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tj-03标轨道控制网(cpiii)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ggtj-03标轨道控制网(cpiii)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ggtj-03标轨道控制网(cpiii)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ggtj-03标轨道控制网(cpiii)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ggtj-03标轨道控制网(cpiii)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铁路贵阳至贺州段GGTJ3标轨道控制网(CP)测量中铁五局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二O一二年十一月2目录1项目概况42技术依据421执行规范422编制依据43测量范围及内容531测量范围532工作内容533CPIII控制点测量准备工作54精测网复测及加密541一般规定542GPS同精度扩展CPII网743导线加密CPII网844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945线下工程沉降评估115CPIII点的埋标与布设1151CPIII标志1152CPIII点和自由设站编号1153CPIII点的布设12531桥梁段CPIII点的布设13532路基段CPIII点的布设13533隧道内CPIII的布设136CPIII网测量与数据处理1461CPIII网网形1462联测CPI和CPII点1563CPIII网平面测量15631仪器设备要求15632仪器检验和校正15633观测要求16634主要技术指标173635CPIII网分段与测段衔接17636外业记录18637内业数据处理2064CPIII网高程测量21641联测网形21642主要技术要求22643桥面高程传递23644内业数据处理24645CPIII高程区段接边处理24646CPIII高程成果的取用247CPIII网的复测与维护2571CPIII网复测2572复测精度指标25721平面25722高程26723成果选用26724成果报告要求2773CPIII网维护278资料整理2981数据整理归档29811CPIII网数据29812加密CPII网和加密线路水准基点数据2982成果清单2941项目概况贵广铁路GGTJ3标段中铁五局管段新建正线线路长度53237032KM,起讫里程为DK18609036D3K239369,为怎冷一号双线大桥DK18609036至百旺一号隧道D3K239369里程。本项目管段主要位于黔东南州的榕江县和从江县。无砟轨道施工工期目标开工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总工期13个月。设计标准为设计时速250公里(预留提速条件)。2技术依据21执行规范1、高速铁路测量规范(TB106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4、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5、关于进一步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6贵广铁路CPIII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西南交大铁发公司2012年4月)7、铁道部和贵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其它相关规定。22编制依据1、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2007年4月30日关于加强铁路客运专线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工作的通知;2、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关于重视和加强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工程测量工作的通知(铁技电2006128号;3、2009年铁道部建设司关于进上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53测量范围及内容31测量范围本CPIII测量方案适用于贵广GGTJ3标,起讫里程为DK18608075DK23937600,正线长度53254KM。32工作内容1CP控制网加密;2高程控制网加密;3CP控制网测量。CP平面控制网测量;CP高程控制网测量。33CPIII控制点测量准备工作1、区段沉降变形观测初次评估通过。2、精测网复测完成,复测成果评估咨询单位审查通过。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III)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要求,CPIII建网前应对精测网进行全面复测。3、桥梁防撞墙和路基接触网杆基础完成。4、CPII加密点和CPIII标志预埋完成。5、CPIII测量用棱镜、连接杆件和CPIII测量软件准备完成。6、CPIII测量技术方案评估咨询单位审查通过。4精测网复测及加密41一般规定1、为满足CPIII测量联测的需要,CPIII测量前应对CPI、CPII及二等水准网进行复测,当点位的位置和密度不能满足CPIII建网时的联测需要时,应对CPII点和二等水准点进行同精度扩展,确保沿线可用的CPI或CPII点间距在600米左右。CPII点间距不应大于800M。6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应控制网精度等级的规定。所采用的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2、测量前应检查联测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扩展方法恢复或增补,原则上一个标段内CPII加密网应统一观测、统一平差,与相邻标段的CPII加密网应衔接2个及以上的控制点。CPII同精度扩展时,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不少于60分钟,扩展1个CPII点时应联测与其相邻的不少于4个(沿线路前后方向各2个)CPI或CPII点。3、CPII控制网应附合到CPI上,采用固定数据平差。4、CPII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CPII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41CPII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171/100,000导线环(段)的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12式中导线环(段)的角度闭合差();N导线环(段)的测角个数;N导线环(段)的个数。5、加密CPII点编号建议采用7位编号形式(XXXXP2X),具体说明如下前4位为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5、6位为“P2”代表加密CPII点,第7位为流水号,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6、加密线路水准基点编号建议采用7位编号形式(XXXXH2X),具体说明如下前4位为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5、6位为“H2”代表加密CPII点,第7位为流水号,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742GPS同精度扩展CPII网1、选点埋石桥梁部分CPII扩展点需上桥,沿线路前进方向埋设于桥梁固定支座正上方防撞墙顶部;路基段应在路基上便于保护的部位设置扩展CPII点,必须保证扩展CPII点埋设稳定可靠,沿线路前进方向宜左右交替埋设。对采用GPS技术测量的,必须同时满足必要的GPS观测条件。2、观测CPII同精度扩展测量的各种技术标准与原测CPII相同。观测前要对网形进行设计,保证CPII点间的基线长度在600800米左右,并且要尽可能多的联测原精测网中的CPI或CPII点,以保证平面坐标系统统一。并执行下列指标表43CPII网扩展观测技术要求项目级别三等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总数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20有效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2数据采样间隔S1530重复设站2静态测量接收机类型双频3、数据处理在对CPII扩展点进行整体平差前应先对网中的原CPI和CPII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原CPI和CPII进行剔除,满足要求的全部作为起算点。(1)基线质量检验表44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限差要求检验项目X坐标分量闭Y坐标分量闭合Z坐标分量闭合环线全长闭合差8合差差差同步环55535独立环22223重复观测基线较差22,A5MM,B1PPM。22(2)在基线的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应以所有独立基线构成控制网,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的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的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进行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VX3,VY3,VZ3(3)GPS网无约束平差合格后,应引入网中联测的CPI和CPII点坐标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平差前应对控制点进行稳定性和兼容性分析。平差后扩展点CPII的点位精度应小于10MM,基线边方向中误差17,最弱边相对中误差限差为1/100,000。43导线加密CPII网CPII控制点导线测量应采用测角精度不低于1,测距精度不低于1MM2PPM的全站仪施测。导线点的埋设要求同上。1、点间距宜为300500M。2、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表45CPII网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05级3484CPII1级4696导线边长测量,边长读数至01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3或4测回,竖角指标差15,外业采用竖直角计算平距。各项限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9表46CPII网导线测量边长观测技术要求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较差2(MM)往返测平距较差I5523、导线测量数据使用电子手簿记录,导线边应离开障碍物1M以上,数据微机传输整理。4、距离经高程和高斯投影改化后进行平差计算。起算数据为CPI或CPII点,平差采用通过铁道部鉴定的平差软件。计算测角中误差18,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55,000,方位角闭合差36。CPII控制点的绝对精度应满足点位误差MX、MY10MM。44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1、测量方案加密线路水准基点埋设在线路附近稳定可靠且不易被破坏的地方,桥梁部分宜上桥埋设,埋设于桥梁固定支座正上方防撞墙顶,尽量保证在梁上下联测时不再进行水准测量。加密线路水准基点的埋设要求同线路水准基点埋点要求。加密线路水准基点测量应采用不低于DS1的水准仪,须经过检定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高程控制网加密时,水准线路必须联测到线路两端各两个以上线路水准基点上,以检验联测水准点是否发生显著沉降或被破坏(包括深埋水准点、基岩水准点)。高程控制网加密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检查I角均应不超过15;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择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的下沉。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路线进行。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往返观测在一日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水准测量的仪器及水准尺类型应按测量等级的要求选择,宜优先采用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及其自动记录功能采集数据,观测数据采用仪器内置储存器记录,并转换成电子手簿。102、技术要求水准外业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表47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DS05二等铟瓦DS13且5015(电子)60(电子)055且282水准成果,应满足如下指标表48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单位MM)限差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1020644注表中L为往返测程,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表49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观测次数等级水准仪等级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二等DS1及以上铟瓦往返往返4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二等水准线路跨越较大河流时,应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关于跨河水准测量有关规定执行。3、数据处理1)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应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以稳定的线路水准基点、深埋水准点或基岩水准点为起算点,进行整体严密平差计算,采用专业平差软件平差。高程成果保留到01MM。2)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应按环线闭合差计算MW。M和MW应符合表48的规定,否则应对较大闭合差的路线进行重测。M和MW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411145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无砟轨道对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III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评估初评通过后进行。5CPIII点的埋标与布设51CPIII标志CPIII点应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应不大于005MM。CPIII控制点标志应采用精加工原器件(要求采用数控机床),用不易生锈及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标段采用统一CPIII控制点标志。同一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应小于05MM,分解到X、Y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4MM、Z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2MM。不同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应小于05MM,分解到X、Y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4MM、Z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2MM。CPIII标志组由预埋件和棱镜等组成。预埋件、棱镜均使用普罗米新球形棱镜和相关预埋件。表51CPIII标志棱镜组安装精度要求CPIII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MM)互换性安装误差MMX0404Y0404H020252CPIII点和自由设站编号1CPIII点编号采用7位编号形式(0000300),具体要求如下为避免长短链地段编号重复的问题,前4位采用四位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5位正线部分为“3”,第6,7位为流水号,0199号数循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下行线轨道前进方向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下行线轨道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CPIII布点时要对点位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描述的内容包括位于线路里程(里程要12准确,精确至米)、线路的左、右侧、外移距离、桩类型、具体设置位置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点位描述附在成果表里。丢失或破坏后补埋点,新点号一般可通过修改原点号中的第5位得到。CPIII点编号路基地段宜标绘于接触网杆(或临时基础内侧),标志正下方002M;桥梁地段宜标绘于挡砟墙内、外侧,顶面下方002M。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刻绘,“成绵乐城际铁路CPIII”和施工单位名简称采用黑体字,CPIII点号采用ARIAL字体,每行居中排列。点号铭牌采用白底红字,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30CM。2自由设站编号CPIII测量过程中的自由设站点编号根据连续里程和测站号等相关信息来进行编制,如0613C101。前4位为里程,第5位C代表初次建网测量,B代表补测,F代表复测,J代表竣工测量,第6位1代表第一次测量,第7位和第8位代表测站顺序编号,0199号数循环。测站顺序编号由各标段自行分配,但标段连接处相邻标段应进行协调,保证CPIII测站编号不重复。53CPIII点的布设CPIII点应成对布设,距离布置一般约为60M,且不应大于80M。点位埋设于接触网杆或其基础、桥梁防撞墙、隧道边墙等位置。CPIII点布设高度应大致等高,并应设在设计轨道高程面03M以上。CPIII点的埋设一般宜采用预埋方式进行布设;对于后埋的,采用快干砂浆、水泥或者锚固剂等进行固定,确保CPIII标志预埋件的稳固。贵广铁路CPIII点名0268301单位中铁五局埋设及保护责任人张三测量人员李四精密测量标志,请注意保护非施工所需严禁碰触13531桥梁段CPIII点的布设CPIII点布设在简支梁固定端距梁端05M的位置。1)简支梁部分对于24或32M简支梁每2孔布设一对CPIII点,相邻两对CPIII点相距约为64M(3232),56M(2432)或48M(2424)。对于连续24M简支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每三孔布设一对CPIII点。2)普通连续梁对于连续梁,CPIII应优先布设于固定端上方。对于跨度超过80M的,应在跨中部分布设一对CPIII点,该对CPIII点应尽可能在同等条件下使用,使用前并应复核。532路基段CPIII点的布设路基段在接触网基础上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CPIII辅助立柱。待基础稳定后,在CPIII辅助立柱上使用快干砂浆或锚固剂埋设CPIII标志预埋部分。533隧道内CPIII的布设CP控制网布设的技术要求如表73所示。表73CP控制网布网要求隧道里一般布置在电缆槽上方3050厘米的隧道边墙上(埋设横插基座)或外侧排水沟顶端(埋设立式基座),如图71所示控制网级别测量方法纵向网点间距备注CP自由测站边角交会5070米一对横向点间距1020M14在隧道两侧边墙上成对开凿安装孔孔径25毫米,孔深60毫米,开孔位置高于外轨轨顶面60厘米,然后使用云石胶埋设横插基座轴套,相邻两对CP点在里程上相距约60米,进行观测时,插入横插基座,并紧配合螺母,基本保证横插基座呈水平状即可,观测完后或者不用时需要拧上轴套保护盖。6CPIII网测量与数据处理CPIII控制网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施测。CPIII平面网附合于CPI、CPII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应联测一个CPI或CPII控制点。61CPIII网网形一般情况下,CPIII网测量网形式见下图61。图61测站间距为120M的CPIII平面网构网形式因遇施工干扰或观测条件差(曲线段或通视条件差的地段)时,CPIII平面控制网可采用图72所示的构网形式,平面观测测站间距应为60M左右,每个CPIII控制点应有四个方向交会。15图62测站间距为60M的CPIII平面网构网形式62联测CPI和CPII点CPIII控制点测量方法及与上一级控制网的关系在自由站上测量CPIII点时,应同时观测满足联测要求的所有CPII和CPI点,CPI和CPII点必须采用与CPIII点一致的棱镜。CPIII点与CPII点联测置镜于CPII点后视与其通视的CPII点,CPII点联测时至少与3个CPIII点进行联测,有可能时应尽可能多的联测CPIII点,联测长度控制在150200米之内。也可在自由设站观测站上直接联测CPII点,联测不少于三个自由站。各CPIII测量组中需使用同一种棱镜(含联测CPI点、CPII点和加密CPII点),并做好棱镜常数等参数的设置工作。联测CPI、CPII点采用的联测网形应保证3个或以上连续的自由测站上观测CPI、CPII点。图63自由设站置镜立联测CPI、CPII点63CPIII网平面测量631仪器设备要求用于CPIII测量的仪器设备通过国家法定机构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1、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1,测距中误差1MM2PPM。2、水准仪不低于DS1级的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瓦尺。3、配套的温度计量测精度不低于02,气压计量测精度不低于5HPA。16632仪器检验和校正平面观测前,应对全站仪进行检验和和校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检验。(2)调焦镜运行正确性的检验。(3)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照准部旋转轴正确,各位置气泡读数较差不应超过一格。(4)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5)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稳定性的检验。(6)水平轴倾斜误差(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检验,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0。(7)视准轴误差(2C,视准轴不与水平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的检验,DJ1型仪器不应超20。(8)竖盘指标差的检验,DJ1型仪器不应超8。(9)对中器的检验和校正。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10)测距加常数及棱镜常数的检验。633观测要求CPIII网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测量。自由测站的测量,每个自由测站,一般以前后各3对CPIII点为测量目标,每个CPIII点至少从3个测站上分别联测。一般应尽量选择无风的阴天进行或夜间进行观测,并准确测定每站测量时的温度和气压。CPIII控制网观测的自由测站间距一般约为120M,自由测站到CPIII点的最远观测距离不应大于180M;每个CPIII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CPIII控制网水平方向应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当观测方向较多时,也可以采用分组全圆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应满足下表的规定表61CPIII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2C互差归零后方向值较差052696CPIII平面网13696CPIII平面网距离测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17表62CPIII平面网距离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测回盘左和盘右半测回距离较差测回间距离较差CPIII平面网2或31MM1MM距离测量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当CPIII平面网外业观测的水平方向和距离的技术要求不满足以上技术要求时,该测站外业观测值应部分或全部重测。634主要技术指标CPIII平面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63的规定。表63CPIII平面网主要技术指标控制网名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同精度复测坐标较差CPIII平面网自由测站边角交会1810MM1MM3MMCPIII平面自由网平差后,方向改正数的限差为3,距离改正数的限差为2MM。CPIII平面约束平差后的精度指标应满足表64的规定,单位权中误差宜为0713,可靠性指标最小为015,平均为025。表64CPIII平面网平差后主要技术要求与CPI、CPII联测与CPIII联测控制网名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距离中误差点位中误差CPIII平面网4040MM3020MM10MM20MMCPIII平面网的平差计算取位,应按下表的规定执行。表65CPIII平面网平差计算取位控制网名称水平方向观测值()水平距离观测值(MM)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MM)点位中误差(MM)点位坐标(MM)CPIII平面网01010010010010118635CPIII网分段与测段衔接CPIII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测段长度不宜小于4KM。测段间应重复观测不少于6对CPIII点,作为分段重叠观测区域以便进行测段衔接。区段搭接不应位于车站范围内。施工时CPIII网两端应分别预留6对CPIII点区段,作为后续CPIII控制网连接区域。测段之间衔接时,前后测段独立平差重迭点坐标差值应满足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III网平差,应采用本测段联测的CPI、CPII控制点及重叠段前测段26个CPIII点进行约束平差。再次平差后,其他未约束的公共点在两个区段分别平差后的坐标差值应不大于1MM。完成全部平差后,重叠点的坐标应采用前一区段CPIII网的平差结果。坐标换带处CPIII平面网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I、CPII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交相邻投影带两套CPIII平面网的坐标成果。两套坐标成果都应该满足上面的精度要求。提供两套坐标的CPIII测段长度不应小于800M。636外业记录外业记录须在现场测量时记录各测站的实际情况,它是CPIII测量的重要原始数据,应在现场认真填写,在每段CPIII测量结束后装订后存档。外业测量时,对于特殊情况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对于填写不下的,另附纸张说明。重叠点的坐标应采用前一区段CPIII网自由设站记录表19线段第页,共页测量单位天气自由设站编号仪器高温度气压测量点编号棱镜高备注测量点编号棱镜高备注测量点标记示意图线路里程方向说明将自由测站编号、CPIII轨道标记点编号应在该示意图上标记出来,每20一测站均应填写一张表格(根据现场施测情况绘制草图)。司镜记录年月日637内业数据处理CPIII点的平面数据处理软件采用铁二院客运专线CPIII测量系统。该软件应能够兼容目前主流的各型全站仪和各类CPIII标志,能够对外业观测数据按照规范要求的各项精度指标进行检核,并提供合格的数据处理成果。观测数据存储之前,必须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检核。检核方法可以采用手工或程序检核。观测数据经检核不满足要求时,及时提出重测,经检核无误并满足要求时,进行数据存储,提交给数据计算、平差处理。平差处理流程及相关要求1)数据传输及预处理将外业采集软件记录的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数据整理、检查后,利用多测回测角测站平差计算软件对方向观测法和分组方向观测法的测站数据进行测站平差和观测数据检核。测站平差报告应标明控制等级、观测仪器、棱镜类型、天气、观测日期和时间、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等信息,应正确标明观测量的差值和限差指标。测站平差报告应有文本和表格两种文件形式。2)坐标概算及距离改化坐标概算是常规平差的首要任务,误差方程列立是基于待定点的近似坐标的。距离改化包括高斯投影距离改化和距离高程改化。3)粗差的剔除4)边、角权比使用合适的定权方法确定两类观测量(边、角)的合理的权阵。5)起算点兼容性检查约束平差之前进行一次拟稳平差,根据拟稳平差给出的已知点残差值进行兼容性分析。对不兼容的已知点应进行外业复核,并对成果进行修正。6)平差计算平差计算对验后单位权中误差、观测值改正数与精度应进行检核。217)成果成果文件应包括平差精度评定文件;平差后成果文件;控制网网形图;相邻CPIII控制点相对精度图;重叠点坐标比较表。成果表格式参照表67。表66CPIII控制网测量成果表XXX线CPIII控制测量成果表XX至XX段(DKXXXXXXXDKXXXXXXX)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度分;高程基准投影面大地高程M;高程异常M;X0KM;Y0KM位置描述序号点号X(M)Y(M)H(M)点位中心高程(M)线路里程连续里程线路左右侧外移距(M)备注计算复核监理日期64CPIII网高程测量641联测网形CPIII水准联测采用单程矩形闭合环水准路线进行测量。采用单程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时,CPIII控制点间的水准路线图如图65所表,以保证每相邻的4个CPIII点之间都构成一个闭合环。外业观测时,左边第一个闭合环的4个高差应该由两个测段完成,其他闭合环的三个高差可由一个测站按后前前后或前后后前的顺序测量。CPIII点与上一级水准点的高程联测时,应采用独立往返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如图65所表。22图65单程矩形闭合环642主要技术要求CPIII高程控制网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67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观测次数附合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3DS1及以上因瓦往返往返8精密水准测量精度应符合表68的规定。表68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MM)限差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精密水准204012884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为检测测段长度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2)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要求表69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MM)两次读数之差(MM)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下丝读数(M)23精密水准070560204003在下列情况下,CPIII高程网的外业观测值应该部分或全部重测1)当CPIII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测站数据质量不满足表68及表69的要求时,该测站的数据应该重测。2)当CPIII高程网水准路线的限差超过表69的要求时,该水准路线的数据应该重测。3)当根据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超限时,首先应对闭合差较大的闭合路线进行重测,重测后MW仍超限,则整个CPIII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数据都应该重测。4)CPIII高程网复测时,若建网测量和复测联测上一级水准点的方法和数量相同,则约束平差后两次测量CPIII点高程的较差,应不大于3MM,否则复测的CPIII高程网数据应补测或重测。643桥面高程传递当桥面与地面间高差大于3M,线路水准基点高程直接传递到桥面CPIII控制点上困难时,可采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法传递,观测两遍,且要求仪器变换仪器高,每次要求手工观测四个测回。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就是在没有仪器高和棱镜高量取误差的情况下,求出点A和点B的高差。其测量原理,见下图66所示。图66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表610的要求。测量中,前后视必须是同一个棱镜。观测时,棱镜高不变;仪器与棱镜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最大不应超过150M。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一般距离差值不宜超过5M。观测时,要准确测量温度、气压值,以便进行边长改正。24表610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指标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测回数两次读数差()测回间指标互差()测回间较差()测回数每测回读数次数测回内较差(MM)测回间较差(MM)4505020442020644内业数据处理CPIII高程网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评定与检核的内容如下测站数据检核、水准路线数据检核,当CPIII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要进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的计算。CPIII高程网内业平差计算和基础控制资料的选用,应满足下列原则1)CPIII高程网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数据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2)CPIII高程网采用联测的稳定线路水准基点的高程作为起算数据进行固定数据平差计算。表611精密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精密水准001010010010101645CPIII高程区段接边处理CPIII高程测量分段方式与CPIII平面测量分段方式保持一致,前后段接边时应联测另外一段2对CPIII点。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区段CPIII网平差,应采用本区段联测的线路水准基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连续12对CPIII点高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646CPIII高程成果的取用相邻CPIII点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CPIII高程点复测时与原测成果的高程25较差2MM,且相邻点的复测成果高差与原测成果高差较差1MM时,采用原测成果。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III点采用同级扩展方式更新成果。7CPIII网的复测与维护为了保证无砟轨道施工的精度,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无砟轨道板、轨道精调等施工阶段及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对CPIII网进行复测。71CPIII网复测CPIII网测量完成与后续各工序(轨道基准点的测量、铺板和轨检)开始进行的时间不宜相隔太长,以减少桥梁或路基可能发生沉降对CPIII点精度的影响。72复测精度指标721平面1、平面控制网复测构网方式与建网测量时保持一致;2、复测的段落划分应尽量与建网测量时保持一致,当不能和建网测量保持一致时,复测的段落两端也应该预留6对CPIII点作为搭接,且应有一个CPII加密点位于预留的6对CPIII点中间;3、联测上一级控制点CPI、CPII的方法和数量应该与原测网相同;4、相邻测段衔接测量时,重复观测的CPIII点对应与原测相同,数据处理方法上同原测相同;5、不同投影带处的衔接测量,重复观测的CPIII点对应及联测的CPI、CPII控制点应与原测相同。坐标系统换带处CPIII平面网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I、CPII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供相邻两个投影带两套CPIII网平面坐标成果。两套坐标成果都应该满足CPIII测量精度要求,提供两套坐标的CPIII测段长度不小于800米。6、CPIII点复测精度应满足表71的要求。表71CPIII平面网复测坐标比较表26测量方法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同精度复测坐标较差自由测站边角交会1MM3MM722高程CPIII高程控制网复测应在平面网复测完成后进行,高程网复测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技术指标进行,在进行CPIII网水准复测时,应同时进行梁下加密水准点的复测工作,并重新进行三角高程上梁的测量工作,必须要保证梁上加密点间满足二等水准要求,且应符合以下条件1、高程控制网复测水准路线与建网测量时保持一致;2、联测上一级水准点的方法和数量应该与原测网相同;3、相邻测段衔接测量时,重复观测的CPIII点对应与原测相同,数据处理方法上同原测相同;4、外业观测限差在仪器里设置,观测超限时自动提示,并进行重测。CPIII高程控制网挂观测完毕,应对外业数据作质量检核,主要包括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水准路线环闭合差、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和每公里全中误差的检验,限差满足表72要求。表72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MM)限差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精密水准204012884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在上述各种限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与原测相同的软件和方法进行严密平差,约束平差后两次测量的CPIII点高程较差应小于3MM。723成果选用CPIII网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坐标较差应3MM,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较差应2MM。较差超限时应结合线下工程结构和沉降评估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分析结论采取补测或重测措施。坐标增量较差按下式计算27复原复原CPIII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高程成果增量较差应2MM。高程增量较差应按下式计算复原复测完成后,应对CPIII网复测精度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后,对复测数据和原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对超限的点位认真进行原因分析。确认复测成果无误,为保证CPIII点位的相对精度,对超限的CPIII点应按照同精度内插的方式更新CPIII点的坐标。最终应选用合格的复测成果和更新成果进行后续作业。724成果报告要求复测成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任务依据、技术标准。2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情况。3复测控制点的现状及数量,复测外业作业过程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4复测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1)平面观测的距离和方向残差的统计;(2)水准测量测段间往返测较差、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统计。5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1)平面控制网复测与原测坐标成果较差;(2)坐标增量较差按下式计算;(3)相邻水准点复测与原测高差较差;(4)高程成果增量较差。6复测后成果。7需说明的问题及结论、建议。2873CPIII网维护由于CPIII网布设于桥梁防撞墙和路肩接触网基础上,会受线下工程的稳定性等原因的影响,为确保CPIII点的准确、可靠,在使用CPIII点进行后续轨道安装测量时,每次都要与周围其它点进行校核,特别是要与地面上稳定的CPI、CPII点进行校核,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应加强对永久CPIII点的维护,为成绵乐客专建成后的养护维修提供控制基准。1)补设CPIII标志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并在原标志附近重新埋设。2)补设CPIII点的编号同新设CPIII编号一样,采用7位编号形式(0000400),具体要求如下为避免长短链地段编号重复的问题,前4位采用四位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5位正线部分为“4”,第6,7位为流水号,0199号数循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下行线轨道前进方向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下行线轨道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CPIII布点时要对点位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描述的内容包括位于线路里程(里程要准确,精确至米)、线路的左、右侧、外移距离、桩类型、具体设置位置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点位描述附在成果表里。丢失或破坏后补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