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_第1页
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_第2页
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_第3页
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_第4页
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FXXXX20071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直流(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磁粉探伤机(以下简称探伤机)的校准。本规范不适用于电磁轭探伤机(仪)、旋转磁场探伤机(仪)等磁轭式磁粉探伤机(仪)。2引用文献JJF1071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26119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158223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JB/T74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740694试验机术语无损检测仪器JB/T82901998磁粉探伤机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术语和计量单位31周向磁化电流是指将工件作为导体直接通电所产生的电流。该电流使工件磁化后建立一个环绕工件的并与工件垂直的周向闭合磁场,用于发现与工件轴向平行的缺陷(纵向缺陷)。32纵向磁化电流是指通过环绕工件线圈的电流。该电流使工件磁化后磁力线平行于工件轴线方向,用于发现与工件轴向垂直的缺陷(横向缺陷)。注纵向磁化电流一般以安匝数计,纵向磁化线圈的匝数由生产厂提供4概述探伤机是一种基于铁磁性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由于被磁化工件缺陷的存在,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JJFXXXX20072造成磁场的不连续性,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的无损检测设备。探伤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可变电流源的原理,有一组电流源是将工件作为导体形成电流回路,工件通过一定的电流后被磁化,进行工件的探伤。该电流一般被称为周向磁化电流。另一组电流源是通过有一定匝数的线圈形成的回路,当该回路有一定电流时,使被线圈环绕的工件被磁化,进行工件的探伤。该电流一般被称为纵向磁化电流。其型式、规格参数见表1。表1常用磁粉探伤机规格参数表型式额定纵向磁化安匝数额定周向磁化电流最大夹头间距(MM)固定式随磁化线圈的形状、放置位置等因素变化,原则上要求略高于周向磁化的磁场强度,以安匝数计。1000A16000A1000MM3500MM型式额定磁化电流移动式500A8000A5计量特性51磁化电流磁化电流为交流、直流磁化电流输出形式可分为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电流,电流连续可调,并能正确显示。电流显示为交流(有效值)和直流。511探伤机磁化电流的基本误差用相对误差表示,用以下公式计算DOOIII1001式中I被校探伤机磁化电流示值;OI被校探伤机磁化电流实际值。512输出磁化电流的准确度等级可划分为(25级),50级,10级。各等级所对应的基本误差极限见表2。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JJFXXXX20073表2准确度等级与基本误差极限对照表准确度等级基本误差极限(25)(25)5050101052剩磁感应强度退磁装置应能将标准试件退磁后剩磁感应强度不大于02MT。53最大夹头间距应大于探伤机所描述的最大夹头间距值54安全性能541绝缘电阻电源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M,测试电压为500V。542绝缘强度电源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能耐受15KV50HZ交流有效值电压,保持时间1MIN。55综合灵敏度用A1型15/50标准试片贴于标准试件的中部,在周向磁化电流或纵向磁化电流为额定值时,标准试片应清晰显示试片图形(如全等图形)。注磁化电流值、磁化方式及标准试片的类型规格可按用户要求选择。6校准条件61环境条件A温度205;B相对湿度85;C无大量尘埃、易燃或腐蚀性气体;D无强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E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源电压的10。62测量标准及其设备1、电流传感器如电流互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分流器、钳形电流表等,准确度等级应优于05级;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JJFXXXX200742、标准电流表和标准电压表,准确度等级应优于05级3、兆欧表,测试电压500V;准确度等级应优于10级4、耐电压测试仪,电压量程应大于15KV,准确度等级应优于5级5、磁强计(或特斯拉计),5;6、卷尺(2M或5M)17、A1型15/50标准试片8、规定试件25MM460MM,40MM460MM,T2紫铜;退磁试件30MM300MM,45号钢,860水淬火,480回火,洛氏硬度38HRC42HRC。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校准项目见表2表2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校准项目1外观及通电检查绝缘电阻试验2安全性能检测绝缘强度试验周向磁化电流3磁化电流基本误差纵向磁化电流(安匝数)4剩磁感应强度5最大夹头间距6综合灵敏度验证注仅对固定式探伤机纵向磁化电流进行校准,匝数由生产厂提供,72校准方法721外观及通电检查7211探伤机应有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生产单位、最大输出电流等,对固定式探伤机还应有纵向磁化线圈的匝数和最大夹头间距等描述。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JJFXXXX200757212电器仪表及操纵系统运行应正常。无影响正常工作和妨碍读数的缺陷及损伤。7213试件夹持装置夹持可靠,移动灵活,无停滞现象。7214夹头等导电接触件应导电良好,不得产生电弧。722安全性能检测在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前,应对不能承受规定试验电压的电器元件拆除或断开。7221绝缘电阻试验被校设备断开总电源处于非工作状态,设备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兆欧表测量电源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其结果应满足441条款要求。7222绝缘强度试验被校设备断开总电源处于非工作状态,设备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耐电压测试仪在电源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15KV电压,保持时间1MIN,无飞弧和击穿现象。723磁化电流基本误差7231校准点的选择对数字显示的电流表,电流校准点可在探伤机的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电流或安匝数满量程的30到100间均匀选择不少于三点。对模拟显示的电流表,电流校准点可选择探伤机的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电流或安匝数满量程的30到100间带数字的刻度均匀选择不少于三点。注也可以按用户指定的校准点进行校准。7232周向磁化电流的校准对移动式探伤机,将电流输出端接入电流测量装置后,进行磁化电流的校准。对固定式探伤机,将规定试件(T2紫铜棒)穿过电流测量装置在试件夹持装置上可靠夹持后,纵向磁化电流关闭或调为零,进行磁化电流的校准。调整调流装置,将探伤机电流示值调整到电流校准点I,记录此时电流测量装置的读数,重复测量3次计算出平均值为实际值OI,用公式(1)计算出探伤机周向磁化电流的示值误差。7233纵向磁化电流的校准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JJFXXXX20076将电流测量装置接入纵向磁化电流线圈后,周向磁化电流关闭或调为零,参照周向磁化电流的校准的校准点的选择及校准方法进行校准,用公式(1)计算出探伤机纵向磁化电流的示值误差。724剩磁感应强度的校准使用规定的退磁试件,将已磁化的退磁试件退磁,用特斯拉计测量试件退磁后的剩磁感应强度。退磁后剩磁感应强度不大于02MT。725最大夹头间距的校准用卷尺测量探伤机的夹头拉开最大时的间距,即最大夹头间距。测量结果应大于表1中所描述的夹头间距值(生产厂的描述)726综合灵敏度的验证将标准试片有人工刻槽的一面与标准试件的中部受检面可靠接触,按磁化规范进行磁粉探伤操作,调整周向磁化电流或纵向磁化电流为规定值时,观察标准试片的显示,应符合45条要求。8校准结果表达81校准数据应记入校准原始记录。校准原始记录的格式参见附录A。82被校探伤机的电流误差经数据计算后,应采用4舍5入及偶数法则进行修约。该数据末位数修约到被校测试仪基本误差极限的110位。83判断探伤机的电流误差是否超过基本误差极限时,应以修约后的数据为依据。84校准证书(报告)的要求,校准证书(报告)内页格式参见附录B。841校准证书(报告)应给出外观及通电检查、安全性能检测、剩磁感应强度、综合灵敏度的结果和电流基本误差测量结果的数值。842校准证书(报告)至少应给出电流基本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K取2。9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年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JJFXXXX20077附录A磁粉探伤机校准记录委托方校准日期唯一性号器具名称型号规格设备编号制造厂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地点本所实验室现场实验室温度湿度RH其它依据技术说明书校准规范其它1外观及通电检查2安全性能检测实测值绝缘电阻电源进线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M实测值耐压试验电源进线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施加15KV直流或50HZ交流有效值电压,历时1MIN,无飞弧和击穿现象,合格。不合格3周向磁化电流(KA)额定电流值示值实测值平均值误差()示值实测值平均值误差()4纵向磁化电流额定电流值磁化线圈匝数示值实测值平均值误差()示值实测值平均值误差()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JJFXXXX200785剩磁感应强度磁化方式磁化电流退磁后剩磁感应强度(MT)周向磁化电流纵向磁化安匝数复合磁化6最大夹头间距的校准标称最大夹头间距实际最大夹头间距7综合灵敏度部位周向(A)纵向(AT)复合磁化灵敏度试验(A1型15/50试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有效期至主要计量器具参数名称标准器具测量重复性分辨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扩展不确定度UK2不确定度评估备注结论建议校准周期年校准人员核验人员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