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616雷雨_第1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616雷雨_第2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616雷雨_第3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616雷雨_第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616雷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 课题雷雨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时间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压、蝉”等 5 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 9 个生字,会写“雷雨、 乌云”等 8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 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教学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目标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了解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1. 认识“压、蝉”等 5 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 9 个生字,会写“雷雨、 乌云”等 8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

2、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重点 3.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 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1.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 教学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难点 2.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素1.有关雷雨的图片。 材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 认识“压、蝉”等 5 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 9 个生字,会写“雷 教学雨、乌云”等 8 个词语。 目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 一

3、、激趣导入 1. (出示课件 2:天气符号)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导入 道第二 天的天气,我们经常会看天气预报,那这些符号表 () 示什么呢? 找出“雷雨”的符号。 分钟 2.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设计意图 引用天气符号导入 课文,引发学生探究 的兴趣,为进入课文 学习埋下伏笔。 学习一篇关乎雷雨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板书:雷 雨) 二、初读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记不 认识的生字。读完后和同桌讨论, 课文写了雷雨哪些时候 的景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新课 教学 ( )分钟 (出示课件 3)(老师参与讨论) 2.

4、 指名学生回答。 雷雨前( 1-3 )雷雨中 (4-6 )雷雨后( 7-8 ) 三、朗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同学们利用生字卡片,大声朗读,自由读,小组读。 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 识记生字,了解课文内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 容,既能加深对生字、 了,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 (出示课件 4)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 让学生积累学习方法。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课件, 动画效果给出读音展示。 指名读, 齐读。 2. 记字形 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生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谁有好办法把它们记住 词,体现部编版教材对 呢?(出示课件 4)识字要求的多元化。 压:一间工厂把泥土压

5、碎了。 乌:小鸟没有眼睛变黑了。 垂:睡觉的睡减去目。引导学生通过图 四、精读课文。文结合的方式理解课 (一)雷雨前 (出示课件 5)文内容,生动形象,又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雷雨前会有怎样的景象? 用自己的 能让学生的的想象有 话说一说。所依据,从而加深对课 老师进行引导,如: 雷公公打起了乌云宝宝的屁股,乌云文内容的理解。 宝宝吓得跑起来了。 2. 指名个别学生回答。 3. 老师这里有一副画,同学们看看画上面都有什么呢?它们 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图( 乌云、蜘蛛、蝉等等 ,) (出示课件 6) 4.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写了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 (出示 课件 7) (1)满天的乌云

6、,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 动,蝉一声也不叫。 画出“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来体会云层 很厚很低。 (出示课件 8)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 声也不叫。”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教师指导: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热。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 下来,逃走了。 (出示课件 9) 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吹乱摆垂逃)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 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教师指导:“垂”用得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 害怕,急急地溜走。 进一步巩固这节 课所学的内容,为下一 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闪电越来越亮,雷

7、声越来越响。(出示课件 10)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我们还可 以说“越来越()” 5. 打雷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普及安全知识)(出 示课件 11) 归纳:( 1)打雷时 , 在室内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 (2)打雷时,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大树。 (3)打雷时,不要接打手机。 五、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 12) 课堂小 结及拓 1. 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象?课下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今天 展延伸 学习的前三个自然段,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分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将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A垂下( chu )B一阵( ch n ) C彩虹

8、( h ng ) D 蜘蛛( z)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压力B响亮C垂直D采虹 3.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一()大风一()蜘蛛一()闪电 一()大雨一()彩虹一()青蛙 【答案】 1.C 2.D 3. 阵只道场条只 第二课时 1. 背诵课文。 2.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 教学 目标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到来之前的景色, 同学们朗读一遍(第 1-3 自然段)很好,看同学 导入 们

9、都掌握的不错。 ()分 钟 今天我们学习雷雨中,和雷雨后两部分。(板书:雷 雨雷雨中雷雨后) 复习导入,巩固了上一 节课的知识,又衔接了 本节课。 二、品析课文 (一)雷雨中 1. 默读第 4-6 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时的情景。 (出 示课件 14) 2. 课件展示雷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看到了什 么。(出示课件 15) 3. 找出这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变化的句子。(出示课件 16)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4. 品读句子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出示课件 17) 你从“哗哗哗”中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2) 从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图文结合,引导

10、学生运 明雨下得非常大) (出示课件 18) 用想象来了解课文内 新课 教学(3)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出容,从而加深对课文内 ()示课件 19) 容的理解。 分钟 、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教师指导: 两个渐渐地,体现出了雷声和雨声在一点 一点变小,说明了雷雨变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 (二)雷雨中 1. 结合课件观察: 雷雨后,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彩 虹、蜘蛛、青蛙等) 请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 (出示 课件 20) 2. 品读句子。 (1)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出示课件 21) 仔细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挂”这个字来买描述彩 虹。 (2)蜘蛛又坐在

11、网上。 (出示课件 22) 从坐字体会蜘蛛在雷雨后悠闲的心情。 3. 雷雨后,写了哪些景象?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就 在这幅画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出示课件 23)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欣赏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 课堂小结 后的美丽景色。 大自然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只要你 及拓展延 伸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让我们打开书, () 带着充沛的感情,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分钟 16. 雷雨 雷雨前( 1-3)闷热 大风 电闪雷鸣 板书雷雨中( 4-6 )恐惧 内容 越来越大大自然的美丽 变小 雷雨后( 7-8 )清新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看拼音写

12、汉字。 l i ywh idyy h 2. 辨字 ()桃()彩() () ()逃()采()庄() 3. 我来 越来越()雷声越来越()池水越来越() 空气越来越()青蛙越来越() 木越来越() 4. 一 ,做一做。 冰花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 窗 的玻璃上有 多美 的冰花。 冰花的形状各异:有的像小 ,有的像小草,有的像小花 ,有的像小 叶各式 各 ,美 极了。太阳一升起来,它 就悄悄地融化了。 我 爸爸冰花是怎么 成的?爸爸 ,那是冷空气的作用。夜晚,外 的气温 低。 屋里 空气遇冷,就 成了水珠子。水珠子碰到冷空气,就 成了薄冰。 因 玻璃上的灰 分布不一 ,所以就 成了不同形状的冰花。

13、 ( 1)短文有()个自然段。 ( 2)写出下列 的近 。 美 ()悄悄地() ( 3)冰花是怎 成的?用“ _”在文中画出来。(4)文中 的冰花形状各异,想象一下,冰花 会像什么? _ _ 【答案】 1. 雷雨 黑打 一 2. 一 旧 桃花逃跑彩色 采摘 力 庄主 3. 亮 响满清新多 绿 4. ( 1)3 ( 2)漂亮静静地 (3)那是冷空气的作用。夜晚,外 的气温 低。 屋里 空气遇冷,就 成了水珠子。水珠子碰到冷空气,就 成了薄冰。因 玻璃上的灰 分布不一 ,所以就 成了不同形状的冰花。 (4)有的像小 ,有的像小草,有的像花 有的像山峰,有的像云 。 教学反思 雷雨 一 用精 的文字

14、, 我 描 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雷雨 我 的生活增添了 多 趣。因此我通 研教材, 了 4 个生字,会写 5 个生字,默 文, 想象, 并用有感情地朗 文来表 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两个教学目 。我 合低年 学生的特点, 了符合我 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 媒体 合 堂教学 境, 生 、形象、有感染力的 文情境, 引 学生通 反复朗 ,体会作者描摹景物 用 、造句的生 、形象。再通 看 展方式 学生的思 能力和 能力。 一、以 串学, 全文。 一 ,有个 繁就 的 程,我抓住文中重点 , 学生通 朗 、理解来 把握 文内容,从而引 学生体 篇文章的魅力。如,我抓住 文中的

15、“垂”与“坐”的体 , 学生体会 作者用 的精准。而在 外 一 ,在 前先 学生 关于“雨”的四字 ,而后在学 的 程中,根据 文 内容与 景,适 学生理解“ 雷 ”“ 大雨”“雨后彩虹”,并 学生 行 累。 二、 言,指 朗 有感情地朗 文,通 朗 把欣 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 言 的教学目 之一。在指 朗 描写雷雨前的 言片段 , 学生自己 ,雷雨前都 写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自己抓住重点 , “ 天、 黑沉沉、 、一 不 、垂”去品 , 出雨前的 抑、先 后 静、 雷 的景象, 学生去看“ ”的 画 ,听越来 越响的雷 声, 学生身 其境, 出画面, 出真情来。而雷雨中,

16、学生自己 ,交 流 懂了什么,学生 到了雨大, 引 他 都从哪些地方了解雨很大, 学生从“看不清”,从“ , , ”与 “沙,沙,沙”的比 ,体会雨下得急,下得大,要 得声音重一点,停 短一点。而当一个学生起来 自 己“ 地”,我 而 ,能去掉一个“ 地” ?学生 后, 雨不是一 小的,是有一个 的 程,逐 小的,由此越 越 , 得非常到位。而描 写雨 天晴的自然景色的 言片段非常美,我将其 成 歌的形式,再 学生 展 看雨后的美景, 学生 着 一 “雨停了”。学生的 言也 十分生动,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

17、美小文。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 为主题,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乐趣、发现秘密。课文描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 的景象变化。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 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恩赐。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多媒体,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 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 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雷

18、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产生于雷暴积雨云下。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 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 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 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 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 线被 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形状弯曲,通常为半圆状。 色彩艳丽。 东亚、中国对于七色光的最普遍说法(按波长从小至大排序) :红、橙、黄、绿、蓝、 靛、紫。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l iywy nh isxi y ()()()() sh zh xi chu m nhpd ()()()() 二、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只阵条根张 一()大风一()树枝一()网 一()彩虹一()蜘蛛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