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论1.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长发 育、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共生: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4.共栖: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5.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 所给受益者的关系。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7.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9.保虫宿主:
2、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 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10.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 幼虫状态。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11.免疫逃避:虫体表面结合宿主抗原,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12.感染期(感染阶段):寄生虫的某个生活史阶段能够侵入宿主体内并可继续发育或繁殖。 13.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传染源。14.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但对同种的再感染有一定 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15.慢染:寄生虫少
3、量多次感染人体或者急染治疗不彻底,常转为慢染。16.隐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 的一种寄生现象。 17.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宿主组织损伤。 18.异位寄生: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更多学习资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资源库;知乎:大学资源;QQ空间:835159973 19.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间自然的传播,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源。 蠕虫1.土源性线虫:这类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
4、发育 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入人,亦称直接发育型。 2.生物源性线虫:这类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 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 3.蚴体增殖: 指某些蠕虫(吸虫、绦虫)的幼虫繁殖后代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4.钩蚴性皮炎:指钩虫感染期,幼虫钻入皮肤后形成的局部炎变。患者局部皮肤有针 刺、灼烧和奇痒感,进而出现充血斑点,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包,最后结痂脱皮而愈。5.异嗜症:少数钩虫患者表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食泥土、碎纸、破布等异常嗜好,此 种现象称嗜症”。 6.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钩虫寄生于人体可造成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损耗而导致贫血。由于缺
5、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 着色浅,故而将此种贫血称为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7.何博礼现象:血吸虫虫卵成簇产于宿主组织内,肉芽肿急性期易液化,出现嗜酸性脓肿, 虫卵周围出现许多浆细胞,伴有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 8.囊蚴:为吸虫的幼虫,也是多种吸虫的感染阶段,一般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由尾蚴发育 而成。其形状呈球形,外披一层囊壁,内含幼虫。 9.尾蚴:是吸虫生活史的一个发育阶段。虫体分为体、尾两部。其尾部长短,形状各虫种 不一。 10.尾蚴性皮炎:是由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引起的局部超敏反应。11.链体:是绦虫成虫颈部以后分节的虫体,由幼节、成节和孕节组成
6、。链体是虫体最显著 部分,由 34 个以致数千个节片组成,越往后越宽大。 12.成节:为绦虫链体中部的节片,其内官已发育成熟。13.孕节:为绦虫链体后部的节片,其内除充满虫卵的子宫外,其他官均已。14.六钩蚴:圆叶目中的绦虫虫卵成熟时内含有 1 个有 6 个小钩的幼虫称六钩蚴。15.囊尾蚴:猪带绦虫中绦期幼虫,其个体大小如黄豆,为乳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 更多学习资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资源库;知乎:大学资源;QQ空间:835159973 满透明的囊液,囊壁上有一个向内翻转的头节,这种中绦期幼虫也称囊虫。16.棘球蚴: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的幼虫,棘球蚴是一个圆形的囊,由囊壁和内含物组成。
7、囊内含囊液和无数头节,称原头蚴。此外,还有许多生发囊,其内又可有许多头节或更小的囊,以致一个棘球蚴中可含成千上万个原头蚴。 17.棘球蚴砂 :从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子囊碎片等悬浮在囊液中。 18.迁延移行:十二指肠钩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前,可以“暂停发育”状态滞留于组织内, 经过一段时间再进入肠腔发育。 19.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微丝蚴,微丝蚴在人的外周血液中周期性出现, 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则出现在外周血液中,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20.世代交替:指有些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规律性地交替进行。21.伴随免疫:(血
8、吸虫)活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对体内原有成虫没影 响,但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抵抗力。 原虫1.滋养体:基本生活期;具运动、摄食、生殖能力的原虫生活史阶段。2.包囊:感染阶段;原虫的滋养体在不良环境下分泌外壁,形成不活动的包囊。3.休眠子:间日疟原虫迟发型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后发育缓慢,经不同时间的休眠期,激活后发育为裂殖体并继续分裂为裂殖子,进入血流。休眠期的疟原虫为休眠子。 4.人际传播型: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由感染者传播至易感者的原虫,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5.虫媒传播型:原虫完成生活史需在虫。 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接种人体,如疟原 6.循环传播型:完成生活
9、史需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分别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如弓 形虫。 7.再燃: 疟疾发作停止后,体内仍有少量残存的红内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大量增 殖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再次出现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再燃。 8.复发:疟疾初发后红内期原虫已被消灭,在未经虫媒传播感染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 的潜隐期,又重新出现原虫血症及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复发。 更多学习资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资源库;知乎:大学资源;QQ空间:835159973 9.机会性致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感染某些原虫后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暂时处于隐 染状态。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免疫功能不全时,这些原虫的繁殖能力和致病力
10、显著增强,使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节肢动物1.医学节肢动物:通过骚扰、蜇刺、的节肢动物。 、毒害、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人畜健康 2.机械性传播: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机械携带、输送作用,造成病原体传播。3.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和繁殖的阶段,才具感染性造成传播。 4.: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卵至成虫期,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 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 5.发育式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发育而无繁殖,即病原体仅有形态结构及 生理功能的特化,并无数量增加。 6.繁殖式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只有繁殖而无发育,即病原体仅有数量增加,并无形态变化。 7.发育繁殖式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不仅发育而且繁殖,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实务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四川凉山喜德县卫生健康局医疗卫生辅助岗位招募3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航空运输辅助活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冻冷草莓加工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饭店水电知识培训课件
- 工业物联网架构中低功耗开关的边缘计算集成痛点
- 对抗性测试环境下反向测试件的动态失效边界研究
- 多频振动环境下刹车蹄块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数字孪生构建
- 多相流条件下清洗喷嘴雾化效能与能耗的耦合关系研究
- 多尺度模拟揭示的分子振动模式与反应路径耦合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适应症
-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行业研究报告
- 家博会现场抽奖活动方案
- 芦苇创意美术课件
- 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鲁迅美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湖北省枣阳市实验中学2025届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公司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
- 餐厅迎宾培训内容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部优课件1
- 梅毒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