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材技术措施指引2012.6.15_第1页
绿色建筑节材技术措施指引2012.6.15_第2页
绿色建筑节材技术措施指引2012.6.15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色建筑节材技术措施指引2012.6.15 绿色建筑节材技术措施指引 (试行) 编制 绿色建筑推进小组 发布日期:xxxx年6月15日 目 录 1 总则 2 一般要求 3 建筑方面 4 结构方面 5 机电方面 6 景观方面 7 其他方面 8 附则 第 2 页共 28页 1. 总则 1.1 为加强绿色建筑节材技术管控,提升集团成本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及政府有关条例、规范、标准、规定,结合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积累的节材经验制定本指引。 1.2 绿色建筑节材等于节财。技术运用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底盘的高低,技术化节材水平某种程 度上决定了一个房地产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大小。据初步测算,

2、通过建筑、结构、机电等方面的设计优化,城市综合体每平米通常可节约建安成本200元以上。 1.3 绿色建筑节材等于节能。水泥、钢材、玻璃、面砖、沙石等主要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 了大量能源,而且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绿色建筑节材将极大地降低自然与环境负荷。 1.4 绿色建筑节材强调设计先行。由于设计阶段决定了建安成本的75%或以上,应通过跨专业沟 通与互动、技术经济比较与精细化设计,加强设计阶段的节材技术管控。 2. 一般要求 2.1 各项目应结合日常工作加强节材技术、方法、经验和案例的积累与分享,以不断提升集团绿 色建筑节材技术管控能力。 2.2 各项目应将相应技术措施与要求列入相应设计任务书

3、、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并选择具有丰富 节材经验和相应节材能力的设计单位。 2.3 绿色建筑节材技术管控需要大量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必要时可依托外部咨询公司,形 成设计监理机制。 3. 建筑方面 3.1 竖向规划 3.1.1 恶劣地质条件(软土、溶洞、滑坡、膨胀土、地下水、地面沉陷等)拿地前通盘考虑, 拿地后谨慎利用、因地制宜利用,条件许可时也可适当规避,避免基础比房子贵的尴尬局面。 3.1.2 竖向规划宜甲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商定,总图等专业应提前节介入方案设计等 环节,动态控制。 3.1.3 结合周边道路标高、市政管标高等,按土方量最小原则确定场地标高并尽可能就地平 衡,场地标高严禁

4、随意变动,特别是大面积平坦场地。 3.1.4 应尽量利用重力自流排水,避免设置污水泵站、排涝泵站等提水设施,如设置排涝泵站 则应充分利用水体、坑塘、洼地的蓄洪功能降低泵站装机容量。 第 3 页 共 28页 3.1.5 土方规划应结合人工山体、水体等景观措施进行,就地平衡,避免二次倒运。 3.1.6 充分利用原有地貌及场地上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等,避免大开挖高填方。 3.1.7 山地项目应提前进行排洪规划并预埋涵管,以便挖方就地回填山谷重构,节约成本。 3.1.8 山地项目竖向规划完成后才能进行建筑布置,切忌以平地思维布置山地建筑。 3.1.9 绝大部分山地项目户型与地形结合不好,应根据竖向

5、规划确定产品类型,确定经济的平 台高差,避免大开挖高填方。 3.1.10 山地项目可利用填方区布置地下室,结合实际地形确定赠送面积。 3.1.11 边坡支护成本:自然放坡预应力锚杆+混凝土喷射毛石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结合实际地质及高差尽量自然放坡,尽量减少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护壁数量,边坡支护方式宜进行多方案经济性比较。 3.1.12 土方施工应严禁施工单位超挖、超填或随意加大爆破药量,以节约土方量。 3.2 市政路 3.2.1 路结构宜多方案比较,结合竖向与总平面规划,优化路结构,优化平面线形,节省 路长度与宽度,减少挡土墙、边坡数量与高度,增加可透水的软景面积。 3.2.2 山地项目路

6、规划必须因地制宜,避免大开挖高填方。 3.2.3 山地项目道路坡度不应强求平缓,可因地制宜,从大确定(如11%的坡度),以节约工程 量。 3.2.4 适当控制出入口数量与宽度,以节约成本。 3.2.5 临时道路(围墙/绿化)应与永久道路协调,避免浪费。 3.2.6 雨水口设置的位置必须准确,以避免浪费。 3.2.7 消防车道尽量避开地下车库。 3.2.8 从面层材料(石材、沥青混凝土、混凝土等)、结构层和面层厚度(人行、车行、消防 等)、路牙石(石材、混凝土等)等方面优化道路断面。 3.2.9 可利用小区规划道路作为施工道路,以加速路基降结。 3.2.10 道路施工时宜先施工基层和相应市政管线

7、,待项目基本完工时再施工面层,以节约面层 返修成本,尤其是底层项目。 3.3 市政管 第 4 页 共 28页 3.3.1 泵房、机房、开闭站与配电设备(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柴油发电机组等)进行多 方案(项目集中布设、分期集中布设、分散布设)经济性比较,并结合泵房、变配电站、机房等的布设,综合优化管布局,节省管(给排水、强弱电等)长度,条件许可时多期共用或与相邻项目合用开闭站等设施。 3.3.2 中水处理站位置与负荷中心协调,以节约管线长度。 3.3.3 普通住宅小区(多栋)供电尽量少用纯放射方式供电,可采用放射与串联相结合的方式 供电。 3.3.4 尽量少在路面下埋设管线及相应管井,以减少

8、加固费用。 3.3.5 雨水管可通过筛孔就地下渗,从而减少管径。 3.3.6 低层建筑地下室可考虑不设卫生间等洗浴设施,以免因局部排水需要造成小区污水等管 整体下沉、埋设过深。 3.4 单体布置 3.4.1 冬季朝向有利于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则利于自然通风,以降低照明与空调负荷。 3.4.2 由于六层以下住宅可不设电梯,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和 消防电梯,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防烟楼梯间、可不设两根消防给水竖管、可不将耐火等级提升为一级、防火分区可由1000m加大到1500m、条件许可时可仅设一个安全出口,建筑高度不超过1oom的高层建筑可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不设避难层。建筑高度超过80m(约25层)含钢量增加约5kg/m。相应层数区间内,建筑层数应向高限靠拢。 3.5 层高 3.5.1 一般高层建筑竖向墙柱的含钢量为2025kg/m2,每增加100mm,含钢量增加1kg/m2, 钢筋成本增加约6元/m2,整体成本增加约20元/m2。普通住宅一般2.9m,除非十分必要避免取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