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_第1页
上海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_第2页
上海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诗歌的几种方法,理解比喻和对比在诗歌表现中的作用。2、通过朗读、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朗读、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语句,理 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2、难点:理解比喻和对比在诗歌表现中的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诗歌,导入新课1、设置情景:同学们,我们经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青少年或青少年时期?2、预设: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也有很

2、多诗人在少年时期写下了许多的诗篇。今天我们就进入少年诗情单元,先来学习一首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二、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过渡:诗歌学习,第一步便是读。我们该如何来读好诗歌 呢?要有四读:字音、节奏、重音、情感(一)一读,读对字音(二)二读,读对节奏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 风 或者一片阳光。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 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

3、了渴望。(三)三读,读准重音:歌唱、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心中、地方、思想、微风、阳光、年轻、梦想、渴望(四)四读,读出情感:中速、激情、高亢三、品读诗歌,理解主旨过渡:一首诗歌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一)作者以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何其芳(19121977)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守旧的大家庭。他的代表作有画梦录 汉园集等。2、背景介绍: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国民党统治区迎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视察着,

4、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这首 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二)分析诗歌内容过渡:一首诗歌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再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的意象来分析。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歌唱了四种事物,是哪四种事物?它们和少男少女有怎样的共同点?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交流:积极向上,给人以希望,给人以鼓舞的力量。运用了比喻,把少年少女比作了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2、请发挥想像力,你还能将少男少女比作什么呢?交流:鲜花、绿草、晶莹的露珠等

5、等。你认为第一节中的少男少女们指的是什么呢?我又是谁呢?交流:少男少女(1)40年代延安地区的少男少女(2)代表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少男少女我(1)作者(2)与作者持有同样观点的人。总结:诗的第一节:纵情欢歌,振起全篇歌唱什么4、朗读第二节,诗人希望歌声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停留是什么意思?这里隐含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交流:歌声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停留是指引起年轻人的强烈共鸣。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却并不出现。全靠“飞”和“停留”这两个动词将喻体加以暗示,读着它,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展翅飞翔的小鸟,形象生动而又隐隐透出几分含蓄,显出明白而含蓄、平凡而奇崛的特色,意境十分优美。5、朗读第三

6、节,诗人希望用什么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交流: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它 像什么?(微风、阳光)“草一样颤抖”是什么意思?交流:蕴含歌声中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像“微风、阳光”一样让人感动总结:放飞歌声,放飞理想怎样歌唱6、朗读第四节,“轻轻地从我的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联系背景,想想“成年的忧伤”是什么含义呢?为什么会重新变得年轻呢?交流: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使他缠绵忧伤。作者看到中国人民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最困难的时期,所以会有“成年的忧伤”。而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看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他再次回复了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作者歌唱充满活力的青春,同时也深受火热的青年、火热的生活所感染,感到青

7、春焕发,因此诗人“失掉了成年的忧伤”,重新为心灵注入乐观、向上的激情,对生活、对 祖国、对民族充满希望,充满必胜的信 心。作者热情地歌颂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歌唱充满朝气和希望的生活,必 将影响和鼓舞 一些忧伤、消极的成年人,使他们重新焕发青春,老当益壮。这一节的内容是上一节诗意的拓展和延伸,体现了诗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化了中心。7、第四节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呢?交流:对比,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力量。总结:极抒衷肠,极抒向往直抒情怀8、那么,你知道作者写这首诗歌的目的了吗?交流:该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也包括成年人),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四、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