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12号赣榆鸿福船厂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发布文本建设单位赣榆县鸿福实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赣榆县鸿福实业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海州湾海域北端赣榆鸿福船厂搬迁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国家法规及规定,并经赣榆县鸿福实业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内容。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1建设地点1112项目背景112主要建设内容2121项目基本情况2122建设周期3123工程投资313项目规划相符性3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21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422水文动力环境423海域水质、沉积物环境524海域生态环境525渔业资源73评价范围84主要环境敏感目标95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51施工期环境影响1052运行期环境影响1153水文动力影响预测与评价1154地形冲淤影响预测与评价1255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56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的影响预测与评价1257环境保护措施13571施工期环保措施13572运行期环保措施1358环境风险识别、风险防范措施14581风险识别14582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56公众参与15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8联系方式1681建设单位1682评价机构161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镇响石村东南2KM,无名河入海口南岸海滩、绣针河口右岸,北邻柘汪渔港,南邻赣榆港区北防波堤根部,与防波堤最近距离约650M。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112项目背景江苏省是海洋渔业大省,拥有广阔的海洋与内陆水域以及吕四、海州湾、长江口、大沙等重点渔场。全省拥有海岸线全长10397KM,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总面积20万KM2,沿海滩涂面积980多万亩,内陆水域面积2600多万亩。全省自然条件优越,水产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海洋资源的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位,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发展海洋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全国重点渔业省份之一。江苏省“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传统渔业产业向现代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四新(新渔场、新渔船、新渔村、新渔民)为抓手,提升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增添发展后劲。渔船标准化改造和渔港建设是江苏省“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工程实施包括启动万船改造计划,淘汰老旧渔船,改造一批耗能高、效率低的渔船,更新一批大马力、高质量的海洋捕捞渔船,建立渔船交易中心,完成渔船安全设备改造,提高渔船作业组织化程度。”赣榆县鸿福船厂始建于2002年,坐落于赣榆区柘汪镇柘汪河出海口北岸,主要从事钢质渔船的修造和建造。船厂投入运营后,完2善了赣榆区内青口、柘汪、海头、石羊等农业渔港渔业生产的作业条件,提高了赣榆区域海洋渔业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为发展区域渔港经济做出了贡献。目前,由于赣榆港区及其配套的沿海铁路、沿海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柘汪镇柘汪港、石羊港和东林子港三个现有渔港的入海通道受到隔断,进而影响了柘汪镇16万渔业人口、400余艘渔船的正常生产。与此同时,两条横跨柘汪河的桥梁道路将柘汪河通航净空高度限制在7米以内。上述港区项目的实施致使赣榆县鸿福船厂修造的大型渔船不能顺利的进出船厂,造成修理、建造渔船订单大幅下滑,严重阻碍和制约了船厂的生产和发展,船厂亟需异地重建。经船厂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新厂选址在无名河口一级渔港南侧、海堤外侧的海滩上,拟通过围填海形成厂区新的用地。为此,赣榆县鸿福实业有限公司拟实施赣榆鸿福船厂搬迁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本工程的实施单位为赣榆县鸿福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建设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评价单位)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项目组,对本项目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征询了当地海洋主管部门的意见。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本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必要的监测、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导则和规范要求编制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审稿。12主要建设内容12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赣榆鸿福船厂搬迁工程。(2)建设性质新建项目。(3)建设内容3本工程占用海域面积284223M2,形成陆域面积280万M2。建设内容包括陆域形成工程、地基处理、滑道、船台、各个生产车间及生活辅助设施等。本项目的功能定位为以修造渔船为主,同时可提供港口工作船舶及管理船舶修理和维护。工程总投资约49488万元。122建设周期考虑到天气等其他因素影响,预计总工期约12个月。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13项目规划相符性根据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和赣榆区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本工程所占海域位于赣榆港口航运区(A201)和赣榆港口区(A2011)范围内,根据功能区划确定的上述两个功能区的海域使用管理要求,项目符合该海域的功能定位和要求。项目为江苏省渔业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和配套条件,可以显著提升区域海洋渔业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快地方海洋渔业经济的4发展,在采取了有效的环保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方案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海洋功能区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工程建设对对周边邻近的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临港工业和城镇建设区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功能发挥,能够与周边其他功能区相协调,项目用海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和赣榆区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的要求。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20102030)等规划相衔接。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本工程位于海州湾北侧,海岸性质处于基岩砂质海岸与粉沙淤泥质海岸的交汇处,工程南侧海域主要以粘土质粉砂或粉砂质粘土的细颗粒为主,而北侧则粗细相间,沉积物类型也是多样,有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粗中砂、中细砂、砾石等;海岸整体冲淤幅度不大,岸滩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海州湾海岸动力泥沙环境相对单一,海域含沙量低;海州湾海岸的冲淤幅度均不很明显,近岸浅滩在不同岸段的冲淤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上表现为北部基本稳定略有冲刷、南部淤积,这主要与近岸破波带沿岸输沙趋势、河流供沙条件和岸线走向的沿岸变化等方面因素有关;其南部的淤泥质海岸近岸表现较为明显的淤积特征,主要分布在临洪河口附近。22水文动力环境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于2013年1月在工程所在海州湾北侧附近海域进行了水文动力环境实测。同时2016年4月水5文动力现状采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16年4月对项目周边进行实测的资料。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工程海域潮流类型以规则半日潮流为主,实测大潮涨、落潮段平均流速分别为038M/S和029M/S,小潮涨、落潮段平均流速分别为026M/S和021M/S;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流速从浅水区至深水区,逐渐变大的趋势,流向从近岸至远离岸线,由往复流逐渐转变为旋转流。实测最大流速的垂向分布多为表层流速较大,向下逐层减小,而至底层为最小的特征。工程海域含沙量随潮汐的变化,表现出涨落急时升高,涨落憩减小的趋势变化特征,涨潮略大于落潮。大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分布在0009KG/M30164KG/M3之间,小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分布在0003KG/M30039KG/M3之间。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含沙量。23海域水质、沉积物环境根据2014年春季和秋季水质现状调查可知,无机氮是调查海域主要的现状污染物,这与2013年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指出的“江苏近岸海域营养盐含量仍较高;海域水体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海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依然严重”也是相符的。根据对调查海域附近的现场踏勘,调查海域内有较多的现状养殖,这可能也是造成调查海域无机氮超标的原因之一。2014年春季沉积物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除石油类有一个超标点外,各站位砷、汞、铜、铅、锌、镉、铬、石油类、硫化物和有机碳均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石油类全部能够满足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2014年秋季监测数据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海域沉积物所有站位的各评价指标均能满足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的要求。24海域生态环境6(1)浮游植物2014年春季调查期间调查海域15个站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9属85种,浮游植物密度范围平均值为0797106IND/L。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07;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458;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220。2014年秋季调查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38属77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9906340103个/M3。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68,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549,优势度指数(D2)均值为0683。(2)浮游动物2014年春季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10大类40种。其中鱼卵5种,仔稚鱼4种,其它浮游动物幼虫共为8种,水螅水母类6种,毛颚类1种,桡足类12种,樱虾类1种,糠虾类1种,涟虫类1种,尾索动物1种。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1715098IND/M3,平均值为1153IND/M3。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871,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422,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487。2014年秋季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14大类51种。其中桡足类有12种,浮游幼体有10种,水母类有7种。浮游动物水样的生物量范围在53571000MG/M3,平均值为30557MG/M3,密度范围在245044500IND/M3,平均值13617IND/M3。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223,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685,优势度指数(D2)均值为0664。(3)底栖生物2014年春季共鉴定10大类81种底栖生物,其中甲壳动物24种,多毛类动物23种,软体动物16种,棘皮动物8种,鱼类5种,腔肠动物、等足类、涟虫类半索动物、尾索动物各1种。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095个/M2,平均值为38个/M2;生物量范围为000049904G/M2,平均值为6838G/M2。底栖生物多样性(H)指数均值为1744、均匀度指数(J)均值0772、丰富度指数(D)均7值为0687。2014年秋季调查海域共采获48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多毛类15种,软体动物15种,甲壳类13种,其它类5种。底栖生物在0627616G/M2,平均生物量为1796G/M2;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在30620个/M2;平均底栖生物栖息密度为18333个/M2。调查海域的底栖生物丰富度(D)均值为0482,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645,均匀度(J)均值为0871。(4)潮间带生物调查2014年春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潮间带底栖生物8类42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软体动物14种,多毛类环节动物14种,甲壳动物9种,等足类1种,腕足类1种,纽形动物1种,鱼类1种。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41个/M2和53809G/M2。2014年秋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潮间带底栖生物31属35种,其中软体动物一共14属17种,甲壳类7属8种,多毛类7属7种,其他类3属3种。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85个/M2和3299G/M2。(5)生物质量2014年春季生物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双壳贝类锌、汞、砷、石油烃均符合一类生物质量标准,铅、镉超过一类生物质量标准但都符合二类生物质量标准,铬超过二类标准但都符合均三类标准。2014年秋季生物质量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潮间带站位A泥螺体内的砷超过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122001一类标准外,其余调查站位的生物体质量各评价因子均能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求。25渔业资源2014年春季调查海域15个站位中共检出鱼卵5科7种,各调8查站位鱼卵密度范围在0192IND/M3之间,平均值为334IND/M3;调查海域共鉴定游泳动物3大类29种,其中鱼类17种,甲壳类9种,头足类3种,调查海域游泳动物数量范围为4593586尾/网H,平均值为1787尾/网H;生物量范围为9161187026G/网H,平均值为94242G/网H。2014年春季调查海域15个站位,水平网定性未发现鱼卵,垂直网仅在26号站位发现1种,鱼卵平均密度为003IND/M3;仔鱼共调查发现2目2科2种,分别为鲱形目的小公鱼属和鲈形目的黄姑鱼,仔鱼平均密度为011IND/M3,范围为000IND/M3094IND/M3;调查海域15个站位中,共出现渔业资源49种。其中鱼类36种,虾类7种,蟹类3种,头足类3种,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平均重量密度为52345KG/H,秋季渔业资源平均数量密度为4384尾/H。3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要求,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工程用海区边缘垂向(垂直潮流主流向)外延15KM、纵向(潮流主流向)外延15KM的海域范围,评价范围见图2。9图2本工程评价范围图4主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踏勘,结合相关资料收集调查,确定本项目涉及环境敏感见表1。表1工程区域附近环境敏感目标序号类型敏感目标与本工程最近距离相对工程方位影响特征因素备注1潮间带贝类养殖区23KMSW/2渔业生产浅海域筏式养殖区20KMS渔业生产/3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I168KMSE面积854KM24生态与资源恢复区185KMSE面积591KM25海州湾海湾生态系统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145KMS面积3681KM26自然保护区朱蓬口重点保护区193KMSW海水水质、沉积物、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生物资源面积13KM210序号类型敏感目标与本工程最近距离相对工程方位影响特征因素备注7秦山岛重点保护区226KMS面积46KM28柘汪渔港04KMN/9港口石羊港35KMWSW船舶通航安全/11绣针河口08KME/12河口无名河02KME水质、沉积物、生态环境/13响石村077KMNW14东林子村20KMWNW15中林子村30KMW施工期交通运输沿线敏感点16西林子村40KMW/17村庄大王坊村20KMN声环境、空气环境/5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51施工期环境影响(1)水环境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对海域水质及沉积物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围堤抛石施工和港池疏浚产生的悬浮泥沙、施工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等。围堤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围堤坝体石料抛填过程会扰动海域底质沉积物,导致海底泥沙再悬浮进而引起丁坝周围水体浑浊,污染局部海域水质并影响局部沉积物环境质量,本工程围堤抛石施工时悬浮物释放源强约为23KG/S;疏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入海源强参考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并类比同类型工程,污染源强约为0087KG/S;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施工场地的泥浆废水,产生于混凝土浇筑和料罐冲洗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部分混凝土的养护用水。此外,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清洗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含油废水。施工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SS、石油类等;本工程高峰期的施工人数约100人,按每人每天生活用水100L、污水排放系数09折算,每日约排放生活污水9M3/D。11(2)海洋生态、渔业生产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对海洋生态和渔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2个方面。填海造地和围堤石料抛填会直接导致圈围范围内及周围潮间带和底栖生物生境遭到完全破坏,相应带来潮间带和潮下带底栖生物量的损失。本工程围堤施工石料抛填会直接扰动工程海域海底泥沙,造成水体泥沙浓度升高从而影响海域浮游植物生境,造成其生物量减少、多样性降低和生产力下降并进而影响以其为饵料的浮游动物的生存。同时高浓度悬浮物扩散还会影响前沿及周围海域鱼卵仔鱼的生存、发育,造成渔业资源的损失。(3)大气、声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车辆、船舶及各类机械在运行中也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气,影响海上大气环境质量,由于施工车辆、机械主要以柴油或汽油为燃料,运行废气的主要污染物包括NOX、CO、SO2等。此外陆上运输车辆运行,土方、物料装卸、堆放、运输等将产生大量扬尘,污染环境。本工程海上施工会对工程区域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包括水上声环境和水下声环境。(4)固体废弃物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弃土弃渣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本工程弃土(渣)量较小,且大部分弃土(渣)可被直接用于周边场地加高或道路填筑,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工程施工高峰期的施工人数约100人左右,按人均日产生生活垃圾05KG计,则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约005T/D左右。生活垃圾靠岸后定点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但若处置不当,会对工程区域的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环境卫生。1252运行期环境影响(1)水环境影响运行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舾装产生的含油废水及各生产场所产生的一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运行期生活污水每日约排放24M3/D。(2)海洋水文动力及冲淤环境影响工程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对海域水文动力条件和地形地貌冲淤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在围堤附近的局部水域水文动力和地形冲淤条件发生变化。(3)大气、声环境影响运行期船舶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装焊工场和修理场产生的焊接烟尘,钢材预处理、涂装及补漆时产生的粉尘、漆雾和有机废气。其中喷漆废气的主要污染物为甲苯、二甲苯。运行期主要噪声源有空压机、卷板机、抛丸机、加压泵、喷漆泵、去湿机、废气处理系统风机、冷却塔、喷砂机等,根据生产设备功率计运行特征,通过类比分析,其噪声源强约为7595DB。(4)固体废弃物本工程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油漆、铁锈粉尘、边角料、废过滤材质、废活性炭、含油废液、废油漆桶、废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等。5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31水文动力影响预测与评价工程对周边水流造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围堤周边水域,由于圈围工程建成后的阻水作用,涨落潮涉水期间圈围工程东西两侧的减小00501M/S。另外由于工程区西南角和东南角的挑流作用,前沿500M内涉水期间,平均流速增大002008CM/S。13整体上看,在涨潮阶段,工程建设对水动力的影响范围稍大,而在落潮阶段,工程对水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本项目建设后,海州湾水域的水流基本流态没有发生变化。532地形冲淤影响预测与评价工程实施后引起的冲淤变化主要在港区防波堤与工程围堤之间水域和工程贴岸沿线水域,而对工程区附近其他水域影响有限,对周边大范围海域和敏感区域影响甚微。工程实施后圈围工程贴岸沿线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刷,为保证堤岸的安全,需进行日常维护。无名河口有一定的淤积,最大淤积厚度约007M,影响较小,但考虑到该区域受圈围工程挑流影响,形成回流区,流速减小,悬浮物易于沉积,因此需对无名河口进行日常维护,适时清淤。533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工程水质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围堤抛石引起的局部海域悬浮物扩散影响。粗颗粒悬浮泥沙的扩散以沉降扩散为主,造成悬浮物的高浓度区集中在施工点附近较小的范围内,而低浓度区的面积相对较大,围堤施工超三类水质标准(大于100MG/L)的包络面积约0283KM2,而超一、二类水质标准(大于10MG/L)的面积约达到0564KM2。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区域以及工程东西两侧。本工程施工期水下作业会搅动海底沉积物,导致海底泥沙沉积物悬浮。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工程海域沉积物质量均符合所在海域相应功能区划沉积物质量标准,因此除对海底沉积物产生部分分选、位移、重组和松动外,没有其它污染物混入,不会影响海底沉积物质量。本工程大堤采用的砼、碎石、块石等建筑材料,运行期将长期暴露在海洋腐蚀环境下。若上述建筑材料中有重金属、营养盐等污染物溶出,则会对堤线沿线局部海域的沉积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14534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的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对海域生态环境、渔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工程圈围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受到完全的损害,栖息于在该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受到永久性的损害,在该范围内的原有底栖生物类群不可恢复。另一方面,围填施工中石料抛填会扰动海底泥沙,使海底泥沙悬浮,增加所在海域的含沙量,降低水体能见度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从而降低整个当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并对水生生物和鱼类的正常生理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此影响在施工结束后一定时间内随着悬浮物的沉降而减轻并最终恢复到施工前的正常水平。再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震动等因素会对施工海域的游泳生物造成一定的惊扰,使其逃离该海域,另外施工机械的溢油、漏油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垃圾也会对当地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建议工程建设方在做好工程管理,文明施工的基础上做好与地方海洋局和渔民的沟通、协商和补偿工作,以减小工程对当地滩涂养殖业和渔业资源的影响,保证社会和谐稳定。535其他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的污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限值后,送至赣榆县云通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运行期船厂的污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的可作为环保、消防用水,剩余污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限值后,送至赣榆县云通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污废水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本工程施工期交通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是局部和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影响也随之结束,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可使施工交通噪声对各敏感点的影响降至可接受范围。运行期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源强约为7595DB。设备产生的噪声经消音、减震、吸音、厂房隔声、距离衰减、绿化降噪后,至厂界处可符合工业15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会对厂界外声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期空气污染物为扬尘和燃油废气。施工区域的地形开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工程区域周围均无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在采取一定的大气防护措施后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和废气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运行期拟采用一定的大气治理措施后可以使得治理后的废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后达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的固废只要切实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固废的分类管理,本工程产生的固废就可以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54环境保护措施541施工期环保措施(1)工程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指导设计、施工、环境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把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2)海上施工选择海况良好,潮流较缓的情况进行施工作业,减少施工期引起的悬浮物扩散影响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范围。(3)加强施工对施工污废水处理和排放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排入水体的污废水量,缓解工程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4)在安排施工时段以及施工强度时要尽量避开鱼类等的生存、产卵、索饵等敏感时期,以减少鱼类等水产资源的生产损失。542运行期环保措施(1)海洋生态保护措施定期对围堤前沿前沿水域冲淤趋势和水下地形进行观测,视冲淤变化情况采取保滩、清淤等措施,以保证大堤的安全。加强对圈围工程贴岸沿线的日常养护,减少冲刷,以保证堤16岸安全。本工程的建设将长期占用传统的渔业作业海域,为减缓工程实施对渔民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与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协商,并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做好对捕捞渔民的相关经济补偿工作。为减少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综合影响,实施以增殖放流为主的生态修复措施。从已有的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放流的成功经验来看,在本工程附近海域有选择地实施人工增殖的生态恢复措施在技术上还是资金投入上均是可行的。(3)水污染防治措施根据进水水质及处理要求,拟采用A/O生化处理和物化深度处理工艺。经预处理后的酸碱废水和含油废水,与厂区生活污水一同排至厂级废水处理系统。经监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后,部分污水送入赣榆县云通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部分排入深度处理系统,深度处理采用气浮过滤活性碳吸附消毒处理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杂用水水质指标中相关标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道路冲洗等。二沉池的污泥及气浮污泥排入污泥池,经脱水后外协处置。(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二甲苯采用活性炭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进行治理,采用颗粒状活性炭,净化效率大于90,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定期更换。经治理后二甲苯溶剂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酸雾废气治理酸槽二侧设置槽边吸气罩,采用酸雾废气净化塔进行治理,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焊接烟尘针对船体车间各类焊机在焊接作业时焊接烟尘,建议相应焊接工位配焊烟净化器,经治理后,净化器排放口及车间内焊接区域焊接烟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GB161941996)要求。(5)声环境保护措施17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降低噪声源强,空压机房、水泵房采用吸声吊顶和吸声结构来降低噪声源强。(6)固废影响防治措施对废钢材、废钢丸和铁皮、废焊材等固废综合利用;对废油漆、漆渣、废活性炭、废油等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且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7)水质、沉积物环境长期监测同时为检验围堤抛填材料对海域水质和沉积物环境的影响,应在工程建成初期定期开展水质沉积物监测,如发现海域环境质量因围堤建设变劣则及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8)总量控制分析本工程只在施工期产生少量的污染物,且不在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海域专项规划中,因此,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范畴。55环境风险识别、风险防范措施551风险识别本工程地处海州湾北侧海域,引起该工程环境风险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中的台风及由台风而引起的洪水、风暴潮、巨浪等。可能发生环境事故包括(1)施工期施工机械作业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操作失误发生碰撞而引起油品泄漏;(2)运行期,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操作失误造成船舶碰撞而引起的油品泄漏油事故;(3)风暴潮袭击海堤,造成溃坝事故。552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工程施工期间需制订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应急事故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队伍、18应急设施及物质的配备、应急报警系统、应急处理措施、应急培训计划等内容;施工水域处于潮间带,易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山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2.2任务二花卉的分株繁殖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滨州市实验小学六年级第二十三单元测试数学试卷新课
-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
- 2025年起重机械指挥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体液调节(解析版)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课件 项目4 人工智能开发与技术应用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2025购物中心省级区域代理合同
- 小班图形规律题目及答案
- 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与实施
- 2025年农业农村局公务员招聘面试指南与模拟题解析
- 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 中药材仓库管理制度
- 2025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公开招聘乡村医生7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汇一股心力、立两个目标、守三条底线、打四场硬仗
- 2025至2030中国水射流强化泵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废气处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麻醉师进修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