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_第1页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_第2页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_第3页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_第4页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章电缆工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电缆工程。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信号电缆线路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对电缆径路进行定测,定测结果作为施工依据,电缆工程施工坚持“三检制度”,并做好检测记录;电缆回填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电缆线路径路复测电缆采购到货检验电缆单盘测试开挖电缆沟敷设电缆电缆防护电缆接续电气特性测试回填夯实埋设电缆标箱盒安装。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5施工要求电缆工程51一般规定511工程所采用电缆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512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盘是否完整、无破损、无机械损伤、钢带外护层无破损开裂、硬化变质现象。513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电气特性测试5131铁路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测试项目及标准应满足下表序号项目单位标准换算公式1导体直流电阻20时(芯线直径10MM)/KM235L/10002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20时13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屏蔽层及金属护套间)KM100001000/L4工作电容(08KHZ10KHZ)NF/KM282L/10005132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单盘测试项目及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标准换算公式1直流电阻20时每根导体直流电阻/KM991000/L2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23绝缘电阻DC100V500V20KM100001000/L4绝缘介电强度2MIN线芯间线芯对地V交流50HZ或直流1000150020003000A导体电阻不平衡,即工作线对两根导体之差与其电阻之和的比值。5133普通综合扭绞信号电缆单盘测试项目及标准应满足下表序号项目单位标准换算公式1导体直流电阻20时(芯线直径10MM)/KM235L/10002绝缘电阻(芯线间,芯线对屏蔽层及金属护套间)KM30001000/L52电缆沟要求521普通土敷设单层电缆时,沟深不得少于750MM。522普通土敷多层电缆时,沟深不得少于850MM。523穿越道口或公路等处的沟深应大于本电缆沟深200MM,且有钢管防护。524使用电缆槽时,正常情况下槽盖上面距地面不得少于500MM。525电缆沟要直,底要平,沟内无石块和容易损伤电缆的杂物,电缆埋设前要检查电缆外皮是否损伤。526信号楼外电缆沟至“引入口”采用管或槽防护,并有必要的管(槽)口防护措施。527干线电缆(两端进站信号机间)采用混凝土电缆槽,有条件的应使用电缆管道或砖砌槽道防护。站台应预留好电缆槽沟,截面积应考虑站场更改预留。53电缆径路及敷设技术要求正线、站内支线、联络线电缆沟及引入枢纽部分电缆径路及敷设应满足531电缆沟与最近钢轨底在线路外侧不得小于2M,当路基宽度不够时,在确保轨底边沿与电缆斜面距离不少于2M的情况下,此项距离可减至不少于17M。532在线路间不得少于16M,若线路间距为45M时,此项距离可减少至15M。533电缆与地下建筑物之间距离不少于600MM。534直埋电缆与公路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M。535电缆应缓和地敷设在沟槽内,保持一定的自然弯曲,并不得出现背扣,电缆拐角处不得拐直角。536电缆A、B端规定各条线应统一设置A、B端点。537电缆槽道内接续采用地下接续方式,直埋电缆采用地上接续方式。538室外电缆敷设时,一般情况下1000M以内不得超过1个接续点,电缆中间接续必须是同一规格电缆。539过桥电缆处必须留够余量对枢纽内及联络线桥梁,在10米及以上50米以下,在一头留4米;50米及以上,在桥两头分别留4米,并用软土(砂)、砖进行防护。对正线桥梁,在桥梁上电缆槽道的锯齿孔处进行预留。54敷设电缆的施工程序541站内电缆径路在与电务段双方商定后开挖电缆沟及过道。542检查深度及清理电缆沟内杂物。543实测电缆长度、预配、搬运及电缆敷设、回填。544设立电缆埋设标及电缆沟增补回填。545进行敷设前后的电缆绝缘测试,及时填写电缆隐蔽记录,敷设前、后应由监理单位检查合格签认,并作为验交资料。546进行隐蔽工程的随工检查,应联系工程监理,检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回填,并作好记录。55电缆防护直埋电缆一般采用软土防护,当通过铁路、公路、路肩坚石、土质不良等地区,由于条件限制必须减少电缆深度的地带,或于其它管道交叉时,应采用不同的防护方式。551在靠近取土坑、接近地下建筑物、接近或交叉其他电缆(新电缆下穿既有缆线通过)、穿越地下排水沟、穿越耕地居民点等必须减少电缆埋设深度时,应视具体情况采用软土、沟槽进行防护。当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距离应大于100MM并采用实体隔断防护。552电缆跨越股道采用钢管、铸铁管防护,防护两端应超过轨枕头500MM。防护管内径应为电缆堆积外径的15倍以上,埋深应低于轨枕底下见土200MM(不低于轨枕底800MM)。553电缆穿越公路时应用钢管防护,管两端应伸出公路边沿不少于1M。554电缆过水沟、水渠采用钢管防护、并进行混凝土包封。555电缆与热力管、煤气管、燃料管交叉垂直距离小于500MM时,可采用钢管防护,防护管长度两端各伸出交叉点不得少于1M。556电缆与热力管道平行方式时,距离不得小于2M,在小于2M而大于05M间敷设时应加隔热材料进行防护。557电缆采用钢管防护时,两端管口应用麻袋片缠绕堵严。56电缆接续561电缆接续方式5611直埋电缆接续采用地上接续方式。5612槽道内电缆接续采用地下接续方式。562信号电缆地下接续的技术要求5621地下电缆采用HDMT免维护地中电缆盒接续方式,其材料和操作工艺必须执行HDMT免维护地中电缆盒作业指导书的基本规定。5622从事信号电缆地下接续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铁道部指定单位培训的上岗合格证。5623信号电缆地下接续完成后,按规定填写接续卡片,并作为工程资料验交。5624选择地下接续材料,应根据电缆型号、电缆芯数的多少进行选择。5625地下接续的埋设标上注明“接续”和芯数及用途。5626地下接续点必须在竣工图(包括临时竣工图)上标定编号、坐标。563电缆地下接续质量要求5631电缆接续必须确保A、B端及芯线相接正确,应无虚焊、假焊、混线现象。5632雨天不得进行地下电缆接续。5633电缆接续后必须进行电气特性测试,并作好测试记录。57电缆标设置571直埋部分电缆径路直线距离不大于100M、站内50M设1个电缆标,并按要求油漆、喷字、编号。572在电缆沟分支,转向处必须设置电缆标。573电缆接续处应设置电缆接续标。574在电缆穿障碍物处设电缆标。575槽道内电缆标识设在槽道盖板上,字体字号与标桩的字一致。6劳动组织主要人员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作业人员5人普工50人7材料要求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仪表配备,按要求进行配置。9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全部电缆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竣工资料完整、移交及时。室外余留电缆应为S型布放,室内应为U或者型布放,并排列整齐,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有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时,应有一个完整的内屏蔽四芯组。91电缆线路敷设911信号电缆进场时应组织验收,其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912电缆敷设在电缆槽内时,电缆槽底部应平整无杂物,电缆布放应排列整齐无交叉。913电缆余量室外不得小于2米,50米以下的分支电缆可不留余量,室内电缆余量不得小于5米,电缆接续时余量不得小于1米。92电缆防护921电缆防护管两端各伸出轨枕端不得小于500MM,埋于地面400以下,防护管管口处应有防护措施。922电缆采用钢管防护时应用防腐油浸的麻袋缠绕并堵严。923电缆接续时必须确保A端与B端对接,相同芯组内相同颜色的芯线对接。93箱盒安装931各种箱盒的电缆引入应采用防护措施,其金属护套应与箱盒金属构件相绝缘。932内屏蔽数字电缆引入箱盒时,电缆成端应满足下列要求(1)各种箱盒宜采用冷封胶做成端密封处理。(2)钢带、铝护套及金属内屏蔽层应接地。(3)电缆成端后应保持电缆芯组的自然排列顺序,避免芯线混乱。(4)灌胶时胶面应高于金属屏蔽层20MM以上。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时设立作业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1012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现场应有人统一指挥,并设专职安全防护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坚持早点名时安全预想制度。1013施工调试完毕后要检查现场剩余物品是否侵入限界。102环保要求施工现场要保持环境清洁,施工废料及时清理,施工时对道床道砟有影响的要用彩条布防护,防止污染。第二章信号机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信号机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信号机及标志牌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或其所属线路的中心线上空,需设于右侧时,必须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信号机或标志牌的设置位置和显示方向,应确保从列车上不至于误认为是邻线的信号机或标志牌。营业线施工时,新设尚未启用的信号机应装设信号机无效标,或将机构向所属线路外侧扭转90度,关严机构门,并应熄灭灯光。新设信号机调试时,应封堵灯光。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准备挖机柱坑(营业线采用人工开挖)立信号机柱安装信号机构配线机构和梯子涂漆调试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5施工要求信号机的安装51一般规定511安装位置符合限界要求(见表511512)。高柱色灯信号机建筑接近限界单位(MM)表511使用名称型或高柱水泥信号机柱信号机构最下方灯位中心至轨面所属线路中心至长度埋深信号机柱中心信号机构中心1进站或进路四显示带引导及进路表示器850017003500290026702出站四显示1000020004700290027003通过三显示85001700450029002600矮型色灯信号机建筑接近限界单位(MM)表512序号使用名称型式机构间距基础埋深基础顶面距轨面基础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机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1出站或进路五显示340400200300219920292出站或进路四显示340400200300219920293出站或进路四显示带表示器340400100200219920294出站或进路三显示50020030020295出站或进路三显示带表示器5008012021636出站或进路二显示50020030020297复示方板一显示5002003002095512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应与信号机在同一坐标处安装,当不能设在同一坐标时,出站(含出站兼调车)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可装在信号显示前方1米或后65米范围内,进站及调车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应设在信号机前后1米范围内。区间信号机位置根据设计坐标位置,确定信号机机柱安装位置,距发送调谐单元防护盒(列车正向运行方向)中心1000MM(可在0200MM之间调整)。513信号机应设在所属线路侧。514地形地物影响显示而需设于线路右侧时,须经铁路局批准,机构应设于所属线路侧。515机柱、基础埋深不足时应培土硬面化,护坡。516高柱列车信号机设置,在确保限界的前提下,应主动同电力部门配合进行调整,防止电力支撑杆遮挡信号显示。517高柱信号机必须进行接地防护,采用25MM2软铜电缆将各机构分别与信号机梯子、信号机构连接,信号机梯子用25MM2软铜电缆接至贯通地线。518信号设备的金属外缘与接触网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M,与回流线距离应大于1000MM,当距离不足1000MM时,应加绝缘防护,但最低不得小于700MM。519区间信号机为铝合金机构,站内矮型信号机为铸铁机构。高柱信号机梯子要镀锌处理,撑为直角。5110信号机灯泡采用博瑞特灯泡。5111新设尚未开始使用及应撤掉的信号机,均应装设无效标,并应熄灭灯光。信号机无效标为白色的十字叉板,装在色灯信号机构上。5112正线区间路基段及站内高柱信号机应采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信号机柱,机柱梢径为150MM。机柱坑洞采用人工开挖。取消卡盘,稳固方式采用在级配碎石层灌注600MM高的混凝土(高于地面50100MM,混凝土材料选择执行铁路信号施工规范142的要求),以确保路基密实度。区间路基段高柱信号机安装如图5112所示。图5112区间路基段高柱信号机安装52桥梁上信号机安装区间桥梁上信号机为矮型信号机,采用铸铁机构,信号机设于防撞墙外侧电缆槽道上方。机柱高1150MM,其上顶面为220MM300MM10MM厚钢板,对应机构底座预留安装孔,机柱为直径120MM钢管,下底面为220MM300MM10MM厚钢板,对应四角打四个14MM安装孔,用12MM膨胀螺栓固定于电缆槽道底部。机柱采用热镀锌处理。53隧道内信号机安装531区间隧道内信号机为矮型信号机,采用铸铁机构,设于隧道壁上。其上顶面为220MM300MM10MM厚钢板,对应机构底座预留安装孔,侧面采用50槽钢加工,热镀锌处理,用12MM螺栓固定隧道壁上。6劳动组织主要人员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作业人员5人普工50人7材料要求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仪表配备表按要求进行配置。9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全部信号机安装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竣工资料完整、移交及时。质量检验91基础和机柱911矮型信号机基础采用预制的混凝土基础。基础应埋设平稳,其倾斜量不应大于601。高柱信号机应采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信号机柱。912挖信号机坑前,应先核对信号机坐标位置限界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挖坑。913高柱信号机应垂直于地面装设,在距离钢轨顶面4500MM高处用吊坠往下测量,倾斜量不应大于36MM。92信号机构921信号机构各部件应齐全,不得有破损、裂纹现象。紧固件应平衡上紧;信号机构门、变压器箱、电缆盒盖应严密,密封良好。922对信号机构至机柱间的电线线把应进行防护,防止雨水浸入。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时设立作业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1012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现场应有人统一指挥,并设专职安全防护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坚持早点名时安全预想制度。1013施工调试完毕后要检查现场剩余物品是否侵入限界。102环保要求施工现场要保持环境清洁,施工废料及时清理,施工时对道床道砟有影响的要用彩条布防护,防止污染。第三章安装装置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安装装置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转辙装置应确保道岔的正常转换,尖轨(或心轨)的一侧应与基本轨(或翼轨)密贴,当尖轨与基本轨间有4MM及以上间隙时(牵纵拐肘除外),道岔不能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对多点(两点及以上)牵引的道岔,除第一牵引点外,其他牵引点亦应设置密贴检查器或在两牵引点间装设密贴检查装置,密贴段各牵引点处有4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上两牵引点间有5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接通表示。严格执行首件定标制度,每道流程必须在结合建指和接管单位到场共同确认过后,方可进行下个地点的施工。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调查道岔安装装置型号配合工务调整道岔方正锁闭框安装尖轨连接铁安装锁闭杆安装锁勾安装转辙机安装动作连接杆安装表示杆安装机械调试电气调试试运行测试和验收。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5施工要求转辙装置51ZD型电动转辙装置安装511道岔要求方正,两岔尖前后偏移不得大于20MM,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爬行,反弹,轨枕影响角钢安装的道岔,应先由工务部门采取措施整修。512转辙机装置安装应符合角钢铁应与钢轨密贴,长角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道岔中心线垂直,长角钢与短角钢相垂直,三杆应与角钢平行(尖轨连接杆与长角钢两端因钢轨爬行而引起移位时,其前后偏差不大于20MM),转辙机应与单开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型道岔中心线平行,其偏移不大于10MM(指转辙机壳与道岔间),螺栓采用防松螺栓。513道岔安装装置应采用部颁标准图安装,角钢及杆件应镀锌。514电转机蛇管采用双层橡胶管。515道岔二极管采用定型产品。52S700K电动转辙机与分动外锁闭安装装置安装521钢轨钻孔5211检查道岔方正,是否达到安装要求。5212按图纸所示尺寸分别对两侧钢轨进行测量(1)首先确定尖轨尖端处混凝土方枕中心位置(固定螺栓孔中心),并标注在轨面上(A点)。(2)以A点为基准,向岔前方向测量265MM,在轨面上标注(B点),此点为前角钢安装孔位置。(3)以B点为基准,向岔后方向测量1153MM,在轨面上标注(C点),此点为后角钢安装孔位置。(4)以A点为基准,向岔后方向测量360MM,在轨面上标注(D点),此点为锁闭框安装中心位置。(5)测量要平行于线路中心线,即在直股基本轨上测量,则顺着钢轨测量,在曲股基本轨上测量,则平行于直股基本轨测量。5213用一块角形铁和锁闭框为模板分别在轨腰上标记钻孔的中心位置,并冲一钻孔号眼。5214使用21MM的钻头依次对标记点进行钢轨钻孔。5215一组道岔所有安装孔钻完后应复检钻孔位置是否符合尺寸。522转辙机安装(1)清扫整体道床基础角钢安装槽道及转辙机安装坑,无大块杂物。(2)将前、后长基础角钢穿入槽道内,将4块角形铁分别与钢轨连接,暂不拧紧连接螺栓,以便长基础角钢能够与角形铁顺利连接。(3)将长基础角钢与角形铁连接,中间加入绝缘垫板、绝缘管和钢垫板等,暂不拧紧连接螺栓,以便短基础角钢能够与长基础角钢顺利连接。(4)将短基础角钢与长基础角钢连接,注意转辙机安装孔的方向与转辙机安装左、右侧一致,若短角钢安装后角钢底部至地面的距离小于S700K转辙机的4颗固定螺栓长度,则应先将固定螺栓由短角钢底部向上穿过短角钢后再将短角钢安装在长角钢上。暂不拧紧连接螺栓。(5)依次序拧紧角形铁与钢轨连接螺栓、长基础角钢与角形铁连接螺栓、短基础角钢与长基础角钢连接螺栓,拧紧角形铁与钢轨连接螺栓时注意角形铁应紧贴轨底上坡面,拧紧长基础角钢与角形铁连接螺栓时应注意各垫板摆放顺序正确和绝缘管应充分套入角钢安装孔内。(6)将转辙机安装在短基础角钢上。此时可进行转辙机配线。(7)安装尖端铁尖端铁主要用于连接道岔的尖轨与长短表示杆。每组道岔的尖端铁有左、右两个,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尖轨上。由于尖轨上尖端铁的安装孔已在制造道岔时预制好,因此在道岔铺设完成后即可安装。安装时注意薄、厚头部螺栓的安装位置正确。(8)将长、短表示杆连接到尖端铁上,表示杆另一端暂不连接到转辙机检测杆,可在调试过程中完成连接。(9)动作连接杆在分动外锁闭装置完成安装后将一端连接在锁闭杆上,另一端与转辙机动作杆在调试过程中完成连接。523分动外锁闭安装(1)拆除道岔两侧尖轨的第1、2、3连接方钢。(2)将两侧的锁闭框和尖轨连接铁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基本轨和尖轨上,安装前需将安装侧的尖轨拨离基本轨。锁闭框安装螺栓应大约在锁闭框安装长孔的中心位置,并暂不拧紧,便于随后调整。(3)将锁闭杆装入锁闭框内。锁闭杆为两段式,中间为绝缘连接,先将两段进行中间连接,再穿入锁闭框内,调整锁闭框使锁闭杆在锁闭框内摆放平顺,不别卡。(4)将尖轨连接铁上销轴事先取出,注意保持销轴表面清洁。将即将安装锁钩的一侧尖轨拨离基本轨,取掉锁钩挡板最下方的对穿螺栓和套管后,将锁钩放在锁闭杆上,锁闭杆卡在两档板中间,锁钩缺口卡在锁闭杆的凸起处,恢复挡板最下方的对穿螺栓和套管。过程中保持锁钩孔内清洁无异物并润滑油均匀。(5)拨动锁闭杆,当锁钩孔对上尖轨连接铁的销轴孔时,穿上销轴,销轴一端带上平垫、弹垫、M20MM螺母并拧紧,穿入开口销。(6)将锁闭铁插入锁闭框方孔内,同时将固定螺栓一头钩住基本轨,另一头穿入锁闭框和锁闭铁安装孔内,带上平垫、弹垫和M20MM螺母使固定螺栓和锁闭铁不松动,暂不拧紧。(7)撬动本侧尖轨使尖轨与基本轨处于密贴状态,另一侧尖轨处于自开状态,用手托起锁钩,拨动锁闭杆。(8)按照步骤(3)、(4)、(5)安装另一侧锁钩、锁闭铁和螺栓。(9)手摇转辙机使转辙机动作杆状态与道岔状态一致时,通过动作连接杆将锁闭杆与转辙机动作杆连接在一起。调整锁闭框使锁闭杆与转辙机动作杆平行,并且转换过程中锁闭杆平顺不别卡,然后拧紧锁闭框与基本轨的固定螺栓。6劳动组织主要人员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作业人员2人普工8人7材料要求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仪表配备按照要求进行配置。9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全部安装装置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竣工资料完整、移交及时。道岔安装后动作正常,表示正确。质量检验91安装装置911密贴调整杆、表示杆或锁闭杆、尖端杆、第一连接杆与长基础角钢之间平行,其前后偏差不大于20MM。912各部绝缘及铁配件安装正确,不遗漏,不破损。913安装于钢轨的安装装置,固定长基础角钢的角形铁应与钢轨密贴;长基础角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道岔中心线垂直,其偏移不得大于20MM,固定道岔转换设备的短基础角钢应与长基础角钢垂直。914各种连接杆的调整丝扣余量,内外不得小于10MM。92转辙机921多点牵引时,各牵引点转辙机的动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牵引点转辙机电源相位正确,动作一致。93密贴检查器931用于牵引点处密贴检查,当尖轨与基本轨在密贴位有4MM及以上间隙时,密贴检查器不应接通密贴表示接点。932用于多牵引点处密贴检查,当尖轨与基本轨在密贴检查点间隙大于或等于规定标准值时,密贴检查器不应接通密贴表示接点。933密贴表示器各接点组接通、断开良好;各运动零件动作灵活;当密贴检查器动作终了时,快速接通接点;当接点组可靠断开时,其可靠断电距离不小于4MM。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时设立作业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1012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现场应有人统一指挥,并设专职安全防护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坚持早点名时安全预想制度。1013施工调试完毕后要检查现场道岔是否需要钩锁,并确保道岔开向正确。102环保要求施工现场要保持环境清洁,施工废料及时清理,施工时对道床道砟有影响的要用彩条布防护。第四章轨道设备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轨道电路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在轨道电路区段内,连接两轨条间具有导电性能的各种装置,应装设绝缘。移频轨道电路护轮轨长度大于200米时,除两端各设绝缘外,每隔不超过200米的距离要安装轨端绝缘。相邻轨道电路极性应交叉,在钢轨上转孔应用专用转孔机具。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准备安装轨旁设备安装钢轨绝缘安装接续线安装道岔跳线安装钢轨引接线安装横向连接线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5施工要求轨道电路51钢轨绝缘安装正线线路及道岔区内绝缘均为胶结绝缘。511安装前应根据双线轨道电路图进行调查,核对绝缘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定钢轨类型以准备钢轨绝缘的规格,核实绝缘外两钢轨间必须有8MM的间隙。512遇到没有轨缝、轨缝过小或轨道端有肥边,请工务或站前单位配合,调整足够轨缝后方可安装。513钢轨绝缘的安装应做到钢轨、槽型绝缘、鱼尾板之间相吻合,绝缘零部件齐全无损伤,绝缘顶面应于钢轨顶面齐平,螺丝栓平直紧固,配件齐全,且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向应交替配置。514绝缘安装应与整个施工进度相互配合,不宜安装过早。52站内轨道电路521钢轨引接线采用FYG防腐线,道岔跳线及采用FAD防腐线,ZPW2000A设备采用FYGT防腐钢包铜引接线,电化区段采用扼流变轨道等阻连接线,固定后不得与箱盒外壳、扼流中点连接板相碰,中点连接板的水平扁钢部分需采用塑料护套包扎,钢轨引接线及道岔跳线穿越钢轨时,距离轨底不少于50MM,用开口胶管或防混卡防护。522横向扼流线、中点连接线穿越钢轨固定方向与连接线相同,横向纵向走线用水泥方枕固定,水泥方枕埋深与地面平,间隔15M2M。523钢轨接续线、横向连接线采用双套塞钉式,加固定卡。524扼流变压器中点连接板根部应确保与扼流变压器外壳的安全间隙。525引入线塞钉孔距鱼尾板端部为100MM左右,第二孔与第一孔间距应不少于孔径的3倍,引入线从塞钉下斜45度,并不得与鱼尾板接触。526使用卡具和卡钉固定时,与钢轨垫板、防爬器距离不少于20MM。527引入线与箱盒连接时,绝缘片、管要完整无破损,螺母要拧紧,不得有松动现象。528引入线与钢轨连接应铆接牢固,无断股、无伤痕、无锈蚀、塞钉不得打弯、打锥、打入钢轨内侧应露出14MM,塞钉与塞钉孔接触紧密,并涂漆封闭,连接线应涂机油油润。53站内一体化ZPW2000A轨道电路站内股道ZPW2000A轨道电路长度不应超过650米(道床漏泄电阻不小于30KM、分路电阻不大于025或道床电阻不小于20KM、分路电阻不大于015,且线间距不小于5M)。当长度超过650米时,应加分割点,避免邻线干扰。道岔区段ZPW2000A轨道电路长度应小于400米,特殊情况不应超过600米。每个道岔区段不宜超过2个道岔。当区段只有一个道岔时,无受电分支长度不得超过120米。当区段有两个道岔时每个无受电分支长度不得超过60米和120米。轨道区段最小长度应满足列车以最高运行速度通过该轨道区段时,车载设备能够正常接收轨道电路信息。531对于大站,站内ZPW2000A轨道电路的布置原则为正线、股道采用ZPW2000A轨道电路,在较长的道岔弯股插入一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以解决弯股较长恶化轨道电路分路问题。532对于小站,可根据实际站场情况进行轨道电路区段划分。站内正线、股道轨道电路采用ZPW2000A轨道电路,对于道岔弯股长度不足以插入一段ZPW2000A轨道电路时,采取对道岔的弯股部分间隔一定的距离与直股进行并联的方式解决弯股轨道电路分路问题。其并联方式如下图533为确保地面信息对车载设备的连续性,机械绝缘节处匹配单元的安装特殊处理如下匹配单元(调谐匹配单元)的钢轨引接线需绕过绝缘节交叉安装。出站信号机外方有电码化区段作相同处理。如下图54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541轨道电路组成室外设备空心线圈ZWXK1(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ZWXK)、调谐单元ZWT1、匹配变压器ZWBP、防雷单元、补偿电容C、钢轨引接线(钢包铜注油线)、设备连接线、内屏蔽电缆(SPTYWPL23)。室内设备发送器、接收器、模拟电缆网络(含防雷)、衰耗盘、轨道继电器。542轨道电路结构“电气电气”(JESJES)和“电气机械”(JESZWBP/ZWXK),两种绝缘节电气特性相同。调谐区(JESJES)调谐区长度29M,实现两相邻轨道电路电气隔离。机械绝缘节由“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按载频1700、2000、2300、2600HZ四种)与调谐单元并接而成,其电气特性与电气绝缘节相同。钢轨引接线采用2200MM、4200MM钢包铜注油线,用于调谐单元、电气绝缘节空心线圈、调谐单元及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与钢轨间的连接。补偿电容确保轨道电路传输距离、接收端信号有效的信干比,实现断轨状态的检查。543电气绝缘节设备安装5431电气绝缘节处设备布置电气绝缘节处设备布置如上图所示。调谐单元与匹配变压器之间的连接调谐区内不准设有机械绝缘节以及除组成电气绝缘节的设备与钢轨之间的连接点之外的其他连接点;否则两轨缝间要连接良好。电气绝缘节处设备表如下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调谐单元ZWT1(F1)台1F11700HZ、2000HZ2调谐单元ZWT1(F2)台1F22300HZ、2600HZ3空芯线圈ZWXK1台14匹配变压器ZPWBP台25设备防雷单元套16设备与钢轨引接线2200MM根3钢包铜注油线7设备与钢轨引接线4200MM根3钢包铜注油线8设备与设备连接线250MM根274MM2多股铜缆9设备与设备连接线500MM根274MM2多股铜缆10防护盒台3双体防护盒11小轨枕块312设备基础桩根313小轨枕卡具个614钢轨卡具个615轨枕卡具个65432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空心线圈的定位按施工图纸上给定的坐标,复核信号机的位置,并在钢轨或轨枕上同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已确定的信号机位置,按正向列车运行方向前量155M,确定空芯线圈的位置,再从空芯线圈向前、后各量145M,确定两端调谐单元位置,并分别作好标记。调谐区与信号机及禁停标的位置关系如下调谐单元与匹配变压器间的安装背对背安装在同一安装架上,调谐单元靠近线路侧。调谐单元与匹配变压器间的连接线采用长度为250MM、500MM,截面积74MM2的带绝缘护套的多股铜线;与设备的连接采用冷压线环、螺栓固定,接线端子为6MM。调谐单元、空心线圈与钢轨的连接连接线采用专用带绝缘护套的钢包铜线;长度分别为2200MM(外侧轨)、4200MM(内侧轨);与钢轨的连接采用冷压塞钉式,与设备侧的连接采用冷压线环、螺丝固定连接。根据轨道电路区段分配的频率,选用相应的调谐单元;空心线圈使用电气绝缘节空心线圈(ZWXK1)。5433冷压塞钉的安装塞钉在连接线与钢轨之间提供一个简单而又可靠的连接。塞钉由螺尾锥销、膨胀栓、压紧垫圈、锁紧螺母组成。根据厂家提供的作业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操作规程如下将装有膨胀栓的螺尾锥销旋入拉头的内螺纹中;将塞钉推入钻好的孔内;扳动手动液压阀,使液压钳回到零位;将拉头放入液压钳的钳口中;扳动液压钳操纵手柄加压;液压钳行程到位,达到标定的压力;手动卸钳;取下液压钳;取下拉头,就完成了塞钉的安装。5434空心线圈的安装在距离线路外轨内侧18M的地方挖一个400450MM深的坑;将空心线圈安装在基础上,并用两个12MM的螺栓固定;把带有空心线圈的基础放入挖好的坑中,注意调整其安装高度,使空心线圈盒体的顶面高出钢轨顶面的高度200MM;将基础坑回填好以固定设备;将连接线固定在钢轨上的塞钉上;将连接线用塑料卡箍沿着轨枕固定至与内轨连接;连接空心线圈与外轨,并将连接线用卡箍固定在一起以方便维修;将连接线连接至空心线圈两端,用螺栓固定。5435调谐单元及匹配变压器的安装在距离线路外轨内侧18M和距离空心线圈两侧145M的地方挖一个400450MM深的坑;根据施工图纸所要求的频率将一个调谐单元和匹配变压器安装在基础上,并用两个12MM的螺栓固定;把带有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的基础放入挖好的坑中,注意调整其安装高度,使调谐单元盒体的顶面高出钢轨顶面的高度200MM;将基础坑回填好以固定设备;将连接线固定在钢轨上的塞钉上;将连接线用塑料卡箍沿着轨枕固定至与内轨连接;连接调谐单元与外轨,并将连接线用卡箍固定在一起以方便维修;将连接线连接至调谐单元两端,用螺栓固定;连接匹配变压器与发送端或接收端的信号电缆。55桥梁上电气绝缘节处设备布置551受地势限制,桥梁上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空心线圈安装在防撞墙外侧信号电缆槽道内。对应调谐单元、空心线圈位置在防撞墙上用水钻打一60MM孔。以便于连接钢轨引接线。孔内加PVC管用以防护引接线,引接线长度应加长。如图551所示图551桥上调谐单元安装示意图552位于大桥上的调谐区长度,混凝土桥按30米设置,钢结构桥按34米设置。56隧道内电气绝缘节处设备布置隧道内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空心线圈安装在隧道壁上。支架采用50MM50MM5MM角钢加工,热镀锌处理,用12MM膨胀螺栓固定于隧道壁上。引接线长度应加长。57调谐区禁停标志牌安装571路基段禁停标志牌安装禁停标志牌支柱分3200MM、3700MM两种(3200MM标志牌用于分割点,不安装信号点号码牌)。正、逆向禁停标志牌安装在所属线路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距线路中心29003200MM,支柱埋深不少于1000MM。572桥上禁停标志牌安装正线反向运行安装型“调谐区标志牌”(尺寸为300MM700MM);分割点处正反向运行均安装型“调谐区标志牌”(尺寸为300MM700MM)。桥上“调谐区标志牌”安装在防撞墙外侧信号电缆槽道上方(支架固定在电缆槽道底部)。573隧道内禁停标志牌安装正线反向运行安装型“调谐区标志牌”;分割点处正反向运行均安装型“调谐区标志牌”。隧道内“调谐区标志牌”安装在隧道壁上。尺寸同上。58机械绝缘节处设备的安装机械绝缘节处设备布置如下所示机械绝缘节处设备表如下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调谐单元ZWT1台1F11700HZ、2000HZ、F22300HZ、2600HZ2空芯线圈ZWXK台11700HZ、2000HZ、2300HZ、2600HZ3匹配变压器ZPWBP台14设备与钢轨引接线1600MM根2钢包铜注油线5设备与钢轨引接线3600MM根2钢包铜注油线6设备与设备连接线2700MM根274MM2多股铜缆7防护盒台2双体防护盒8小轨枕块19设备基础桩根210小轨枕卡具个211钢轨卡具个212轨枕卡具个2调谐单元与匹配变压器间的连接线采用长度为2700MM,截面积74MM2的带绝缘护套的多股铜线;与设备的连接采用冷压线环、螺栓固定,接线端子为6MM。调谐单元与空心线圈背对背安装在同一安装架上,调谐单元靠近线路侧。调谐单元及空心线圈防护盒中心距匹配变压器防护盒中心、调谐单元及空心线圈防护盒中心与扼流变压器中心之间距离分别为700MM,且防护盒最外边缘与扼流变压器内侧成一直线。空芯线圈、调谐单元的连接线安装在同一专用塞钉上,并与钢轨连接。根据轨道电路区段的分配频率,选用相应的调谐单元,空心线圈使用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ZWXK)。59补偿电容的安装591补偿电容容量按照设计图纸标注容量进行施工592补偿电容的设置根据实际测量得出轨道电路补偿长度L;然后依据此轨道区段分配的频率,对照设计图纸给出的“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数量对照表”,查出此轨道区段应该设置的补偿电容数量NC;其计算方法为L/NC,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与第一各电容的距离为/2;(步长;NC补偿电容数量;轨道电路补偿长度L调谐单元至调谐单元的距离。如两端为电气绝缘节,则L调轨道电路实际长度L29;如一端为电气绝缘节一端为机械绝缘节,则L调轨道电路实际长度L145。)钻孔位置在两轨枕间,误差范围半间距(/2)为025M;等间距()为05M。593补偿电容的安装5931有碴线路补偿电容的安装59311设置电容枕的有碴线路补偿电容安装在电容枕内,电容枕位置需提供给线路施工单位。59312未设置电容枕的有碴线路补偿电容安装采用轨距杆式电容卡具。5932整体道床段补偿电容的安装补偿电容安装在线路中心。实际安装位置应避开如下位置两块轨道板的对接处、轨道板上的三个垂直圆孔、轨道板两端第一与第二承轨台之间的“V”型槽上面。补偿电容安装示意图轨道板需植入8条M880化学锚栓固定补偿电容防护罩,其中在两根钢轨中间部位电容两侧各植入2条化学锚栓,在距离每根钢轨轨底内侧处各植入2条化学锚栓用于固定补偿电容防护罩卡具。直接使用电容罩和电容引线防护罩当模板在轨道板上做钻孔标记,确保钻孔位置准确。将电容引接线塞钉从钢轨外侧打入轨道眼中,塞钉头部应露出钢轨内侧24MM并涂防锈漆。安装电容引接线轨底卡具。510室外设备防雷及地线正线区段贯通地线由站前单位施工,每隔100米于电缆槽道内设一接地母排,信号设备采用25MM2护套铜缆与其进行连接。直埋段贯通地线是25MM2铜缆外面包10MM2铅层或35MM2的铜缆组成。贯通地线与电缆同沟直埋于地下,埋设深度及过桥、涵、公路、水沟等障碍物时与电缆做同等防护。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室外箱盒及信号机等所有相关的金属设备外壳的安全地线、防雷地线及屏蔽地线都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以确保所有金属设备等电位,如下图所示。511轨道横向连接及设置标准轨道横向连接轨道横向连接分简单横向连接、完全横向连接。简单横向连接(STL)两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不接地。完全横向连接(ITL)两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接地。用于牵引电流返回的横向连接是一个完全横向连接,同时提供牵引电流回流线的连接。设置标准轨道接地通过完全横向连接方式实现;两个完全横向连接之间的距离1500M;当两个完全横向连接的距离2000M时,两者之间应增加一简单横向连接,简单横向连接与完全横向连接之间的距离1000M。如果两轨道电路终端不能通过绝缘节方式完成横向连接时,可以通过增设一个空扼流变压器完成(轨道电路载频下,阻抗17)。且新增扼流变压器距机械或电气绝缘节距离50M;距离补偿电容器10M。两线路之间设置的电气绝缘节的距离超过100M时,就必须增加一个空扼流变压器完成横向连接。当有三条线路时,一条横向连接线禁止连接两端同一频率的轨道电路。该特殊性能亦可通过载频类型合理设置加以避免,不再增加空扼流变压器连接。钢轨牵引汇流通过附近的扼流变压器(其阻抗17)返回牵引变电所。此连接线虽然分两根分置,但仍可视为横向连接线。此时空扼流变压器设置地点距绝缘节长度100M。横向连接线用70MM2带绝缘护套的多股铜线,线长小于105M。连接方式为电气绝缘节的终端与空芯线圈的中心点连接;机械绝缘节的终端与扼流变压器中心点连接。6劳动组织主要人员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作业人员5人普工10人7材料要求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仪表配备按照要求进行配置。9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全部轨道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竣工资料完整、移交及时。质量检验91轨旁设备911各种轨旁设备、器材进场均应进行验收,其规格、型号、质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912轨旁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913轨旁设备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多股铜芯塑料绝缘软线;(2)绝缘软线不破损、无老化和中间接头现象;(3)绝缘软线两端芯线用铜线绕制线环或压接端子等方式做头及连接,与箱盒及设备的接线端子连接紧密,无松动现象。92补偿电容921补偿电容之间等间距安装,安装步长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安装偏差065M,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与第一个电容距离05步长,允许偏差025M。922补偿电容器两端引接线和钢轨连接牢固,当采用塞钉安装时,塞钉头露出钢轨14MM。93轨道连接线931钢轨引接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引接线塞钉孔中心距钢轨连接夹板端部为100MM5MM,两塞钉孔间距6080MM;(2)引接线沿轨枕平直敷设,距轨底距离不小于30MM;(3)长过轨钢轨引接线外部加绝缘胶套,采用卡具固定。932横向连接线应满足下列要求(1)设置位置和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2)完全横向连接线间的距离不小于1500米。(3)两个横向连接距离大于等于2000米时,两者之间增加一简单横向连接,简单横向连接距离不小于1000米。(4)横向连接线不得小于70MM2,敷设时采取防护措施并固定牢固。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时设立作业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1012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现场应有人统一指挥,并设专职安全防护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坚持早点名时安全预想制度。1013施工调试完毕后要检查现场剩余物品是否侵入限界。102环保要求施工现场要保持环境清洁,施工废料及时清理,施工时对道床道砟有影响的要用彩条布防护,防止污染。第五章应答器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应答器安装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应答器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