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21页_第1页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21页_第2页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21页_第3页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21页_第4页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2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工业机器人/机械设备分析师:王华君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20002电话:01059013814Email: 联 系 人 : 于 文 博 Email: 联系人: 朱 荣 华 Email: 联系人:许忠海Email:工业机器人:国产化、人工替代推进,成本降低,民族品牌迎黄金时代!2015 年前,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一轮黄金时代,但之前受益的,主要是以 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为代表的机器人行

2、业全球四大等外资品牌。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推进,成本降低(投资回收期缩短)、人工替代、进口替代的加速,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民族品牌龙头正在迎来黄金时代! 行业驱动因工替代、成本降低投资回收期缩短、进口替代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周期不断缩短, 目前仅 2 年左右。2016 年中国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 68 台,在全球排名第 23 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随着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不断缩短,以及超越人力的负载、效率、可靠性、精度等全方位提升,工业机器人将持续替代人力,未来 5 年持续高速增长。 上市公司数 行业总市值(百万元) 行业流通市值(百

3、万元)3282290209.011556445.19工业机器人: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市场,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带来新需求国家公布 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 13 万台,同比大增 81%。根据 GGII 数据,预计 2017 年中国机器人销量达 13.6 万台,同比增长 56%; 对应本体及集成市场约 855 亿元,同比增长 37%。我们预计未来 3 年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达 20%左右,到 2020 年有望达 1511 亿元。 自 2016 年起,由于移动应用、物联网、AI、5G 等技术革新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持续向上。由于国家战略聚焦、产业资本支持,使得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带来较大的洁净机

4、器人等需求。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在逐步扩大。 全球市场仍为国际巨头,国产化不断突围深度报告:机器人(300024)深度:工业互联网标杆、半导体设备绩将提速-2018.3.28,业工业机器人四大 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60%。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 70%。我国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严重,这也是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 机器人(300024):投资韩国著名半导体与面板设备企业,新盛 FA,打开半导体设备发展新篇章2018.4.1近年来,国内机器人厂商逐步崛起,正在迅速放量;

5、在部分核心零部件(伺 服电机、控制器等)方面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市场推广,不断实现国产化突围。 重点推荐:新松机器人;看好上海机电、汇川技术、埃斯顿、美的集团等重点推荐机器人行业民族品牌龙头新松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标杆、半导体设备,业绩将提速!)!关注上海机电(与全球减速器排名第一的日本纳博合资,大股东上海电气与日本第一大机器人公司发那科合资)、汇川技术 (工控自动化龙头,伺服电机进口替代空间大)、埃斯顿(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收购扬州曙光进军军工自动化)、中大力德(减速器、伺服电机民族品牌)、美的集团(收购了机器人四大之一德国 KUKA)、克来机电、拓斯达。 风险提示:机器人行业发展低于预期;工业机

6、器人国产化低于预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相关报告行业-市场走势对比基本状况重点公司基本状况简称 股价 (元)EPSPEPEG评级 20162017E2018E2019E20162017E2018E2019E机器人 19.520.260.280.370.50747053391.57买入 上海机电 20.471.421.361.671.82141512110.78买入 汇川技术 31.010.560.640.811.02554839301.49暂不评级埃斯顿 12.750.0915610266451.31暂不评级评级:增持(维持)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18

7、 年4 月23 日 行业深度研究内容目录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 - 4 -(1)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本体和系统集成端 . - 4 -(2)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机器人投资回收期显著缩短. - 5 -(3)机器人带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时代. - 6 -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需求. - 8 -(1)2017 年国内销量大增 56%,连续五年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 8 -(2)我国机器人密度仍处于较低位置,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 8 -(3)预计未来 3 年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 20.4%,到 2020 年达 1511 亿

8、元- 9 -(4)汽车制造和电子电气为最主要两大市场 . - 10 -(5)半导体产业链转移,带来洁净机器人需求大幅增长. - 10 -三、全球市场仍为国际巨头,国产化不断突围. - 13 -(1)四大占据全球近 60%市场. - 13 -(2)控制器、伺服电机与减速器三大核心部件仍为国外. - 14 -(3)国产企业不断尝试突破核心技术壁垒. - 15 -四、重点推荐:机器人;看好美的、上海机电、埃斯顿、汇川等. - 17 -(1)机器人(300024):工业互联网标杆、半导体设备!. - 17 -(2) 上海机电(600835):电梯主业稳健向上,纳博精机进入收获期. - 18 -(3)

9、汇川技术(300124):工控自动化龙头,伺服电机进口替代空间大 - 19 -(4) 埃斯顿(002747):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拓展军工自动化 . - 19 -(5) 克来机电(603960):柔性自动化装备供应商,汽车电子快速发展 19 -(6)美的集团(000333):收购机器人四大之一 KUKA. - 19 -五、风险提示. - 20 -投资评级说明:. - 2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2 - 行业深度研究图表目录图表1:根据IFR 数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在机器人市场占比约71%. - 4 -图表 2:目前机器人本体与系统集成市场比例大约在 1:1.7. - 4 - 图表

10、 3:国内本体市场与集成市场:机器人集成增速低于本体增速. - 5 - 图表 4:国内机器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5 -图表 5:近 5 年全球机器人平均售价呈下降趋势. - 6 -图表 6:2007-2016 年制造业平均工资增长了 181%. - 6 -图表 7:人工成本和机器人成本分拆. - 6 -图表 8:目前机器人投资回收周期约为 2 年 . - 6 -图表 9:机器人可带来负载、效率、可靠性、精度等全方位提升. - 7 -图表 10:中国工业机器人 2020 年预计将保持 20%-25%的增速 . - 8 - 图表 11:机器人密度:中国与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等仍有较大差距

11、. - 9 - 图表 12:预计未来 3 年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 20.4%,到 2020 年达 1511 亿元- 10- 图表 13:我国电子电气行业机器人占比持续提升 . - 10 -图表 14:中国 12 寸芯片制造企业一览图: . - 11 -图表 15:半导体生产环节洁净机器人. - 12 -图表 16:半导体运输仓储环节工厂自动化系统及相关洁净机器人. - 12 -图表 17:机器人四大核心优势及业务模式. - 13 -图表 18:2016 年机器人四大财务数据及目前市值(单位:亿元). - 13 -图表 19:四大图表 20:四大机器人产业全球市占率接近 60%. - 14 -机器

12、人国内市占率与全球接近 . - 14 -图表 21:国内机器人控制器市场份额. - 15 -图表 22:国内伺服系统市场份额. - 15 -图表 23:国内减速器市场份额 . - 15 -图表 24:国内企业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不断尝试突围. - 1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3 - 行业深度研究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民族品牌龙头迎来黄金时代!(1)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本体和系统集成端工业机器人由机械本体、控制系统、驱动与传动系统和传感器组件等基本部分组成,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械装置, 能自动执行工作,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设计功能的装置。 图

13、表 1:根据 IFR 数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在机器人市场占比约 71%工业机器人320亿元占比71%服务机器人82亿元 占比18%特种机器人46亿元 占比11%资料来源:IFR、中泰证券研究所工业机器人行业上游生产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 中游是本体生产商;下游是系统集成商,包括单项系统集成商、综合系统集成商。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本体和集成端。根据 GGII 数据, 2017 年预计国内机器人本体市场约为 320 亿元,系统集成市场约为 535 亿元,核心零部件市场约为 210 亿元;三者比例关系为 1:1.7:0.6。(考 虑核心零部件约占机器人本体成本 70%,机器人本

14、体毛利率为 5-15%) 图表 2:目前机器人本体与系统集成市场比例大约在 1:1.7机器人本体320亿元占比37%系统集成535 亿元占比64%核心零部件210亿元占机器人本体成本70%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注:系统集成不含机器人本体过去 5 年系统集成市场与本体市场的比值持续下降,我们认为这是在低 端集成市场竞争激烈的表现,未来掌握本体研制能力,且定位高端集成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4 - 行业深度研究市场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图表 3:国内本体市场与集成市场:机器人集成增速低于本体增速201220132014201520162017E本体销售(万台) 销量增速本体生

15、产(万台) 产量增速本体均价(万元) 均价增速本体销售额增速系统集成(亿元) 集成:本体集成增速2.31.8%3.759.1%5.756.2%2.76.920.1%3.321.7%26-6.3%18012.5%3271.81.8%8.731.3%7.230.4%25-5%22424.7%3991.822%13.656.3%1381%24-5%32043.9%5351.734.1%336.3%758.2%32-2.3%11755.4%28-12.5%16036.7%3212.0合计(亿元)527623855资料来源:IFR(国际机器人联盟),国家,OFweek,中泰证券研究所,注:2012-20

16、16 数据来源为 IFR,系统集成已经扣除机器人本体。2017 年机 器人销量、系统集成市场为 GGII 预测值,产量为国家公布数据,其余数据为中泰证券预测值 图表 4:中国机器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机器人业务公司名称市值(亿元)系统集成应用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原主业机器人305汽车、电子、家电、军工等自制控制器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埃斯顿107汽车、电子、家电等自制拓斯达博实股份7875汽车、电子等石化、烟草等自制自制注塑设备石化设备橡胶、轮胎设备及软件等电梯控制器等轮胎模具、设备等数控机床等软控股份67部分自制系统集成及本体新时达53汽车、家电等自制控制器天奇股份56汽车行业巨轮智能56轮胎

17、行业克来机电华中数控3431汽车行业汽车、机床、锂电等控制器上海机电双环传动20959减速器减速器减速器、控制器减速器电梯等车用齿轮机床、数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秦川机床39中大力德30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2)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机器人投资回收期显著缩短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5 - 行业深度研究与人力相比,工业机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 24 小时工作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优势不显, 制造业亟待向智能化转型,工业机器人呈现强劲发展的态势。 图表 5:近 5 年全球机器人平均售价呈下降趋势图表 6:2007-2016 年制造业平均

18、工资增长了 181%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考虑到机器人平均效率可以替代 2 名人工,可以 24 小时工作,目前机 器人投资回收周期约为 2 年。 图表 7:人工成本和机器人成本分拆图表 8:目前机器人投资回收周期约为 2 年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注:由于缺乏国内机器人平均售价连续数 据,模型以全球机器人平均售价、国内人工价格为数据基础估算,(3)机器人带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时代除了成本优势,工业机器人普遍能达到低于 0.1 毫米的运动精度,且负载能力、稳定性、可靠均优于人力,不仅可以完成高强度精细工序

19、,更能够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比如,采用机器人抛光,成品率可从 87%提高到 9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6 -项目机器人成本人工成本等效能需求1 台6 人机器人本体24 万元0机器人集成45 万元0维保费用2.7 万元0第一年现金支出71.7 万元36 万元回收周期2.1 年折旧年限8 年每年费用11.3 万元36 万元年费用节省15.7 万元 行业深度研究图表 9:机器人可带来负载、效率、可靠性、精度等全方位提升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机器人带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使得应用不断拓展。按下游应用分类, 目前汽车制造和电子产业,这两个对负载和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最

20、为广泛。其他应用领域包括橡胶及塑料行业、铸造行业、食品行业等。 我们认为,随着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不断缩短,以及超越人力的负载、效率、可靠性、精度等全方位提升,工业机器人将持续替代人力,进入发展黄金时代,未来 5 年持续高速增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7 -机器人可以带来生产环节全方位的提升 行业深度研究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需求(1)2017 年国内销量大增 56%,连续五年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和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国家,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市场。 根据 GGII 数据,预计 2017 年中国机器人销量达

21、 13.6 万台,同比增长 56%; 对应本体及集成市场约 855 亿元,同比增长 37%。 数据,2017 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 13 万台,同比增据国家长 81% 。 2018 年前 2 个月,产量近 1.9 万台,较 2017 年前两月同比增长 37%。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预测,到 2020 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将保持 20%-25%的增速,全球销量占比将达 40%,坐稳全球第一大市场。 图表 10:中国工业机器人 2020 年预计将保持 20%-25%的增速资料来源:IFR,中泰证券研究所(单位:千台)(2)我国机器人密度仍处于较低位置,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机器人密度仍处

22、于较低位置。据 IFR 统计,世界各地的生产自动化正在加速,2017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 74(每 10,000 名员工拥有74 个机器人单位)。我国机器人密度增长十分迅速,从 2013 年的 25 台 增加到 2016 年的 68 台,在全球排名第 23 位,仍有很大空间。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8 - 行业深度研究图表 11:机器人密度:中国与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等仍有较大差距资料来源:IFR,中泰证券研究所(3)预计未来 3 年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 20.4%,到 2020 年达 1511 亿元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我国预计于 2020

23、年前进入世界前十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届时其机器人密度将达到 150 台/万人,较 2016 年提升 121%,对应机器人保有量将达 66 万台,年均需求 16.5 万台。 我们认为未来 3 年我国机器人销量有望超出产业规划目标,接近 IFR 预测值,考虑到机器人价格下降,预计 2018-2020 年销售额复合增速在 1 8-23%,到 2020 年机器人本体销售额有望达到 560 亿元。考虑系统集成与本体比例约为 1.7:1,对应系统集成市场在 951 亿元。机器人市场合计 1511 亿元。 据中国智能制造网预测,我国 10 年内机器人密度即每 1 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数将超过 500 台。对

24、应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 350 万台,考虑机器人5-10 年寿命,年均需求超过 50 万台,年均本体市场空间有望近 100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合计将超过 2500 亿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9 - 行业深度研究图表12:预计未来 3 年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 20.4%,到2020 年达1511 亿元资料来源:IFR,GGII,中泰证券研究所(4)汽车制造和电子电气为最主要两大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塑料、食品、金属加工等行业, 目前主要以“汽车+电子”双轮驱动的形式进行发展,两者合计占到 72% 的份额。其中 3C 电子占比从 2012 年的 18%迅速提升至

25、2016 年 29%。 2016 年我国 3C 产品销售总额达到 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8.7%,国内虽然集中了全球约 70%的 3C 产品产能,但自动化程度低,3C 行业目前机器人密度仅为 11 台/万员工,而日韩等国家的机器人密度超过 1200 台/万员工。我们认为 3C 行业景气度高、产品周期短和更新换代快、机器人密度提升空间大,未来有望持续高增长。 图表 13:我国电子电气行业机器人占比持续提升资料来源:天拓咨询,中泰证券研究所(5)半导体产业链转移,带来洁净机器人需求大幅增长自 2016 年起,由于移动应用、物联网、AI、5G 等技术革新共同推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

26、分- 10 - 行业深度研究半导体产业持续向上。由于国家战略聚焦、产业资本支持,使得以集成电路、面板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根据SEMI 估计,2017-2 020 年全球共有 62 座前端半导体晶圆厂投产,其中 26 座设于中国大陆, 占比达 42%。 图表 14:中国 12 寸芯片制造企业一览图: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国内自动化设备需求的大幅增长。半导体的生产储运均在洁净环境下进行,对机器人的驱动方式等技术要求不同。真空机械手、OHT 等洁净机器人难进口、受限制、用量大、通用性强,其成为制约了半导体装备整机的研发进度和整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部件。 自动化设

27、备价值量在半导体设备、面板设备中占比约为 8%左右,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达 2500 亿元左右,对应洁净机器人市场需求在每年约 200 亿元,随着国内半导体、面板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有望达 全球 40%左右。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1 - 行业深度研究图表 15:半导体生产环节洁净机器人资料来源:新松机器人,中泰证券研究所图表 16:半导体运输仓储环节工厂自动化系统及相关洁净机器人资料来源:新松机器人,中泰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2 - 行业深度研究三、全球市场仍为国际巨头,国产化不断突围(1)四大占据全球近 60%市场的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发

28、那科在世界工业机器人业界中,以和安川电机最为著名,并称工业机器人四大场占有率达到 60%。 核心优势及业务模式,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市图表 17:机器人四大公司国家核心优势业务模式以数控为基础,机器人、智能机床等业务协同发那科(FANUC)日本数控系统全球性市场份额最早研发电机,运动控制和自动化结合较好ABB以系统集成带动本体发展安川电机(KASKAWA)库卡(KUKA)以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为基础开发工业机器人以汽车产业启程推动业务发展日本伺服电机和变频器运动控制产品龙头德国本体材料及工艺创新资料来源:雪球财经,中泰证券研究所图表 18:2016 年机器人四大财务数据及目前市值(单位:亿元人民币)公

29、司发那科(FANUC)ABB安川电机(KASKAWA)库卡(KUKA) 平均估值营业收入2972131毛利率43.50%28.80%净利润69.2119.6市值311232512016PE452719734.00%11.078171544919526.00%5.7309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注:营收及净利润以 2016.12.31 日汇率换算,市值为 2018.3.5 收盘价 当前国内机器人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四大”由于发展机器人较早且较早进入国内市场,近几年充分享受了国内机器人市场发展的红利,其 产能和出货量均出现较快增长态势,在国内市场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

30、的重要声明部分- 13 - 行业深度研究图表 20:四大机器人国内市占率与全球接近图表 19:四大机器人产业全球市占率接近 60%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中泰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前瞻,中泰证券研究所(2)控制器、伺服电机与减速器三大核心部件仍为国外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 70%。我国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一直都是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也是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 图表 13: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占整个产业链中价值的 70%左右资料来源:前瞻网,中泰证券研究所控制器国内外差距最小。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31、:硬件就是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单元、信号处理部分等电路,国产品牌已经掌握;软件部分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还有差距。 伺服系统外资企业占据绝对优势。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版)数据显示,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 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日系品牌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OEM(设备制造业)市场。 了中小型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4 - 行业深度研究图表 21:国内机器人控制器市场份额图表 22:国内伺服系统市场份额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中泰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中泰证券研究所减速器用来精确控制

32、机器人动作,传输更大的力矩,目前机器人减速机市场高度,普及期国产减速机无法实现全面进口替代。减速器分为两种,安装在机座、大臂、肩膀等重负载位置的 RV 减速机和安装在小臂、腕部或手部等轻负载位置的谐波减速机。RV 减速机被日本纳博特 斯克,谐波减速机日本哈默纳科占绝对优势。 图表 23:国内减速器市场份额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中泰证券研究所(3)国产企业不断尝试突破核心技术壁垒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机器人厂商逐步崛起,目前正在迅速放量,并且在部分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方面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市场推广。 图表 24:国内企业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不断尝试突围核心零部件国内研发企业产品进展减速器

33、上海机电RV 减速器2013 年与纳博合资设厂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5 - 行业深度研究双环传动秦川机床大族激光韶能股份RV 减速器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RV 减速器2015 年11 月发布减速机产品2015 年11 月发布减速机产品2017 年 1 月小批量生产2015 年11 月宣布投入 2.3 亿元新松机器人华中数控固高科技汇川技术通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华数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多种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机器人控制器核心部件、伺服电机适配自制弧焊机器人等伺服系统已产业化已量产并配备国内本体企业伺服电机国内应用较多控制器、伺服系统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中泰证券研

34、究所国内机器人本体制造的优势正在逐步建立,由中低端机器人(例如 Scara 等)向中高端机器人(如六轴、高精度、重负载)进行产品升级,并且在系统集成服务的市场化应用方面巩固优势逐步赶超外资品牌,在行业 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品牌有望逐步崛起。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6 - 行业深度研究四、重点推荐:机器人;看好美的、上海机电、埃斯顿、汇川等机器人成本不断下降, 投资回收期显著缩短,促进机器人行业买入黄金 时期。同时国内机器人销量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市场空间巨大。 国内机器人企业有望受益国内市场持续高增长,以及国产化不断推进,未来有望成长出行业国际巨头。 重点推荐机器人行业民族品牌

35、龙头新松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标杆、半导体设备,业绩将提速)! 关注上海机电(与全球减速器排名第一的日本纳博合资,大股东上海电气与日本第一大机器人公司发那科合资)、汇川技术(工控自动化龙头, 伺服电机进口替代空间大)、埃斯顿(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收购扬州曙光进军军工自动化)、中大力德(减速器、伺服电机民族品牌)、美的集 团(收购了机器人四大之一德国 KUKA)、克来机电、拓斯达。 图表 4:重点推荐:机器人、上海机电,关注埃斯顿、汇川技术、克来机电、中大力德、KUKA(美的集团)等评级EPS(元)2018EPE(倍)2018E代码上市公司股价(元)2017E2019E2017E2019E机器人上海

36、机电汇川技术埃斯顿 克来机电中大力德双环传统美的集团30002460083530012400274760396000289600247200033319.5220.4731.0112.7532.8737.88.6451.40.281.360.640.130.500.750.352.630.371.670.810.190.851.070.473.240.501.821.020.281.241.550.623.857015481026651242053123966393518163911304527241413买入买入暂不评级暂不评级暂不评级暂不评级暂不评级暂不评级行业平均估值493525来源:w

37、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注:股价为 2018 年 4 月 19 日收盘价,汇川技术、埃斯顿、克来机电、中大力德、双环传动、美的集团为 wind 一致预期 (1)机器人(300024):工业互联网标杆、半导体设备!新松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标杆、半导体设备快车道,2018-2020 业绩将入新松机器人隶属中国科学院,是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公司市值位居全球同行业前列,仅次于ABB、日本 FANUC 等。2018 年 2 月,公司智能机器人“北京 8 分钟”的表演,惊艳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我们认为公司为中国工业互 联网标杆性企业。 公司不仅受益于工业互联网、人

38、工智能(AI)、智能制造,公司近年来在 半导体领域逐步发力,通过投资韩国新盛 FA 等,有望成为半导体设备行业新贵。 半导体设备新贵:洁净机器人打好基础,投资韩国新盛 FA,全面进军半导体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7 - 行业深度研究2017 年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持续增长,公司洁净机器人销售数量大幅增长。公司真空大负载机器人大批量应用于 MOCVD 产业,公司成为全球美国以外唯一能供应此类机器人的企业。公司成功研发的 8 英寸洁净传输平台、双臂大气机器人得到市场批量应用,并与国内光刻机企业联合 开发高精度大气机器人。 公司为目前国内唯一提供洁净机器人的厂商,在半导体与大规模集成电路

39、领域进行战略布局。2018 年初,公司投资的沈阳新松投资拟收购在全球半导体与面板享誉盛名(排名全球前 5)的韩国新盛 FA(工厂自动化) 80%的股权,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认为公司有望继续大力 加码半导体设备。 机器人行业:中国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工业、服务、特种需求快速增长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 13 万台,同比增长 81%。据国际机器人联盟预测,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占全球 40%。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工替代加速,机器人需求与日俱增。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促进行业大发展。服务机 器人、特种机器人需求大增。 新松机器

40、人:订单高增长、产能释放、新品拓展,2018-2020 业绩将提速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自 2016 年 12 月以来,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大幅增长 50%以上。2017 年沈阳智慧产业园与上海临港产业基地投产,未来产能进一步扩大。沈阳年生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可达到 1 万台套;上海基地预计 2020 年达到智能机器人规模产能 23000 台,实现经济收入15 亿元。公司人员已大幅增至 4000 多人,目前人均收入 60 万元,提升空间大。产能已具备收入翻倍潜力。公司拓展半导体设备和特种机器人, 近期与国防部门签订近 3 亿元订单;全面布局人工智能、工业和互联网, 成立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 投资建

41、议:我们预计 2018-2020 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5.9/7.8/10.1 亿元,同比增长 35%/33%/30%,对应PE 为 53/39/30 倍。参考北方华创、 长川科技等半导体设备公司,公司估值具提升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2)上海机电(600835):电梯主业稳健向上,纳博精机进入收获期电梯主业稳健向上,积极布局的“大机电”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1)公司为国内电梯行业龙头企业,2017 年公司电梯业务营收 183.22 亿元,同比增长 2.72%,其中上海三菱电梯安装、维保等服务业收入超过 52 亿元,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 28%。电梯业务预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纳博

42、精机进入收获期:纳博精机已提前达到 10 万台精密减速器产能,在 2017 年 5 月开始实现单月盈利,现正加快相关生产设施的基础投入,争 取尽早达到 20 万台的产能。 日用友捷: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持续扩大产能,优化产品结构,计划 202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8 - 行业深度研究年销售额比目前增加 50%以上。马拉松革新:提升整体生产制造能力, 满足战略性客户业务增长的需求,并进一步扩大现有战略客户的市场份额。开利空调:依托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持续注入最新产品,积极进入 轻商空调领域,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为中国电梯行业龙头,未来有望受益上海国企改革:预 计公司

43、 2018-2020 年净利润达 15.96、18.43、21.47 亿元,对应 EPS 为 1.56、1.80、2.10 元,PE 为 12x、11x、10x,公司估值为机械行业最低之一, 给予“买入”评级。 (3)汇川技术(300124):工控自动化龙头,伺服电机进口替代空间大公司深耕工控自动化领域,为国内最大的中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全球领先的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供应商。制造行业回暖及新兴行业制造刺激工控子行业复苏。 公司自主研发伺服电机,目前市场份额在 3.4%左右,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是国内销量最大的电梯一体机生产厂家,未来低压变频器业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小型 PLC 未来有望

44、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看好市场进口替代。公司为客车电控领域龙头,目前主要是给宇通客车供货,有望随新能源客车产销向上持续增长。2017 年公司收购江苏经纬轨道切入轨 道交通领域。 (4)埃斯顿(002747):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拓展军工自动化埃斯顿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自主研发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等。2017 年埃斯顿预计营收 10.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归母净利润 9518 万元,同比增长 39%。2017 年,公司以 3.26 亿 元现金收购扬州曙光,进军军工自动化。 (5)克来机电(603960):柔性自动化装备供应商,汽车电子快速发展公司是柔性自动化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供应商,致力于非标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的研究、开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 子、轻工、机械等行业。公司产品可分为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与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两大类,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汽车内饰等领域;从设备功能上看,产品涵盖装配线、检测线、焊接线、喷涂线、折弯线等各类 非标智能装备。 公司在汽车电子产品深度绑定联合电子和德国博世,产品逐渐从高端车型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