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公司ZDB/M2010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第A/0版分发号持有者部门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发布日期2010年02月16日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本手册依据GB/T190222003IDTISO100122003编制1目录序号条款号内容页次0目录11前言2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33公司简介44颁布令551范围662引用标准773术语和定义884总要求91195管理职能1214106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15117体系过程及相互作用的描述16241271资源管理16181372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18221473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2224158管理评审262816附录A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框架图2917附录B测量职能分配表3018附录C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312前言有限公司在强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对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测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公司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为此公司决定按照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建立本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简称测量体系)。2010年2月公司成立了以管理者代表为组长,由品管部、技术部、设备部、生产部、销售部、经营部、综合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测量体系的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能的策划和资源的配置,组织专门人员编制并形成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简称测量手册),相关的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简称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测量手册从总体上描述了本公司的测量体系,协调相关程序文件的编制,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的行为准则,具有唯一性。体系所有的文件和记录可作为对本公司员工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依据,以及公司接受顾客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的依据。本手册所说的测量过程,不是泛指对体系运行结果的测量,而是指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是支持公司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本手册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相协调、相互兼容,其规定的内容是质量手册中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要求的细化、补充和完善。本手册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在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考虑到在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提出的确认要求涵盖了测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确认规范的要求,本手册将按照该规范编写管理手册。公司品管部是本手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手册的编制、修订、发放并监督执行,按ZDB/CX423文件控制程序予以控制。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和有效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管理,并通过为公司的生产加工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质量层次,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质量、计量和其他管理活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经最高管理者决定现任命公司品管部经理顾盼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使体系真正溶入到ISO9001管理体系中。2、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3、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分目标;4、负责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5、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策划内部审核;6、就有关测量管理体系事项代表公司与顾客、供方、认证机构联络;7、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附任命品管部兼职主管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工作,负责全公司测量工作的归口管理工作,具体策划、建立、保持并完善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等工作。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人员任命测量主管顾盼组员戴明可、吴善鸿、石柳然、陈木根、徐兴、李文君等批准李东彦日期201003164公司简介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大型的玻璃深加工企业,由外商独资兴建,成立于2004年,位于浙江省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占地200余亩,总投资3000多万美元。公司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定为低辐射镀膜玻璃标准编制单位,被中国建筑玻璃公司立足市场,科技为先,销售区域遍及海内外,产品种类涵盖低辐射LOWE玻璃、钢化(弯钢化)、夹层、彩釉、中空、丝印等多个品种,尤其“LOWE”系列产品以其高品质赢得了客户青睐。国内一流的生产设备与严格的成本管理,不断创新的运行机制以及对风险的严格控制,奠定了东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正是广大东亚人共同的价值观和运营理念,促使东亚在短短的几年里,实现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大跨越。今天的东亚,拥有大批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其中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约50人的朝阳企业。旗下拥有技术研发、质量控制、设备动力及生产制造等多个职能部门,产品畅销国内主要市场,远销港澳、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居国内同行业前列。管理就是生产力。东亚自成立以来,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稳健经营,规范运作,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5月公司按照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009年3月,东亚LOWE中空玻璃首家取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和3C质量认证。同年7月又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指定为政府采购节能产品。2009年5月东亚按照ISO90012008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改进并于2009年11月份通过第三方的认证审核。5颁布令为了确保具有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相适应的检测能力,给顾客、供方、审核监督部门及本公司员工提供一个从总体描述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按照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和测量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制本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手册明确规定了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能、对各过程的控制要求、管理评审及手册的管理。本手册是有限公司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行为的准则,体现了公司对顾客的承诺。经审查,本手册符合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和CMS2006规范的要求及公司实际情况,现予以批准颁布,即日起予以实施。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定,确保公司测量目标的实现,并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要求。公司负责人李东彦2010年3月16日611总则本手册依据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和测量法律法规的要求,规定了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测量管理体系作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需要证实其具有能力满足顾客、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法律法规的测量要求时,可应用本手册。顾客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审核可参照本手册。12应用A)向顾客及有关方面证实本公司具有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在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能源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有能力持续稳定地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B)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测量过程的管理和公司所有测量设备的测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C)本体系所包括的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可完全和充分满足ISO90012000标准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所有条款规定的要求,并且成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1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1范围修改日期年月日7在制定本手册时,引用并参考了下列标准或规范的条文内容GB/T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VIM1993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1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2引用标准修改日期年月日8本手册采用GB/T19000和VIM1993中给出的和下述的术语及其定义。31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MANAGEMENTSYSTEM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32测量过程MEASUREMENTPROCESS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33测量设备MEASURINGEQUIPMENT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34计量特性METROLOGICALCHARACTERISTIC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注1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注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35计量确认METROLOGICALCONFIRMATION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注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注3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注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36计量职能METROLOGICALFUNCTION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2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3术语和定义修改日期年月日941法制要求411总则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412计量单位本公司从事下列活动时,严格使用国家法定测量单位A)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C)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国家规定应使用法定测量单位的其他活动。对必须使用非法定测量单位的由品管部向绍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并出具法定测量单位非法定测量单位对照表。413计量人员从事测量检定或校准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414计量标准本公司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415强制检定本公司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测量器具,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416特定要求4161本公司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4162本公司从事零售商品销售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3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4总要求修改日期年月日1042技术能力要求421总则本公司所具备的计量管理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公司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422检测能力计量管理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A)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B)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要求;D)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423检测水平计量管理水平应该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相适应,必要时应A)采用先进的测量管理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测量管理的要求。B)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测量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数据。43质量管理要求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顾客,特别是内部顾客的测量要求,遵循国家的测量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公司测量工作的实际,可确保满足顾客规定的测量要求。该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其中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因失控会给产品的生产造成严重后果的某些测量过程是关键过程。品管部对本体系涵盖的所有测量过程进行了识别和策划,并确定了关键测量过程。本公司在生产部、品管部和有关的其它场所配备的各种工作用测量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环境控制和经营管理用测量设备需经测量确认。为确保已识别过程的有效运行和受控,公司已明确控制程序,并结合公司产品及活动的复杂程度、人员素质等因素予以文件化,具体体现在已有的程序有限公司版次A/0第2页共3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4总要求修改日期年月日11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根据各过程运行的需要,公司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围绕职能设置岗位并配备适宜的人员。公司在确定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已考虑到由于不符合测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同时为防范风险而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总经理确保提供体系运行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品管部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开展策划并实施对体系的持续改进。体系的更改必须按相关的程序进行。44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体现测量工作发挥技术基础的重要作用的标志。顾客既包括外部顾客,也包括本公司要求提供测量管理服务的内部顾客,如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生产、环保和产品检验/试验部门,以及使用测量设备的其他部门。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要求公司测量职能的所有管理者确保A)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机制、关注并正确地识别和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顾客测量要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如合同、技术文件、图纸、标准或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还包括潜在的要求(如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应提出而未提出的要求等)。B)根据测量学原理,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将顾客的测量要求准确地转化为测量要求。转化的测量要求应尽可能具体,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的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率,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等。C)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传和贯彻,使全体测量人员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明确具体服务对象,了解并掌握顾客的测量要求。有限公司版次A/0第3页共3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4总要求修改日期年月日12D)严格要求测量管理体系所有人员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工作,确保满足顾客的测量要求。E)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运行记录和本公司提供产品的实物质量,证明本公司具有可能满足顾客要求的测量能力。51本公司建立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组织机构。总经理授权一名管理者代表主管测量工作,设立品管部作为公司测量职能管理部门,有关职能部门设立测量兼职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测量管理工作。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框架详见附录A。52公司规定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分工及职责和权限,其职能分配表见附录B。53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测量职能和职责规定如下531总经理A)确保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各项资源配置;B)批准和颁布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C)主持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批准评审报告并作出决策;D)宣传和执行国家有关的测量法律法规。532管理者代表A)贯彻国家有关测量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B)负责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机制,确保满足顾客的测量要求;C)负责规定公司各部门的测量职能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协调和沟通其相互关系;D)主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并督促落实;E)负责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相关管理制度;F)协助总经理组织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G)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H)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负总责。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3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5管理职责修改日期年月日13533品管部A)负责全公司测量工作的归口管理,具体策划、建立、保持并完善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B)组织编制和审核测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审核批准相关作业文件;C)负责质量目标分解,规定测量职能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可测量的质量目标;D)主管计量检测体系的内部审核,并向管理评审会提交体系运行和改进的报告;534综合部A制定各类计量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培训需求计划;I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J会同品管部确定各类计量人员的岗位与职责;K批准体系有关人员的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培训与考核;535生产部A负责公司测量过程的策划和设计以及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B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C)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测量过程实现与记录和量值溯源的管理负总责;D)负责测量过程参数控制的实施;E)负责本部门生产用测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生产现场使用测量设备的环境条件进行控制。536技术部A参与公司测量过程的策划和设计以及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B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537经营部有限公司版次A/0第2页共3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5管理职责修改日期年月日14A负责公司测量设备的采购以及本部门经营管理用测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B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538销售部A)组织有关部门对为本公司提供测量用产品的外部供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参与确定合格外部供方名单;B)负责外部供方的归口管理。C)参与对为本公司提供测量用产品的外部供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参与确定合格外部供方名单;D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538设备部A审批计量检测体系所有测量设备的配备方案,制定测量设备的需求计划;B负责测量设备的安装工作。C负责公司安全、环境测量设备配备方案的编制与审查、维护与保养;D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E配合计量部门做好对各类在用计量器具的现场管理工作,及时与计量部门配合联系,做好对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维修工作。54测量主管负责协调并沟通测量管理体系在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测量管理体系与公司其他管理体系的联系,其沟通的方式如下A)文件沟通通过公司内部文件的分发和信息网络传递进行沟通;B)会议沟通通过各种会议进行沟通;C)建立信息沟通程序明确沟通方式。有限公司版次A/0第3页共3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5管理职责修改日期年月日1561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根据公司质量方针确定以下质量目标A)在用的测量设备按规定百分之百建立设备台帐;B)在用的测量设备按规定百分之百送检;C)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的产品;D)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E)由于测量设备失准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报废的每年不得超过6次;F)按制定计划的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62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公司质量目标及分解控制程序的规定确定本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量目标并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以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相关文件ZDB/CX/M6质量目标及分解控制程序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1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6质量目标修改日期年月日1671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测量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过程,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和外部供方的管理。711人力资源7111人员职责品管部根据本手册与管理职能的要求,对公司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包括专兼职测量管理人员,测试人员,检验人员,内审员等)的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详见测量人员岗位职责。7112能力和培训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人员必须具有可证明的、与所从事的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能力;不具备能力的应通过培训获得能力;已具备能力的还必须通过培训来更新知识,以确保满足随着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要求;所有培训活动要有记录,并且要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培训还应包括教育员工认识他们所承担的职责,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等内容;对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应有适宜和充分的监督。相关文件ZDB/CX/M71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712信息资源7121程序用以保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控制程序应在需要的范围内形成文件,经确认批准后使用并受控。本体系程序文件分为管理性程序文件和技术性程序文件两类。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17A)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已形成18个管理性程序文件,详见附录C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其中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纠正措施控制、预防措施控制采用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程序,其余14个为专用程序文件;B)技术性程序文件主要指有关的标准,特别是执行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的校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C)上述程序文件分别由各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经确认和批准后予以发布。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应确保使用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文件的发放、使用、评审、修订或更改应严格按照ZDB/CX423文件控制程序执行。7122软件本公司测量过程控制用的软件均为测量设备制造商开发的专用测试软件;测量结果计算用的操作软件多为通用软件。对以上两类软件的标识、编码、存档、和使用已在ZDB/CX/M712信息资源控制程序中做出规定。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对其有效性进行测试,并经品管部主任批准后方可使用。软件测试包括检查计算机病毒、程序检查和测量结果重复性检查等。7123记录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要求已在ZDB/CX424记录控制程序文件中有通用性的规定。对本公司测量设备与测量特性记录、测量过程记录,在信息资源控制程序中做了专门规定,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符合规定的要求。7124标识本公司所有测量设备必须具有测量确认标识,要求已在ZDB/CX/M7124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标识控制程序中作了规定。测量管理员应经常抽查生产现场和测量设备标识是否完整和清晰;如发现标识不合格则责成有关部门负责人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并开具不合格报告。测量管理体系所用的技术文件,也要用标识表明,以便受控。对关键/特殊测量过程专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文件应有特有的标识,以防止未授权使用。此外,公司沿用的测量设备A、B、C分类管理标识纳入测量设备标识。相关文件ZDB/CX423文件控制程序有限公司版次A/0第2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18ZDB/CX/424记录控制程序ZDB/CX/M7124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标识控制程序ZDB/CX/M712信息资源控制程序713物质资源7131测量设备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所有测量设备(包括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总体上可满足规定的测量要求。在选择和配备时首先考虑到了满足顾客的要求。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公司每年都有计划地调整充实部分测量设备。生产部已建立测量设备总台帐并编制了重要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并纳入计算机管理,可总体反映本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水平。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新购测量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经过测量确认。关于测量设备的配备原则和流转管理(包括入库验收、装卸运输、贮存保护、领用发放等),已在ZDB/CX/M7131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做出具体规定。7132环境测量设备应在受控或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为了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品管部已制定ZDB/CX/M7132测量环境控制程序。由于不同的测量过程对环境要求不同,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对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已在作业指导书上作出规定,应确保实施。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进行修正,对修正前后的结果及修正的方法都应记录在案。相关文件ZDB/CX/M7131测量设备控制程序ZDB/CX/M7132测量环境控制程序714外部供方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控制已形成ZDB/CX/M714外部供方控制程序。由经营部会同销售部按程序文件规定,对外部供方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进行调查、选择、评价或重新评价,并保存有关评价的记录。有限公司版次A/0第3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19相关文件ZDB/CX/M714外部供方控制程序72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721计量确认7211总则本公司的测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对外送检、内部检定、测量设备的校准,部分测量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封印和标识。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器具应按规定的周期送国家法定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测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测量设备测量确认过程按ZDB/CX/M721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执行。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由测量人员确认其校准状态,予以标识,并注明有效期,同时登录送检/送校测量设备台帐。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其测量特性必须满足有关设计工艺文件和产品检验规程所规定的预期使用要求。7212计量确认间隔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器具,其检定周期按有关国家测量检定规程或有关检定法规所规定的周期按时送检。属本公司内部校准的测量设备,生产部应按照ZDB/CX/M21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具体确定这类测量设备的管理目录并规定校准间隔、填写并保存确定和调整测量确认间隔的记录。应当通过评审确定测量确认间隔的合理性,必要时进行修改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测量要求。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测量确认间隔。7213设备调整控制本条所述的调整控制是指对测量仪器的测量性能有影响的调整装置(如调整转速表读数的装置)的控制。对这些装置应当采取封印或其他保护措施予以控制,防止未授权的改变。测量员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应抽查这类测量设备的封印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214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公司授权管理者代表审查批准测量确认过程记录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只有限公司版次A/0第4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20有经管理者代表授权的技术人员才可以承担记录的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为了满足记录的见证性、再现性和追溯性要求,本公司测量确认过程记录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A)有关被确认设备的制造商、型号、系列号的表述和唯一型标识;维护情况;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预期使用的测量要求;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等。B)有关执行测量确认的人员标识和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C)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D)测量确认程序的标识及规定的测量确认间隔。E)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及校准结果溯源性的证据。F)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G)测量确认结果,完成时间及使用期限。记录的管理按ZDB/CX424记录控制程序执行。相关文件ZDB/CX/M721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ZDB/CX424记录控制程序722测量过程7221总则品管部会同生产计划、技术、环保部门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涵盖的所有测量过程进行了识别和策划,并确定了特殊/关键测量过程。测量过程所用的测量设备(含测试软件和测量用辅助设备)、工作环境条件、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和测量方法、频次及记录等要求已在ZDB/CX/M722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及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7222测量过程设计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过程的设计已充分考虑到作为“内部顾客”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技术部门的设计工艺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国家测量法律要求,同时也考虑到本公司确保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对每一测量过程都已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并针对过程要素的关键点进行控制。过程要素和控制包括操作人员、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应用方法的影响。有限公司版次A/0第5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21测量过程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应与测量过程的重要程序相适应。本公司对简单的测量过程仅在工序卡中明确各种控制要素,而对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则实施严格的统计控制。测量过程设计应进行确认,设计的结果应形成具体的可测量的性能特性指标,如测量不确定度、稳定性、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等。测量过程的设计执行ZDB/CX/M722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7223测量过程实现所有的测量过程都应在所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测量要求。受控条件应包括使用经确认的设备;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按规定实施监视。对要求进行统计控制的,还应按统计控制的程序执行。在实施测量过程时,应按设计好的表格检查并记录,以防遗漏。有关测量过程参数监视和控制的实施,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分析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应按照ZDB/CX/M722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执行。7224测量过程的记录测量过程的记录是说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的证据,是分析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依据,也是改进测量过程,提高测量过程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记录的内容包括A)实施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例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或核查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B)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C)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D)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E)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F)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G)人员能力(要求的和实际具备的)。测量过程记录必须执行ZDB/CX/M24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有限公司版次A/0第6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22相关文件ZDB/CX/M722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ZDB/CX/424记录控制程序72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7231测量不确定度ZDB/CX/M23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文件对本公司各有关部门如何利用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具体的评定方法、步骤、计算和表达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按照GB/T190222003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对生产部从事的测量设备检定和生产部的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必须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生产部的测量设备检定证书和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参数综合分析报告中必须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对送国家法定测量检定机构的测量设备和高精度测量设备返回的检定证书及附件应检查是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对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如质检员、化验员、司秤员和其他使用人员要求使用必须经过校准和检定合格,并贴有合格标识的测量设备就行了,不要求这些人员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应在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确认前完成。7232溯源性生产部可通过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使用有证的标准物质、测量设备的相互比对、利用核查标准进行重复性测量或校准等方式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实现溯源性,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按公司规定的期限予以保存。测量员应对本公司各个部门使用的测量设备量值溯源情况进行监视和抽查并填写监督检查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品管部。量值溯源的具体实施按ZDB/CX/M232量值溯源控制程序执行。相关文件ZDB/CX/M723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ZDB/CX/M7232量值溯源控制程序73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有限公司版次A/0第7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23731总则品管部负责策划和实施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GB/T标准和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的要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732审核和监视7321总则品管部应通过测量管理体系的日常监视、顾客满意度信息的调查和收集、定期的内部审核和采用统计技术方法来评价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包括测量管理体系规定的质量目标是否适宜,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并切实可行;体系所建立的测量职能是否适宜体系的运行,测量职能机构的设置、测量职能的内部分解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测量职责分工是否合理和明确;体系文件的构成和规定对品管部和有关职能部门是否适宜,文件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测量设备的配备、测量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环境监测设施等能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体系中所有的规定是否能执行,涵盖的过程是否能及时实施,实施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术等。7322顾客满意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是实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的主要方法,也是对测量管理体系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本公司就顾客的测量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制定的ZDB/CX/M322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控制程序文件对如何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顾客满意度信息做了规定。7323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品管部应按照GB/T19022和CMS2006规范的要求,定期组织对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实施和符合规定要求。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策划、实施以及对审核发现不合格的纠正必须符合本公司ZDB/CX/M732审核和监视控制程序。7324测量管理体系监视为发现测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变动性及异常,确保及时发现体系存在的问题,公司测量员应对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监视按照ZDB/CX/M732审有限公司版次A/0第8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24核和监视控制程序和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监视的方法主要通过日常的监督抽查和测量过程参数的数据收集、汇总和分析(包括利用统计技术)来进行。监视的重点应放在容易失控或因失控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过程。监视记录应予以保存。733不合格控制7331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品管部应通过内部审核、顾客反馈以及对体系过程的监视,确保发现测量管理体系的任何不合格要素,作出不合格标识,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实现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7332不合格测量过程不合格测量过程是指已产生或怀疑产生(如由趋势图判断)不正确结果的测量过程。生产部在对测量管理体系日常监视和抽查中发现任何不合格测量过程,应进行记录并作出不合格标识,暂停使用/运行,直到分析原因,进行必要的纠正。在采取纠正措施后,必须对该纠正后的测量过程重新验证,确认其有效后再投入使用。7333不合格测量设备不合格测量设备是指受到损坏,不能正确工作;过载,造成测量性能变化;功能失效,如自动测量和显示功能失灵;测量结果不正确,有明显差错;误操作,结果异常;封印受损坏;超过规定的测量确认间隔;由于环境影响其测量特性的测量设备。对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应按有关程序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如能调整或修理,则调整修理后必须重新确认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如不能调整或修理,则可考虑能否降级或限制使用,但必须根据新的使用情况重新确认并标识清楚以防误用;如既不能修,也不能降级使用,则根据程序规定予以报废。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上一次确认后到发现问题时止,这段时间内的使用情况应进行分析研究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如通知客户、重新检查等。上述不合格控制按ZDB/CX/M733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734改进7341总则有限公司版次A/0第9页共10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7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修改日期年月日25品管部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包括质量认证机构的审核)结果、公司的管理评审以及顾客的反馈意见,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进行策划和管理。在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应善于运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手段。7342纠正措施对于在体系审核、顾客投诉、日常监督抽查中发现的测量管理体系要素、测量设备、测量过程的不合格,品管部应予以纠正并责成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及不合格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制定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按照ZDB/CX/85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来进行。7343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针对可能产生、但目前尚未构成的潜在不合格及其产生的原因,为防止产生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的关键是如何发现潜在的不合格。为此,测量员和内审员在日常监督和内部审核过程中应学会善于从可能产生不合格的迹象中进行分析,抓住“苗头”,责成有关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按照本公司ZDB/CX853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首先确定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合格,分析产生潜在不合格的原因,评价是否需要采取防止不合格的措施,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记录,预防措施达到要求后应评价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有关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参数变动曲线的监视和控制应作为制定预防措施的重点。相关文件ZDB/CX/M732审核和监视控制程序ZDB/CX/M7322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分析控制程序ZDB/CX85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ZDB/CX853预防措施控制程序ZDB/CX/M733不合格控制程序81总则总经理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和变更需要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82评审的频次及时间有限公司版次A/0第1页共3页实施日期2010年02月26日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8管理评审修改日期年月日2682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2个月,通常安排在内审结束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82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A)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有重大投诉时;C)测量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83评审计划831品管部根据总经理确定的管理评审时间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在评审前一个星期下发给参加评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并收集管理评审所需要的信息。832评审计划的内容包括评审目的、参加评审人员、评审内容、评审准备资料和评审时间等。84管理评审输入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信息,一般包括A)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和外部审核);B)顾客反馈(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以及顾客的抱怨等);C)过程的业绩,测量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D)测量结果的符合性(指符合顾客、法律法规或组织自身的测量要求);E)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现状、改进的结果;F)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G)可能影响体系的各种变更(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体系的变更);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材料传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模态数据标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材料传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思维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大学《统一建模语言UM》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师范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ED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农业大学《基础医学概论Ⅱ3(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跨文化语言交际》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工序卡-工艺规程卡
- 2023年简明新疆地方史
- GB/T 41995-2022并网型微电网运行特性评价技术规范
- GB/T 26754-2011工业叠氮化钠
- 钢筋加工场验收记录表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超星尔雅学习通《工程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与酒精戒断模板课件整理
- 劳动仲裁个人委托书(通用7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 医院质控办工作职责、人员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