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寻根-19暑期实践作业_第1页
学子寻根-19暑期实践作业_第2页
学子寻根-19暑期实践作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子寻根-论十字口村刘姓发展史19年6月恰逢本次试验调研,课题要求学生和自家长辈聊一聊,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和整理个人成长或家庭变迁的经历与反思,以小见大,审视时代大背景下的个人、社会与国家。仔细斟酌,审视时代背景的角度下,从各家族细节小事出发,将家庭历史及变迁简述出来借此来反映过去时代的变迁着实不易,下面为我的思想感悟,以及整理的系统家族史,希望老师多批评指教。此次家族访谈,使我了解和感悟颇多。从记事以来,对家族、家庭里的概念一直不甚了解,只知道家庭里我家一家三口和父亲的哥哥一家,当然爷爷奶奶也在家里,只不过印象太过于浅陋罢了。对于爷爷奶奶开始有印象的时候,那时应该已经上小学了,家里开始筹建新

2、房,那时起开始和爷爷奶奶有了很多的接触。和爷爷接触的多了,也就开始对家庭里、家族里的亊物有所了解。十字口村位于唐山市迁西县新集镇,四面环山,经过老一辈人的辛苦打拼,现今交通便利,可说四通八达。刘家在十字口村中当属大姓,听家里的老人说,家里的第一辈人,是从山东迁徙过来的,举家搬迁,是逃荒过来的,有一句话说:“远看逃难的,近看要饭的”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当时的情况,从开辟第一条山路,到现在村庄道路四通八达,祖辈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十字口村现居住560余口人,有三百余口皆为刘姓,其余分布张姓、胡姓和赵姓等,听爷爷说,现存的刘家有五个分支,都是从爷爷的老太爷那辈分支下来的,大约也是从那时起,祖辈们携妻

3、携子,背井离乡,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太遥远的已经无从考究,只知道爷爷从这辈开始的发展历史:分支一:爷爷家里共有二子一女,也就是我爷爷,二爷和姑奶,分头介绍的话,先从老大,爷爷开始,爷爷和奶奶两人育有,早年爷爷长期在外务工,时难回家,常年不问家事,而奶奶又身患疾病,不能照顾两兄弟,两兄弟只好自食其力,节衣缩食,小时时常不能吃饱一顿饭,还需照顾家中母亲,颇为艰辛,日复一日,好在后来两兄弟在村中有手艺和工作得以谋生,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当然命运有时难以捉摸,我家新房建成之后爷爷也刚退休不两年,不久后就去世了,两兄弟继续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奶奶现身体较好,只不过腿脚不大便利,需要人多照顾。大儿子 家有一女

4、,独女。大爷平时以拉货车为生,工作多年,妻子为其辅助,虽辛苦但也把日子过的有香有色,给了女儿一个良好的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将女儿辛勤抚养长大,现 女已婚,远嫁唐山市迁安市,未为人母,总体生活良好。二儿子家有一子 为独子。父亲会木工手艺,以手艺谋生,现家中开有一家具厂房,主营整体厨房类,衣柜类木工定制家具。整理生活不说富有,也算得上小康。现今上大学期间,暂未婚娶。分支二:二爷家里有三个女儿,说起二爷,心里就不由得伤心,听爸爸说,二爷是被高压电电死的,年仅29岁当时二爷是村里的电工,在那个时代,二爷也就算比较有文化的,懂一些电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县供电局上班,兼任村里的电工一职,当时国家计划生育比较

5、苛刻,二爷家因为超生,被迫接受了节育手术,在不能怀孕和农村重男轻女的大环境影响下,二爷很长一段时间脸上都不见一丝笑容,那次正赶上村里停电,二爷被安排去合电闸,但是由于高压电电压基数较高,带去的木杆被电压击穿了,导致二爷触电而亡。后来二奶奶由于生计的原因无奈改嫁。其实总的来说,这场灾难的发生原因还是由于人们知识浅薄,在当时的环境下,二爷已经算“知识分子”,他知道用绝缘物去接触带电体,但是他不知道没有绝对的绝缘物质,当电压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空气都能导电,任何物体都是相对绝缘。就这样,因为知识的短缺,二爷不幸触电,也就有了后来的事情。分支三:不太清楚姑奶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很小的时候,每次过年,姑

6、奶总是和姑爷赶着驴车,大老远的从赵庄子那边过来,来找爷爷待上半天,弥补一下一年不见留下的遗憾,小时也不大在意,只记得姑奶的驴车上总是有好多的好吃的,每次姑奶都会给我好多,这也就形成了在我印象里,对姑奶的好印象。姑奶家有四个孩子,很巧合的是 也都是四个女儿,算下来 我家这一大家子,到我这一代也就我一个男丁了,继承了传宗接代的大任。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姑奶的身体开始变得不大好,总是进进出出医院,由于在外地上学,不太方便能回家,看望姑奶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只是记得那一次去看望姑奶,姑奶好像比印象中更苍老了一些,也老得更快了,那个时候吧,其实对死亡 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这也就导致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被父

7、亲狠批了一顿,说我不懂事。大约在初中的时候吧,姑奶也去世了,在外地上学的我,没有赶上姑奶的葬礼,只是放假的时候,听父亲母亲说了这个悲痛的消息,现在家里的长辈也就剩下奶奶和二奶了,奶奶也年岁大了,行动不方便了,需要人照看。而姑奶家的四个女儿也都一一出嫁了,有的离家很远,离家近的也有一俩百公里,也只是每过年的时候或者各家有事了回来几次而已,现在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少回家的我,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记不清。自爷爷那辈起刘家分支越来越广,越来越复杂了,我也一一说不上来了,听父亲说爷爷能把所有的关系笼络清楚,爷爷那好像还整理了家谱,但是自爷爷去世之后也就无从考究了。其他家庭的状况我也就不一一描述了,大

8、体上来说,都很好,每家各有往来,亲密友好。自此,我对刘家(此部分仅仅我家)的描述也就到此结束了。总的来说呢,整理家庭历史的这阶段,我也感悟颇多,自第一辈人来此安营扎寨到现在上百年间,一代代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刘家文化,但是到现在也没多少人重视了,重新审视刘家文化,也是后代人不容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感叹这一大家子人的命运坎坷,都没有长命百岁的,都逃不过病痛的折磨,早早离去,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父亲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一再的拖延,要及时回报父母,现在我们还处于上学的阶段,无力回报父母,但是我们一定要完成好现阶段的任务,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完成好课业目标,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以后才

9、能为自己创造更多大的就业机会,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少一些为自己担心,少一些担忧,让父母安享晚年,以享天伦之乐,及时报恩。还有让我有所感悟的就是农村的知识淡薄,不论是法律知识还是生活知识尤其是用电知识淡薄,要不然早些年不至于有那么些生命死于触电之手,就算是现在,农村人也有好多死于意外,如果一旦发生意外,那将是整个家庭的灾难,培养农村人的用电知识和生活常识,从小做起。有关部门一定要宣传和呼吁到位,提高农村人的知识素养。将法律讲堂,知识讲堂搬进课堂,打入村庄,尽可能消灭文盲和知识短缺。同样,现在好多法律法规淡薄,在道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不遵守秩序的人,同样也应该得到治理,不是我瞧不起农村人,身为农村人的我,当然更不会,但是好多时候,违反交通犯规,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的人,频偏就是农村人,其实他们也想遵守交通规则,也想遵守法律法规,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的文化里,从来没有人给他们灌输:在道路上靠右行驶,在公共场所不允许吸烟,不允许大声喧哗等等这些思想,农村人知识淡薄是从老一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