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图分类号:F08学校代码:13820题目:居民储蓄增长情况的原因及影响分析学生姓名: 高边玛草学院:商学院专业:能源经济班级:1305 班学号:1310540161校内导师: 刘向阳 副教授2016 年 5 月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另一大 超级经济体。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也是日益增长。居高不下的国民储 蓄率,虽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是与此同时,过高的储蓄率对我 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隐患。近些年,我国的居民储蓄增长情况虽然有所缓 和,但是在国际这个大环境之中我国的居民储蓄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居民收入的逐 年
2、升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失衡等原因都是致使我国居民储 蓄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金融体系的欠缺和投资渠道的单一也是推动我国居民储蓄提 高的原因。作为我国西北欠发达地区,居民高储蓄引发的系列问题对该地区经济 健康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究是什么原因造成该地区居民储蓄高涨,以及这一 现象的形成对该地区的利弊影响,从而为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国民储蓄率 ; 居民储蓄 ; 经济增长;健康发展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day h
3、as become another super economy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national savings rate is also growing. High national savings rate, has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t savings rates also poses some risk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c
4、ent years, although Chinas household savings growth easedthe same time, high Chinas economy. In in the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 of higher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 are still in place. Incom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lacking, urban and rural peoples income structural imbala
5、nces and other reason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 continued to rise,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a single investment channel is the reason for our residents savings increase. Northwest Chinas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s less developed areas, and peoples high savings series o
6、f problems caused by larger impact on the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Paper first from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otal situation further analysis Ningxia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tatus; second, through on Ningxia residents savings quantitative of analysis, inferred Ningxia r
7、esidents savings on the area economic growth of effect; last, research is what reasons caused the area residents savings high, and this a phenomenon of formed on the area of effect, to for Ningxia area economic health development proposed related recommend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National sav
8、ing rate; Residents sa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healthydevelopment 目录插图与附表. 1绪论2(一)研究背景2(二)研究目的与意义21. 国外研究现状22. 国内研究现状3(四)研究内容与方法31. 研究内容32. 研究方法4储蓄理论5(一)储蓄及居民储蓄5(二)我国居民的储蓄动机5(三)我国居民的储蓄现状6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及成因7二三(一)(二)1.2.3.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7地区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成因7居民收入与居民储蓄7社会保障体系与居民储蓄8居民消费与居民储蓄94. 投资渠道与居民储蓄95. 未来收入的预期与居
9、民储蓄10四高储蓄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11(一)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111. 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112. 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11(二)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111.2.3.导致经济发展失衡11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11加剧贫富差距12地区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情况的建议与对策13五对于(一)改善消费环境并积极引导个人消费13(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3(三)加强完善金融体系拓宽投资渠道14(四)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5结语16六参考文献17致谢18 插图与附表图 2-1 1996-2014 年我国居民具体的储蓄存款余额6表 3-1 地区主要年份居民储蓄增长情况统计数据表单位:亿元7
10、图 3-1 近十六年全区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储蓄变化情况8表 3-2 表 4-1 居民消费和储蓄增长情况表92011-2015 年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121 绪论 绪论(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储蓄率似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标志。近些年, 我国的居民储蓄余额不断突破历史记录,达到一种巅峰状态。我国居民储蓄加速度增 长的情况在近十年尤为突出,在 2003 年至 2013 年这十年间不断实现居民存款余额的 大关突破。伴随着持续了 24 个月的负利率现象,储蓄只增不减并且每次突破一个 10 万亿元大关所耗用的时间不断缩短,这也让人十分费解。当前,不仅中国的居民储蓄 总额位居
11、世界第一,人均储蓄也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在负利率时代,我国居民储蓄非但不减反而居高不下,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引起经济学界诸多学 者的关注和探究。(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在当前我国积极鼓励居民消费的情况下,居民 储蓄增长的情况,揭示地区持续走高的居民储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 析该地区居民储蓄节节攀升的原因及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 对策和建议。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可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分 析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其次,通过对居民储蓄量变化的分析,推断居 民储蓄变化情况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研究是什么原因造成该地区居
12、民储 蓄高涨,以及这一现象的形成对该地区的利弊影响,从而为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提 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储蓄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 18 世纪初产业革命时期就受到当时西方 学者的关注。当时的学者把“节俭是否对经济增长有益”作为储蓄理论的探讨中心,认为 储蓄和资本的形成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西方学者通过索洛模型,在理论上证明,当 储蓄完全转换为投资时,经济的增长能够实现平衡增长路径,此时储蓄对经济增长速度不 2 绪论会产生影响1。在实证上,西方学者费尔德斯坦和霍里奥卡利用 19601974 年间 21 个工 业化国家投资占GDP 平均份额与同一时期储
13、蓄占GDP 的平均份额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储蓄率与投资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的居民储蓄情况作了更加深入的探究。在此过程中,大多学者都同时提到了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有显著影响。杨絮飞 (2009)通过多元回归和虚拟变量模型得出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收入差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并不固定,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李宏(2010)得出结 论,社会保障计划的引入会对私人储蓄产生替代效应;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居用自我保障的形式填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白,居民大额储蓄挤占消费。尚文程 (2010)指出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
14、个人投资渠道不畅,有限的投资渠道对居民储蓄 的变动也有直接的影响。梁万泉(2010)指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居民储蓄率过高的 首要原因,我国的直接融资制约力较强,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必然会造成储蓄 过剩。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对地区居民储蓄增长情况进行研究,首先需要以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作为大 背景,在对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探讨。其次从地区的 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近些年造成该地区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研究高储蓄余额对 该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单说明笔者写本篇文章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储
15、蓄理论。首先对储蓄和居民储蓄作一简单介绍,然后阐述我国居民储蓄 的现状,并分析在我国居民的主要储蓄动机。第三部分:通过数据调查和理论分析,探究地区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现状和原因。 第四部分:研究地区持续走高的居民储蓄率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第五部分:提出适合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及对策。胡朝辉,刘威从经济增长审视中国的高储蓄;2002 年 高学鹏,高储蓄率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梁万泉,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的制度性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0,(17):85-86. 3 绪论第六部分:总结。2.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整理、分类和总结。本文
16、在研究背景以及 相关概念界定时借鉴文献,对于居民储蓄数据的查阅也是应用该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本文在解释储蓄理论及在对地区居民储蓄增长情 况提出建议时,大量采用定性分析。在分析本地区居民储蓄现状及原因影响时,根据 大量的数据,运用图形及图表对地区居民储蓄增长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既将研究所得出的观点集中起来归纳总结。4 二 储蓄理论二 储蓄理论(一)储蓄及居民储蓄 何为储蓄?通俗点讲也就是城乡居民把闲置的资金暂时存放在银行等金融机构 的一种行为。储蓄又分为狭义的储蓄和广义的储蓄。广义的储蓄理论一般多运用于西 方国家,用来表示该国家或该地区某段时期国民收入中除去日常开销所
17、剩的盈余,并 将其作为一种资产的积累。在我国,说到储蓄通常是指狭义的储蓄,即将储蓄概念的 范围缩小至居民个人的存款行为。居民储蓄,是指居民收入中未被使用的部分余额。在本篇文章中居民储蓄就是指 居民存入储蓄机构的部分收入或者外币。(二)我国居民的储蓄动机 改革开放的胜利带动我国的经济蒸蒸日上,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也节 节攀升。由于受根深蒂固的节俭美德的影响,储蓄也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一种思想潮 流,积攒财富、粮食被认为是一种对生活的保障。在国际上,通常将居民的储蓄动机 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实际上,在我国居民储蓄的动机是十分多 样的,我们无法从居民在银行所存的储蓄数据当中得
18、知其具体的储蓄动机,但是在本 文笔者认为我国居民的储蓄动机大致可以为以下几种:第一,安全性储蓄动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各种不利于自己或威胁到亲 人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形成一定的警觉和防范。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我国居民不断 加大储蓄的主要动机之一。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之后各种制度的推进和改革,改革 前在城市中由单位和企业担负的各种费用,如养老费、医疗费等,在改革后都需要居 民自己去担负。这样的转变,使得居民出于对未来生活安全性的考虑,不得不减少当 前的消费支出,从而增加储蓄以支付预期将会逐渐上升的生活费用。另一方面,随着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每个家庭要承担的赡养老人的费
19、用也 是逐年增加,因此将部分财产作为养老专项储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第二,保值增值储蓄动机。让自己多余的收入保证原有的价值甚至让其在保持原 有价值的基础上增添新的价值是人心所向。加之,在我国大多数居民都是保守型思想, 不想让自己的财产承担风险,因此大部分人乐忠于把钱存在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5 二 储蓄理论这样的方法虽然不能让资产有大幅的升值但是也不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第三,节俭型储蓄动机。中国传统历来提倡节俭致富,将钱存起来被认为是一种 美德的延伸,在人们的观念中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所以即使在当下负利率的时代,把货币作为财富进行储存仍然是我国居民一种经久不衰的潮流。第四,济幼型储蓄动机。在
20、我国,父母终其一生为孩子操劳、兄弟姐妹之间的相 互扶持不仅是责任和义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应当。但是随着物价和房价的节节 攀升,使得居民不得不通过储蓄来负担这些费用的支出。相关的不完善,更 是使得居民的负担只增不减,面对这番现状储蓄就成为了居民的不二之选。(三)我国居民的储蓄现状 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似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蒸蒸日上 的一大表现。又因为收入水平与储蓄存款增加额密切相关,所以收入的不断增加也带 动了居民储蓄的节节攀升。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居民储蓄余额在 2013 年刷新了历史 记录,已经超过 43 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加速度增长的情况在近十年尤为突出,在 200
21、3 年至 2013 年这十年间不断实现居民存款余额的大关突破。伴随着持续了 24 个月 的负利率现象,储蓄只增不减并且每次突破一个 10 万亿元大关所耗用的时间不断缩 短。直至 2016 年,我国的总储蓄金额依然是全球第一,人均储蓄也位于世界领先。 以下是从 1996 年到 2014 年,我国居民具体的储蓄存款余额。 图 2-1 1996-2014 年我国居民具体的储蓄存款余额 6 三 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及成因三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及成因(一)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 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虽不及东部沿海城市,但是自改 革开放以来也深受我国经济的影响,居民收入和储蓄也增长迅
22、速。在地 区,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一般要比城乡居民储蓄增长的速度低。该地区经济的 迅速发展,在带动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居民储蓄额在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将该地区主要年份的储蓄增长情况整理为以下表格: 表 3-1 地区主要年份居民储蓄增长情况统计数据表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统计年鉴由上表可以看出,地区居民储蓄始终呈现为上升态势。居民储蓄年增长率在 主要年份有所起伏,表明不同年份的居民储蓄增长情况有所变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 相关储蓄政策的改革,我国居民储蓄持续上升的情况得到适当的改善,从我区居民储 蓄增长率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情况在地区也已经得到一定的映射。(二)地区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成因 根据
23、数据查阅我们可以得知地区居民储蓄是处于多年持续走高的状况,但是银行储蓄户头中枯燥的数据并不能将该地区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的原因解释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1. 居民收入与居民储蓄纵观经济学研究的历程,中西方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认为收入是影响储蓄的主要 7年份 居民年底存款余额 储蓄年增长率(%) 1980 1.71 1990 32.80 0.34 2000 229.35 0.21 2005 509.50 0.17 2010 1170.25 0.18 2011 1351.30 0.15 2012 1679.43 0.24 2013 1887.23 0.12 2014 2054.65 0.0
24、9 2015 2140.85 0.04 三 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及成因因素。认为居民收入只有在满足了人们所必需的生活需求之后,其盈余才可以用于储 蓄,不然储蓄无从谈起。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储蓄和收入表现出同向发展 的规律。即收入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影响储蓄发生与之对应的变化。因此,地区 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是居民储蓄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具体以地区近十六年全区 居民人均收入及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变化情况加以说明:图 3-1 近十六年全区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储蓄变化情况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六年以来,我区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相比于居民的存款 情况要略逊一筹。从本世纪初至 2015 年,城镇居民的人
25、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6.9%左右。城镇居民的收入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所以居民的储蓄余额随之节节 攀升也是毋庸置疑的。2. 社会保障体系与居民储蓄在中国,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导致居民长期保持高储蓄的重要原因。同样的 道理,在地区百姓不敢花钱并乐于储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社会保障制度的 缺陷所导致。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在享受国家“铁饭碗”体制的各种 雨露恩惠。但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对各种体制深化改革以来,对各种费用全权由 包揽的情况几乎不复存在,国家在教育、医疗、住房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投入也相应有 所减少,因此人们要负担的个人支出明显上升,所以储蓄是必然选择。再者,由于
26、我 国目前依旧在初级阶段,无论在城镇或农村,人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不完 善,尤其是对于没有正式工作的人来说,储蓄是让生活有所保障的必然选择。居民通 过储蓄不仅要支付对子女的教育费用,还要用来保障对老人的赡养及医疗费用。据调 查,至 2015 年年末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54320 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 417384 人,农村五保供养 12878 人。可见我区的保障体系不仅不完善,而且 8 三 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及成因需要承担的保障责任很重,因此出于对生活的保障人们更愿意将财富进行储蓄。3. 居民消费与居民储蓄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影
27、响,物价 水平的变化牵动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导致城镇居民储蓄状况也出现较大幅度的波 动,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表 3-2 居民消费和储蓄增长情况表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以 1978 年居民消费价格 100 为基数) 表中结果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水平整体涨幅较大,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 一方面来说对于价格需求弹性较高的产品,伴随物价的上涨其需求量就会迅速减少,所以居民将这部分钱也充为储蓄;另一方面出于对未来生活保障的考虑,人们更愿意 将其剩余的收入作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4.投资渠道与居民储蓄金融体系的欠发达、投资渠道的单一和居民落后的理财观念也是地区居民储 蓄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当下 FIN 猖
28、獗的时代,一个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要想昌盛 就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但是在地区,落后的金融体系和单一的投资 渠道,使得适合该地区居民投资的金融产品十分稀缺,居民的投资标的物仅局限于股 票、基金、债券和房地产。再者,由于房地产泡沫严重且股票体系投机成分过重,很 多的中小投资者都血本无归。面对这样的情形,把钱储存在银行是更多人的最终选择。 落后的理财观念和传统的储蓄理念也让大多数人认为无论何时将钱储蓄起来是最佳 选择,所以即使在负利率时期我区居民储蓄依然持续走高。在地区金融市场的不 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发展滞后的金融市场难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 9年份 消费价格(元) 存款余额(
29、亿元) 1978 100 0.9 1985 130.8 8.04 1990 218.2 32.8 2000 451 229.35 2010 595.6 1170.25 2011 633.1 1351.3 2012 645.8 1679.43 2013 667.7 1887.23 2014 680.4 2054.65 2015 687.9 2140.85 三 地区居民储蓄增长的现状及成因需求;第二,利率体制的作用微乎其微;第三,国有金融机构的效率低下;第四,储 蓄无法有效转化为投资。5. 未来收入的预期与居民储蓄除以上原因之外,储蓄也会受居民对其未来预期收入情况分析结果的影响。如果 居民预期自己
30、未来的收入会有所增长,那么就会相应增加当前的消费支出减少储蓄;相反,如果居民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自己的收入会下降,那么就会相应减少支出而增 加存款。改革的冲击和体制的更新,使得市场上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优胜略汰的生 存法则使得很多居民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担忧,这种忧患意让居民清楚要想使自己今后 的生活有所保障就必须储蓄。当下的地区,由于收入差距悬殊且收入在中下水平 的人比较多,大部分人预期的收入是下降或者不稳定的,所以将钱储存在银行体系仍 是多数人的选择。10 四 高储蓄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四 高储蓄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一)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 1. 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随着居民收入的
31、提高,人们所挣的钱在支付其生活必需支出之后还会有所盈余, 于是人们把银行储蓄作为剩余货币收入最好的去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储 蓄也越来越多,因此银行可集中起来的居民储蓄也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又因为资本集 中可以迅速积聚资本,从而推动生产的迅速扩张。所以在银行将社会闲置财富集中起 来之际,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展企业生产和企业规模,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使得 我区经济得到了迅速增长。2. 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主流金融机构的银行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将居民的闲置资金集 中起来,将借贷双方有序相连。高储蓄可以让资金更加灵活地调节,在满足不同居民 需求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企业贷款的各种需要
32、,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存定期或 者活期,存取,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贷不同期限的款,从而保证金融体系的 流动性和稳定性,让其更为健康的发展。(二)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1. 导致经济发展失衡较高的居民储蓄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相反还能保障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健康稳步 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经济惠及的储蓄增长情况不仅仅是节节攀升,而且还居高不下,长期这样一来其显现的负效应逐渐显著。在需求领域,储蓄率的攀 升不仅会导致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且会致使居民消费金额的不断下降。随着消费 数额的下降,市场中产品滞销等情况就会严重,从而让市场经济增长失去动力,以此 循环往复将致使储蓄与消费
33、的比例失衡情况更加严重。又因为消费的减少又会进一步 影响生产,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积压成灾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使得经济的发展失衡。2. 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过高的储蓄率不仅使企业可以直接从居民处聚集的资金越来越少,还会使得国家 相关政策的调控力度被弱化。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商业银行,这样一来地 11 四 高储蓄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区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都集中向金融领域,加剧了金融领域的风险。居民把钱都存在 银行使银行账面资金看起来十分充裕,所以即使银行在经营方面存在问题也会被账面 的假象而迷惑。这样一来银行的风险就在隐蔽处不断膨胀,一旦遇到突发就会彻 底。目前,的金融改革远未到位,投资渠道十
34、分有限,企业是消化银行存款 最主要的渠道。企业的融资过于依赖银行,可是银行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这对 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不利。3. 加剧贫富差距长期以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高储蓄和高投资。为了拉动经济的 增长,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投资。然而过高的储蓄使得投资受限,使得地区生产要 素的分配失衡。不平衡的分配结构在使得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同时还加剧了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以及行业之间的差距。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高储蓄所造成的效 率损失对地区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表 4-1 2011-2015 年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数据来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在地区近五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35、的收入差距十分显著,城镇居 民的PDI 占全区PDI 的 70%以上。城市和农村因为发展时间和发展条件不同,居民的收入有所差异也是在所难免的。可是若不对这一情况加以控制,就会导致该现象愈演 愈烈,城市和农村若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就会严重影响本地区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12年份 城镇居民 PDI(元) 农村居民 PDI(元) 城镇居民的收入占比(%) 2011 17291 5931 74 2012 19507 6776 74 2013 21476 7599 74 2014 23285 8410 73 2015 25186 9119 73 五 对于地区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情况的建议与对策五 对于地区居民储
36、蓄持续增长情况的建议与对策(一)改善消费环境并积极引导个人消费 在当前,消费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催化剂也是促进该地区 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要促进消费,首先就是有钱可花,然后是让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满 意。目前国内的消费环境并不乐观,诚信缺失、品牌难创的种种现实问题是我们不得 不坦然面对的。大量的消费纠纷、都说明了这个问题。2016 年,全区各级 12315 所改善,越来越少的人对市场消费行为不满,同时也反映出我区相关工作部门工作能 力的进步。良好的消费环境是促进地区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持续高升的储蓄也为促进消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是当前在我区表现出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居民宁肯把
37、钱 存在银行也不愿意去消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消费环境不够理想,一方面 居民有钱买不到自己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另一方面居民的消费理念没有得到正确的引 导。要想改善地区现在的消费环境,首先要不断去克服影响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 其次就是要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效用,让人们愿意去消费;再者就需要拓展消费的发展 空间,只有空间得到扩展才能使内需扩大,从而也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我区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要想实现积极的消费引导,一方面可以倡导和宣传先进的消费方式,鼓励 居民合理消费。另一方面,供给侧要不断改善产品供给,生产消费者愿意且需要的产 品。此外,发展知识经济也是要搞好积极消费引导的一大重点,知识经济发
38、展的巨大 的潜能是消费引导所不可或缺的。(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漏洞,使得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中低收入居民及一些弱 势群体对自己的生活保障始终有一定的忧虑。要想真正解决心中的顾虑,必须从 城市和农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城镇,完善社保制度的首要 任务就是切实落实相关制度。再者就是增加居民对社保制度的认可和信心,这就需要 13 五 对于地区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情况的建议与对策社保相关工作的执行要从的切身利益出发在阳光下进行。深入人心的社保体系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居民的忧虑,从而减少居民的预防存款行为。在农村,笔者认为 除了改善社保体系,让居民正确了解并参与保
39、险行业,是一种适宜地区农村高储 蓄现状得到改善的好办法。农村居民参与投保,不仅可以有效的分流一部分储蓄,而 且也可以让农民自己的生活得到一定保障。制定可操作性计划要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农村地区,首先应完善我区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让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解决困难群众的看病问题、失 业人员的安置问题以及受灾受难情况的整治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在城 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保体系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工人的安置 和市场就业难等问题的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一系列工作的实施要公开、公正、公平,从而得到群众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社保制度的作用。(三)加强完善金融体系拓宽投资
40、渠道 改革前,权、责、利完全脱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于当前这个时代。1979 年以 后,我国各金融机构逐步开始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从政企合一向企业化经营方 向转变。随着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行业等金融分支的出现和发展,金融组织体系 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地区,金融体系依旧以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大都 处于幼稚期。要想完善我区金融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对金融产品开发与创新,其次 对金融组织形式创新、金融监管制度创新,最后完善金融服务的运行环境和条件。要 试图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完整的、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框架。扩大投资渠道,把储蓄转换为投资既可以解决高储蓄问题也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健
41、 康发展。但是我国当前的投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我们的投资市场并不差钱,但是由 于投资渠道的局限和相关制度的落后使得我国居民有钱却没有“用武之地”。一方面 当前在我国,证券衍生品市场发展和证券现货市场规模的扩张不能实现同步发展,甚 至可以说天壤之别。就比如,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业年间,仅有沪深指数 期货一种品种。另一方面,不但证券市场较高的投资门槛将普通投资者拒外,而 且对于老百姓收益更为稳健、风险相对较低的债券市场实际上也未彻底敞开大门,这 样一来就让群众别无他选的将钱储蓄在银行机构。所以不管对于我国而言还是就 地区来讲,要想改善目前的投资现状,首先要继续规范和理顺现有的金融机构提供的 投资渠
42、道,通过透明办公和大力打击投机行为保障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其次,要 14 五 对于地区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情况的建议与对策增加产品的类型和投资的渠道,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发展 和扩充债券等投资市场,当股票市场不能改善公司治理和保护投资者时,为投资者提 供补充投资选择。(四)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严重,整个地区消费水平因为大部分低收入水平家庭消费能力的有限而受到影响。消除这种收入差距,不仅可以缓解城乡居民的贫 富差距,而且可以在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的同时促进居民整体的消费能力。如何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着手,首
43、先应该严格执行“一带一”的战略,即一个城市带动一个农村。把我区发展较好的区、市和 县挑选出来,再将需要帮扶的贫困乡村做一统计,按照发展情况做一个匹配实行帮扶, 从而带动落后村镇的发展。再者,要创造适合城乡共同发展的良好大环境。不仅要给 城市和农村居民提供相等的公平平台,保证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还要加强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违法的赚钱行为。只有通过严格实施系列措施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 差距,我国居民储蓄持续走高带来的不利情形才会有所缓解。15 六 结语六 结语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冲击之下居民储蓄一直节节攀升。高 储蓄率虽然可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另一方面高储蓄率又像肿瘤一样 使得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存在隐患。笔者认为,要想缓解我区高涨的居民储 蓄就要减轻经济体制对居民生活的震荡,通过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居民消费、建立 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金融体系以及拓宽投资渠道缩减城乡居民收入等方式来实 现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 参考文献1胡朝辉,刘威从经济增长审视中国的高储蓄;2002 年 2高学鹏,高储蓄率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的创新研究试题及答案在2025年
- 航空证券笔试题目及答案
- 潮流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 男生测试题大全及答案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整合知识考点试题及答案
- 物业运营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学数列规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费金融行业2025年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政策法规与合规风险分析报告
-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透明度与公信力试题及答案
-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汽车互动的技术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广东东莞市委办公室招聘劳务派遣人员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35267.4-2025清洗消毒器第4部分:内镜清洗消毒器
- 规范佩戴红领巾
- TCAWAORG 032-2024 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规范
- 2025年春季学期 形势与政策讲稿第五讲-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脑小血管病共识-课件
- 大华单元门口机使用说明书
-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整式的乘法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24)
- 水井清理淤泥施工方案
- 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