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_第1页
【word】 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_第2页
【word】 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_第3页
【word】 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_第4页
【word】 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2012年3月175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广会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2O07年1月2011年10月采取深静脉置管患者425,根据患者的穿刺部位分为股静脉穿刺组22例,颈内静脉穿刺组5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组35L例结果对425例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观察,29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68结论控制深静脉置管感染应做好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局部处理规范,减少导管留置时间,以达到减少和预防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6017502随着操作技术的完善和危重患者的需要,深静脉置管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可用于长期高浓度输注化疗药物,完全肠外营养液,血制品以及血标本的采集等但静脉内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也成为临床严重并发症11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发生率较高,增加了医疗费用,并影响患者预后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一2011年10月采取深静脉置管患者425例,其中男性289例,女性136例年龄L884岁,平均年龄438岁12方法按规范进行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插管,使用导管均为国产益心达公司生产的聚氨酯双腔静脉导管穿刺处常规每日更换无菌敷料,所有导管均以肝素盐水每6H冲洗或封管对425例深静脉置管患者根据患者的穿刺部位分为股静脉穿刺组22例,颈内静脉穿刺组5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组351例13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判断标准发热38,无其他原因解释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理化因素外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和渗出物排出或有蜂窝织炎2原因分析21置管的位置211股静脉邻近会阴部,皮肤寄生菌群多,并且易受会阴分泌物,尿液,粪便污染腹股沟区皮肤凹凸不平,导致穿刺点密闭性较差,且股静脉血流慢,红细胞,血小板易发生聚集形成血栓,成为细菌侵入后的培养基,容易导致导管感染212颈内静脉插管部位靠近口咽分泌区,固定较困难,颈部置管穿刺部位不易遮挡,易被呕吐物,口鼻分泌物,汗液等污染,而且颈部活动度相对较大,敷料易错位或脱落,使穿刺部位的无菌环境遭破坏从而易造成感染213因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后方则为锁骨下动脉,动,静脉之间由厚约05EM的前斜角肌隔开下方为第1肋1内后方为胸膜顶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该静脉的管壁与颈固有筋膜,第1肋骨膜,筋斜角肌及锁骨下筋膜鞘等结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位,有利于穿刺,因此,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病人,最好选用锁骨下静脉22导管留置时间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通常深静脉置管可留置时间股静脉置管13周颈内静脉置管412周锁骨下静脉置管412周日所以尽量减少导管留置时间,达到治疗目的即可停用23全肠外营养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若将受污染的药液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生长繁殖,且由于导管这个异物的存在,细菌不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完全清除,很难被抗菌药物所杀灭,所以易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24穿刺操作,导管护理不规范导致污染置管及护理导管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导致细菌的污染如污染的手及导管会造成微生物的传播,液体的配制过程,输液前后的不正确操作,液体放置时间,液体的浓度及PH值等都可以导致污染,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另外由于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导管在空气中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5630022012年1月8日收稿露时间过长,也增加了导管污染的机会3护理对策31手卫生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洗手如对穿刺点触诊前后,调整导管前后,更换敷料前后,使用导管输液,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操作前后32置管的护理32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VCRI的关键,操作者应严格洗手后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铺消毒治疗巾,有条件者穿无菌衣,并保持环境清洁,减少人员流动及操作环节,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22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并记录留置时间,进管的深度或外露长度,备以后观察323穿刺成功后,均应局部加压15MIN以上,这是防止皮下血肿形成的关键324加强交接班交接导管置入的深度,置管时间交接导管是否通畅交接穿刺处有无红,肿,热,痛敷贴有无渗血,污染等检查导管连接装置有无松动,脱落,打折,牵拉等并及时处理325合理更换敷料置管术后第一天应常规消毒更换敷料,随后置管期间更换以2天为宜,在ICU可24H更换1次但有渗血及敷料污染时应及时换药患者出汗多,敷料松动须及时更换敷料应使用透明敷料,有渗血时使用纱布敷料32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管时无菌手套,消毒治疗巾,无菌衣的使用,能减少细菌的污染I3】严格插管部位的消毒,大多数导管感染是由聚集在皮肤插管部位的微生物引起的,皮肤和插管部位的清洁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皮肤有污垢应用肥皂水清洁,用70乙醇消毒,待皮肤干后再用碘伏消毒,由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直径至少15EM,消毒时间至少2分钟327加强导管接头的护理导管末端连接的肝素帽或三通接头保护不当而被污染,或连接输液器时消毒不严,不彻底,均可将细菌带入管腔而引起感染为避免接头污染,输液前用05的碘伏消毒肝素帽注射接口,用力摩擦,范围包括肝素帽顶端及周边,然后再连接输液器,并用无菌小方巾包裹固定,24,HOE更换小方巾一次尽量减少输液旁路的操作328营养液的配制和使用严格营养液的配制营养液应在层流操作台进行严格无菌配制营养液应现配现用,配制后24小时内输完,输注时使用过滤器329防止血栓形成导管内血栓形成是发生CVCRI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容易使血流中的菌落种植在导管壁上而导致相关性感染应尽量避免自中心静脉导管采血和输血,以免有较小的血凝块沉积或粘附于导管腔内输液过程加强巡视,防止导管受压,打折或输液器与导管接头脱开造成导管内回血凝固长期输注脂肪乳,胃肠外营养液等黏稠度较高的液体时应每68小时用生理盐水冲管一次每次测量中心静脉压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测量时间不宜过长每日输液结束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根据凝血功能遵医嘱125U/ML肝素钠盐水作正压封管3210穿刺点皮肤观察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可使感染减少到最小范围故应每天仔细检查穿刺点周围皮JJ矢隋况,动态观察有无局部感染症状或全身症状如果患者置管部位有触痛,不明原因发热,其他提示局部或原发性血源感染的临床表现时,应拆开敷176内蒙古中医药料,彻底检查置管部位鼓励患者向医务人员报告置管部位的变化及新的不适感护理人员要认真记录局部皮肤情况,置管,更换敷料的日期和时间4拔出导管的护理拔管时使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导管,边抽吸边拔管,以防导管末端附着的血栓脱离形成新的栓塞,拔管后按压穿刺点15MIN以上,血滤双腔导管穿刺处压迫O51H至不出血,消毒皮肤,无菌敷料覆盖,必要时留置导管前端做细菌学培养5讨论51导管相关感染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重家庭或社会经济负担以及浪费医疗资源,而且由此导致严重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以及继发心内膜炎,骨髓炎及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加重患者的病情,并进一步引发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细菌耐药菌株增加,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52导管相关感染发生与病情越重,越常存在营养状况差,呼吸衰竭等,更多的需要胃肠外营养支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需要进行有创性的监测,治疗操作越多,需要留置导管的时间也可能更长留置深静脉置管破坏了正常的皮肤黏膜屏障,使表皮葡萄球菌等皮肤正常菌群侵入,增加了污染及利于病菌附着,定植的机会频繁的经三通注药,测压增加了污染导管的机会另外,危重患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乱,其他部位细菌,真菌感染,这些都促进了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53防止导管相关感染要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对可疑感染者,可先停止中心静脉通道给药,待排除其他原因导致感染后再行拔管,以避免不必要的拔管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严重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感染的病例,应立即拔除导管54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影响病人的康复,加重经济负担,耗费大量卫生资源为了降低感染率,需要医务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协作努力重视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参考文献【1凌格,左蕾,朱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临床观察与分析J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21132】杨晓霞,赵光红临床管道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8【3兰美娟,沈富女中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405例重症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张孟云武卉罗应琴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重症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抗感染,对症支持及局部暴露疗法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重症新生儿剥腼生皮炎结果有效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局部皮肤治疗及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RITTEI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剥脱性皮炎新生儿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新生儿剥脱性皮炎DERMATITISEXFOLIATIVANEONATORUM,简称RITTER又称为金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RLOEOCALSEEDEDSKINSYNDROME,SSSS是新生儿常见皮肤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其主要特征为,全身泛发性暗红色红斑,其上表皮起皱,伴大片表皮脱落,因其疱液含致病菌,易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流行感染,常合并峰窝组织炎,肺炎和败血症口1,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我科对2008年5月一2010年5月收治的5例重症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患儿,采取抗感染,对症支持及局部暴露疗法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收到显着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五例均为住院新生儿,皮肤损害波及全身,表现为全身泛发性暗红色红斑,其上表皮起皱,伴大片表皮脱落其中两例合并败血症及结膜炎,两例合并新生儿肺炎,一例合并新生儿腹泻及口腔炎符合重症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五例均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增高,两例有肝功能的损害血培养两例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一例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两例无细菌生长12治疗方法121全身治疗抗感染治疗,及早选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药敏结果前,用美洛西林钠加头孢噻肟钠及甲硝唑静注,药敏结果后,用敏感抗生索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少量多次血浆,静脉丙种球蛋白加强支持治疗,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补充多种维生素及保证热卡的供给积极治疗并发症122局部治疗,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及红霉素软膏涂擦创面,每日3次2护理21暴露疗法暖箱内铺一柔软的无菌治疗巾,将患儿裸放于治疗巾上根据患儿体重及体温调节适宜的箱温和湿度,使患儿保持在3637的体温贵州省毕节地区医院儿科5517002012年1月22日收稿文章编号1006一O9792O120601760222清洁皮肤护士戴无菌手套,用温生理盐水浸泡后的无菌棉球,轻轻擦洗患儿皮肤,顺序为先面部,再胸腹,四肢,最后为后背及臀部,擦洗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加重皮肤损害,酌情用纱布约束患儿四肢及剪掉长甲,避免与皮肤黏膜摩擦加重皮损及抓破皮肤23外敷药物清洁并使皮肤干燥后,用棉签取适量美宝湿润烧伤膏均匀细致地涂在患处,不要遗漏,厚度约LMM,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在皮肤感染损伤严重处涂搽红霉素软膏,间隔8小时后每日3次将上次涂过的药膏连同创面分泌物清洗干净,再次涂擦药膏,有毛发的地方要先剔除毛发后再涂药膏,以免影响药物吸收24眼部及口腔护理对于眼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可先用生理盐水湿润眼结膜,再用无菌棉签轻轻分离眼睑,并清除眼部分泌物,最后涂适量红霉素软膏,防止眼脸粘连,每日3次口腔黏膜有糜烂者,应注意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注射液润湿双唇及轻轻清洗口腔,防止粘连25消毒隔离将患儿置于隔离室与其他患儿分室而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保持病室清洁,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每次2H医护人员进人病室戴好帽子,口罩,每次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每日暖箱内外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拭1次,室内用物如桌椅,地面等均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拭体温表单独使用,用前浸泡消毒治疗巾每日更换2次,脏污及潮湿时随时更换2,6其他加强喂养,对不能进奶者,可予鼻饲,并加强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