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计划模板_第1页
测试计划模板_第2页
测试计划模板_第3页
测试计划模板_第4页
测试计划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名称系统测试计划AAAYYYY年MM月文档标识版本发布签署页角色姓名签名及日期拟制标准化审核批准更改说明页序号更改日期更改说明责任人备注目次1范围611标识612系统概述613文档概述714与其他计划的关系82引用文档83软件测试环境931软件项932硬件和固件项933连接模式934权限1035安装、测试与控制10351安装和测试计划10352测试环境确认11353控制和维护软件测试环境的计划114正式合格性测试1241系统测试要求1242测试类型1243测试级别1244测试定义1345测试进度1346测试通过准则1447暂停准则和重启动要求14471暂停准则14472重启动要求145组织机构和资源1451组织机构1452作用与职责15521项目管理组15522测试组15523技术支持组16524质量保证组16525配置管理组166主要进度和里程碑1761活动1762活动网络图177测试方法和基本原理1771功能测试方法和过程1872性能测试方法和过程1873强度测试方法和过程1874接口测试方法和过程1975安全性测试方法和过程1976可恢复性测试方法和过程1977余量测试方法和过程198数据记录、整理和问题分析2081数据记录和整理2082问题确认及处理209风险管理2110假设条件和约束21101假设条件21102约束21附件1测试用例表22附件2测试用例执行记录表23附件3软件问题报告单24附件4软件问题处理报告单251范围11标识A本文档已批准的标识为;B本文档的标题为软件系统测试计划;C本文档使用下列缩略语D本文档适用于软件,并用于指导对该软件的系统测试工作。12系统概述要点描述系统内外部接口描述软件运行平台及位置、功能用连接关系图描述系统接口关系用表格描述被测软件基本信息表1被测软件基本信息软件名称规模源代码行编程语言开发环境运行平台版本号合计13文档概述本文档主要描述测试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管理及其测试的方法和步骤,不描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细节,也不描述产品特征运行的技术细节。本文档说明了准备和进行软件系统测试所应做的各项工作,并作为下一步编写软件系统测试说明和指导整个测试工作的依据。本测试计划的主要用途如下定义软件的系统测试;定义软件测试环境;确定测试风险;确定组织机构、资源和有关的信息;规定测试日程。本测试计划各章节包括以下内容在范围中,描述了本测试计划的标识、缩略语、被测软件的概况、本文档的简介以及本计划与其它计划之间的关系;在引用文档中,描述了编制本文档时参考的开发文档、标准文档和技术书籍;在软件测试环境中,描述了构成测试环境所需的软件和硬件配置,涉及的专利和使用权限,以及这些软件和硬件的安装、测试、控制和管理的计划和确认方法;在正式合格性测试中,描述各项被测软件的系统测试要求、测试类型、测试级别、测试定义、具体测试进度、测试通过准则,以及暂停准则和重启动要求;在组织机构和资源中,描述了负责与测试相关的组织以及各个组织的权限、责任、相互关系以及测试人员的基本情况;在主要进度和里程碑中,描述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活动的起止时间、提交的成果,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测试方法和基本原理中,描述执行测试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在数据记录、整理和问题分析中,描述按本测试计划所作测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过程,并说明问题的判定、分级和处理;在风险管理中,描述为成功完成项目而对风险区域进行管理的计划;在安全保密中,描述为实现合同的安全保密性要求而制定的计划;在假设条件和约束中,描述所作的假设条件和签约机构对测试施加的约束。14与其他计划的关系本计划符合软件开发计划的要求,在工作内容、日程和资源使用上与软件开发计划的要求一致。本计划符合软件开发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与质量保证计划相协调,符合质量保证计划对软件测试工作的要求。本计划符合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计划的要求,受测程序和相关文档均来自受控库。测试期间对软件缺陷的提交和对程序的修改均应符合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规定。本计划符合软件测试工作计划、测评项目质量保证计划、测评项目配置管理计划的要求,测试工作与测试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配置管理工作同步、协调开展。2引用文档表2引用文档列表序号文档号标题3软件测试环境31软件项软件测试需要系统软件做支持。本次测试所用到的软件项详见表3。表3软件项列表编号名称版本用途32硬件和固件项本次测试所用到的硬件和固件项详见表4。表4硬件和固件项列表编号名称基本配置用途33连接模式测试环境软硬件连接模式如图2所示图2测试环境连接图34权限表5权限编号名称所有权权限35安装、测试与控制351安装和测试计划表6测试环境安装和测试计划编号名称安装计划确认计划352测试环境确认本次测试所使用的测试设备中,大部分硬件和系统软件为商品化软件,其原理上和实现上的正确性已得到验证;另一部分软件为开发环境,其原理上和实现上的正确性已在之前应用中得到确认。因此,对于测试环境只需在测试执行工作前,对所使用测试环境的现行有效性进行确认,以便对测试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测试环境的确认主要执行以下活动1列出测试环境中需要确认的软件、硬件和固件项目,建立测试环境确认清单。确认过程总体上分为完备性确认、连接正常确认和有效性确认三个部分;2根据环境确认清单对各个项目进行逐项确认,主要内容如下检查测试环境的组成设备是否齐备,设备型号和配置是否与实际要求相一致;检查受测软件是否已导入相应的设备中,版本是否与当前受测版本相一致;抽取部分测试用例在测试环境上运行,检查测试环境中各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各设备是否能正常通信。3记录环境确认结果。分析环境对测试工作的满足情况,并对仿真环境可能对测试工作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353控制和维护软件测试环境的计划测试场地设在,测试场地符合受控的要求,测试场地有正规的电源为设备供电,有正确的布线供设备连接和接地。测试场地将建立独立的支持测试及其相关工作的网络环境,由测试及其相关人员在授权限制下访问。未经许可,非测试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受控区域。测试过程中允许按被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的要求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维护内容和维护时间间隔应按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规定执行。进行维护时,测评机构应在现场监督,并做记录。4正式合格性测试41系统测试要求本次软件系统测试需要满足下列测试要求对软件任务书中规定的软件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对软件任务书中所要求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可能包括时间特性、系统的负载能力、获得定量结果时程序计算的精确性等;对软件进行时间强度、资源强度的测试;对系统软件进行非法操作和出错恢复的测试,包括相关错误提示信息的测试。验证接口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使用等价类划分、随机测试、猜错法、因果图法、状态图法进行测试;完成对软件需求的完全覆盖。42测试类型表7测试类型说明测试项目标识号软件名称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可恢复性测试强度测试安全性测试余量测试43测试级别表8测试级表测试级标识号测试对象CSU级CSC级CSCI级CSCI到CSCI集成级CSCI到HWCI集成级系统级44测试定义表9测试定义项目标识号测试名称测试对象测试特殊要求测试级别测试类型SRS中合格性方法假定和约束条件注SRS中合格性方法一栏中A分析,C检查,D演示注测试类型一栏中20功能测试;25性能测试;30接口测试;40强度测试;45余量测试;50可恢复性测试;60安全性测试。45测试进度表10软件的测试进度表项目标识号测试名称活动起始时间完成时间46测试通过准则测试通过需满足下列条件完成系统测试要求中所列项目,详见42;各阶段工作成果已提交,并通过评审。47暂停准则和重启动要求471暂停准则被测软件无法正常运行将导致暂停测试执行活动。被测软件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影响后续测试工作,导致测试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将暂停测试执行活动。472重启动要求在测试暂停后,如果有新版本的软件提供给测试组,或者造成影响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时,将进行测试执行活动。5组织机构和资源51组织机构为确保测试工作按质按时顺利完成,成立测试项目管理组、软件测试组、质量保证组、配置管理组和技术支持组。组织结构框架如下图所示图3组织结构图项目管理组技术支持组质量保证组测试组配置管理组52作用与职责521项目管理组负责测试项目的总体管理工作,统一组织、监控测试工作,协调测试与开发工作。人员构成如下表所示表11项目管理组人员构成序号角色职责人员所在单位及职务1成员负责测试项目的总体管理工作WWWAAA2成员负责监督测试工作的开展协调测试组和开发组工作WWWCCC3成员负责测试项目中开发工作的协调WWWBBB522测试组在项目管理组的领导下,针对相应的被测软件开展测试工作。人员构成如下表所示表12测试组人员构成序号角色职责人员1组长管理测试过程主持编制测试计划主持设计测试用例规范和测试说明组织开发测试用例组织分析测试结果主持编制测试总结报告WWW2成员参与编制测试计划参与设计测试用例规范和测试说明参与开发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参与编制测试总结报告WWW523技术支持组在测试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协助软件测试项目组搭建软件测试环境。人员构成如下表所示表13技术支持组人员构成序号角色职责人员1成员协助软件测试项目组搭建软件测试环境,在测试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WWW2成员在测试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WWW524质量保证组组织测试各阶段工作成果评审,保证测试工作质量。人员构成如下表所示表14质量保证组人员构成序号角色职责人员所在单位1成员参与测试各阶段工作成果评审WWWCCC2成员参与测试各阶段工作成果评审WWWBBB3成员参与测试各阶段工作成果评审监督检查测试工作进度和质量WWWAAA525配置管理组组织测试配置管理工作。人员构成如下表所示表15配置管理组人员构成序号角色职责人员1组长组织配置管理的相关工作WWW2成员实施配置管理的相关工作WWW6主要进度和里程碑61活动表16工作进度表序号活动活动起始点活动完成点活动成果62活动网络图图4活动网络图7测试方法和基本原理测试组根据软件任务书提取测试需求,形成软件测试需求规格说明,然后设计测试用例,将每个所设计的用例填写到测试用例表(详见附件1),形成测试用例集,并建立软件需求测试需求测试用例追溯表,保证测试工作对软件需求的完全覆盖。71功能测试方法和过程根据软件任务书和需求规格说明的功能描述,对软件的各项功能逐一进行验证。为了正确地设计测试用例,使每一个功能被全面地测试,首先对各种功能加以分解,得到最低层次的子功能;在对软件的各项子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时,对被测试软件的可选择项目和输入数据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方法进行分类,每一个等价类和边界值都要分别设计测试用例;评审测试用例集,保证测试用例集的全面性、可实施性、规范性和需求可追溯性;测试软件每个功能对输入数据的接收和过滤非法数据的能力;测试组及时并详细记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填写软件问题报告。72性能测试方法和过程根据软件需求说明中规定的性能要求,结合测试环境条件的情况,确定性能指标;针对性能指标设计可获得软件配置项定量结果的测试用例;评审测试用例集,保证测试用例集的全面性、可实施性、规范性和需求可追溯性;利用实物平台或仿真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得出软件配置项的性能参数,包括事务处理的延时时间等指标以验证其是否满足所规定的性能要求;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测试组及时并详细填写软件问题报告。73强度测试方法和过程针对软件允许处理的最大信息量设计软件的性能强度测试用例;使用过载的数据作为输入进行测试;对软件进行时间的强度测试;评审测试用例集,保证测试用例集的全面性、可实施性、规范性和需求可追溯性;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测试组及时详细地填写软件问题报告。74接口测试方法和过程根据接口需求说明中的接口描述设计用例,检验系统软件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评审测试用例集,保证测试用例集的全面性、可实施性、规范性和需求可追溯性;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测试组及时详细地填写软件问题报告。75安全性测试方法和过程设计用例检验软件是否满足软件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文件的安全准则和要求,重点检验软件的防止故障能力、防止失败性故障能力和容错能力;测试硬件或软件出现故障情况下的处理和保护能力;测试软件的容错能力和重要数据抗非法访问能力;评审测试用例集,保证测试用例集的全面性、可实施性、规范性和需求可追溯性;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测试组及时详细地填写软件问题报告。76可恢复性测试方法和过程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或任务书所规定的恢复或重置功能以及抗毁要求,设计测试用例集;评审测试用例集,保证测试用例集的全面性、可实施性、规范性和需求可追溯性;执行测试用例,采取各种人工干预的手段模拟电源故障等,由此检查软件是否具有错误探测功能,在故障发生时能否保护正在运行的作业和系统状态;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测试单位及时并详细填写软件问题报告。77余量测试方法和过程根据软件需求或设计文档,确定要求的余量指标,若无明确要求,一般至少留有20的余量;设计测试用例检查软件运行时事务处理的延时时间的余量是否符合要求;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测试组及时详细地填写软件问题报告。8数据记录、整理和问题分析81数据记录和整理在测试过程中,由测试组记录测试用例的基本执行情况,填写测试用例执行记录表,详见附件2。软件测试过程中发现错误或故障时,测试人员应将问题出现的详细步骤、测试条件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填写软件问题报告单,详见附件3。82问题确认及处理软件测试组将形成的软件问题报告单按规定的程序传递。根据问题原因分析结果和掌握的其他信息对问题进行评审,提出问题分类和定级意见,为判决测试工作结果提供依据。本次测试对软件问题类型作如下分类1设计问题软件不按照保障文档运行,且存在着设计缺陷。指软件设计过程中引入的错误。2程序问题软件不按照保障文档运行,且文档是正确的。指程序编制过程中引入的错误。3文档问题软件不按照保障文档运行,且程序运行是正确的。指文档编写过程中引入的错误。4编码问题程序与文档是正确的,但编码不符合质量体系文件或常用标准规范,影响程序维护性和可理解性的问题。5其它问题除上述列举之外的其它问题。软件问题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关键问题、严重问题、一般问题以及建议改进,具体说明如下关键缺陷缺陷一旦激活,将导致系统/设备任务完全失败,系统/设备安全性和安全保密性丧失;严重缺陷缺陷一旦激活,将导致系统/设备任务部分损失,重大系统/设备损害;一般缺陷缺陷一旦激活,将导致系统/设备次要任务降级;建议改进缺陷一旦激活,将导致系统/设备的轻微影响,或操作不便。在问题确认后,开发组应根据测试组提供的软件问题报告对软件进行修改以解决测试所发现的软件问题,并按实际修改情况填写软件问题处理报告单(详见附件4)提交给测试组。测试组通过回归测试对软件修改情况进行确认。9风险管理由于不可预料的原因导致测试时间压缩。通过解决;由于技术原因,给测试工作造成不便,可能会影响测试工作的质量。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