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扶持方式财政补贴项目类别种养项目(畜牧养殖)项目代码2012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茂名市正田原种猪场项目建设地点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杜村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七月I项目名称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项目建设单位茂名市正田原种猪场项目性质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彭作营总经理技术负责人陈云迭技术部经理经济负责人何仙密场长项目可行性研究参加人员彭作营、陈云迭、何仙密校对何仙密场长审核陈云迭技术部经理审定彭作营总经理II目录第一章总论4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412项目基本情况6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914综合评价10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2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1222相关产业发展现状13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931建设地点选择1932建设条件19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241市场分析22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443市场风险分析25第五章建设方案29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952建设规划和布局29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3154技术(工艺)方案3355设备选型方案4056主体工程方案4257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4258实施进度安排43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4561环境影响4562节能减排措施4663环保部门意见47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8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872劳动定员4973管理措施5074技术培训53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581投资估算依据5582投资估算5583资金来源59III84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60第九章财务评价6191财务评价依据61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61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6294财务效益分析6395不确定性分析6496财务评价结论65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66101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66102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67103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68附录69第一章总论4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项目单位法定名称茂名市正田原种猪场企业性质民营企业项目单位始建于2003年,位于化州市杨梅镇杜村,占地398亩,四周龙湾水库水面面积达2100亩,目前拥有固定资产332165万元,是一个以繁育长白、杜洛克、大白原种猪的繁育基地。建场以来,在省、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场成为化州市首家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生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的企业,广东省政府授予“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省农业厅颁发了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和广东省原种猪场证书,茂名市政府授予“茂名市优秀扶贫龙头企业”和“茂名市菜蓝子工程基地”称号,2011年被茂名市畜牧行业协会授予热心公益奖。目前项目单位场内种公猪站已拥110多头良种供精公猪,年产10多万份良种猪精液生产能力的公猪站,2007年至今一直列为农业部生猪良种项目供精单位,每年向各养猪户配送良种猪精液10多万份,带动周边养猪户2800多户,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项目单位拥有经产母猪1200多头规模的原种猪繁育基地,年产优质纯种公母猪、二元杂母猪及商品猪苗达23000多头,配套淡水养殖年上市量800多吨。目前种猪除了满足当地养猪户的需求外,还远第一章总论5销至福建、江西、广西、海南、博罗、增城、云浮、肇庆等地区。每年为博罗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提供种猪3000多头、新兴食品集团3000多头、东莞市公安局属下猪场商品猪苗一万多头。2008年12月18日,在第26届广东省养猪产业博览会上,我场送测的大白种公猪(耳号309号)其综合指数和专家评分名列第一,荣获冠军。2009年6月18日,我场送测的大白公猪(耳号279)再次夺得第27届养猪产业博览会冠军,长白公猪(耳号459)荣获第三名。112财务状况2011年财务状况项目单位资产总额为33216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67423万元,流动资产122052万元,所有者权益299366万元,实收资本1200万元,营业(销售)收入283032万元,净利润3136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621,资产负债率987。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彭作营,男,1957年出生,中共正式党员,转业军人,大学学历,畜牧师,茂名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茂名市畜牧行业协会会长。1986年,彭作营转业回家乡化州工作。正田原种猪场所在的化州市杨梅镇是革命老区,为了发展生猪生产,带领老区群众养猪致富,1993年,彭作营经批准停薪留职开办养猪场。2003年他被选为茂名市第九届人大代表,在代表大会期间,他和代表们组织了办原种猪场的议案,获得大会批准,并获得支持资金20万元。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彭作营创办了茂名市正田原种猪场,猪场占地2000多亩,其中猪舍面第一章总论6积40000多平方米,鱼塘320多亩,每年对外销售种猪及商品猪2万多头,带动2060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其中1245户属于贫困户,贫困户人均增收346元。2011年度获得茂名市畜牧行业热心公益奖;今年6月30日是第三个广东扶贫济困日,尽管畜牧行业是高风险低利润行业,但他脑海中浮现出失学儿童的身影,毫不犹豫慷慨解囊,捐资10万元人民币奉献爱心为了成功举办茂名市首届畜牧行业博览会,彭总带病驱车到茂名市主持召开畜牧行业副会长会议,为茂名市的畜牧业的发展尽心尽力。银行没有贷款及欠款,无不良记录;社会诚信度高,尤其在畜牧行业享有较高的威信。12项目基本情况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茂名市化州市1万头优质瘦肉型种猪繁育扩建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杜村122产品方案及规模公司占地2500多亩,本项目占地50亩,包括配种分娩区2350M2、保育区800平方米、生长育肥区1500平方米;母猪分娩栏444套、限位栏144套、保育床56套及风机、饲料输送等相关配套设备,合计1304台(套)。达产后,新增存栏长白、大白母猪600头,公猪30头,年上市优质瘦肉型长白与大白种猪、二元杂母猪、猪苗及肉猪1万头。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第一章总论7品种饲养的主要品种为长白、大白种猪,主要生产优质瘦肉型长白、大白种猪、二元杂母猪及商品猪苗。主要技术项目单位具有雄厚的技术后盾,配备了种猪性能测定、选育所需要的种猪测定技术人员、育种技术人员,单位还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长年聘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承担育种、动物营养、兽医、猪舍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项目单位目前在职员现有职工人数42人,其中高级养猪专家4人,大中专等高素质技术员8人,饲养员30人)。项目单位非常注重科技发展,通过各种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聘请专家教授指导,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现有高级养猪专家4人(包括中国农业大学高仲元院长、华南农业大学陈文广教授,及美藉养猪专家),大中专等高素质技术员8人,饲养员30人。主要设备购置分娩床、保育栏、限位栏等生产设备754台(套),饲料输送、料槽、风机、水帘、控制器、精液制作等相关设备548台(套),其他设备2批,共计1304台(套)。124建设工程1241主体工程配种分娩区建筑面积2350M2,其中怀孕舍1200M2,分娩舍1150M2。保育区建筑面积800M2,即保育舍1470M2。第一章总论8生长育肥区建筑面积1500M2,即生长育肥舍1500M2。1242辅助工程沼气池600M3,沉淀池500M3,病死猪化尸池300M3,堆粪区100M2。1243其它工程生产区更衣室100M2,生产区排水道1KM,排污道12KM,生产区道路1KM。125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1年,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64720万元,包括建设投资5472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19950万元,生产性和公益性设备投入13970万元,工程安装费18万元,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物质费165万元,科技投入15万元,前期准备费10万元,预备费8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资金来源申请茂名市财政投资1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9720万元。127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满负荷生产后,年可新增生猪出栏1万头,公司实现年出栏33万头,仅生猪养殖即可实现产值379450万元,12332万元,盈亏平衡点为4369,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503年,动态投资回收期626年,财务净现值71764万元第一章总论9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可进一步提升化州市生猪产业的竞争力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为该区域提供种养结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典范。项目通过种猪扩繁,将原种猪的优秀性能快速传递至商品猪场,提高区域内养猪生产力水平。同时,本项目一方面通过生猪养殖,为周边上万亩果园生产基地解决有机肥来源,实现区域内种养结合、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益;其次是采用沼气生产,解决猪舍保温、员工生活能源需要,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益;再次是经沼气发酵后的沼液经微生物再发酵成为水产养殖的良好原料,形成“猪沼果”、“猪沼鱼果”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多年来,项目单位与化州市杨梅镇、中垌、良光等周边养殖户保持密切的交往与联系,通过种猪与猪苗销售、技术交流等途径,与800多户养殖户保持各层次联系。预计本项目达产后,可保障这些养殖户优质瘦肉型猪种猪、二元杂母猪、瘦肉型猪苗的稳定供给。按项目设计规模估算,可为100户母猪养殖户提供种猪3000头(按母猪三年更新,则估算母猪户的母猪平均饲养规模为90头/户,总规模为9000头),间接带动养殖规模18万头;直接为100户养殖专业户提供优质瘦肉型猪苗5000头(户均饲养50头),户均增收5000元(按每头肉猪出栏增收100元估算)。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关于印发茂名市2012年市级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农业开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茂财农综201229号)第一章总论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2006年,第三版);广东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14综合评价实施本项目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顺应了当前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二是为广东省猪肉有效供给提供保障;三是承接珠三角生猪产业转移;四是实现化州市生猪产业区域规划,调整区域内畜牧业产业结构;五是在提升项目单位竞争力的同时,带动区域内养殖户增加收入。项目单位为茂名市农业龙头企业,有10多年的瘦肉型猪养殖经验,与华南农业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40多人,项目技术上有保障。项目单位2011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为332165万元,所有者权益299366万元,营业(销售)收入283032万元,净利润31365万元;从财务角度上有能力保障项目实施。项目建设地址为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杜村,项目区占地2500多亩,三面环水,一面向山,防疫条件良好,项目点供水、供电稳定,化州市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是全省重要生猪供应县,项目实施环境良好,市场前景广阔。项目设计科学合理,申报单位经营状况良好,管理制度完善,产业第一章总论11链完整,股权结构清晰,产业化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投资规模适合,土地已经落实,并通过环保部门审查,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这一成熟的产业化模式,预计可带动区域内100户养殖户,户均收益约5000元。因此,无论是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前景方面,还是带动农户方面,项目均切实可行。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2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广东省是猪肉消费大省,也是生猪生产大省,在强大的市场拉动下,近年生猪生产保持年均5以上的增长势头。2008年广东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局联合颁布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08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生猪产业转移,规划建设四大生猪产业带,其中西部生猪产业带以阳江、茂名、湛江地区为主要发展区域,重点发展瘦肉型猪,重点面向本地、深圳、东莞、香港等市场。化州位于粤西地区腹地,交通比较方便,气候温暖,目前农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适于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养殖沼气种植”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是今后广东省生猪产业发展重点地区。2011年,茂名市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165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3242亿元,增长51,牧渔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6597万吨,出栏肉猪58770万头。化州市为全省生猪出栏第一大县,2011年全市生猪年末存栏1026万头,出栏209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47万头,居全省第一,生猪产值达386亿元。目前全市有生猪养殖专业户35000多户,存栏100头、出栏2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7500多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3021个,年出栏1000头上的有488个,年出栏量1万头以上20个;国家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重点生猪养殖场9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59个;省级原种猪场2个,种猪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3扩繁场26个。本项目以我市当前大力倡导的生态与健康养殖方式为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所在地的资源优势,紧跟我市畜牧业的产业政策方向,依托国家的扶持政策,展现企业多年生猪养殖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辐射整个粤西市场,对稳定和发展我市生猪养殖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2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广东省是我国最主要的饲料生产省份之一。2011年广东省有饲料加工企业1119家,其中配合料类620家,添加剂类158家,预混料类298家,动物源性类43家。全年饲料总产量达209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稳居全国第一位;在饲料总产量中,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2010万吨,浓缩饲料产量为323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27万吨。按畜种分猪料76527万吨,肉禽料76818万吨,蛋禽料16226万吨,水产饲料38485万吨,反刍及其他类饲料共计146万吨。2011年广东省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共57家,合计产量1182万吨,约占全省总产量的六成。目前,广东省饲料从业人员总数达37268人,其中博士204人,占全国行业从业总数的136,硕士753人,占全国总数的14。我省饲料产品产量、产值、质量、规模等多项指标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现已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为我国饲料总产量世界排名第二做出了重要贡献。化州市完善了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猪肉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截止2012年2月29日,化州市通过兽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4药GSP认证企业188家。化州市在生猪免疫过程中,均按有关规定建立免疫档案,佩带有关标识,规模场绝大部分建立了免疫档案,耳标佩戴率达100,基层畜牧兽医站每月都按时上报生猪生产、防疫及免疫录入信息,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及时掌握规模养殖场的生产、防疫、检疫、免疫及标识佩带等情况。对于生猪耳标的管理和发放,化州市使用二维耳标识读器进行操作,使耳标发放和使用在系统信息网一目了然,使每头生猪从出生到出栏整个过程都可以追溯。化州市严格要求检疫人员要到场到点进行检疫,并发放“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重点加强了“瘦肉精”的监测,特别是在深圳大运会期间,确保所有调往深圳的生猪必须经过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检测才能外运。对病死生猪严格执行“五不准一处理”规定,即不准收购、不准宰杀、不准运输、不准加工、不准食用,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防疫补贴、调出大县奖励、生猪养殖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有效推动了我国生猪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2010年,茂名市出台了十二五全市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合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5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发展环境友好、清洁生产、可持续、健康养殖畜牧产业,保护水资源与环境,综合利用畜禽生产废弃物,污水达标排放。2015年全市畜禽肉类产量10660万吨,比“十一五”期末计划增加2241万吨。到2015年,全市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将达到43,生猪饲养量将超千万头,生猪出栏总量上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并在产品质量上取得较大提高。2012年5月,中共茂名市委、茂名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意见,对加快建设我市现代农业强市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细化,决定到2015年底,对全市各部门、各县(市、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工作实行考核验收通报。茂名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任务是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建成现代农业强市。到“十二五”期末的发展目标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市农业总产值超620亿元。2011年,在保障化州市生猪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化州市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各地养殖环境承受能力,制定了化州市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112020年),统筹规划生猪养殖用地,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生猪养殖方式转变,开展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生猪产业循环模式,发展生态与健康养殖,认真总结推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6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经验,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达到既发展生猪生产,又保护环境的目的。从2007年以来,化州市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获奖资金近4000万元。2012年,化州市被评为广东省3个生猪生产先进县之一,喜获省政府奖励400万元。随着化州市生猪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希望扩大规模,而且近年来疫情变化多样,养殖风险也逐渐增大,为保护养殖户利益,化州市完善了多元投入融资机制以及应对市场风险机制。一是政府牵头组织协调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拓展扶持“三农业务”,加大对生猪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授信方式,对符合条件、真心实意养猪的规模养殖场提供周转资金支持,并拓展担保物范围和担保方式,有效解决生猪融资中抵押担保问题。二是市政府大力支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化州支公司在全市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发挥全市23个基层的作用,动员全市符合能繁母猪保险规定的全部进行投保,并简化了理赔程序,方便养殖户顺利索赔。232完善农业产业链化州市地处粤西山区,是香蕉、龙眼、荔枝的重点产区,当地养猪模式还与种植业相结合,是广东著名的农业畜牧业大市,农民一直有养猪的传统,养猪收入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有2家省级种猪场,全市母猪存栏量达247多万头,2011年生猪出栏2096万头,对稳定和保障茂名市在全省养猪行业龙头地位奠定基础。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7233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中共中央提出广东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畜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骨干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比重多在60以上。茂名市作为广东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贫困问题虽已基本解决,但离小康仍有一段差距。茂名市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加上农民素有畜禽养殖的传统,为当地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畜牧业作为茂名市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养猪生产更一直是茂名市畜牧业的支柱,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茂名市的生猪养殖户由于品种、技术和市场等原因,尤其是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出现极端气候,传统猪舍养殖水平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项目针对这些猪舍的不足,以品种改良为核心,采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全漏缝地板、水泡粪污水减量化、猪舍环境自动控制等现代猪舍设计理念,项目单位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同时,推进区域内养殖水平的提高。234促进茂名市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珠三角地区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正迅速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养猪产业也由于环保和土地制约迅速地向外转移。2011年,广东省全年畜禽肉类总产量4342万吨,消费畜禽肉类总量达600万吨,珠江三角洲占总消费量的55,每年需从外省调入畜禽肉近200万吨。茂名市距珠江三角洲400公里,而外省畜禽产品距离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8则达上千公里,且茂名市素有养殖传统,因而茂名市发展畜牧业对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生产成本优势,对比外省具有运费成本优势。但目前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发展方面,茂名市明显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项目单位种猪场扩建项目适应了茂名市生猪产业发展的需要。235延伸企业产品链,提升企业竞争力项目实施后,项目单位业务范围包括水果种植、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水产养殖等,形成种养结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生猪饲养领域产品涵盖了种猪、猪苗、商品猪等,预计年生产种猪达到15万头,生猪上市规模达到33万头,形成“猪沼果”、“猪沼鱼果”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在解决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理的同时,还通过沼气生产满足项目单位的清洁能源供应,沼液灌溉、猪粪发酵后用于水果种植,将大大降低水果种植成本,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本项目采用全漏缝地板、水泡粪、猪舍环境自动控制等现代新型猪舍设计理念,使项目单位摆脱气候变化对生产带来的不利,预计母猪生产力水平将大大提高。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2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建设地点选择311选址原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要求,远离居民区,避开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符合茂名市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布局要求;符合杨梅镇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场址地势高燥、平坦;猪场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防护,水质符合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规定;交通便利,电力可靠,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312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化州市杨梅镇,项目占地2500亩,根据当地水文资料,深井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不需处理即可符合本项生产和生活用水标准。建设地土质良好,符合猪场建筑对土质的要求。场地周围2公里内无居民点,5公里内无养殖场,有利于猪场的防疫。为保障项目实施,项目单位完成项目区道路建设,现已开始进行土地平整、建设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32建设条件321自然条件化州市1994年撤县设市,现有人口160万,辖5个街道办事处,1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个经济开发试验区,17个镇和13个国有农林场。项目所属区域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暖,四季如春”,平均气温23左右,月平均最高气温26左右(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5左右,基本无霜,一年四季都适宜瘦肉型猪生长,冬天也能安全渡过,这些独特的优势自然条件,适合瘦肉型猪的繁育和生长。322资源、科技支撑条件项目单位为一家集畜牧水产养殖、果树栽培、综合利用一体化的农牧企业,是广东省原种猪场、重点生猪养殖场、农业部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多年来,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养猪致富。并向挂钩户提供饲养技术、母猪、猪仔及母猪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饲养户自愿的情况下,项目单位按市场保护价收购猪苗,饲养户也可把猪苗自育或卖给他人。几年来,与项目单位挂钩的饲养户每年均增收达3000元以上。同时,通过不断提供良种猪苗和收购销售水果,直接或间接带动800多户农户发展了种养业。项目单位拥有多年的养猪经验,坚持技术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畜牧行业的技术骨干,是公司得以发展的根本力量。长期以来,项目单位与华南农业大学、佛山科技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陈文广教授等定期到场进行实地指导,明确了项目建设的方向,清晰了思路,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项目技术主要来源于项目单位自有管理体系和工艺体系,通过近10年的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1种猪生产经营经验积累,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目前已经在用的各类技术文件300多份,项目有关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记录表格等均为现有现用。323基础设施条件土地资源化州市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地形狭长,状若坐狮,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耕地面积659万亩,林地面积161万亩,果园面积90万亩,淡水鱼塘面积10万亩,地处亚热带,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是中国著名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杨梅镇位于广东茂名市化州市南部,总面积92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1个社区,178条自然村。水资源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111045,北纬21292213。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杨梅镇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境内有6万立方米容量的龙湾水库和从东部纵贯全境的鉴江西渠,水资源极为丰富,低洼田多,特别适宜发展渔业生产,有“茂名淡水养殖第一镇”的声誉。项目建设地点地下水资源丰富,目前有三口水井,每日可用地下水量超过600吨。电力资源杨梅镇电力资源充足,镇内有35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地点目前可用电力为250千瓦,完全可满足项目需要。交通项目区交通便利,距207国道约35KM,距主要交通道路12KM,场内拥有硬底化道路35KM。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2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1)猪肉仍是我国最主要肉食消费品目前,我国人均食肉量约36KG,以我国人均食肉量增加到50KG计算,每年需增加肉类500万吨。我国人民除部分少数民族外,素有吃猪肉的习惯,肉食品以猪肉为主,约占总量的65。到2013年,我国人口近14亿,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现在中等发达国家的70KG,其中猪肉为42KG,占60左右,猪肉的需求量为5800多万吨,按目前胴体重77公斤,需出栏肉猪近7亿多头。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化州市作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每年外调生猪超过百万头。目前化州市大规模养殖场的销售已不成问题,不少养殖场与外地加工厂、经销商建立稳固的购销关系,如正田、畜牧所、福田等猪场成为供应本省东莞的生猪基地,不但销路畅通,而且售价好,还获得东莞市政府的补贴。项目单位作为深圳、东莞、南海等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生猪供应基地,2011年向这三个城市供应生猪(含猪苗)达1万多头,由于项目单位生猪质量好,得到客商的高度认可,不断有新的订单增加,预计2012年,项目单位仅在这三个城市的订货量将超过2万头。(2)化州靠近生猪销区市场,价格处于我国中等价位自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刺激生猪生产的政策以来,养猪积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3极性受到极大的提高,母猪存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生猪市场活跃,仔猪,活大猪、猪肉价格呈上涨之势。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反映,2011年我国生猪价格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呈“”字形,年初,生猪价格延续了上年下半年的涨势,1月活大猪均价1402元/KG,至9月份涨至最高点,均价达到2004元/KG,之后逐步下降,12月开始回稳,12月中旬价格为1692元/KG,全年均价为172元/KG,呈“”字形。化州作为我省靠近销区市场的区域,一直处于我国中等价位区域,2011年全县活大猪平均价格为195元/千克,猪苗价格为580元/头(15KG),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2012年2月以来,猪肉价格出现快速下跌,至6月份,活大猪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价格维持在14元/KG,仔猪价格保持较高位,达到600元/头(15KG),呈产销两旺态势。(3)正田牌种猪的知名度日益上升,呈供不应求之势项目单位拥有经产母猪1200多头规模的原种猪繁育基地,年产优质纯种公母猪、二元杂母猪及商品猪苗达23000多头,配套淡水养殖年上市量800多吨。目前种猪除了满足当地养猪户的需求外,还远销至福建、江西、广西、海南、博罗、增城、云浮、肇庆等地区。每年为博罗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提供种猪3000多头,新兴食品集团3000多头,东莞市公安局属下猪场商品猪苗一万多头。2008年12月18日,在第26届广东省养猪产业博览会上,我公司送测的大白种公猪(耳号309号)其综合指数和专家评分名列第一,荣获冠军。2009年6月18日,我场送测的大白公猪(耳号279)再次夺得第27届养猪产业博览会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4冠军,长白公猪(耳号459)荣获第三名。正田牌种猪正逐步得到行业的认可。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项目单位周边全部为鱼塘、菜地和各种水果基地,空气新鲜,猪群健康状况好,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项目单位的产品主要特点为种猪主要生产杜洛克、长白与大白纯种猪、长大或大长二元杂母猪为主,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瘦肉率63以上。商品猪苗主要以二元阉公猪为主,体重1520KG,体型外貌以白色为主,一致性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62以上,健康。肉猪采用以二元阉公、不能做种用的母猪为主,体重90120KG,体型外貌以白色为主,一致性好,瘦肉率62以上,PSE肉、DFD肉发生率小于1,满足本地市场的要求。2011年,项目单位生产种猪、商品猪苗受到当地养殖户的欢迎,种猪平均价格2800元/头,商品猪苗平均价格为580元/头(15KG),处于茂名地区的前列。目前,项目单位与400多户专业养殖户签订了合同服务关系。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项目单位在不断完善生产技术手段、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非常注重客户的沟通与交流,产品目标以内销型为主,采取的主要营销策略模式为一是明确市场定位。项目单位针对区域内客户的需求特点,以化州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5市中小养猪户为中心,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养殖户,以客户介绍提供适当奖励的措施,并与客户签订技术推广协议,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产品方面主要突出产品的体型外貌、生长速度、抗病力、肉质或各方面的服务等,使客户形成“正田”种猪与众不同的形象和内在的“气质”。二是以质量为核心,将质量意识贯输于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为此,项目单位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保证产品质量(1)定期评估本场种猪、猪苗、肉猪等的质量水平和优缺点;(2)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倾听专家和客户的意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产品方案,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3)让技术人员知道客户如何使用本场产品,了解使用效果,想方设法,使本场的产品质量保持同行业的领先水平,用质量托起企业销售市场。三是做好售后服务。提供全套饲养手册,将饲料配方提供给客户,公共企业免疫计划,全面跟踪客户饲养情况并做好记录。同时,做好客户档案管理,并定期进行回访,强化感情。43市场风险分析43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项目风险贯穿于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来自以下几方面(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显著萎缩,或者种猪价格显著下降。(2)疫病风险由于疫病导致种猪繁殖力下降。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6(2)资源风险饲养种猪资源紧缺或猪种品质退化,导致商品猪产品质量下降。(3)技术风险种猪质量差,种猪饲养技术不过关、不成熟,使商品猪产品质量降低影响销售。(4)工程风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预测发生重大变化,使种公猪站不能正常投产。(5)政策风险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政府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国家扶持生猪产业政策取消或调整,影响种猪繁育经济效益。(6)社会风险预测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损失。以上风险因素对本项目影响最大的是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其他风险因素一般情况下发生概率很小。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1)市场风险本项目的市场风险属一般风险。产生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如下一是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和新替代产品的出现,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购买新产品或新替代产品。因此,本因素实际上不存在;二是新竞争对手的加入,市场趋向饱和,导致项目产品市场份额减少。本项目存在这种风险,应该认真对待。三是市场竞争加剧,商品猪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项目产品预期效益减少,这种因素的可能性存在。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7市场经济允许竞争,倡导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为此,项目单位采取的对策是一是加大对“正田”原种猪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推广,在“百度”推广网络建立网站,让上网关注种猪的用户都能知道项目单位种猪的信息。二是利用茂名畜牧人杂志宣传。三是充分利用茂名市举办大型博览会的机遇,大力宣传“正田”品牌。今年10月28日是全国兽医日,茂名市畜牧行业将举办以养猪为中心的万人展销会,届时将通过印发资料、图文及音像等形式展示项目单位的优良种猪的风采。(2)疫病风险为规避疫病风险,项目单位从猪舍布局、栏舍设计、生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控制首先根据场地自然条件,在布局上猪场按照疫病防控风险分生产洁净区、生活管理灰区和污染控制黑区三个区域,顺向的人、物流动不需要控制,逆向流动则应严格进行消毒等限制措施。生产区建于场内的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生活和管理猪场的区域必须与生产区严格分开;污染控制黑区内的兽医室、隔离检疫舍、粪污处理和病死猪处理区等位于猪场主导风向的下风处,并与其他两个区域严格分开。其次是完善疫病预防设施。猪场大门建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处,设立专门消毒间,保证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猪场建引进猪隔离舍、病猪隔离舍、兽医室和粪便处理场等防疫和控污区域,均位于猪场主导风向的下风处。采用“水泡粪”工艺,猪粪分离收集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8后,堆积于贮粪池,经发酵产热杀灭病原后,用于水果种植。三是做好猪舍设计,提高养殖效率。本项目在猪舍设计方面下了大量功夫,主要改进理念包括通过改善猪只的生长环境来提高养殖的效率养殖的全过程将坚持健康养殖的标准,采用水帘负压通风系统以及全自动智能电子温控系统将明显改善猪舍中的空气质量,根据猪只日龄以及天气的变化提供适宜的温度,为猪只的健康生长营造理想的环境;全程采用05米水泡粪漏缝地面设计,减少传统养殖模式下大量的冲栏,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为猪只营造一个干燥洁净的环境。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提高养殖的效率和养殖的效益,在源头上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改变猪只的饲养方式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同时,以现代化的大型沼气池为纽带,发展果树种植和渔业生产,多层次综合利用资源。在养殖的过程中将坚持生态养殖的原则。全程05米水泡粪漏缝地面的设计,在生产的过程将极大地减少猪场污水的排放50以上,在此前提下,经现代化的大型沼气池处理后,废弃物将用作发展果树种植和渔业生产,使得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促进养殖生产的良性循环。四是强化生产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批次分娩、自动饲料输送等现代生猪养殖技术,母猪区与保育、生长肥育区严格分开,大大提高了母猪的生产力水平。第五章建设方案22第五章建设方案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项目单位目前存栏纯种母猪1200头,年出栏种猪、种苗及活大猪23万头。项目扩建后,预计可新增纯种长白、大白母猪200头、400头,长白、大白种公猪各15头,达产后,新增销售纯种猪1000头、二元杂母猪2000、优质瘦肉型猪苗5000头、优质瘦肉型商品肉猪2000头。项目单位年上市生猪数量达到33万头。52建设规划和布局521总体布局项目整体布局生活区、生产区与污水处理区分开,生产区采用三点式设计,母猪区、保育区与生长育肥区相距100米以上,不同区域人流、物流分开管理,生产区雨污分离,三区的污水统一汇聚至污水处理区进行统一处理。母猪区种猪舍与其它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靠近妊娠舍。保育区保育猪舍位于育成舍的上行风向,保育猪舍避开风口。育成猪舍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育成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第五章建设方案30生长育肥区生长培育猪舍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育成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污水处理区位于生产区的下行风向。病猪隔离室病猪隔离室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生活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为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设在生长保育区的上风向。道路场内道路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防疫设施利用项目区山坡、周围山坡种植树木及水面,作为防疫设施。522建设内容5221主体工程配种分娩区建筑面积2350M2,其中怀孕舍1200M2,分娩舍1150M2。保育区建筑面积800M2,即保育舍1470M2。生长育肥区建筑面积1500M2,即生长育肥舍1500M2。5222辅助工程沼气池600M3,沉淀池500M3,病死猪化尸池300M3,堆粪区100M2。5223其它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31生产区更衣室100M2,生产区排水道1KM,排污道12KM,生产区道路1KM。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531建设标准项目建设执行规模猪场建设(GBT178241200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1782432008)标准,项目建设做到选址合理,以节约土地资源、强调防疫、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为原则。(1)猪舍总体设计要求全漏缝地板、水泡粪工艺采用浅池式粪沟,粪沟深1米,泡粪深度为60CM;采用拨罐式排粪。负压通风采用密闭式猪舍,配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均采用水帘隧道式负压通风,生长育肥舍采用自然通风辅助机械通风。饲料自动输送全程采用散装饲料,实现饲料自动输送、定时、定量供给。猪舍环境自动控制设计设计最低通风量,保证舍内湿度合理、氨气等有害气体符合猪的生物学要求,根据舍内温度数据,自动控制猪舍风机启动,有效保证猪舍环境符合猪的生物学需求。(2)妊娠舍1幢,六列式,长60米、宽20米,30个大栏、444个限位栏。(3)分娩舍1幢,6个单元,24个产床/单元,按两列式布置,分娩栏位结构采第五章建设方案32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3)保育舍1幢,6个单元,24个栏/单元,采用高床网上饲养设计,用金属和水泥混合结构东西面隔栏用水泥结构,南北面隔栏仍用金属。(4)生长育肥舍2幢,每幢长708米、宽106米,南北栏墙为24砖砌水泥摸面的格棱花墙,中央走廊通长栏墙、相邻两栏的隔栏均为铁栏杆。532产品标准长白与大白种猪分别执行GB222832008长白猪种猪、GB222842008大约克夏猪种猪国家标准。商品猪生产达到GB18406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二元杂母猪采用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或者是大白公猪与长白母猪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长大或大长)母猪,180210天初次发情,体型匀称,躯体前、中、后三部分过渡连接自然;乳房发育良好、排列整齐、匀称、左右间隔适当宽,有效乳头数量68对以上,无假乳头、瘪乳头;腹线平;四肢坚实直立;阴户发育良好。商品猪苗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繁育体系,体重1520KG,体型外貌以白色为主,一致性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62以上,健康。第五章建设方案33肉猪采用杜洛克与长大或大长二元母猪杂交生产,体重90120KG,体型外貌以白色为主,一致性好,瘦肉率62以上,PSE肉、DFD肉发生率小于1。项目达产后积极争取申请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54技术(工艺)方案541技术路线及流程(1)项目产品生产流程项目建成后主要以优质瘦肉型猪苗与商品猪为主,采用“多点饲养”的模式培育种猪,项目的配种分娩区与保育、生长区分开,见图51。图51项目产品生产流程图(2)项目产品生产技术方案二元杂母猪母猪猪苗或商品肉猪纯繁杂交纯繁纯种长白猪母猪纯种大白猪母猪纯种长白猪母猪纯种大白猪母猪二元阉公或无法做种用的母猪不能做种用的猪不能做种用的猪第五章建设方案34项目采用“五段三点法”饲养工艺,即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育肥五个阶段。每个生产阶段上下衔接,不可脱节;“三点”是指把整个饲养工艺流程按阶段分散在三地进行,且三地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避免疫病的交叉感染,见图52。图52“五段三点法”生产流程图(3)卫生防疫程序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宿舍等。为保障养猪生产安全,实施下列卫生防疫程序一是加强生产区人员管理。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二是做好生活区防疫。生活区大门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每月初配种妊娠分娩哺育空怀、复情生长培育猪种猪选育种猪、肉猪两区间隔100米保育区生长育肥区配种分娩区与另外二区相距100M第五章建设方案35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三是做好生产线管理。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四是执行严格车辆卫生防疫制度。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场内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场外运猪车辆不允许进入生产区。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五是做好购销猪防疫制度。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60天,隔离期间三次抽血检验蓝耳病、伪狂犬等,确认无病健康猪方可进入生产线。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六是做好疫苗保存及使用。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第五章建设方案36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免疫注射时,尽量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542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5421品种特性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健康状况良好,清楚可辨,系谱清楚,档案记录齐全,综合评定等级优秀。长白猪长白猪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前倾;背腰平直或微弓,后躯发达,腿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公猪一般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8月龄可开始初配。大白猪大白猪全身皮毛白色(允许眼角和尾根部偶有斑点),头大小适中,鼻面直或微凹,耳竖立,背腰和腹线平直,肢蹄健壮,前胛宽,背阔,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公猪一般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8月龄可开始初配。二元杂母猪长大或大长二元母猪,180210天初次发情,体型匀称,背腰平直,乳头均匀排列,有效乳头6对以上,阴户发育良好。5422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项目单位拥有10多年养猪技术经验,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