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澍霖周易与气功(1) - 图文_第1页
蒋澍霖周易与气功(1) - 图文_第2页
蒋澍霖周易与气功(1) - 图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蒋澍霖周易与气功(1) - 图文 周易与气功 前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后代。在中华神洲大地上栖身生存,辛勤劳动,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化气功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魂宝,是祖国传统医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气功锻炼就被人们作为一种“祛病延年”,研究人体生命科学,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重要手段。 周易是祖国古老的经典理论著作,是我国古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目前国内外的学者研究周易之风,下方兴未艾。气功家也将周易作为 研究气功的理论基础。有史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医道(气功)一家”和“医易(八卦)相通”,说明气功

2、与八卦有着密切关系。用周易理论指导练功,对于祖国的传统气功,无论是道家气功还是佛家气功,多是运用周易理论进行指导。特别是气功调气、调息、调神、调形的基础理论,都是周易理论指导练功中的具体运用。用周易的理论指导练功,可使其练功者在短期内进入气功状态。根据阴阳平衡的理论,使其功法不出现偏差,达到疗病健身之目的。若能坚持长期锻炼,还容出现特异功能。提高悟性,也就是所说的气功开悟之理。 气功的功法,都与周易理论有着密切关系,必须在周易理论基础上阐述功理。因此,本书在讲述功理之前,先将周易理论基础,与人体关系作一简述,以便讲明功理。因为 功理是指导功法的,明了“理”就能更好地掌握“法”,有理有法才是上乘

3、功夫,才能练出更大的“功”造出更强的“悟”。 本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均属在中国古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为练功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愿能为练功者打开思路,得到启发。并望在实践加验证。 1 目录 第一章 易学概述 第一节 易经的起源及成书时代 第二节 周易的形成及发展 第三节 简易、变易、不易 第二章 河图洛书与八卦数理 第一节 河洛起源 第二节 八卦的重生 第三节 伏羲先天八卦 第三章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节 天干、地支学说 第四章 易理与气功的基础理论 每一节 阴阳与气功 第二节 周易图象变化与修练气功的规律第五章 气功的养生术 第一节 气功的概念

4、 第二节 气功的作用 第三节 气功的分类 第四节 气功的选择原则 第五节 修练气功的条件 第六节 习练气功的要领 2 第七节 气功修练的基本方法 第八节 修练气功的禁忌和纠偏方法 第九节 养生功法和精选 8? 3 第一章:易学概述 第一节:易经的起源及成书时代 易、周易、易经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虽然在诸多研究易学的著作中并不注重它们的区别,但事实内涵是有很大区别的。 易是上古筮书的泛称,易起源于筮周礼.春宫中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连山乃夏代之易,其六十四卦首卦为艮卦,因艮象为山,古称为连山。归藏乃殷代之易,其六十四卦之首卦为坤卦,坤象

5、为地,万物收藏之所,故称归藏。连山和归藏都己失传,只有周易被保存了下来。 周易乃周代之易,其六十四卦心乾卦首,坤卦次之,其象为天地之间,天之际。同时周又有周遍之义,所说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是也。相传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从而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关于易经的成书时代,有始以来一址在探讨之中,根据近代的研究,有三种意见: 一、 成书于春秋时期。郭沫若说:“天地对立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出 现很晚,固全文中无八卦痕迹,甚至无“地”字;乾坤等字古书很晚才出现。由此可见,易经成书不能早于春秋时期。 二、 成书于西周初年,张岱平根据卦爻辞中的故事,如“丧牛于易”、“丧 羊于易”、“高宗伐鬼方”、

6、“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没有引用,推论易经成书不能晚于成王时代。 三、 成书于殷周之际。金景芳等论为易经是殷周之际的作品。他们 肯定“卦出于筮”。古之巫史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了易经。有的学者还从中国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和从殷周时的社会矛盾中考查易经的成书时代,也认为是殷周之际。 4 易经分上下两经,包括八八六十四卦,卦形、卦名、卦辞及爻辞。六十四卦由和两种阳阴符号组成,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画都从下向上排列,称为初、二、三、四、五、上表示次序。阳爻称为九、而阴爻称为六,六十四卦共计组合而成三百八十四爻。每卦

7、先列爻题,次列爻辞,卦和爻辞共四百五十条。后人说,卦辞是文王作,爻辞是周公所作。 第二节:周易的形成及发展 周易这部书是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的。易经是一部信息预测学,分为上下两经。易传是一部哲学著作,它由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章构成。它的成书时代,大约绐自殷商,两周而下限晚至春秋战国时期,故这些文章不是出自一人而是多人所作之合。 易经原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由后人在易经的基础上写了易传又称为十翼。易传中的文章,开始是附在易经和易传就合并成为今天的周易。 为什么要把书名定为周易自古以来有不少的解释,总的来说“周”主要是指朝代名,即周朝。“易”字是日月的含义,主易“变”也。 易传解经的哲学思想,是在易经占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易经的解释,从天文、地理、人事等方面论述,比较全面和系统。是第一次用科学的思想和唯物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