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合作评改四重奏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合作评改四重奏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合作评改四重奏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合作评改四重奏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合作评改四重奏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合作评改四重奏人教版新课标作文评改是整个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是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的归纳、总结和提高。 评改的任务不仅是引导学生体会自己习作的成功, 而且也是作文指导工作的升华、 批改工作的延续。 有效的评改, 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写作的欲望, 激发再创作的热情。 如何才能让作文评改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呢?“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因为学生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 自尊和归属更能得到体现, 其中小组合作正是集体学习一种有力的表现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无戒备、轻松的气氛中听取和采纳他人见解,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有限时

2、间内辨析、取舍、评价、知识重组乃至创新,形成立体知识网络, 这种教学情境在学生大脑中不易消失,甚至保持很久。对于不善思索的学生来说,可以体验和感受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分享小组成功的喜悦, 认识到积极探索、 大胆想象及创造的价值; 对优异者则受益更多,这各学习策略给他们创造了更宽阔的舞台,发挥其辐射力, 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向别人学习, 对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极有帮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 思维及胆量的训练, 获得更多的机遇, 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笔者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引进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评改结合,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一

3、、深化立意所谓立意,是指在构思过程中,对生活素材进行具体的感知,体验和理解,形成明确的思想,获得鲜明的印象,凝成深厚的情感,经过提炼和选择,所确定的文章主旨。怎样立意,对于文章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立意不好,则即使拥有好的题材, 也是一种浪费。 合作评改中, 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从探讨立意入手,更容易发现文章立意是否合适, 对不合适或是深度不够的立意, 进一步修改、深化立意,往思想的海洋深处去探险,去猎奇,去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思想珍珠。1、题材微调一切优雅的文章不是别的,只是各种角度、各种方位下所见的人生的图画。面对广泛的社会生活发来的信息,每个人都有心灵的敏感性、 即吸收生活和感应生活的

4、特殊角度, 从而使立意有了多种可开辟的途径。但学生在独立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生活的真实, 只懂得如实地描绘发生的事情。 如果生活的真实恰好符合立意要求, 则写作也能成功。 但有时候学生选用的题材未必恰好如愿以偿,合作评改的任务,就是对题材进行适度的微调,使其出现应有的效果。如话题作文 “巧合” ,学生选择的题材是 “筷子打架” :在一次家族聚餐上,对美食有着同一爱好的妈妈和小外公总是不谋而合地选中了同一个菜肴。应该说,这个题材很有可看性,但小作者只是平实地记叙了几次“筷子打架”,文章波澜不兴,读来不免滋生美中不足之感。小组评改时,大家也提出了这个遗憾,怎么才能让这篇文章 “亮” 起来呢?

5、大家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觉得是否可以对题材增加一点儿“虚构”将第三次“筷子打架”做一些巧妙的改变,让无意的“打架”变成有心的谦让,让“爱”的旋律悠扬地在饭桌上奏响!服务员又上菜了,还是鱼,而且是妈妈酷爱的石斑鱼。 菜经历了一个轮回后,转到了妈妈面前。 妈妈正想出击, 筷子却犹豫了她怕与小外公撞上。 妈妈的筷子在空中停顿了一下后, 不情愿地转向旁边的小虾。 可是,尴尬继续蔓延当妈妈发现小外公也在夹的时候,已经晚了,两双筷子又一次发生了打架事件。妈妈吃了一惊:小外公并不喜欢吃虾呀 ! 但她很快就明白了,小外公的意图显然和她不谋而合。她转头望向小外公,两人会心一笑,继续开始用餐。2、首尾润色高明的

6、作者, 能够将立意潜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 文章行云流水, 不着痕迹。但小学生正是练笔阶段,却未必需要这么深厚的写作功底。对小学生而言,让立意明明白白地表露在文章之内, 更适合于他们的特点。 文章一下笔就直奔中心,使人读了一下子就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结尾时呼应开头, 全篇浑然一体。这样的方式,学生落笔时不至于离题或是偏离中心。 因此,合作评改时,引导小组成员注意文章首尾,也能让文章生色不少。如话题作文“乐园”,学生选择的题材是练习奥数带来的成功境界。她从喜欢奥数出发,写奥数带给她的困扰、失败,写她在失败之后的坚持与奋起,写比赛获奖之后的喜悦与自豪。仅仅是这样的描述,总觉得主题“乐园”

7、有些暗淡,雾里看花模糊不清。 合作评改时, 甚至有同学指出这篇文章离题了。深入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同对首尾进行润色,让题材在首尾的映衬下,显出其特色来。开头小草说: “乐园是芬芳的泥土,它让我根系于此。”雄鹰说:“乐园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它指引我展翅高飞。”鱼儿说:“乐园是广阔的海洋,它让我穿梭自如。”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园。我的乐园可有点儿特别。结尾奥数,教会我自强不息,领略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深刻涵义;奥数练习,好比是春天栽下的果,善于坚持和奋斗的人才能在秋天尝到它的甜。这本普普通通的奥数书不就是我最乐意滞留的乐园吗?3、题目加工题目是文章的“眼”,好题文一半。有些学生的文

8、章,就文章来说,题材不错,立意也合适。但是,必须是读了全文后才能够领略到文章的美。因为题目太普通,引不起阅读的兴趣。如果能够打破学生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从中心出发找到新的突破口切入定题, 在题目中显出作者别具一格的立意来,无疑有画龙点睛之效,让人耳目一新。如习作书房,学生写小书房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收获。 行文描写自然流畅,内容选择也生动具体,但就是题目让人一下子就猜到是“书房”,继而不免产生“书房有什么可看”之类疲态想法,阅读兴趣就大大降低了。合作评改中,大家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出奇地一致,认为题目太简单,缺乏诱惑力。讨论后,学生拟出了几个不错的题目:书香袅绕、宁静的港湾、沁人的书香、被快乐填满的

9、空间,其中宁静的港湾获得了全票通过。改了题目的文章,重新放到诸多作文之中,阅读次数一下子提高了。二、更新题材选材时,所选材料“一提起来自己就很感动”,“亏他想得出来”的事件,写出来一定能打动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文章就成功了一半。但只是一半,另一半则在乎作者对题材独具匠心的安排上。而这些细节, 学生自己因为“身在庐山中”,所以“不识真面目”。合作评改起到了“三个臭皮匠”的作用,几双眼睛一起努力,就能发现问题,点石成金。1、将角色巧转换转变角色,即用第二人称或者干脆编写成童话等方式, 换个角度写文章, 使老材料出新花样。 有些材料人人皆知, 当同学们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 许多人往往会

10、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些材料。 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 千人一面,缺少新意。 如何就同样的题材中写出不一样的风采来, 让文章更吸引眼球、引人入胜呢?六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山中访友给了我们一点启示:文章还可以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写,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但去除了老套平乏之感,而且还更有亲切感。合作评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时, 对于重复的题材, 大家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提出了转换角色的写作方法。 如一生写的是老家门前的一条小溪流带给自己的快乐, 从溪流的景色, 在溪流中捉鱼等情节出发, 尽管也觉得富于童趣,但因为此类作文实在普遍, 体现不出文章的独特之处。 当这名学生采纳了小组评改的意

11、见,改成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文章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你总是特别慷慨,只要天气微热,你就释放出无数叫不出名字的鱼儿。 看哪,水波荡漾了,恍惚间,有小鱼游过来了。我慌慌张张地伸手,一把按下去,水花飞溅,手下却并没有捕捉到什么。原来只是你的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嘿,别以为我会放弃,我认真地凝视着,在你的眼中,映出我专注的神情。是这个打动了你么?你终于不再用水波蒙蔽我, 你终于让一尾调皮的小鱼进入了你的怀抱! 我卷起袖子,赶着鱼儿嬉耍的时机,伸手一抓。呀,抓住了!尽管鱼儿溅了我一身水!瞧你乐的样子,是在取笑我的狼狈么?2、让情节变曲折作文的情节追求一波三折, 活动过程复杂一点, 事情变化曲折一些, 生活阅

12、历丰富一点。作文是现实和艺术的结合, 允许适当的加工,通过想象增加一些 “虚构”的波折,文章会更富于趣味性。在合作评改中,引导学生集中小组智慧,立足于原作的基础, 构思一些曲折的情节来, 对评改的学生而言, 可以体验挑战的乐趣;对被评改的学生而言,则是一次习作质量的提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爱”,一位学生写的是她生日那天,她的妹妹将外公送给自己的珍珠挂件转送给也拥有另一枚珍珠挂件的她, 让她拥有完整的一对珍珠挂件的事情。 这篇文章得到了组内同学的赞赏和推荐, 获得了在全班朗读的机会。但很明显,这篇作文还有提升的余地。集体评改时,我推荐了欧亨利小说麦琪的礼物,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效仿麦

13、琪的礼物,将生日送礼变成儿童节双向赠礼, 将单向的爱变成彼此的爱, 将一点意外变成双重意外。笔锋这么巧妙地一转,文章从平铺直叙变得跌宕起伏,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我将礼物递给妹妹: “妹妹,你,你一定要好好收藏这份礼物啊!”我的双手犹豫着,我的内心 扎着。是的, 份礼物, 份我即将要送 妹妹的礼物在我心中占据着多么巨大的分量啊! 妹妹一定猜想不到, 我会把 么重要的礼物送 她,只 了成全她 有完整的珍珠挂件! 是的,我送出了外公送 我的礼物 那枚珍珠挂件,我希望妹妹能 完整地 有它 !妹妹走了,我落寞地坐在自己的小房 里, 目光落到了妹妹的礼盒上。 好奇心占据了我的心房:妹妹会送我一份什么礼物呢?我打开了盒子:啊!里面,里面怎么是我差点惊叫起来, 一枚漂亮的珍珠挂件静静地躺在盒子里那是外公送 妹妹的珍珠挂件! 妹妹把她送 了我, 只 了成全我 有一 完整的珍珠挂件!3、在支点上求异阿基米德 : “ 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 地球。”学生 作中也存在着 的支点,同 目,同 材,甚至同立意,怎 才能避开千篇一律的 尬局面,关 在于 材的表述角度, 即从文章的支点上做文章, 使其更有 服力, 更有表 力,更有感染力,更有震撼力。合作 改中, 从同 的 材中 契机, 找巧妙的支点,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六年 上册第八 元的作文 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