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 图文_0_第1页
调研报告 - 图文_0_第2页
调研报告 - 图文_0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研报告 - 图文 博物馆调研报告 班级:建筑学121 组长: 张曼 组员:丁刘雨 张慧 高天涛 贺天阳 李实 一、南京博物院 1.建筑环境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13万余平方米 2.建筑风格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南博的标志性建筑,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依据上华严寺大雄宝殿设计了博物院平面的长

2、、宽和柱廊的高等最基本的尺度,又完全依照1012世纪的建筑实物设计了其他细部,他们甚至缩短柱头铺作的令栱短于泥道栱的特征。 3.建筑布局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经二期扩建以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南京博物院新馆,在自然光的运用中可谓匠心独运。新馆与徐敬直设计的南京博物院老馆毗邻而立。考虑到与基地中轴上的老馆的和谐,建筑造型依然延续了老馆的仿辽建筑风格,体量上也很低调,地上仅为两层。外形受老馆的制约,并未影响新馆内部的现代博物馆气息。新馆在平面布局上,在核心部位依然设置了传统的中

3、庭,借助中央楼梯联系一、二层回廊,顶部采用井式屋盖,将自然光引入中庭。不仅如此,新馆各展厅呈组团式布局,每个展厅组团中,均设有若干小中庭。 4.流线分析 历史馆 围绕内庭设置多个展厅,每个展厅内部流线也不完全一致,展厅之间有一定的参观顺序。 5.感兴趣的地方 木结构的基本构造、尺度、风格,使用混凝土仿辽建筑符合原木结构的风格尺度,且防火弥补了木材料的不足。 二、六朝博物馆 1.建筑环境 六朝博物馆位于南京汉府街,东箭道以东,长江路以北,系原六朝建康城遗址的一部分。六朝博物馆建设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 2.建筑风格 走到汉府街,就可以看到一座米黄色的建筑,外立面看上去,是两个l形建筑相互咬合在一起,呈较规则的矩形。外立面设计大胆,配着大型玻璃窗户及玻璃顶棚,极具现代感。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风格。 仔细看这座建筑,它充分呈现了贝氏家族的几何体完美组合的设计理念。外观看上去,大气开阔,既不抢左邻总统府的风采,也不争右里南京梅园新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