉1259137俄罗斯1092188利比亚546159阿萨克斯坦5373210尼日利亚49421天然气是指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主要存在于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中。天然气又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两种。伴随原油共生,与原油同时被采出的油田气叫伴生气;非伴生气包括纯气田天然气和凝析气田天然气两种,在地层中都以气态存在。凝析气田天然气从地层流出井口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下降,分离为气液两相,气相是凝析气田天然气,液相是凝析液,叫凝析油。近几年世界天然气总探明储量增长明显减缓。2007年全球天然气总探明储量为17736万亿立方米,增幅仅为06;而19952004年间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了248,19851994年的十年间增幅则高达436。从地区情况上看,与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不同,天然气资源分布在中东、欧洲和前苏联地区,这两个大区的天然气探明储量攻占世界总储量的748。2007年世界十大天然气资源国的排名与上年基本相同,俄罗斯是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最大的国家(见表2),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居第18位。表32007年世界前10大天然气资源国排名排名国家探明储量/万亿立方米采储比/年1俄罗斯44657352伊朗2780大于1003卡塔尔2560大于1004沙特阿拉伯7179445阿联酋609大于1006美国5981097尼日利亚530大于1008委内瑞拉515大于1009阿尔及利亚45254410伊拉克317大于10013原油开采方式原油开采方法通常是指把流到井底的原油采到地面上所用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依靠油藏本身的能量,使原油喷到地面,称为自喷采油;借助外界能量将原油采到地面,成为人工举升采油或机械采油。一般情况下,油田有的没有自喷能力,有的即使有自喷能力,但是自喷时间较短,只有一年左右,最多也不过35年,而一般一个油田的生产时间要延续2030年以上,因此,油层中的原油大部分是靠人工举升的方式开采出来的。机械采油(人工举升采油)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气举采油;(2)抽油机有杆泵采油;(3)潜油电动离心泵采油;(4)水力活塞泵采油;(5)射流泵采油。此外,每个油田不但天然能量不同,油层的岩性和物性差别也很大,因此油井产量也有高有低。对于一些低产或低渗透率油井,需要及时采取压裂、酸化增产措施,以提高油井的产量。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增产措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131自喷采油自喷采油就是从原油产从井底举升到井口,从井口流到集油站,全部都是依靠油层自身的能量完成。自喷的能力主要来自井底原油所具有的压力,这个压力来自于油层压力;随同原油一起进入井底的溶解气所具有的膨胀能量。自喷井采油工艺作为油田开发初期首选的采油工艺,具有经济、管理方便的特点,根据油田油藏的具体特点,在常规自喷井开采的基础上形成了用于高粘原油开采的电热吊杆自喷井采油工艺和掺稀降粘自喷井采油工艺。132机械采油机械采油是用机械能量把油采出地面。当油层的能量不足以维护自喷时,必须人为地从地面补充能量,才能把原油举升出井口。机械采油方式选择应依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原则进行。目前,国内外机械采油装置主要分有杆泵和无杆泵两大类。有杆泵地面动力设备带动抽油机,并通过抽油杆带动深井泵。无杆泵不借助抽油杆来传递动力的抽油设备。目前无杆泵的种类很多,如水力活塞泵、电动潜油离心泵、射流泵、振动泵、螺杆泵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游梁式抽油机深井泵装置。因为此装置结构合理、经久耐用、管理方便、适用范围广。1321气举采油气举采油就是当油井停止自喷以后,为了使油井能够继续出油,利用高压压缩机,人为地把天然气压入井下,使原油喷出地面。国外从二十世纪40年代就开始进行气举采油技术研究,到了7080年代气举采油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展气举采油较早的是美国与原苏联,我国气举采油技术发展较晚,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充足的气源,加上建设费用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但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和能源需求的变化,近十几年气举采油有较快的发展,到目前国内已在中原,胜利、辽河、吐哈、塔里木、南海等油田上使用。总体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气举井所占比重不大,但因其具有其他采油方式不具备的优点,应用规模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气举采油的优点有能保证在不停产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加深气举,使油井维持较高的产量;减少井下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气举采油必备的条件有必须有可靠的天然气气源;油田开发初期,要建设高压压缩机站和高压供气管,一次性投资大。目前国内采用气举采油的油田有海上的珠江口惠州211油田;陆上的中原油田等;这些油田都有独立的气田或气层作为气源供气。1322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抽油机有杆泵采油由地面抽油机、井下抽油杆和抽油泵组成。通常使用的游梁式抽油装置见图所示。有杆泵采油是当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采油方法,国内有杆泵采油约占人工采油总井数的90左右。此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管理方便,适应性强,从200米300米的浅井到3000米的深井,产油量从日产几吨到日产100吨200吨的都可以应用。在设备制造方面,从地面抽油机、井下抽油杆到抽油泵,国内产品已经系列化、成套化,能够满足油田生产需要。该法的不足之处是排量不够大,对于日产量超过200吨以上的油井,不能满足要求。图1有杆泵采油机示意图1334潜油电动离心泵采油潜油电动离心泵采油与其他机械采油方式相比,具有排量大、扬程范围广、生产压差大、井下工作寿命长、地面工艺设备简单等。对于单井日产油量(或产液量)超过100M3以上时,多采油本方法。在机械采油中,它是出抽油泵之外应用较多的采油设备。总体来看,潜油电动离心泵采油在国内已占有重要的地位,陆上油田潜油电动泵采油井数量约占生产井总数的8左右,产油量约占原油总产量的20左右。海上油田除个别采用气举采油外,绝大多数采用潜油电动离心泵采油。1335水力活塞泵、射流泵采油水力活塞泵是利用地面高压泵、将动力液(水或油)泵如井内,井下泵由一组成对的往复式柱塞组成,其中一个柱塞被动力液驱动,从而带动另一个柱塞将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该方法的优点是扬程范围较大,操作简单,可用于斜井、定向井和稠油井采油。但是水力活塞泵采油也有其缺点地面泵站设备较多、规模大,动力液计量误差一直未能解决;不适用于高含水量油田。因此,水力活塞泵采油只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方法。目前,陆上油田水力活塞泵采油井占机械采油总井数不到1。射流泵采油工艺过程与水力活塞泵基本相同,适合稠油开采,不足之处与水力活塞泵类似。133增产措施天然原油增产有许多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更充分的采集原油,提高原油的采集效率。其中主要的措施有酸化、油层压裂、三次采油,下面我们就着重介绍这几种增产措施。1331酸化酸化是利用地面高压泵把酸液通过井筒泵入油气层,酸液与油气层的空隙发生化学溶蚀作用,扩大油气的通道,提高油气层的渗透率;或者依靠酸液溶解井壁附近的堵塞物,以提高油气井的产量。对于碳酸盐储层,油气井完井以后,一般要采用盐酸解堵或增产;对于裂缝性灰岩油田,根据黏土含量不同使用不同的酸进行酸化。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井下结垢也需要用盐酸进行处理。由此可见,酸化在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332油层压裂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措施中一项成熟的技术,在国内外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使油气田内部的一些低产井增产,还可以使一些经济效益差的地渗透油田得到开发。近年来,压裂技术理论和施工工艺水平不断发展提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我国单井压裂和低渗透油田整体压裂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油井压裂后,单井日产油量比压裂前提高了35倍,平均增产有效期大约6个月,有的达一年以上,而且压裂后产量低于压裂前产量之后还可以进行重复压裂。因此,压裂工作在挖掘油井生产潜力,保持油田稳产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低渗透油田,进行了整体压裂,采取油水井对应压裂,显著提高了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使一些经济效益较低的低渗透油田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34三次采油在原油开采方式上,运用天然能量的采油为一次采油,注水采油为二次采油。到了注水采油的末期,油田含水量高达90以上,这时就需进行三次采油。在三次采油阶段,人们通过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改变原油的粘度和对岩石的吸附性,可以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有聚合物驱油、热力采油法、化学驱油法、混相驱油法、微生物驱油法等。热力采油法主要是利用原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的特性,提高油层的温度,大大降低了原油粘度,提高了原油的流动能力,从而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化学驱油法主要是通过注入一些化学剂增加地层水的粘度,减小地层中水的流动能力和油的流动能力之间的差距,同时,降低原油对岩石的吸附性,从而扩大增粘水驱油面积,提高驱油效率。我国大庆油田采用以聚丙稀酰胺为主体的注聚合物三次采油试验,明显地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混相驱油法主要是通过注入的气体与原油发生混相,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和对岩石的吸附性,常用的气体有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微生物驱油法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能裂解重质烃类和石蜡,使石油的大分子变成小分子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14海洋石油开采海洋石油开发与陆地石油开发的主要不同点是海洋具有一层汹涌澎湃的海水,而随着水深的增加,开发难度骤增。因此,海洋石油开采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系统工程。海洋石油的开发主要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他们分别是开发钻井、完井采油、油气分离处理和油气集输。1、开发钻井是继勘探钻井之后,为开采石油所进行的钻井,即钻生产井,而钻生产井的方式有浮式钻井和固定平台钻井两种,并可细分为海底基盘的预钻井、固定平台钻井、井口平台钻井(用自生式平台钻井或辅助钻井)等;钻井的方法通常有丛式集束钻井、定向钻井、水平钻井、井内多支钻井等。2、完井采油是对已经完钻的生产井中,以一定的作业程序和下入井内作业器具,通过射穿油气层,到安装好采油树,控制油气按照人们的意志能从井中开采油气过程成为完井;对完井的各井,有计划的开启采油树阀门、控制各井产出原油或以机械提升、化学注入、注水、气举等方式、从井内采出石油,称采油。3、油气分离处理将从井内采出的混合流体(油、气、水等),通过物理、机械等方法,分离为达到向外输入标准的原油、天然气和达到排放入海标准的水的整个过程油气分离处理。4、油气集输为将各采油平台分离处理后的原油、天然气加以集中、储存和通过穿梭油轮或海底油气管线等方式将原油、天然气输送至油气终端。供海上钻生产井和开采油气的工程措施主要以下几种。1、人工岛,多用于近岸浅水中,较经济。2、固定式采油气平台,其形式有桩式平台(如导管架平台)、拉索塔式平台、重力式平台(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的重力式平台)。3、浮式采油气平台,其形式又可分为可迁移式平台(又称活动式平台),如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和船式平台(即钻井船);不迁移的浮式平台,如张力式平台、铰接式平台。4、海底采油装置采用钻水下井口的办法,将井口安装在海底,开采出的油气用管线直接送往陆上或输入海底集油气设施。15天然气开采气田的开发通常采用消耗能量的方式进行开采,一般直到能量枯竭位置。只有对储量规模较大的凝析气田,采取循环注气,保持压力,先采凝析油,然后再采用消耗能量的方式开采。天然气的开采工程指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有关完井、试井及生产测井、增产措施、生产流程与方法、井下作业与修井、地面井场集输等系列工艺技术的总和。其包括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气藏的地质特点和气井的特点,行程配套的气井生产工艺技术和产能;(2)对气井进行生产系统节点分析,优化采气工艺方式,提高气井生产效率;(3)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新装备,解决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问题;(4)制定和完善采气工程方面的施工作业标准、规范确保气田日常生产制度的落实和安全生产。下面主要介绍天然气开采的方式及工艺。151井场工艺和流程气井井场的任务是实施对其经生产的控制、协调,包括开关气井,调节产量大小,完成油、气、水的分离和计量,并录取气井生产有关资料。井场位于气井附近,一般都是利用原钻井井场。气井一般采用油管生产方式,天然气流动到井口,通过井口装置和采气树而采至地面。采气树是在油管头上,由四通(或三通)、高压闸门、高压针型阀组成的一套总成,其作用是开关气井,控制气井产量和压力的大小,测量井口压力等,也是下井底压力计、实施气井动态监测的入口。从气井井口产出的天然气,首先要经针形阀门流,这是控制气井产量和压力大小的设施。针型阀可以是一级节流,也可以是多级节流。对高压气井,为了防止一级节流压差过大、会产生水化物和剧烈震动,危机气井正常生产和人身安全,因此常采用多个针型阀串联得多降压方式,对气井进行控制。由于气体节流要吸热,天然气流经针型阀时温度将大大降低,甚至产生冰堵,迫使气井停产。因此,井场涉及、配套了水套炉或者换热器,采用加热地方法对节流后的天然气进行保温。之后天然气被送入分离器进行分离。从井口采出的天然气或多或少的含有不同比例的液体(凝析油和水)、固体杂质(黏土、岩屑等),如果不经处理,则可能对井场的设备、管线、阀门和仪器、仪表产生堵塞。经常分离器用重力分异、离心分离或碰撞分离等物理原理,实施气液的初步分离,同时除去游离水和固体杂质。从井场分离器出来的天然气,经过温度计量和流量计量后,进入集气干线。分离出来的水则通过计量后进入污水池,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此外,安全阀也是井场常用设备,在分离器、锅炉、管线等设施中都有安装安全阀,以防止设备超压,确保安全生产。对含硫气井,井场还配套有加注缓释剂的装置。152排水采气工艺气藏开采过程中,多种情况都可以导致气井产水第一,有水气藏由于水侵而导致气井出水;第二,某些低渗透储层本身的原始含水饱和度偏大,或存在层间水,使气井长期保持气水同产的状态;第三,即使在气驱气藏中,开采后期随着底层压力的降低和气井产量的下降,凝析水常常无法被带至地面而造成井底积液。这种情况的深产层气藏中十分突出。因此,了解气井出水的来源和原因,掌握气井带水生产工艺措施和方法,形成合适气藏特点的排水采气工艺,对提高气井生产效率和气藏的采收率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国内外主要的排水采气的工艺有优选关注排水采气工艺、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机抽排水采气工艺。153储层改造和气井增产措施气井增产工艺措施很多,最常用的就是酸化和水力加砂压裂两种。酸化是通过向气井井筒内注入各种酸液,通过酸盐溶蚀作用(指酸液对岩石的溶蚀作用)来扩大空袭或裂缝宽度,进而恢复和提高产层渗透性能,并最终提高气井产能的一种常用的储层改造和气井增产工艺措施。对气井实施酸化的措施的目的,一是可以解除在钻井、完井和其他作业工程中形成的污染、堵塞,这实际上起到了恢复底层渗透性能、恢复其境产能的作用。二是通过酸与地层岩石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岩石空隙被扩大,裂缝被延伸,从此改善地层的渗透性能,提高气井产能。压裂是最常用的储层改造和气井增产方法之一。碳酸盐岩气藏中,压裂一般是与酸化结合在一起实施的,即酸压工艺技术。砂岩气藏的低渗透改造则适用于采用水力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第2部分2008年世界及中国油气产业的产量情况概述21世界石油产量表42005年2008年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产量单位万吨国家和地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8年产量占世界的比例/俄罗斯460754737548600488001338沙特阿拉伯457754495042125445001220美国25600256752567524500672伊朗19400192501958519500534中国18175185001873519000521墨西哥16600163651567514000384加拿大11500125001322512850352阿联酋10250129541160012250336委内瑞拉10625128151195011750322挪威13550123251125010625291尼日利亚1212511100108359700266科威特10700110001080011600318伊拉克920095751040011825324合计249575254384250455250900世界产量358959362432536180536483056877主要国家占世界的比例6953701969226877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8年世界原油产量在一亿吨以上的国家有13个,这13个国家的原油产量合计占世界的6877,2005年2008年,这13个国家的原油产量占世界的比例一直在68以上,这说明世界原油生产的集中度非常高。从2005年开始,俄罗斯一直占据世界原油产量榜首的位置,由于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国,因此其原油产量不必受欧佩克原油生产限额的控制,可以根据需求组织生产。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占世界的产量的百分比也在12以上,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的产量都超过4亿吨/年,两个国家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比例超过26。22世界天然气产量表520002007年世界各地区天然气产量表单位亿立方米地区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前苏联67456773691972357458760078007902北美76167768759276177479737475447758亚太27412847300031683325355837373915中东20682248244725992907317533903558欧洲28392891296030023094300629632855非洲12681269130313991458165618161904中南美9921040105811691317138614721508世界合计2427024838252792618827037277552872229400世界各个地区的产量中,强苏联地区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额,排世界的第一位;北美紧随其后,产量也高达7758亿立方米;整体来看,各个地区的天然气的产量均有所增加,可见天然气的开才能力在不断增加。据美国油气杂志2009年3月16日发表的年度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增长迅猛,总产量窜升678至30501亿立方米。欧佩克天然气产量又恢复了往年的高增长,增幅达到1532,全年共生产天然气535529亿立方米,此前2004年增幅达到惊人的2182,2005年增幅为1043,2006年也有467,2007年增幅仅061。北海老区天然气产量力挽前几年持续走低的颓势(2006年下降111,2007年继续大跌406),增幅冲高至523,全年产量207544亿立方米,接近2005年的水平207879亿立方米。中国天然气产量依然高歌猛进增势难挡,2008年增幅1626,产量达到80052亿立方米。中国的天然气产量排名在2007年跻身第9之后,排名第8。天然气产量2008年进入前12位的国家不变,但位次变动较大,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仍位居前三,以下依次为伊朗(2007年位居第6)、挪威(2007年位居第5)、阿尔及利亚(2007年位居第4)、荷兰(2007年位居第7)、中国、印度尼西亚(2007年位居第10)、英国(2007年位居第8)、沙特阿拉伯(2007年位居第12)和墨西哥(2007年位居第11)。从地区来看,全球各地区天然气产量普遍增长,其中中东和非洲地区异军突起,增幅分别高达2631和1860,而2007年增幅仅094和114。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地区在2004年、2005年都出现了产量增长高潮,中东地区增幅20以上,非洲地区增幅在10左右,随后两年产量增长速度均大大放缓。亚太地区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增幅659,近几年平均增速在5左右。西半球地区继前两年产量增长超过2之后增幅扩大至487。西欧地区自2005年以来产量大起大落,2005年下降486,2006年增长238,2007年大幅走低562,2008年增幅482。国家方面,天然气产量增幅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伊拉克和埃及,增幅分别达到令人咋舌的31231和22684。伊拉克2008年以前的天然气产量从未超过20亿立方米,在2008年冲高接近70亿立方米。埃及此前几年的天然气产量也一直不到140亿立方米,而在2008年猛增至455亿立方米。其他增幅较大的天然气主要生产国有利比亚(5607)、科威特(3504)、沙特阿拉伯(3146)、巴西(2687),卡塔尔、伊朗、阿塞拜疆、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哥伦比亚的增幅在15以上,墨西哥、荷兰、尼日利亚和挪威的增幅在10以上,丹麦、哈萨克斯坦和美国也有8左右的增幅。产量滑坡严重的国家中,德国继2007年大幅下挫796之后再度缩水919,加拿大跌幅加剧至561,澳大利亚、英国分别减产4左右,泰国继2007年急跌3942后减产幅度放缓至462。天然气产量排名前12位的国家中,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保持相对稳定,分别增产089和微降030,其他国家则表现出较大的涨跌幅度。23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析图22007年与2008年石油原油产量月份比图2是2007年与2008年石油产量的月份比,由图可以看出,2008年除了一月份产量低于2007年同期产量;其他11个月均高于2007年同期,但是增幅均维持在5以下;8月份达到最高值,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石油价格急剧下降,石油原油的产量也有所降低;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石油原油产量11月达到本年同比较高水平。13000000135000001400000014500000150000001550000016000000165000001700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吨2001000001002003004005006002008年2007年同比图32007年与2008年天然气产量月份比天然气的2007年产量和2008年的产量月份比见图3,由图可以看出,2008年产量与去年同比,增长较快;但是金融危机对于天然气的产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年末天然气的产量增长明显减少;由于油价的降低,导致下半年的每月产量均较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较低。第3部分2008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业政策分析31宏观经济环境对产业的影响2008年,中国石油全年总产量19亿吨,比去年增长25;进口量179亿吨,增长10;出口量004亿吨,消费量365亿吨,增长55;对外依存度49。中国天然气全年总产量7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进口量334万吨LNG;出口量35万吨;表观消费量775亿立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80000090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万立方米00501001502002503002008年2007年同比方米;进口依存度60。2008年中石油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5年超过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连续4年超过3000亿立方米。2008年中石油石油原油产量达871亿桶,同比增长29,天然气产量达6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中石油纯利按年倒退3531,至18956亿元人民币,略高于市场预期。期内原油产量及平均实现油价均告下跌,影响收入大跌30。然而为了保障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公司期内资本开支仍大增931至38191亿元。中石油的石油勘探业务受到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原油产量减少57至206亿桶但天然气产量增长79,油气当产量2929亿桶,跌2。中石化集团2008年原油产量为4200万吨天然气产量81亿立方米。2009年第一季度与中石油的亏损不同,中石化净利润则大幅增长851,达到11219亿元。中石化石油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76,近297亿桶。2008年中国石化共生产天然气8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1。2008年中海油石油原油产量为3244万吨,同比增长61;天然气的产量达1048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2009年第一季,中海油原油及石油液体的日产量按年升197至4685万桶。天然气日净产量为172亿立方米,海外的净产量按年增309。此外,中海油首季自营勘探在中国海域共获得7个新发现,中海油已经先后投产在中国海域的渤中282南和番禺301项目,及尼日利亚OML130项目。32石油开采行业市场管理体制分析321石油开采行业的情况石油行业由上游的勘探、开发、生产和储运企业,中游的石油加工企业以及下游的石油流通企业构成。其中的某些环节目前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石油行业的中上游环节基本处于中央政府计划管理的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以后,尽管下游的流通领域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中上游的管理体制中保留着很多控制性或者说垄断性的因素,使得今天的石油行业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石油原油价格的不停波动,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加显示出一些问题,使石油的下游受到一定得影响。自200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之一,原油产量为19000万吨,占世界份额的521。目前我国石油探矿权和采矿权实行许可证授予制度。国务院批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分别享有陆上和海上石油勘查、开采的专营权。发放方式为行政审批制,审批机构是国土资源部。我国目前的探矿权使用费是每年100元/平方千米,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最高不超过500元/平方千米。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大型企业可达30年,小型企业为10年。采矿权有偿取得,每平方千米1000元(根据各种规定,以上费用常常被减免)。由于我国石油勘探权、开采权的发放缺乏竞争性,取得许可证的成本很低,长期以来各种税费偏低,造成石油资源配置效益不高,并形成了“跑马圈地”、占而不勘的现象。目前国内石油上游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有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海油),经国务院同意可以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辅助企业,三大石油公司与地方协议形成的以及这些大石油公司内部衍生的约100家小型石油公司。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我国的石油上游领域里,三大国有企业构成市场绝对主体,现有的近百家小石油公司既无勘查资质,也无采矿权,只能有偿借用三大石油公司的资质,从而造成了石油上游领域市场化程度偏低。322石油进出口贸易管理长期以来,国家对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由政府进行总量调控,统一安排进口量。同时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少量进口。原油进口国营贸易企业共有四家,分别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珠海振戎公司。2008年进口原油为178893万吨,同比增长96;出口石油原油3733万吨,同比减少28。20022005年,商务部共公布了4批19家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备案企业,其中5家为以上国营贸易企业的子公司,7家为民营企业,其余为其他国营企业。按照商务部的规定,所有进口原油必须交由两大公司炼厂加工,进口时需持有两大公司排产证明方可入关。两大公司以外的原油进口经营企业往往因此贻误商机,只好将进口许可证以逐年下降的低价卖给两大公司或者干脆作废。323天然气开采相关情况及管理制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十分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天然气的开采准入十分严格,同时在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规范操作。在陆地上进行天然气的开采要严格遵守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2008年中国进口天然气3336万吨,同比增长145;而出口天然气2351万吨,同比增长248。中国天然气贸易增长较高,收到的金融危机的印象较小。中国主要的天然气公司也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石油公司。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发现和重要进展,东、中、西部六大气区格局基本形成,为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盆地是天然气主要的聚集区,对凹陷的盆地进行勘测会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六大盆地(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松辽、莺琼)是天然气的主要储存地区。324天然气开采业面临的问题3241天然气开发对象更趋复杂未来一段时间内,主要开发对象相对复杂。未开发动用的储量中,含硫、低渗透、火山岩储层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未动用储量的70四川盆地未开发动用储量中,高含硫的一些气田储量共计17597亿立方米,约占四川盆地的未动用储量的198鄂尔多斯盆地未开发动用储量中,主要为上古生界的低孔低渗储量。上古生界的低孔低渗储量不均质性强,单井测试产量低,开发经济性相对较差。鄂尔多斯盆地未动用储量占全国未动储量的347。3242适应复杂气藏的开发技术将不断取得进步目前未开发的复杂气藏类型包括大面积低渗岩性气藏、高含硫气藏、火山岩气藏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川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川西侏罗系浅层气藏为代表的大面积低渗岩性气藏,普遍具有低渗透、低丰度、低产的特征。如何提高单井产量是经济开发上述气藏的关键。要提高单井产量,一是要搞好储集层的预测,在普遍低渗区寻找相对高渗区、裂缝发育带;二是降低气层的伤害,主要措施是钻井完井中要加强气层保护;三是有效地压裂改造,主要手段是发展大型压裂改造技术;四是广泛推广和应用水平井技术。大面积低渗岩性气藏储量占得比例高,如中石油占总储量的349,2005年以来苏里格气藏开发试验工作的全面推进,将逐步形成经济有效开发大面积低渗岩性气藏的开发技术。四川盆地有些地区硫化氢含量最高达17实现安全有效开发是其关键。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硫沉积、防腐和安全生产及运行。硫沉积主要是由于硫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高达119在高压的情况下,硫的凝固点会下降;在井筒和地下,硫通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钻完井及生产过程中防腐不仅要尽可能使用抗硫管材,还要考虑如何优化生产井的部署和接替。保证安全生产的运行,动态监测腐蚀情况和防腐措施效果是确保安全的关键。3243煤层气将在未来产量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煤层气相当丰富。据国土资源部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估计我国5大聚气区带,38个含煤盆地,68个聚煤单元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45万亿立方米,这部分资源在未来的20年内可以通过现有勘探开发技术来加以利用。截止到2007年,中国累计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34347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621亿立方米。进一步对煤层气进行开发试验,并进一步进行开采利用,预计到2020年达到200300亿立方米,将在天然气产量中占有一席之地。第4部分2008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析41整体运行情况分析中国油气开采业行业发展比较快,由于许多新的油藏和气藏开工开采,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都有所增加。2008年年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油价大幅下降,原油开采业收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产量与去年同比减少不大。下面通过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油气开采业的情况。411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累计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较快,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上升。整体上2007年的原油价格的上升幅度较大,刺激了行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明显提高。2008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工业总产值实现10409亿元,同比增长3222,与上年同期相比,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2427。412产量分析2008年,累计天然原油产量达到1897281万吨,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9,原油产量增长速度稳定。全国天然气产量完成7608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32,增速减缓,比上年同期下降595。表62008年本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实际值同比增长/增速上年同期/天然原油(单位万吨)189728123068天然气(单位亿立方米)760811232595413销售增长情况4131销售及库存分析2008年石油及天然气行业销售产值增长较快,增速大幅度提高。全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026914亿元,同比增长3025,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2315。随着原油价格的逐步攀升,行业销售产值的增速明显回升。表72008年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情况实际值(亿元)同比/增速上年同期增速/销售产值1026914302523154132进出口分析2008年行业出口同比大幅度下降,进口增速放缓。2008年累计原油出口完成416万吨,同比下降284,出口大幅度回落。原油出口金额累计实现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9,与上年同期相比,原油出口金额增速明显上升,主要得益于原油价格的快速攀升。表82008年国内出口情况实际值同比增减/2008年增速2007年增速/原油(万吨)416284103原油(亿美元)2979169553进口方面,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全国累计进口原油1788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6,增速比比上年同期下降28。进口金额方面,原油进口金额达到1293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419。表92008年中国石油原油进口情况实际值同比增减/2008年增速2007年增速/原油(万吨)178889628原油(亿美元)12933562419414投资情况分析2008年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518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20,投资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表102008年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月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统计同比()2007122230232242008021224898200803263651482008044473114520080563245171200806956781982008071264673352008081442293342008091716839420081019356634420081122187934820081227151822415企业经营情况4151分规模企业经营情况2008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不同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535,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5508。中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52,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1957;大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27,比上年同期提高209。表112008年不同规模企业工业增长情况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值实际值/亿元增速/2008增速2007增速实际值/亿元增速/2008增速2007增速大型832871282720982922427492095中型7787831521957773593159208小型130156535550812033251984256全部10409322224271026915302523154152分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2008年,行业内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