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外汇与汇率.ppt_第1页
03外汇与汇率.ppt_第2页
03外汇与汇率.ppt_第3页
03外汇与汇率.ppt_第4页
03外汇与汇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外汇与汇率,第一节 外汇的概念,一、外汇(Foreign Exchange)的定义 1、动态的定义:指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一种行为或活动。 2、静态的定义: 是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能成为外汇的。 3、IMF的定义:“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国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4、我国的定义:按照1996年通过并于1997年1月和2008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定义,“外汇是指以下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

2、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具体包括:(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二、 外汇的基本特征 1、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 2、充分的自由兑换性; 3、普遍接受性和可偿付性。 三、外汇的种类 按外汇的自由兑换性这一本质特征来考察,分为: 1、自由外汇指毋须货币发行国批准,可以随时动用,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可向第三国支付的外汇,其基本特征是可自由兑换。 2、记帐外汇又称清算外汇,它只用于签订了清算协定的两国或多国之间贸易往来的支付。,第二节 外汇汇率,一、汇率的定义 两种

3、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比率或比价。 二、汇率的作用: 1、作为外汇买卖的折算标准; 2、作为联系国内外货币价格之间的桥梁,通过汇率,可将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内商品、劳务价格转化成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反之亦然; 3、作为调节本国经济的一种经济杠杆,并通过适时调整实现某一时期的经济目标; 4、作为反映经济状况的指示器,提供一国经济发展、贸易及资本往来等方面的信息。,二、外汇的标价方法,(一)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用若干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币,或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的一种汇率表示方法。 在这一标价法下,外国货币好似“商品”,称为单位货币;本国货币好似

4、货币,称为计价货币,两者对比后的直接标价法,则表示银行买卖一定单位的外币应付或应收多少本币。 特点: (1)外币的数量固定不变,折合本币的数量则随着外币币值和本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 (2)汇率的涨跌都以本币数额的变化而表示。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成本币的数额比原来多,则说明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在这种方式下,外汇汇率的涨落与本币标价额的增减是一致的,更准确地说,本币标价额的增加“直接”地表现了外汇汇率的涨跌。,(二)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用若干数量的外币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币,或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的一种汇率表示方法。这一方式下,本币好似

5、“商品”,作为单位货币,外币好似“货币”,作为计价货币,两者对比后的汇率,表示银行买卖一定单位的本币应收或应付多少外汇。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采用该标价法。 特点:(1)本币的数量固定不变,折合成外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币和外币币值的变动而变动。(2)汇率的涨跌都以相对的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如果一定单位的本币折成外币的数量比原来多,则说明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 (三)美元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特点:美元的单位始终不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是通过其他货币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外汇交易量的猛增,为了便于国际间进行交易,而在银行之间

6、报价时采用的一种汇率表示法。目前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已普遍使用。,(一)按政府采取的汇率政策划分 1、固定汇率(fixed rate) 是指因某种限制而在一定的幅度之内进行波动的汇率。 特点:该汇率在规定幅度内相对固定,具有相对稳定性。 历史上存在两种固定汇率,一是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 2、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 指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不受限制,而主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涨落的汇率。,三、汇率的种类,(二)按汇率计算方法划分 1、基本汇率(base rate) 指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汇率。 2、套算汇率(cross rate) 指通过两种货币

7、基本汇率之比套算出的汇率。 如:已知英镑与美元的汇率为:GBP1=USD1.8646 又知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为:USD1=JPY104.075 则英镑与日元的套算汇率就是:GBP1=1.8646104.075=JPY194.0583 (三)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 1、即期汇率(spot rate)是指目前的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2、远期汇率(forward rate)是指将来某一时刻的汇率,比如1个月后的、 3个月后的或6个月后的汇率,用于外汇期货买卖。,(四)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 、买入汇率(buying rate) 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外币折

8、合本币较少的那个汇率或采用间接标价法时,本币折合外币较多的那个汇率,即为买入价; 2、卖出汇率(selling rate) 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采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折合本币较多的那个汇率或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币折合外币数额较少的那个汇率,即为卖出价。 3、中间汇率(middle rate) 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 中间汇率=(买入价+卖出价)/2 4、现钞汇率(bank notes rate) 一般来说,外国现钞不能在本国流通,只有将外钞兑换成本币,才能够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把外币现钞换成本币,就出现了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率,即现钞汇率。,(五)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

9、划分 1、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简称T/T rate) 2、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简称M/T rate ) 3、票汇汇率(demand draft rate,简称D/D rate) (六)按对外汇管制的程度不同划分 1、官方汇率(official rate) 是指国家机构确定、调整和公布的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这一汇率为准。 我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就属于官方汇率。 (1)单一汇率 (2)多重汇率:包括双重和多重汇率 2、市场汇率(market rate) 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的实际汇率。,(七)按汇率与货币的实际价值关系

10、划分 1、名义汇率(nominal rate) 由官方法定的或在外汇市场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 2、实际汇率(real rate)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目的在于反映通货膨胀对名义汇率的影响。,或: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八)按汇率制定的依据不同划分 1、双边汇率(bilateral rate) 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2、加权汇率 (wrighted rate ) 又称有效汇率。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公布17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若干种有效汇率指数,包括劳动力成本、消费物价、批发物价等等为权数的经加权平均得出的不同类型的有效汇率指数。以贸易比重

11、为权数的有效汇率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幅度。 有效汇率的公式如下: A币的有效汇率=A币对i国货币的汇率A国对i国的贸易值/A国对外的贸易总值,一、汇率决定的基础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1英镑含金量7.32238克,1美元含金量1.50463克, 英镑和美元的铸币平价= 7.32238 1.50463=4.8665。 英镑和美元的汇率围绕着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内波动(6 )。 1英镑黄金的运送费用为0.03美元,如汇率4.8965,美国进口商会选择运送黄金来支付货款,英镑的需求下降,汇率下跌。 汇率4.8365,美国出口

12、商会选择将英镑兑换成黄金运回国,英镑的供给下降,汇率上升。,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基础及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金块本位兑换有数量下限的规定,金汇兑本位国家以法律规定货币含金量,可以通过兑换金本位制国家货币来兑换黄金。 汇率是由黄金平价(含金量之比)决定的。 (三)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汇率平价1的范围内波动。这种由法律规定的比价叫做货币比价。 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货币汇率实行浮动制

13、,货币比价等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这个叫购买力平价。,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差额 2、通货膨胀差异 3、利率差异 4、经济增长 5、汇率预期 6、外汇干预 7、其他因素:如政治因素、市场投机因素等,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2、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3、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4、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二、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2、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3、对国际债权债务的影响 三、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国际借贷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1

14、9世纪60年代提出,又称为国际收支说。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葛逊(GLGoschen) (一)核心观点 汇率是由外汇的供求决定的。国际间的商品劳务进出口、资本输出入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收支活动会引起国际借贷的发生,国际借贷又引起外汇供求的变动,进而引起外汇汇率的变动。因而国际借贷关系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定时期内,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中对外收入增加,对外支出减少,对外债权超过对外债务,则形成国际借贷出超;反之,对外债务超过对外债权,则形成国际借贷入超。 借贷按流动性强弱可分为固定借贷与流动借贷。只有流动借贷才对外汇供求进而对汇率产生影响。,第五节 汇率理论,(二)对该理论的评价 该学说在金本位制

15、度下是成立的。此理论对汇率变动原因的解释(由外汇供求关系亦即流动借贷引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事实证明,国际收支失衡是导致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同时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短期的汇率变动。,1922年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创立。 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均具有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据”;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决定的,即汇率的涨落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 (一)一价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得利提出,在没有关税、运输成本

16、和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套利行为会使同一商品在各国的价格相等。 则Pia=PibS i=1,2,3.n,二、 购买力平价理论(thero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二)绝对购买力平价 E=Pa/Pb,汇率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价格水平之比。 (三)相对购买力平价 动态的看,汇率的升、贬值是有两国的通胀水平决定的。 E1=E0Ia/Ib E0为原汇率,E1为变化后的新汇率,Ia为a国物价变动率(用物价指数表示),Ib为b国物价变动率。 e=P-P*,三 、对该理论的评价 该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期,是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产物。当时各国相继从金本位

17、制改行纸币流通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此时提出该理论是适时并有一定道理的。具体表现在: 1、该理论较令人满意地解释了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具有相当的意义。因为它是根据两国货币各自对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比率,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能相对合理地体现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另外,从统计验证来看,相对购买力平价很接近均衡汇率。 3、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唯一的传统汇率决定理论。为金本位制度崩溃后各种货币定值和比较提供了共同的基础。,该理论的不足: 1、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

18、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忽视了汇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反作用。 2、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物价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即一般物价为指标,很难确定。 3、绝对购买力平价方面的“一价定律”失去意义。因为诸如运费、关税、商品不完全流动、产业结构变动以及技术进步等会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化从而使一价定律与现实状况不符。,三、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M Keynes)在1923年提出,并经西方经济学家的发展而成为一种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19、 一、核心观点 通过利率同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的原因。 该学说认为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差决定的,(远期汇率的升水、贴水率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异)并且高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为升水,在没有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情况下,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interest parity)成立。,(一)无抛补利率平价,结论:预期汇率的远期变动率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二)有抛补利率平价,经济含义: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三)利率平价与费雪效应 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A国

20、名义利率= A国实际利率+ A国预期通货膨胀率 B国名义利率= B国实际利率+ B国预期通货膨胀率 若:A国实际利率= B国实际利率 A国名义利率B国名义利率=A国预期通货膨胀率B国预期通货膨胀率,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一)M-F模型的基础,i,Y,IS,LM,BP,i0,Y0,BP曲线的形状 1、资金完全流动 2、资金完全不流动 3、资金不完全流动,(二) M-F模型的政策分析 1、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条件下,i,Y,BP,i0,Y0,(1)固定汇率制度 货币扩张LM向右Y上升,i下降进口增加逆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流通量减少LM向左回到原来位置,财政扩张IS向右Y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