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虚词,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1、分清虚实: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 2、辨别用法:必须放在具体语句中; 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到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则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助陈述语气,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 3、通晓古今意义变化; 4、注意特殊:兼词现象,复音虚词等。 5、积累常见的文言虚词。,这部分词由文言虚词合并使用,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结构 得无 何其 何如 无乃,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计 18个 (见考试大纲 ),之( 06 )
2、( 07 ) 其 而(05)(07) 则 乃 (06)与(05) 以(05)(06)(07) 于(05)(07) 若(06) 为(06) 因(06) 所(05)(07) 者 何 且(05) 也 焉 乎(06),乃,于是、就 才 竟,副词,代词:你的,表示所有的复句关系,表示修饰关系,有时可以解释为“地”,作代词,解释为“你”、“你的”,而,其:可作代词,代人、事、物等。,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作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又代“其中的”,如: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句中语气副词:表猜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译为“大概
3、” “难道” “还是” “希望”等,如: 欲加之罪,其患无辞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孰能讥之乎,太宗纳其言,之,1.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这) 3.结构助词 4.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 5.动词,他、她、它(们),我,1.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 3.发语词,表示猜测等语气,他的、她的、它的,我(自己的),那,其中,作宾格,作主格、所有格,其,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一般不做主语 如“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破壁”(代词);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 “汝其勿悲”,助词
4、,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可作连词, 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如:,某所,而母立于兹。 故其国富而兵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林木茂而斧斤至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你的),(并列、不译),(而且,递进关系),(却),(于是),(如果),表修饰关系:格式为“修饰语+而+中心词”。译为“地”,或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恂恂而起。,要有句位感,乃: 作副词, 才: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于是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却,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第二人称
5、代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夷门抱关者也。,何:,作疑问代词:大王来何操 作副词: 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复音虚词: 何如(译为“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 何其(译“怎么、多么“) 何其衰也?,焉,1、语气词,有时可不译。 于是余有叹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2、用在形容词后,相当“然”的作用,译为“的样子”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3、代词,表人称“他、他们”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表疑问“哪里” “什么” “怎么” 且焉置土石? 姜氏欲之,焉辟害,常用文言虚词,
6、语气助词,也,乎,焉,放在句中,表示停顿,放在句中,相当于“于”,解释为“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生乎吾前,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指示代词:这里那里;在这里在那里,风雨兴焉,一般助词,者,所,然,之,的(人事时地),者也 表示判断或停顿,地方、处所,佯狂不知所之,放在句首,表示转折,这样,不然,认为对的、好的,成然之,放在形容词后,解释为“的样子”“地”,结构助词:的,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作动词、时间副词词尾,代词,动词,介词,于,以,在 向 对 到 从 把 被 比 根据 凭借 沿着 为 给 替,因,为,于,在、向、对、到、比、被、凭借(依靠),以,用 拿 把 来、用来,作介词,
7、作连词:因为,作动词:认为,作介词:,的用法 1 作介词,解释为跟、和、同 遂与秦王会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赤壁之战 殆与余同 石钟山记 公子与侯生决 信陵君窃符救赵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六国论 2 动词,解释为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 崤之战 3 作动词,解释为给予 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 呼尔而与之 孟子两章 4 作动词,解释为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 5 通假字,同“欤” 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两章 是谁之过与? 论语两章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孟子两章,与,【05广东高考题】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
8、儒称其高。 译文:(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 (2)主簿大惊,以白就。 译文: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译文:朱晖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特点: 1、用法灵活; 2、使用频率高; 3、语法功能强; 4、古今变化大。,讲解: 之 其 而 则 乃,之:是一个多类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1、作代词,在动词或介词后,相当于“他(们)”、 “她(们)”、“它(们)”。,2、作动词,相当于“去、往、到 去”等,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知识 郯子之
9、徒,其贤不及孔子。 -指示代词,这些,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3、作助词,如作结构助词,或补充音节。,之:,定语的标志: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如:今日之事如何?,取消句子独立性: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主语)(谓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语 谓语,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罪之有? 姜氏何厌之有,语气助词:,怅恨久之 顷之,则:可作名词,“准则”,如“以身作则”; 以作虚词为主,
10、有下列用法:,乃、是、就是,可表判断。 连词。相当于“就、便、那么”。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假设。 表并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故木受绳则直。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于其身也,则耻师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则则),讲解:以 于 然 若 为 因,以:,作动词,认为、以为,如:不以为然。 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对应互释法,介词 1、表行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方法, 译为“用、拿、凭、依据、凭(用)身份” 又以刃刺酒翁 何以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凭,凭(用)身份,用,2、表原因,译为“因、由于” 古人
11、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译为“在” “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4、表行为的对象,译为“和” “跟” 或“率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表目的,可以翻译为“来”: 楚人伐宋以救赵。 敛资财以送其行。,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承接。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表原因,另有复音虚词“是以、以是”,作“因此”解。 如: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于:,介词,译为:在、从、到、向、对于。 如:郑伯克段于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复音虚词“于是”: 1、在这时
12、、在这件事上:吾父死于是。 2、同现代汉语的“于是”: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介词:表比较,解作“胜过、比”。 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表被动,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若,像、好象,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久不见若影,表假设,如果, 如:1、天若有情天亦老; 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复音虚词“若夫、至若”,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 意思为“至于说到”。 如:若夫淫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第二人称文言代词:若、而、尔、乃、汝(女),为,如“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统治) 又表被动,上例中的“为
13、所”即是。,动词,这较为常见,,介词:给、向、对、替。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为击破沛公军。,也可表目的,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表语气: 何辞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因,介词,表依照、根据、凭借,依靠。 因人之力而敝(破坏)之。,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又 :趁着,如: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因击沛公于坐。,沿袭:蒙故业,因遗策。因循守旧,介词:由于、由、通过。 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副词:于是、就。 1.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2.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与,先看例句: A、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给),(亲近),总结:此处的“与”均为动词,但应记住还有:,参加,读y:蹇叔之子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句末语气词,读y,表疑问或感叹,常通“欤”。 是谁之过与,复音虚词:孰与、与孰,如: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吾孰与徐公美?,介词:跟、和、同,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所:,1.所+动词表“的(人、事、物、地方)” 如: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所以表原因: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为+所行将为人所并。 为天下(所)笑。,另:作名词,表处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讲解:所、者、何、且,者:,常见的是:与“也”配合表判断。 如:亚父者,范增也 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在医药包装行业的应用优化报告
- 2025至2030单反相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哲学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商场反恐应急预案
- 2025-2030生物制药一次性生产技术污染风险控制与成本优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牛加工品行业质量标准国际化及出口认证体系研究报告
- 海南三亚中心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有机农业认证体系完善及消费认知提升与高端市场培育策略研究报告
- 2020-2025年安全员之C证(专职安全员)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2栽蒜苗(一) 同步练习(含答案)
- 采伐作业安全课件
- 1-12年级(3500个)核心高频英语单词表
-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6个教案)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计划
- 2025年胸腔穿刺操作精讲
- 油田水泥封堵施工方案
- 合同制合同范例
- 河道水质监测与保洁方案
- DB35T 1801-2018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 用技术条件
-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