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3《探索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教案_第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3《探索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教案_第2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3《探索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教案_第3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3《探索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教案_第4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3《探索宇宙》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1.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知道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教学目标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有大致的了解。2. 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建立物理概念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激发学生研究物质,探究宇宙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难点原子的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1. 光碟 (有关物质组成和 “基本粒子 ”)和多媒体课件。2. 参考书:基本粒子探索、中国大百科全书 (物

2、理卷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导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入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新课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起就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板书: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 走进微观二、 新课教学( 板书: 一、 物质的组成 )新( 板书: 1.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课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请同学描述分子的大小,老师给予评价。教( 板书: 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改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的物学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改变。最小的分子 氢分子的质量只有

3、10-27kg 左右。老师利用 p215 信息窗的内容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板书:3. 分子由原子组成的)第 1 页共 8 页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很小很小的,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它。同学们猜想一下, 这样小的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你认为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讨论 )讨论后老师播放光盘,将学生思路引入微观粒子中去。( 板书: 二、微观粒子 )师:从刚才播放的影片,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呢?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肯定性的总结和指导性的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微观粒子 ”部分内容,提炼并板

4、书:1. 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2. 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3. 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4. 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 (单位: cm)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三、小结:略作 p218 1-3 及导学与演练业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 带负电第一节 走进微观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一、 物质的组成2.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板电的质子组成的。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改书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3.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设

5、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计小的粒子组成。改变。4.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单位: cm)3.分子由原子组成的二、微观粒子课后反思第 2 页共 8 页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特点。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讨论得出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的设计、探究过程,进行物理方法的教学,如发现法、分析

6、比较法、概括归纳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日常现象和探究实验的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体验式、合作与交流(分组讨论)每组器材为100ml 量筒 2 只,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2 只,相同容积的空广口瓶2只,250ml 烧杯 2 只,冷、热水适量, 滴管一只, 红 (蓝) 墨水一瓶, 注射器一只 (5 10ml) ,染色酒精

7、 50ml ,水 50ml ,毛玻璃 2 片,一段细铁丝。课时安排1 课时第 3 页共 8 页教学步骤1. 引入新 导我 已知物 由分子 成,分子由原子 成,但是同学 想 没有, 成物 的 入 些微粒是怎 排列的 ?是像士兵的 伍 是像 一 密不透 呢?新 提出后,老 根据学生的猜想在黑板上画 ,并 出同学 察桌上的装有课50ml 酒精和 50ml 水的量筒, 学生看 水和酒中的空隙 ?生: (板 : 第二 看不 的运 )探究活 一:分子 有空隙 同学 按 本中第一个 探究做 ,要求将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 各 猜想混合后的 体 并 在 本的空白 。比 果,并与猜想的 果 照。 果是 体 没有

8、100ml ,那么少掉的那些体 跑到哪里去了, 同学 猜想原因。如果猜不出,老 提示:往一堆 蛋里撒一把 沙子,你能看 沙 ? 什么 ?直到同学 得出正确 :分子 有空隙。(板 : 一、 分子之 存在着空隙) : 成物体的微粒都在原地不 ? 猜想。探究活 二:分子的运 (1) 各小 将空瓶口 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口 (按第二个 探究做 ),抽去中 的毛玻璃, 察空瓶中是否有棕色的气体。(2) 分 向冷水和 水中滴入一滴墨水, 察墨水是否散开,哪个散得快。新 学生回答 察到的 象,并 明 象 生的原因。 (板 : 二、 成物 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作无 运 )教 散:不同的物 相互接触 彼此 入

9、方的 象叫 散,温度高 散得快。学 散 象 明:分子 存在 隙。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 运 。探究活 三:分子 的作用力(1) 同学 把 拉 一点, 明用力情况,容易 ?(2)将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手堵住 筒嘴,用力推活塞,容易推 ?(与空气相比 ) 同学 明 象 生的原因。(板 : 三、 分子 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四、物 中的分子状 (1) 固体:分子靠得很近有 律地 挨在一起。所以,固体有一定的体 和形状。(2) 液体:分子靠在一起。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 或滑 ,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 而没有一定的形状。(3) 气体:分子离得比 ,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 。所以,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确定

10、的体 。3. 小 : 生根据板 内容共同小 , 合本 的重 点,回 所学,加深 和理解,形成知 网 。作 1. 完成 后 p223 练习 1、2、 3。业2. 完成 学与演 中本 内容。第 4 页共 8 页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一、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二、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板息作无规则运动书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设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温度高时计扩散得快。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课后反思三、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四、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第三节探索宇宙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1. 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

11、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教学目标 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通过课本的介绍对浩瀚的宇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人们探险究宇宙的艰辛历程;了解银河系的有关知识。通过课本的介绍对浩瀚的宇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人们探险究宇宙的艰辛历程;了解银河系的有关知识。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极其渺小和短暂的 , 但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2、宇宙有多大?宇宙有限还是无限?宇宙有没有中心?如有,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宇宙如何变化?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等等。这一章节,涉及到很多的天文知识,容量极大,而学生可能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比教师多 , 因此可尽量地让学生发表看法、问题, 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起到引导、过渡作用。第 5 页共 8 页教学步骤( 一 ) 引入: 片 : “嫦娥奔月 ”、 “ 相会 ”、 方 一号、神州五号 射。导你能从以上的每一 片得到怎 的信息?入 学生 :“嫦娥奔月 ”、“ 相会 ”等美 的神 故事, 是我 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新 空, 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 方 一号 ”是我国 射的第一 人造 星, “神州五号

13、 ” 课 的 射使我国成 了世界上第三个能 独立开展 人航天活 的国家。从古代人 向往宇宙,到 天梦,人 一直在探索着宇宙。一、探索的 程那么,人 宇宙是怎 的 程?在 个 程中,哪些科学家的 、学 是你了解的? 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 , 行 堂全班性的交流 于地球上的万物,我 的古人 是由“ 古开天 ”形成的,天 地方;后来随着 作物的生 ,地域 行 易,交通 展起来,人 逐步 地球是 的;天文学的 展,在 天体的运 律基 上, 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人 于宇宙的 ,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古 候,人 从直 的感 出 , 地球是静止不 的,日月星辰 升西落,是由于它 在 地球旋 。早在公元前4世

14、,古希腊哲学家 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 地心 ,即 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 道上 地球旋 。 是 史上最早的地心 。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表了他的 13 卷巨著天文学大成 ,在 前人工作的基 上系 地确立了地心 。根据 一学 ,地 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 ,其他天体都 着地球 。 一学 从表 上解 了日月星辰每天 升西落、周而复始的 象,又符合上帝 造人 、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 ,因而流 达1300 余年。16 世 初,杰出的波 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期的 、研究, 托勒

15、密的地心 有根本性的 。1543 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 新中系 地提出了日心 。在他 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课星沿着 形 道 太阳运行。他 星空,尤其是 行星的运 状况做了将近40 年的 教 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 - 日心 。意大利学者布 ( giordano bruno) 一步 ,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 ,学 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一 使哥白尼日心 得到了 一步 展。由于日心 危及到当 教会的思想 治,反 教会 布 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 放弃日心 ,布 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 死。以后的 多科学家利用更先 的 器, 了 期的 察、 、

16、 算,从而最 了哥白尼的日心地 学 。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 太阳运 的一 普通行星。“地心 ”已 在 16 世 被否定了, “日心 ”也随着人 宇宙越来越多的了解, 露出它的不完整性。从世界上第一 人造地球 星 射成功,到人 第一次乘 船 入太空。美国的 “阿波 ”登月 划。“神舟 ”号系列 船的四次成功 行。二、浩瀚的星空、幻想和追求我 知道天体之 相距很遥 ,用我 常用的 度 位来描述它 之 距离, 得不 用了。在天文中,常用的 度 位有:l.y(光年 光在一年在真空中所 的路程 ) ,au(一个天文 位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 。光年 是天文 位的 1014 倍。 在,我

17、 就借助于影片 料来追溯一下人 宇宙的 程。人 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 “八大行星 ”的: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消失)。第 6 页共 8 页在这些行星中,你知道哪些星球,或者你最想知道哪个星球?(根据学生的叙述,在“八大行星 ”有选择性的点击对应的片断。)由 “八大行星 ”、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据我们现在的了解,并不是整个宇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恒星。 1608 年,荷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改进,用来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金星月相、

18、 木星的卫星、 太阳黑子, 发现了茫茫 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 。(展示银河系的大致结构和图片)1718 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1783 年,另一位科学家赫歇尔通过对所观测到的大量恒星运动的统计分析,发现太阳以大约每秒 20 千米的速度朝着织女星方向运动。太阳空间运动的发现彻底动摇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固定不动的观念。1917 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毫无特殊地位可言的普通恒星,地球更谈不到了。到这里,人们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

19、。但 20 世纪初,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 米天文望远镜。1923 年 10 月 6 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这台望远镜拍摄了仙女星云的照片,推算出仙女星云的距离为225 万光年,远远超出银河系范围。随着仙女星系以及其他河外星系的发现,人们从恒星世界走入星系世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大大地跨进了一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在不断的完善着,在这其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是的观测工具的改进和更新,以及人类在宇航技术方面的努力,它们把人类了解的空间不断的向外延伸。如我们熟知的在宇宙空间工作的哈勃望远镜,它不断的向地面传输空间照片,对人类了解浩瀚的宇宙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三、幻想与追求:美国 1969 年,尼尔 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 11 号 ”,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1971 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