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_第1页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_第2页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_第3页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_第4页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受试物: 环磷酰胺 受试动物: 小鼠,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的原理和方法,细胞分裂分为四个期: 1、g1期(dna合成前期):细胞生长,为dna复制做 准备。 2、s期(dna合成期):体细胞的dna含量由2c增加到4c 3、g2期(dna合成后期):该期主要为m期作准备,包括复制因子的失活和有丝分裂促进因子的分化,有关细胞骨架系统重新组装的蛋白质合成 4、m期(有丝分裂期):前期,早中期,中期, 后期(微核形成期),末期,图13-1 细胞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微核(micronucleus) 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片断或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

2、体,于细胞分裂后期留在细胞质中,末期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比主核小,故叫微核。,原理: 1 有丝分裂毒物的作用使个别染色体或带着丝点 的染色体环和断片在细胞分裂后期被滞留在细胞质中 2 断片或无着丝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不能定向移动,从而遗留在细胞质中,结论: 微核试验能检测化学或其他物质因素诱导产生的染色体完整性改变和染色体分离改变这两种遗传学终点,微核可出现于多种细胞中,但在有核细胞中难以与正常核的分叶及核突出物区分,故常计数pce细胞中的微核,因为在此阶段,主核排出,易于观察微核,这些细胞保持其嗜碱性约24小时,然后成为正染红细胞(nce),并进入外周血

3、。,注:在主核排除时,微核仍保留在细胞中,操作步骤: 一染毒: 染毒途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染毒二次, 0、24小时各染毒一次,6h后取样 染毒剂量:50mg/kg 二处死: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三:骨髓液的制备和涂片 1 处理:方法:取胸骨,去掉血污和肌肉,剪去每节骨骺,用弯止血钳将骨髓挤于预先滴有小牛血清的清洁载玻片上,混合均匀后推片 2 固定:将推好凉干的骨髓片放进染色缸,甲醇固定15分钟,取出晾干 3 染色:用新鲜配制的giemsa应用液(giemsa储备液一份加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9份)染色1015分钟,细流水冲掉玻片染色液,晾干,四观察和计数: 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选择分布均

4、匀的区域,再在油镜下观察计数。pce细胞呈灰蓝色,正染红细胞(nce)桔黄色。细胞中的微核大半呈圆形,边缘光滑,嗜色性与核质一致,一个细胞内可以出现一个或多个微核。 计数:1000个pce中含微核的pce数,并计算200个细胞中pce/nce的比值,结果与分析: 1 结果:试验只计数pce中的微核,微核率以千分率表示。每组的雌雄动物分开计数微核pce均值。 2 分析:正常的pce/nce比值为1(0.6-1.2),如果0.1,则表示pce形成受到严重抑制;如果0.05,则表示受试物剂量过大,结果不可靠。,图 1 :正常嗜多染红细胞 pce ( 400 ) 图 2 带微核嗜多染红细胞 mnpce ( 400),注意事项: 1、剪胸骨时通过剪断两边的肋骨来把整块胸骨取下来,以防不小心把胸骨剪断 2、挤出骨髓处的肌肉要剔除干净 3、滴到玻片上的小牛血清不要太多,涂时要涂匀,以便推片 4、染色前可以先看一下整体涂片情况,细胞分散度是否良好 5、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