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准确地翻译课文。2、能在梳理和理解情节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背诵课文。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4、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重点难点:重点:目标 1、 2 难点:目标 3、4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学1、文学常识: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代整理编辑, 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 篇。体例为体。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第 1 页共 15 页栩如生。另
2、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 画蛇添足 ”“ 狐假虎威 ”等。战国策 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 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2、注音:昳()丽朝()服衣冠() 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3、朗读课文,对文中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些了解,谈谈你对他们的初步印象: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 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 不理政事, 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 三年不飞不鸣, 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 “此鸟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从
3、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4、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正面例子:第 2 页共 15 页我国历史上谏难、纳谏尤难的反面事例:5、我的疑问:二、课堂助学(一)导入: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以敢于进谏和雄辩著称的谋士,他历事桓公、 威王、宣王三朝, 为齐国的称霸立下了赫赫功劳。他就是邹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邹忌, 一起去感受一下他雄辩的智慧。(二)明确学习目标(三)了解战国策完成“课前导学”1(四)解题 :1、课题中“讽”是什么意思?“纳谏”又作何理解?2、交流对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认识。(五)朗读课文:1、正音(完成课前导学2)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3、学生大声、自由地
4、朗读课文。(六)研读课文第1 节。 1、自读结合书下注释, 疏通文意,对难于理解的词句进行勾画。第 3 页共 15 页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的实词、虚词:修()昳丽() 朝()服()衣冠孰与()孰视之()弗如()窥镜()美我()私我()而形貌昳丽()而复问其妾()齐国之美丽者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暮寝而思之()自以为不如()重点的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指名翻译课文第1 节
5、。4、思考并讨论:(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写邹忌从妻、 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第 4 页共 15 页一个深刻的道理 的 起。( 2) 忌 王的起因是什么 ?(与徐公比美)( 3)此段从 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 三答,非常精彩,他 身份不同,想法不同, 气也各不相同。 朗 分 用怎 的 气? 什么要用 的 气?“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我与徐公孰美 ?”三个 句,一 其妻,二 其妾,三 其客。要 出 忌 后的自得又不自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妻之答,要 出融融的 恋之情, 是 情地 , 反映了妻 夫的偏 ; “徐公何能及君也” 君妾之
6、答, 要 出畏怯的拘 之意, 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 因 怕, 所以不得不敷衍地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客之答,要 出阿 奉承之情,用 述句,比妾的反 句, 气更 了, 是因 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 4)揣摩下面的文字, 段描写表 了人物怎 的活 , 些描写有什么作用?“明日,徐公来,孰 之,自以 不如; 而自 ,又弗如 甚。暮寝而思之”第 5 页共 15 页(5)邹忌从这件事情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邹忌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从自己受蒙蔽, 进一步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 这一推断入情入理,
7、表现了邹忌的明智、精细的性格特点。三、课堂练习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形貌昳丽()朝服衣冠()何能及君也()自以为不如 ()暮寝而思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一词多义修: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孰: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3、翻译下列句子:(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第 6 页共 15 页四:课后巩固1、完成学案第一课时。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课堂助学(一)复习而导入新课。1、检查背诵(第1 节) 2、课题中“讽”是什么意思?3、邹忌进谏的缘起是什么?(二)研读课文第2 节:1、自读:结
8、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对难于理解的词句进行勾画。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入朝()诚知()皆以()美于()徐公莫()不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有求于()臣重点的句子:(1)皆以美于徐公。第 7 页共 15 页(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3、指名翻译课文第2 节。 4、思考并讨论:(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 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2)在本段中, 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 明确: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 3)邹忌
9、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 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 国事进行类比的?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这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 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5)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第 8 页共 15 页己的话简要概括。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三)研读课文3、4 两段1、自读结
10、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对难于理解的词句进行勾画。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善()乃()下令面刺()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数()月 间()进期年()虽()欲言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重点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指名翻译课文3、4 两小节。第 9 页共 15 页4、思考并讨论:(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2)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
11、命令?(让人们敢于说真话)( 3)齐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在此之前, 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5)威王除蔽的结果是什么?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 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臣吏民的意见。 )(四)品味邹忌讽谏艺术:问: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 ?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由于邹忌由小及大, 由近及远, 由此及彼, 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设喻巧妙,推认自然,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第 1
12、0 页共 15 页(五)分析人物形象:1、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大胆地坚持真理,讽劝威王; 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齐威王: 在本文他是一个心胸宽阔, 气度宏大, 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 他能从谏如流, 付诸行动, 除了与邹忌善讽有关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革除弊端、 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2、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 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示
13、例 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示例 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六)归纳文章主题: 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明确:本文记叙了战国时齐国政治家邹忌讽谏齐威王纳第 11 页共 15 页谏的故事,说明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味喜欢听奉承话。做国君的更要虚心纳谏,才能使政治修明,国家得到治理。明确: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偏听偏信; 作为群众, 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 既不冒犯对方, 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 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七)拓展延伸: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
14、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这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明确:这句俗语没有错, 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 劝诫别人要看对象, 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 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 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 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 又希望被别人接受, 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2、讨论书后练习一二、课堂练习1、文中有一个成语, 它是,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2、古今异义词(1) 今齐地方千里古义:今义:第 12 页共 15 页(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3)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3、词类活用(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
15、闻寡人之耳者()4、翻译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课堂总结四、课后巩固( 1)、完成书后练习三、四。 ( 2)、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回答以下问题:(甲)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乙)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出畋, 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 今君一畋, 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选自金楼子 )【注】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野第 13 页共 15 页人:农夫。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卫:春秋时的卫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身高) (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3)王之蔽甚矣(受蒙蔽而不明)( 4)赵简子出畋(打猎)(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攀援、爬(树)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人爵愈贵者愈危。人的爵位(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SDN在能源行业的应用与效益评估
- 2025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中的智慧旅游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患者招募策略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算法效能解决方案评估报告
- 民法典水务课件
- 2025年高考英语听力专项训练冲刺押题模拟试卷
- 2025年小学英语词汇拓展专项训练冲刺试卷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综合试卷及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试卷:逻辑判断与推理备考手册
- 2025年高考政治哲学原理专项训练试题
- GB/T 5184-2016叉车挂钩型货叉和货叉架安装尺寸
- GB/T 24151-2009塑料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
- 考研英语5500词汇表讲解
- MSA测量系统分析第四版
- 围手术期质量评价标准(手术室)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胶水)
- 吊篮操作工岗位风险告知卡
- 输血法律法规培训PPT
- 海姆立克急救(生命的拥抱)课件
- 越南语基础实践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课件整本书ppt
- 标准化项目部驻地建设方案(五星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