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1页
采用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2页
采用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3页
采用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4页
采用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采用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采用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姓名赵克宝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软件工程指导教师邢国光党群20090501摘要II_III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舅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皇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摘要随着INTEMET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对打造高品牌高职学院更有着广泛深远的意义。毕业论文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利用紧缺的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做到毕业论文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已成为毕业论文管理乃至整个学校管理的焦点。本文首先经过对我国高校现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缜密调研发现,目前各高校对有关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设计并开发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便捷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对于提高高校毕业论文管理效率很有必要。基于当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动态服务器网页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它采用了当前流行的BS架构,应用WINDOWS2003作为服务器,使用SQLSERVER数据库,为高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搭建一个平等、有序的平台。其次本文采用了软件工程技术对系统结构和数据库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系统主要包括学生模块、教师模块、管理员模块。系统主要特色为指导教师在线辅导学生,且对辅导评语进行记录,指导记录可以导出方便检查。此外还包括双向选题、群发短信息等具体功能。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中各个模块工作流程中的异常情况,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网络安全等问题。关键词WEB技术管理系统;GS架构北京T业大学T稃硕IJ学位论文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TERNET,SOCIETYHASENTEREDTHENETWORKTIMENOWTOCREATEHIGHBRANDVOCATIONALCOLLEGEHASABROADFARREACHINGSIGNIFICANCEBYUSINGOFNETWORKTECHNOLOGYENHANCETHETEACHINGMANAGEMENTLEVELTHESISOFCOLLEGETEACHINGJOBISANIMPORTANTASPECTOFTHEJOBHOWTOMAKETHEBESTUSEOFSCARCETEACHINGRESOURCES,IMPROVETHEUTILIZATIONRATEOFRESOURCES,ACHIEVESTANDARDIZEDMANAGEMENTTHESISMANAGEMENT,SCIENTIFICSTATISTICSANDQUICKINQUIRIESMANAGEMENTHAVEBECOMETHESISEVENTHEWHOLEFOCUSOFSCHOOLMANAGEMENTINTHISPAPER,FIRSTOFALLOFOUR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ROUGHTHEEXISTINGMANAGEMENTSYSTEMTHESISCAREFULRESEARCHFOUNDTH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ONTHEDISSERTATIONRESEARCHMANAGEMENTSYSTEMISSTILLINITSINFANCYTHEREFORE,THEDESIGNANDDEVELOPMENTOFAUNIVERSALSYSTEMCONVENIENTTHESISTOPICSTHESISFORCOLLEGESANDUNIVERSITIESIMPROVETHEMANAGEMENTEFFICIENCYISVERYNECESSARYBASEDONTHECURRENTCOMPUTERANDNETWORKTECHNOLOGYSRAPIDDEVELOPMENTANDSPREAD,THEPAPERDESIGNEDANDDEVELOPEDBASEDONTHEACTIVESERVERPAGECOLLEGETHESISTOPICSSYSTEMSITUSESTHECURRENTPOPULARBSARCHITECTUREANDTHEAPPLICATIONASAWINDOWS2003SERVERFORTHEMANAGEMEN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BUILDANEQUALANDORDERLYPLATFORMINTHENEXTPLACE,THISPAPERADOPTBYSOFTWAREENGINEERINGTECHNOLOGYONSYSTEMARCHITECTUREANDDATABASEANALYSISANDDESIGNSYSTEMMODULESHAVEINCLUDINGSTUDENTS,TEACHERS,MODULES,ADMINISTRATORMODULE,INCLUDINGSTUDENTSELECTION,REPORTING,REPORTINGISSUES,REVIEWDOCUMENTS,PHASECONTROL,SUBJECTOFEXAMINATIONANDAPPROVAL,ANDSPECIFICFUNCTIONSSUCHASSHORTMESSAGINGANDSOLVEDTHESYSTEMEACHMODULEOFTHEABNORMALFLOWOFWORK,BEARINGINMINDTHATTHESYSTEMOFNETWORKSECURITYISSUESKEYWORDSWEBTECHNOLOGY;MANAGEMENTSYSTEM;BSSTRUCTUREII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日期哆J一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系统开发背景及目的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毕业论文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将对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直接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战略,是关系到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工作。以站点方式向提供信息资源的形式已成为主流,它的方便、快捷获取不同节点信息资源的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如何建立网络信息系统,在上发布共享信息、执行数据库操作,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随着学校规模的R益扩大,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及流程有些己不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要求,也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前进的步伐。该系统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改进与完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借鉴和吸收行之有效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研究和开发了“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真正实现毕业论文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信息化与自动化,不仅能改善学校教务管理的管理方式与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处于“可视化的”可控状态,及时发现问题、细化改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高校“、即高校资源计划规划,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创办现代化一流大学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上面所述,建立信息化、数字化高校已经成为高校建设工作的重点。校园网的相继建成,无线网络的广泛使用,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平台搭建,基于以上原因高等购置了管理系统、办公系统或者独立研发管理系统。但是,很多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些缺陷,管理模式滞后,缺乏与信息技术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功能单一,不能涵盖高等院校管理部门的诸多方面;系统安全性,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缺乏统一规划,系统设计,没有整套的信息编码方案,大量数据形成信息“孤岛。据调查,只有少数高校院已拥有实用、先进、完整、安全的管理软件,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北京T业大掌T程硕IJ学位论文建立采用WEB万维网,W|0RLDWIDEWEB技术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把信息采集的触角延伸到学院、教务处、系部、指导教师、学生,实现信息从哪里产生就从哪里入网,把信息的采集工作融合到教学管理部门的日常事物处理中,可以充分发挥学院、教务处、系、学生管理的职能,提高各级部门的毕业论文管理水平、质量、效率;可以彻底解决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信息量大,信息采集难,毕业论文管理环节信息统计滞后等问题,从而全面实毕业论文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使毕业论文管理高效有序地进行。另外,WEB以一些简单的方式例如单击鼠标连接海量的超媒体信息,易于使用和普及,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WEB开发的各种系统易于实现跨平台,开发成本低,操做简单的诸多优点。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21国内外研究现状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单机和独立的业务系统为主体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属于最初发展阶段时间大致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的IT行业发展特征是,计算机硬件的价格开始降低,计算机在国内普及应用提供了条件。正是在这一时期,计算机走入了教育行业。但这时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几乎都处于功能相互独立,大量的数据是以独享方式存在的,没有实现信息的整合,毕业管理系统处于发展的萌芽状态。二是以局域网和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络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时间大致为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的IT发展特征是,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及网络数据库的普遍应用。这时的毕业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基于WEB技术的理念为指导配合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并以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的一个信息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强、操做简便、集中优化、资源共享的毕业论文管理环境。此时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始注重数据共享,开始考虑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分级管理问题。这使学校整体毕业论文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目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2第L章绪论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就主流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产品而言,除了产品名称不同外,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都很相近,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学生子系统、教师子系统、管理员子系统等,涉及学院、系、教师、学生、四个用户角色。目前,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主要有SUN公司的J2EE平台和MICROSOFT公司的。NET平台数据库平台主要有ORACLE公司的ORACLE9I、IBM公司的DB2和MICROSOFT公司的SQLSERVER20002005等。因此,本文研究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双向选题、阶段控制、答辩管理、日常办公、校企交流等模块系统在网络传输、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的操作权限,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数据的一致性系统应兼具有兼容性与能用且适用性强的特点。本文研究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能够确保毕业论文管理各项工作快速、方便、准确、安全地得以实施。122发展趋势1毕业设计作为高教的重要环节备受关注早在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7作的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要加强其教学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要保证经费投入,努力改善毕业设计论文7作的基本条件等。2高教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信息化技术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果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系统建成。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高校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3高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尚属空白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产生十分了深刻的变革。学校对于教务工作的信息化一直非常重视,教务3北京1业人学厂程硕FJ学何论文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各级教务人员的工作得以减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务管理系统对各学科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但是对于毕业论文信息管理还没有实现,在这方面是一个空白。纵观我国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发展中高校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提高毕业论文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正在完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实现流程再造,逐步向高效的管理模式过渡。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也以“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逐步向外延伸,最终实现“数字高校”。13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本文主要工作内容是梳理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再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实现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再造,使毕业论文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此基础上,以校园网为平台,开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完成教务综合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建设,主要研究内容有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移动办公和在线指导。2指导教师在线成绩评定及远程论文提交。3系统的数据统计和毕业论文成绩计算功能。4系统论文指导统计功能实现。5系统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的实现。本论文的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系统开发背景、国内外发展趋势及论文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为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第三章为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开发平台,主要采用了BS架构和系统开发技术。第四章为系统设计主对系统模块和数据库进行阐述。第五章为系统的实现,针对是模块描述的功能的具体实现及部分源码实现。第六章为系统测试,介绍了对平台的测过程分析报告。4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开发的基础,需求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整个软件工程的成功与失败。如果需求定义错误例如需求不完全、不合乎逻辑、不贴切或使人易于发生误解,那么不论以后的工作质量如何,都必然导致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开发的失败。大量实践证明,信息系统产生的许多错误都是由于需求定义不准确或错误导致,而且,如果在需求定义阶段发生错误,则修改这些错误的代价是非常高的。因此,在本系统开发中需求是系统成功的关键一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21需求分析概述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命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在需求分析阶段,必须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要对经过分析和论证所确定的系统目标和功能作进一步的详细论述。只有通过软件的需求分析,才能够把软件系统的总体概念的描述转换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软件开发的基础。由于需求分析方法不同,描述形式不同。其实现步骤如图21所示。模型化抽象化做什么磊图21需求分析的实际步骤FIGURE21NEEDSANALYSISOFTHEPRACTICALSTEPS北京T业人学T程硕F学位论文211需求分析的具体任务确定系统的综合要求,其中包括系统功能要求、系统性能要求、系统运行要求、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1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软件系统本质上是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必须考虑数据需要哪些数据、数据间联系、数据性质、结构、数据处理处理的类型、处理的逻辑功能。2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DFDDATAFLOWDIAGRAM,数据流图通常用来DFD描述需求。数据流图是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标识了一个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以及把逻辑输入转换为逻辑输出所需的加工处理。3修正系统的开发计划212需求分析的方法不同的开发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分析方法有SASTRUCTUREANALYSIS,结构化分析方法。1SA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分解”和“抽象“。分解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复杂性降低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可以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抽象分解可以分层进行,即先考虑问题最本质的属性,暂把细节略去,以后再逐层添加细节,直至涉及到最详细的内容,这种用最本质的属性表示一个子系统的方法就是“抽象”。2SA法的步骤建立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了对目标系统作完整的描述,还需要考虑人机界面和其他一些问题。6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SA法的描述方法分层的DFD数据词典力HLLL说名2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调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在开发系统之前必须进行调研,调研是成功设计、开发系统的前提。如果系统开发过程中,取消调研的工作,由于技术局限,很难准确地把系统需求传达给开发人员。由于业务局限开发人员也很难准确洞察用户真实的应用需求。不能准确地掌握需求信息和需求描述的错位,容易引起系统设计的缺陷,最终导致本系统应用功能不理想甚至系统失败。可以说,需求调研和分析是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的关键一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调研目的开发出适合现在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要对现高校毕业论文管理过程的整个业务情况有全面、具体的了解,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业务情况,才能针对毕业生信息管理中的业务情况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部门的人员和开发人员中的系统设计人员进行交流。通过询问、相互讨论、系统演示等手段,对毕业生论文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的业务内容、业务流程、表格、权限、图形操作等进行详细的整理,并形成需求调研报告,同时根据此报告搭建原型系统,管理部门中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原型系统,对今后系统运行的模式有更深的感性认识。双方对原型系统进行讨论、调整,至最终定稿。系统调研的过程同时也是规划管理部门进行业务规范化、科学化整顿的过程,这个环节把握得好,对系统开发调试环节将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注意到需求调研非常困难,必须引起重视。因为,1缺乏专门领域的知识,同时应用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通常都比较模糊,很难界定;2认定机构实践存在默认的规则或流程,易于被忽视或难以描述;3获取的有些信息可能有重叠;4被调研者可能有认知偏见或有时不愿提供确切信息。这些会给需求调研人员带来障碍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7北京T业大学T干罕硕学位论文23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根据系统开发过程的需要,在系统调研过程中所作的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本文对系统的具体需求进行详尽的描述。软件系统需求描述是软件开发准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被用来说明要设计的软件系统将提供什么样的系统服务和遵循什么样的系统约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中常用自然语言对系统功能加以描述,有时还辅以图表说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应与毕业生信息管理的实践密切联系,用通俗的语言准确描述系统的功能、操作程序和规范等信息。系统的需求描述主要包括软件系统在功能方面的需求和在性能方面的要求。软件系统在功能方面的需求就是软件系统所提供的系统服务。这些主要由用户提出,并需要和软件开发人员共同商定。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经过认真详细的调查了解,初步归纳出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有以下特点1管理层面多样化高校毕业论文管理涉及教务处、院系、指导教师、学生多个用户。如增加了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等。要求在管理各层次毕业生时,信息可交流和互用。2管理内容复杂多样应届毕业生方面有数据的采集与校对、毕业生成绩查询、毕业生联系方式打印、毕业生基础数据维护、毕业论文各环节学生资料提交、毕业论文各环节指导教师评语等。231业务流程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对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的有关事务进行综合管理,涉及到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特别是毕业论文管理人员。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结合毕业论文管理的实际,教务处首先提供应届毕业生信息,再由学院系负责本学院系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教师核对本系本届毕业生信息,对毕业论文环节进行参数设置。指导教师申报课题管理人员审核后学生根据阶段安排进行毕业环节各项工作,此时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系统将记录全部工作过程。管理员负责指定整个答辩环节事宜,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答辩。如图22所示8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萎邕潦掣产I教早一L遄咫农L2遂颦金爿选题_题审批表题歪天、任务书蕃垂羹、设计成芊UFLJ秬图2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流北京T业人学T程硕F学位论史根据以上特点,本文研究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1先进的工作平台、流行的架构设计本系统应用WINDOWSSERVER20002003操作系统为系统服务平台,采用融合了成熟、选进网络技术的BS架构的应用型软件。BS架构是一种新型的软件架构,是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较以前CS软件架构是一次质的飞跃。2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导师移动办公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操作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拥有联网的计算机,通过IE或其他浏览器便可以登录系统,导师实现移动办公、远程指导的梦想,方便快捷地完成各项毕业论文指导和论文评阅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3统计功能齐全、打印方便该系统实现了各种统计分组功能以及形成报表功能。伴随OFFICE在高校广泛的使用,而且指导教师已经能够熟练操作,系统将要打印的报表自动导入OFFICE中,实现远程WEB报表打印。只要客户端装有OFFICE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打印出自己需要的报表,为于学生和指导教师和管理员提供了方便的报表打印功能4系统功能强大、界面简介完美系统引进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系统开发统一规划,系统界面统一设计,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管理系统功能模块集成一体,构成高职学院网络办公综合应用平台。系统具有良好的亲和度,界面简洁干净,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232系统的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用来表示信息流程和信息变换过程的图解方法,把系统看成是由数据流联系的各种功能的组合。通过每种功能的输入数据输入结果,进而表示现有系统或待开发系统的功能。他不涉及硬件、软件、数据结构与文件组织,是用图形语言及相关的注释来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即所开发的系统在管理信息处理方面要做什么。本文数据流中的符号解释,如图23所示。10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实体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流图23数据流中的符号FIGURE23DATAFLOWOFSYMBOL系统顶层数据流反映了系统涉及的人员对象与系统间的数据流向,系统接收到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后,进行统一处理,最后反馈结果。系统顶层的数据流图,如图24所示。管理员教师学生图24系统顶层数据流图FIGURE24SYSTEMTOPLEVELDATAFLOWDIAGRAM第一层数据流图主要涉及系统基本业务及其相关底层数据库,各部门业务的数据有些是相互交叉的。系统L层数据流图,如图25所示。图25系统第1层数据流图FIGURE25SYSTEMLLAYERDATAFLOWDIAGRAM11北京VQK大学T程硕学位论文针对以上问题,运用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发挥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平台上进行的优势,设计并实现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支持系统,相应的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6所示图26信息化后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流程FIGURE26INFORMATIONMANAGEMENTWORKAFTERTHETHESISPROCESS12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233系统性能需求描述软件系统在性能方面的要求就是系统必须遵循的一些约束和限制,如访问权限的限制、处理时间的约束可靠性要求健壮性要求等等。下面是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1系统具有相关提示,不需要特别训练,管理人员就可以很快地掌握如何使用系统中提供的大多数功能。2系统具有的安全性,管理人员登录时,系统要根据登录的身份给予管理人员相毕业论文管理权限如毕业生管理的管理人员具有对毕业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浏览等功能,而其它用户对毕业生信息只有浏览的权限。24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分析241基础数据模块流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涉及到许多基础性数据,基础数据是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重要的公共数据来源和数据模板,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运行所必备的初始数据。实现基础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对毕业论文管理各种基础数据进行各种管理工作的软件工具。1基础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为此,除了系统管理员有权通过“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维护这些基础数据外,对于系统其他用户,要根据其毕业论文管理职能工作范围来分配相应的基础数据访问权限。2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二部分内容即信息编码数据和系统初始信息。这二部分数据必须在整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运行之前加以录入和确认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由系统管理员和拥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来维护。3信息编码方案对于信息编码数据的编码方案按行业标准,这里就不描述了。4系统初始数据13北京T业人学T程硕学1节论文系统初始数据主要是指那些可共享的、有关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及教学资源信息。同信息编码数据一样,这些信息也必须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运行前加以录入并确认。5与其它系统关系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与毕业论文管理其他子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为其他子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各子系统有权维护属于职能范围内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详见图27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图27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FIGURE27BASICDATAONTHERELATIONSHIPWITHOTHERSUBSYSTEMS242学生功能模块流程学生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根据毕业论文安排,选择课题、提交各个环节电子文档、下载各种相关信息以及成绩查询和查看答辩通知。为实现上述目标,系统应具备下述具体功能1选择课题,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最多选择两个。2查看课题,选择课题后可以查看该课题的内容,如课题要求简介等。14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文档提交,根据毕业环节安排按阶段提交各种电子文档。4文档下载,下载相关毕业论文资料。5课题修改,可以向指导教师申请修改课题。6答辩通知,可以查看答辩环节的通知。7成绩查询,答辩结束后学生可以查看成绩8其他功能,包括查看通知公告,修改个人信息和密码、系统短信。该模块系统的业务流程如28所示图28学生子系统业务流程FIGURE28STUDENTSSUBSYSTEMSBUSINESSPROCESSES243教师功能模块流程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主要的角色,根据毕业论文系统需求该模块主要完成指导教师论文题目的申报、对各阶段学生提交文档的评阅、打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模块应该完成以下主要功能16报课题,指导教师申报论文题目应用对比功能实现三年内无重复题目,申报题目过程中填写的必要内如主要包括课题类型、课题来源、课题目的、课题内容和要求。2选择学生,提供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题。3查看课题,提供了查看其他教师课题。15北京丁业大学T稃硕LJ学位论文4学生列表,提供指导教师查看所选教师题目学生情况。5评阅文档,指导教师对指定阶段学生提交的电子文档进行评语打分。6学生文档,由于超时学生未提交文档,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交。7课题修改,如果学生提出修改课题,指导教师允许后,有管理员解除课题锁定,指导教师可以对课题进行修改,修改后有管理员审核通过。8查看分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查看学生分组情况,以及答辩环节教师的分组情况。9成绩查询,答辩结束后指导教师可以查看所指导学生成绩。10其他功能,包括查看通知公告、修改个人信息、设置密码、短信管理。该模块为教师管理模块,涉及功能要比学生功能复杂。整个教师模块业务流程图如图29所示图29教师子系统业务流程FIGURE29TEACHERSUBSYSTEMSBUSINESSPROCESSES244管理员功能模块流程系统中管理员作为系统的管理者,该角色主要功能包括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设置系统的基本参数、论文工作环节各种文档的设置、答辩环节的相关事宜。16第2章T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具体完成的功能包括1基础信息管理包括通知公告管理、系部信息设置、短信息管理、密码查询、教师管理等基础功能。2双向选题阶段参数设定、添加课题方向、审批课题、学生调剂、删除双向选题关系功能。3过程控制阶段包括阶段控制、系部审核、课题就该查看评阅。4答辩管理阶段计算分数、答辩分组、教师分组、分组设定、计算总分、会议记录、优秀论文管理、成绩查询、报表查询等。该模块主要是管理员对整个毕业论文管理环节进行操作,从系统初始设置开始到各个环节的制定、论文审批、计算分数、答辩分组、计算总分、成绩查询涉及到整个毕业论文环节工作流程如图210所示晤瓣双向选题綦万II谟题L_叫开放课题卜叫学生选题I申报课题卜叫课题审批IL_一O。O。10一。E面夏商雪葺17IL一压而I翻陬函;I磊RRI胼慊大承II堡生型L阶髟控制LL答辩分J_匦PI计豆分数II二1R昏一一竺L笤奎I皇环节I图210管理员子系统业务流程FIGURE210BUSINESSPROCESSMANAGERSUBSYSTEM25系统安全策略WEB在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交换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适用于网络平台、动态特性的技术层出不穷,提高办公效率、节约资源消耗和扩大信息共享的应用和服务蓬勃发展。然而,在黑客众多、病毒肆虐的网络环境下,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则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题。基于本文研究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采用的架构与开发环境,结合本系统实例,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保障系统安全性的措施。17北京TQK人学T程硕学位论文251系统安全性分析采用WEB技术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一个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复杂分布式系统,如何堵塞各种安全漏洞,构筑坚固的安全系统非常重要。如前所述,典型的信息系统主要由网络层,操作系统层,WEB层,数据库层,应用程序层,客户端层构成,如图211所示。其中各层次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如下客户端层应用程序层数据库层YEBSERVER层操作系统层网络层图211WEB系统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图FIGURE2。11WEBINFORMATIONSYSTEMARCHITECTUREDIAGRAM网络层来自网络层的攻击主要利用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完善性,以及TCPIP协议及其它应用层协议如,如SMTP,TELNET,FTP等存在的漏洞。攻击方式主要有欺骗攻击、否认服务、拒绝服务、数据截取和数据纂改等。其中最严重的是一种面向应用程序的威胁,即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利用大量计算机发出足够多的虚假请求,以致目标系统超负荷,无力向其它用户提供服务,甚至崩溃。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付DDOS攻击,只能靠加强网络的安全策略,实时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测来防止。操作系统层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依赖于网络中各主机系统的安全性,而主机系统的安全性正是由其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所决定的,没有安全操作系统的支持,网络安全也毫无根基可言。由于操作系统非常复杂,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安全漏洞,尤其是默认安装配置的操作系统,安全威胁更大。在六层模型中,操作系统受攻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要靠用户正确的口令策略和设置、卸载不必要的服务和软件、及时升级软件版本。L客第2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WEBSERVER层大部分服务器不再提供静态页面,而是提供动态内容。恶意用户往往利用其互动操作获得非法权限,进而以此攻击其它服务器系统。对最常见的攻击之一是分解的部件,它通过在上执行命令,获得非公开文件的访问权。数据库层数据库是业务系统的基础,应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其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不安全的口令存储、数据库没有配置或未正确配置以及无法识别的数据库后门。通过评估数据库的脆弱性和使用限制性安全策略来找到它们后门,可以有效地减少安全威胁。应用程序层及客户端层应用程序与用户最终实现交互,往往攻击也容易从此开始,可能一个程序上的漏洞,都会使我们的工作前功尽弃。程序设计者必须保证程序结构是安全的,保证代码不会引入脆弱性。客户端层主要指客户端程序脚本集,本质上应属于应用程序层的子集,之所以单独提出来,是由于其不可控制性,如脚本注入,跨站点的脚本处理和注入攻击,都是利用不安全的客户端脚本来完成的,因此对任何来自客户端的数据,都应当以审慎的态度对待。252系统安全对策网络层的安全对策网络安全核心就是保证网络设备连接的安全性,服务器上有三个网络适配器,每个网络适配器都连接到其中的一个网络,可以在任何网络之间配置不同的访问策略。网络间是独立的,只有在配置了允许通讯的规则时才可访问,有效的保护了各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通过配置,采用以下策略保障网络的安全一是采用多层防火墙安全,通过使用有状态的数据包筛选,链路筛选,应用程序筛选等不同级别的通信筛选最大程度的增强安全性。二是采用入侵检测,在检测到入侵尝试如端口扫描,WINNUKE或PING失败时生成警报并采取操作。三是采用身份认证技术,综合采用客户端证书以及摘要式身份认证、基于窗体的身份认证和匿名身份认证,来提供快速、安全的INTEMET访问能力。操作系统层的安全策略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是整个系统安全的基础,所有的安全防护服务数据包过滤,入侵检测等都依赖于安全的操作系统提供底层支持。本系统采用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作为网络与服务器操作系统。以WINDOWSSERVER2003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其安全策略如下19北京R业入学I程坝J字位论文1操作系统关闭除80,433以外的所有端口,启用TCPIP筛选里的端121过滤功能。它可以有效地拦截对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的非法入侵,防止非法远程主机对服务器的扫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拦截利用操作系统漏洞进行端口攻击的病毒,如冲击波等蠕虫病毒。2关闭不需要的服务,打开相应的审核策略,把不必要的服务都禁止,减少一份隐患。打开组策略编辑器,用审核策略建立合适的审核项目,推荐要审核的项目是登录事件、账户登录事件、系统事件、策略更改、对象访问、目录服务访问、特权使用。3磁盘权限设置,C盘只给ADMINISTRATORS和SYSTEM权限,WINDOWS目录要加上给USER的默认权限,否则ASP和ASPX等程序无法运行。4通过配置活动目录和域可以提供有效的用户和资源管理、基于目录的网络服务,和基于网络的应用管理,从而将众多的INTEMET服务集成在一起,加强网络安全性。在的安全配置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以下问题。1禁用或者删除不必要的功能和程序。IIS安装完成后在WWWROOT下默认生成了一些目录,包括IISHELP、IISADMIN、IISSAMPLES、MSADC等,应删除不必要的映射,禁用不必要的COM组件如FILESYSTEMOBJECT。2为WEB站点和虚拟目录分配适当的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LIST,ACL。设置ACL是保护IIS第一个步骤,针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我们既可以设置WINDOWSACL又可以设置基于IIS的ACL。并且可以根据文件类型对特殊用户授予相应类型的权限。26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首先对系统整体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别进行了子系统需求分析和工作流程分析,在子系统需求分析中主要对子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为以后的系统详细设计做好铺垫。最后从系统中安全机制的内容和应对策略。第3章毕QK论文管理系统环境及开发甲台第3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环境及开发平台31系统结构一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该系统是在WINDOWS2003环境下开发的,利用HTML,ASP,VBSCRIPT和JAVASCRIPT编程语言实现,采用了ADOBE的ADOBEDREAMWEAVER编写环境和SQLSERVER为数据库,通过安装使用网络信息服务器IIS将WINDOWS2003的环境虚拟为WEB服务器,采用BS的结构分布模式,因此,用户只要安装上浏览器便可访问该系统。311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三层体系结构是将数据处理过程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提供用户与系统的友好访问的客户端用户界面第二层是专门负责业务逻辑实现的应用服务器第三层是负责数据信息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的数据服务器。三层应用体系的业务逻辑结构如图31所示目定义协议SQL语言用户界面JL应用逻辑JL数据库客户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图31三层体系架构图FIGURE31THREETIERSYSTEMARCHITECTUREDIAGRAM312BS模式工作原理及特点BS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三层体系结构的应用。第一层浏览器客户机是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它将代码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具备一定交互功能的网页。允许用户在网页提供的申请表上输入信息提交给后台并提出处理请求。第二层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来响应请求并动态生成一串嵌入了处理结果代码,然后返回给客户机的浏览器。如果客户机提交的请求包括数据的存取,服务器还需与数2L北京T业大学T稃硕LJ学位论文据库服务器协同完成这一处理工作。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的任务类似于模式,负责协调不同的服务器发出的请求和管理系统数据库,BS模式架构如图32所示客户机髓B服务器1|R惮数据库浏览器服务器网管图32BS模式架构FIGURE32BSMODEARCHITECTUREBS具有以下特点BS模式的应用软件都是基于WEB浏览器的,这些浏览器的界面都很相似。对于无用户交互功能的页面,用户接触的界面都是一致的,从而可以降低软件的培训费用;在BS模式下,外部的用户亦可通过通用的浏览器进行访问;由于WEB的平台无关性,BS模式结构可以任意扩展,可以从一台服务器、几个用户的工作组级扩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大型系统;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决企事业单位各种问题的服务,而非零散的单一功能的多系统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BS模式借助INTEMET强大的信息发布与信息传送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大量不规则的信息交流。3。2系统开发技术介绍由于WINDOWS2003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采用微软公司的IIS集成ASP的ODBC接口技术作为WEB数据库的开发技术。IIS提供了WEB平台,使服务器可以在后台运行脚本,它们与SQLSERVER大型关系数据库的合理组合,势必能各尽所能,快速开发出高效、稳定、安全的应用。321IIS集成技术IIS是微软公司的一种集成了多种INTEMET服务WWW服务、FTP服务等的服务器软件,它与WINDOWS2003SEVER紧密地集成在一起,提供全方位的INTEMET和INTERACT服务,其安全机制也以NTFS安全机制为基础,因此可以利用构建安全的站点。22第3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环境及开发平台III_,Z;曼与其它WEB服务器相比,IIS有以下特点。1与WINDOWS2003SERVER的集成,使得IIS的安装、管理、安全性和运行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2便于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应用程序。由于US支持DNA分布式网络应用结构,因此可以使用ASP,运行VBSCRIPT,JSCRIPT等脚本语言,利用ADO及ODBC存储数据,使用VISUALINTERDEV等工具开发专业应用,这些都为开发大型网络应用提供了方便。3支持多种方案。IIS可以满足多种实用方案的需要,从工作组到企业网,直至WEB站点都可以实用IIS。4提供多种服务。除了提供HTTP服务之外,IIS还提供了FTP及GOPHER服务。至今,IIS已经推出多个版本,其中IIS60版本提供了几乎所有的建立WEB站点所需的功能,IIS60则在IIS50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这将有助于使用最新的加密技术,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证书的鉴别方法。表31IIS60的主要变化和新的功能TABLE31IIS60MAJORCHANGESANDNEWFEATURES功能说明这种环境可以防止一个应用程序或网站停止另一个应用程序或网站,并可考性且可以缩短管理员为了纠正应用程序问题而重新启动服务所需要的时间。IIS6。0引进了一种新的内核模式驱动程序,用于HTRP解析和高速缓可伸存,专门对增加WEB服务器的吞吐量和多处理器计算机的可伸缩进行了优化,缩性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IIS6。0提供了多种安全功能和技术,可以实用这些功能和技术确保网站安全性及FTP站点内容的完整,以及由这些站点传输的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IIS提供了多种控制和管理工具。作为管理可管员可以用IIS管理器、管理脚本或者直接便捷IIS纯文本配置文件来配置IIS6。理性0服务器。并增强了配置数据库的整体性能和可实用性。北京T业人学T程硕。学位论文322ASP技术1ASP的概念ASPACTIVESERVERPAGE,动态服务器网页,是MICROSOFT开发的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ASP可以结合HTML网页、脚本命令、ASP命令和ACTIVEX组件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的WEB服务器W曲SERVER应用程序后缀为ASP。ASP所有程序均在服务器端执行,包括嵌入普通HTML中的脚本程序。程序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仅将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浏览器。目前有很多动态WEB站点的开发技术,本系统使用ASP技术。2ASP的页面结构ASP文件可包含以下部分HTML代码普通WEB页面代码。SCRIPT代码位于与之间的代码。ASP代码位于之间的代码。SERVERSIDEINCLUDE语句实用INCLUDE语句在WEB页面中嵌入其他页面。3ASP的内置对象ASP具备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功能,提供多个内置对象,通过这些对象可以收集通过浏览器请求发送的信息、响应浏览器以及存储用户信息等。开发人员只需了解这些对象的方法METHODS、属性PROPERTIES和事件EVENTS,而不必了解这些对象内部复杂的运行机制。REQUEST对象获取用户信息SERVER对象提供访问WEB服务器的方法和属性APPLICATION对象同一个应用程序可在多个页面中间保留和实用一些共同的信息SESSION对象同一个上网者可以在多个页面间保留实用一些公共信息。OBJECTCONTEXT对象提供交易处理功能。第3章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环境及开发平台4ASP的内置组件ACTIVEX组件是存在于WEB服务器上的文件,包含执行某项或某一组任务的代码。在WEB服务器上安装完ASP环境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它自带的几个常用组件。用户也可以从第三方获得特殊用途的组件,或者使用VISUALBASIC、VISUALCH、JAVA等语言创建自己的组件。组件与对象的区别在于,对象是组件的一个实例。ADROTATOR组件按指定的方案让广告图片自动轮流显示于主页上;BROWSERCAPABILITIES组件测定与服务器通讯的浏览器的容量、类型和版本,从而显示不同的主页;DATABASEACCESS组件它使用ADOACTIVEXDATAOBJECT,ACTIVEX数据对象技术来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ADO内置了数据库访问组件ADODB,提供了高效的连接ODBC数据库的功能,利用ASPADO技术,可以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