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简述_第1页
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简述_第2页
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简述_第3页
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简述_第4页
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简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注册近期工作情况简述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药品注册司 一、药品注册管理组织机构 二、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三、全国药品注册主要工作 四、药品注册管理工作思路 五、全省药品注册近期工作 一、药品注册管理组织机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注册司 国家药典委员会 药品审评中心 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药品评价中心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药品注册司内设机构 药品注册司(中药民族药监管司) 综合管理处 中药处(中药、民族药监管处) 化学药品处 生物制品处 研究监督处 药品注册司职能 组织拟订药品、药用辅料的国家标准和研究指导原则 组织拟订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产品目录、药用要求、标准和研究指导原则 承担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用辅料的注册工作 组织拟订非处方药物目录 组织拟订药物非临床研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负责组织和管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 指导和监督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注册工作,负责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跨省区调剂的审批工作 负责药品进口管理工作 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组织拟订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省局药品注册处职能 1、负责新药、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申报注册的初审。 2、负责药品补充申请的初审,部分事项的审批。 3、 负责药品的再注册。 4、负责药包材的初审。 5、 负责医院制剂的审批。 6、负责保健食品的初审。 7、指导全省药品检验机构的业务工作。 8、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药品注册流程 申请 行政受理 技术审评 行政审批 资料审查结果 样品检验结果 现场核查结果 三分离 三合一 二、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药品管理法规体系 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品管理法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 药品进口、药材管理办法 药品召回管理办法 规章(局令) 规范性文件 法律 行政法规 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 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办法 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其他规范性文件 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 生物制品相关管理要求 药品原辅材料备案管理规定(正在研究制定中) 医院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 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 正在研究制定中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十五章 177条 共修订颁布四版 新药审批办法 1999年 5月 1日施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 2002年 12月 1日施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05年 5月 1日施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07年 10月 1日施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修订 办法 的背景和动因 2002年修改的 背景和动因 药品管理法 修订 2005年修改的背景和动因 行政许可法 的颁布和要求 2007年再次修订,其背景和动因形势与任务的需要 新修订 办法 的背景和动因 进一步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强调风险效益评估和风险管理,鼓励创新、引导仿制、解决低水平重复研发、无序申报的问题 继续完善审评审批制度和机制设计,解决管理职责不清、整体运行不畅、工作效率不高、信息沟通不力的问题 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坚决打击申报资料、试验数据、试验样品弄虚作假,重点解决药品注册审批与监督管理脱节的问题 新修订 办法 主要变化之处 严格药品安全的要求,强化全程管理 整合资源,明确责任,强化权利制约,体现公开透明 提高审评审批标准,鼓励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 强化申请人和监管者的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新药申报秩序 明确药品审评审批标准,健全药品注册的退出机制 新修订 办法 的特点 核心 鼓励创新、严格审评、规范研发 强调创新性、 优越性、一致性 强化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突出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 概括四字: 新、优、同、实 “新 ” :新药要有创新性。 “ 优 ” :改剂型品种要科学合理,重点是在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上有优势。 “ 同 ” :仿制药应与原研品种保持一致性,从总体上提升仿制药的水平。 “ 实 ” :对药品研制过程进行真实性检查,对研制进行过程控制。 中 药 注 册 管 理 补 充 规 定 ( 22 条 )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办法 ( 六章 55条 ) 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 ( 22 条 )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 四章 26条 ) 新修订 办法 配套文件 完善药品注册法规体系 细化 办法 的核心内容 增强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的可操作性 体现监管和服务相结合的理念 新修订 办法 配套文件 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 明确中药注册宏观管理的总体要求,突出中医药特色 注重临床研究,促进临床研究水平提高 注重中药研制、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质量均一稳定 突出民族药特点,扶持民族药的发展 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 创新药的现状 药物创新基础薄弱 过多关注对化学物质的创新,忽视临床应用价值 未充分认识到创新药研究的最大风险在临床研究阶段 创新药注册管理的现状 创新药审评及监管能力尚需加强 鼓励创新机制尚待完善 研发人与注册管理及技术评价部门沟通交流不足 总体原则和目的 早期介入、优先审评、多渠道沟通交流、动态补充资料 平衡好鼓励创新和风险控制,鼓励和支持新药的发展 主要内容 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体现鼓励创新 加强风险控制以充分体现监管作用 四个实施细则 特殊审批品种单独立卷资料撰写指导建议 特殊审批品种沟通交流工作机制实施细则 特殊审批品种沟通交流会会议纪要撰写格式 特殊审批品种公示信息 实施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已有 28个品种进入特殊审评程序管理,其中: 23个化学药品和 5个生物制品。 品种的具体类型情况: 27个属于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 符合第二条第(二)款 。 1个属于具有临床治疗优势或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的新药 第二条第(二)款。 此外,有 11个按照 药品特别审批程序 审评的品种,均为治疗或预防甲流的药物和疫苗。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 体现 “ 重审批、强监管 ” 科学监管理念 保证申报资料和样品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规范药品研制和申报注册行为和秩序 , 打击虚假行为,从源头上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鼓励创新 促进集约 开放转让 规范注册 控制风险 保证质量 节约成本 激活市场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一 鼓励创新 通过鼓励研发与生产的结合,推动新药成果转化,同时促进国外新技术的引进,体现鼓励创新的强烈导向。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二 促进集约 通过鼓励优势企业以此为契机进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开展技术升级,从而实现优势产品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三 开放转让 转让范围在过去允许新药技术转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新药监测期前的新药技术转让和监测期后的生产技术转让,进一步放开了新药转让范围。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四 规范注册 通过设定转让的资质条件,技术标准和要求,规范转让和受让双方的注册行为 ,彻底改变了过去新药技术转让无需进行技术审评和临床验证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技术门槛。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五 控制风险 通过设计动态、静态和程序三种管理方式控制转让过程带来的安全风险。 静态控制:已经明确存在高风险的品种 不得申请转让 动态控制:新发现有重大安全风险的品种 停止转让 程序控制:技术审评中发现存在安全风险的 不批准转让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六 保证质量 通过要求企业开展相关验证研究工作和审评部门严格的技术审评,保证转让前后产品质量一致性。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七 节约成本 企业通过技术转让而非改剂型或申报仿制药的途径获得品种,既可以节约研发投入和时间成本,还可以减少低水平重复研发和同质化生产的现象。此外,通过“ 一对一 ” 的转让也可以有效控制药品批准文号的总量。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政策要点之八 激活市场 企业通过实施有偿技术转让,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药品技术合理交易,加速企业强弱联合,强强联手。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分类 新药技术转让 生产技术转让 影响因素 新药证书 监测期 转让企业间的关联性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要求 技术要求 全面的验证工作 ,包括原料药生产工艺、制剂处方和生产工艺、质量研究等验证 对一些品种增加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要求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要求 程序要求 补充申请 经现场核查 经药品技术审评部门技术审评 检验等 行政审批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一致性 原料药、辅料、包材、工艺参数、生产规模等 质量控制 权利和责任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 文号以及与其他事项的关联性 “ 一转一 ” ,有效控制批准文号数量 与委托加工、特殊药品管理、进口药品大包装和分包装相关联 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规范药品研发行为,提升研发整体水平 “ 导原则的引入 应对药物全球同步开发,推进药品注册国际互认及标准协调工作 结合监管发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对药品安全性的要求 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正式发布: 79个 化学药品: 30个 中 药: 12个 生物制品: 26个 综合学科: 6个 一般原则: 5个 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正在征求意见 化学药品: 5个 中 药: 1个 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举例: 结合监管发现的问题,为提高对药品安全性的要求, 2008年相继发布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三、全国药品注册主要工作 开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 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 200651号) 时间: 2006年下半年 内容:组织 全国 (包括国家局和省局 )上千个工作组、万余人次、对 3万多个申请注册品种进行了现场核查 收效:依申请撤回 7999个注册申请,极大程度规范了药品研制秩序 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工作 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0651号) 时间: 2007年 内容:对已上市的 收效: 注销 4000多个品种文号,增强了 “ 国药准字 ” 的公信力 开展过渡期药品集中审评工作 专项整治工作的巩固和深化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树立药品监管部门的权威和诚信 坚持原则 依法规、按程序、照标准 坚持统一尺度、严格把关 坚持聘请专家参与审评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开审评程序、标准、技术要求及相关批准信息 开展过渡期药品集中审评工作 时间: 2008年 约 不批准率约 61%( 主要为化药 56/中药 89类品种) 积累了审评经验 新修订 办法 的执行情况 2007年 10月 1日至 2009年 6月底 受理注册申请 9252件 新申请 4403件,占 其余为补充申请 新修订 办法 的执行情况 2007年 10月 1日至 2009年 6月底 3217个国内注册申请 创新药 84件,占 新药 1137件,占 改剂型 314件,占 仿制药 1682件,占 新修订 办法 的执行情况 2009年 1 9月 共批准 新药及按新药程序申报的注册申请 1626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产批准) ,其中创新药 32+11=43个 仿制药 1416件 2005年批准 11086件药品注册申请 其中, 新药 1113件 改剂型 1198件 仿制药 8075件 新修订 办法 执行情况(续) 药品注册申报数量明显下降,特别是仿制药申报量大幅下降 创新药和新药占批准总数的比例明显提高 不批准率明显增高 新修订 办法 执行情况(续) 结果表明: 药品注册申报更加趋于理性 低水平重复现象明显减少 药品研发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新办法实施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 成效 药品再注册 药品再注册工作历程: 家局关于开展药品再注册受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食药监办 200742号) 台 药品再注册工作方案 (国食药监注2007257号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明确了再注册工作职责、审核要求) 子系统的设计与完善,试点,审核要点讨论 关于做好药品再注册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 (国食药监注 2009387号) 在药品批准文号清查、注射剂处方工艺核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药品再注册工作。 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不能保证、安全风险高的品种。 摸清底数,掌握产品状态(企业有数、省局有数、国家局有数),有利监管。 工作分工和安排 国家局负责全国药品再注册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省局负责本行政区域药品再注册工作,组织实施药品再注册的受理、审查、审批、汇总上报等工作。 对已受理的到期品种应于 2010年 9月 30日前完成再注册审批工作。 四、药品注册管理工作思路 药品注册管理工作思路 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 建立公开透明、高效顺畅的审评审批运行体系和建立优良的药品审评审批规范 研究探索适应中国的 善原料、辅料、包材、化学中间体及植物提取物的管理 建立完善药品淘汰机制 转变监督理念和管理方式 重审批,强监管 加强对临床研究过程的监督检查,实施药品研制环节全过程的管理 机构监管与品种监管相结合 更多发挥行政相对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 鼓励行政相对人加强自律与建立诚信,强化对药品上市后开展再评价的主体责任与自觉意识 实现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 全过程管理 药 品 研 制 药 品 流 通药 品 生 产 药 品 使 用G C P / G L P G M P G S P G U P / G V 审 评G R 相 关 的 G X P 管 理积极探索药品审评领域的 进一步提高审评审批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在审评审批各个应公开环节的信息公开 提高药品质量监管的认知水平 和变革方向 药 品 质 量 管 理 的 认 知 水 平药 品 质 量 药 品 检 验药 品 生 产药 品 标 准G M P 管 理设 计Q b D 管 理认知水平逐步提高目 前 我 国 大 部 分 制 药企 业 对 药 品 质 量 的 认 识部 分 企 业 和 监 管人 员 的 认 识今 后 对 于 质 量 管 理的 理 念强化药品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应用于药品生命周期(研制、审评、生产、使用)各阶段 最小的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监管效果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风险交流 研究探索适应中国的 探索药品制剂原辅材料,包括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等的管理制度 以政府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为基础,以所涉及多方的诚信为前提 探索非强制性制度下的监管效力提高 落实企业第一责任,延伸监管触角 核心技术秘密得到保护 节约审评资源 公众共享、社会监督 建立完善药品淘汰机制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 /工作规划 新版药典及其增补本编制 说明书标签规范 药品再注册 建立淘汰机制 强化药品注册的全过程管理 注册前期 政策引导,早期介入 注册中期 注重风险效益评估 新药要求体现创新性 改剂型要求体现优越性 仿制药要求体现一致性 强化药品注册的全过程管理 注册后期 强化临床研究过程监管 强化上市前生产现场的核查 强化上市前和上市后的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