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_第1页
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_第2页
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_第3页
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_第4页
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_ 班级:_ 学号:_-密-封 -线- 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1、古细菌 ( )2、生物进化 ( )3、自然选择 ( )4、生物进化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 )5、进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 )6、人类对生命起源的几种认识? ( )7、化石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 )8、适应形成的条件以及在进化中的作用? ( )9、从猿到人行为特征的变化? ( )10、除哪一项外都是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 )a.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b.生物是由

2、古老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c.生物的适应性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d.用进废退而获得性状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11、自然选择是指(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12、用生物进化论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增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抗菌素使病菌产生基因突变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能力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13、对生物的进化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3、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14、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海洋生物的进化速度比陆地生物缓慢,其原因是( )a.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新的变异类型不容易被选择出来b.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生物变异类型较少c.海洋生物比陆地上生物低等,多数不进行有性生殖d.海洋中的生存斗争激烈,被淘汰的生物较多15、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不断发展的,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a.科学地揭示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b.科学地揭示了用进废退的根本原因c.摈弃了获得性遗传的生物进化观点d.生物进化的单位由个体演变为种群16、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

4、学说的是( )a.生存斗争仅仅指种内斗争b.不遗传的变异在进化上是有意义的c.生存斗争对生物的进化不利,因为它能导致个体的死亡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7、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18、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19、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b.群落c.种群d.生态系统20、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a.自然选择不

5、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21、种群的基因频率维持稳定的前提条件是( )种群数量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种群中个体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种群中无基因突变的发生种群中无大量个体意外死亡( )a.b.c.d.2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2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是(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d.种群间

6、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24、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它们的祖先不同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25、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c.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d.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26lb.真核生物的出现c.有性生殖的出现d.自养生物的出现29、2001年2月,国际水产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aquac

7、ulcture)向世界披露: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意义是( )a.三倍体鱼是一个新物种b.避免出现新物种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d.保护物种多样性30、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何种情况的生物进化( )a.大型动物b.生物个体c.幼小动物d.生物物种3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的有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是中性的,自然选择不能发挥作

8、用b.基因突变都能体现在性状上,自然选择一定能发挥作用c.生物进化离不开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d.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交替对生物进化发挥作用32、超循环组织模式 ( )33、团聚体 ( )34、自我更新 ( )35、内共生起源说 ( )36、不定变异 ( )37、正态化选择 ( )38、前进性选择 ( )39、阶梯式过渡模式 ( )40、渐进式起源说 ( )41、超微化石 ( )42、前寒武纪 ( )43、进化稳定对策(ess) ( )44、“有产者”原则 ( )45、亲缘选择 ( )46、微观进化 ( )47、遗传平衡定律 ( )48、选择系数 ( )49、前合子隔离 ( )50、上升进

9、化 ( )51、退化 ( )52、直立人 ( )53、能人。 ( )54、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 )55、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 )56、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 )57、简要说明原始生命起源的主要条件。 ( )58、简述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 ( )59、简述化石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 )60、试述遗传漂变产生的原因。 ( )61、论述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关系。 ( )62、试述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 )63、试述自然选择在微观进化中的作用。 ( )64、试述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 ( )65、如何判断一个新的突变是否属于一个新种? ( )66、试比较继承式物

10、种形成与分化式物种形成的区别。 ( )67、试述适应方式进化的主要类型。 ( )68、说明营养方式进化的不同方向。 ( )69、拉马克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70、现代达尔文学说包括哪些? ( )71、简述真核细胞起源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 )72、简述马进化的大体过程。 ( )73、遗传变异在群体中如何保存? ( )74、简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 )75、试从生物进化看人类的未来。 ( )76、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 )77、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 )78、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 )79、你认为中性突变进化学说是对达尔文学说的否定吗?为

11、什么? ( )80、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特点是什么? ( )81、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点是怎样的? ( )82、分子准种 ( )83、膜进化理论 ( )84、达l92、硅化木 ( )93、化石按照保存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 )94、简述马的进化史。 ( )95、怎样理解生物界系统发展的发展规律? ( )96、有人认为,化石记录不能普遍证明较高级的分类群是从先前存在的类型进化而来,在许多谱系演化中,确实无中间类型化石存在,试说明这种情况的原因? ( )97、大多已存在的昆虫和爬行类的科比大多数存在的哺乳类的科古老,怎样说明这一事实?这意味着昆虫和爬行类比哺乳类进化慢吗? (

12、 )98、新构造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是什么? ( )99、新功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是什么? ( )100、简述利他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及其进化机制。 ( )101、如何理解自然选择在微观进化中的作用? ( )102、简述适应在生物进化中意义。 ( )103、微观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 )104、姐妹种 ( )105、非时向种 ( )106、时向种 ( )107、量子种形成 ( )108、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 )109、为什么说环境的不稳定性是物种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 )110、宏观进化 ( )111、复式进化 ( )112、表型趋异 ( )113、谱系趋异 ( )11

13、4、集体绝灭 ( )115、常规绝灭 ( )116、试述渐变型式与间断平衡型式的异同点。 ( )117、简述灭绝的生物学意义。 ( )118、试述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关系。 ( )119、选择性剪接 ( )120、基因共享 ( )121、基因延长 ( )122、外显子改组 ( )123、基因组倍增 ( )124、致同进化 ( )125、基因转换 ( )126、进化基因组学 ( )127、染色体的进化有什么方式和途径? ( )128、基因家族的进化有什么特点和机制? ( )129、为什么基因重复有可能产生新基因? ( )130、为什么在有些蛋白质分子之间会存在着序列的协同进化? ( )131、分

14、子系统树 ( )132、中性突变 ( )133、分子进化 ( )134、简述分子系统树建立的方法。 ( )135、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36、试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在系统中的作用。 ( )137、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后来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成a和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种群的地区没有变化,则种群a进化的速率很可能是( )a.比b慢b.比b快c.与b相同d.开始比b慢,后来比b快138、下面哪个不属于绝灭的类型( )a.常规绝灭b.特殊绝灭c.集群绝灭d.很短时间一个物种的绝灭139、对生物生存制约性小的分子

15、进化速度( )a.慢b.不快不慢c.快d.恒定140、结构域不但是蛋白质的结构单位和可能的功能单位,而且还是蛋白质的一种( )a.序列b.进化单位c.突变单位d.重组单位141、列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先有人类的生物进化,后有人类的文化进化b.先有人类的文化进化,后有人类的生物进化c.人类的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同时存在d.上面描述都不对142、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原始生命体必然是一个( )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半开放系统d.半封闭系统143、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氨基酸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b.米勒c.爱迪生d.牛顿144、最新的分

16、子系统学研究揭示整个生物界进化可归为三条主干分支,它们分别代表古细菌、真细菌和( )a.真核生物b.原核生物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藻类145、自我复制、调控、更新和( )等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a.自我抑制b.自我繁殖c.自我突变d.自我利用146、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的差异。 ( )a.碱基的种类b.碱基的序列c.g、c含量的减少d.a、u含量的增加147、硅化木属于( )化石。 ( )a.不变质的遗体化石b.变质的遗体化石c.遗物化石d.遗迹化石148、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利他行为( )a.双亲行为b.不育的雌峰,雌蚁自己不产卵繁殖但却全力帮助蜂后,蚁

17、后喂养自己的同胞c.寄生在细菌体内的lb.当动物苴接靠近终点受到阻碍时绕道走到终点c.鹦鹉学舌d.猴子骑车152、地理隔离一般是指( )a.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的阻隔b.有机环境因素对生物的阻隔c.一个地区的不同方位d.以上都不是153、北极熊从棕熊进化而来,它的进化过程是( )a.辐射b.分歧c.趋同d.平行154、澳大利亚有袋类(如袋狼)和其它大陆的真兽类(如狼)形态和生活习性非常类似,它的这种现象称为( )a.趋同b.平行c.辐射d.分歧155、分子进化的特点之一是分子进化速率具有( )a.不稳定性b.动摇性c.恒定性d.可塑性156、人类的祖先可能是( )a.腊玛古猿b.森林古猿c.女娲

18、捏的泥人d.始祖南猿157、下面哪个因素不是人种形成的几个因素之( )a.生产b.选择c.裂谷d.人种混杂158、古代欧洲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是( )a.上帝造人b.女娲造人c.黑泥塑人d.怪鸟蛋孵化成人159、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组大小呈现出( )趋势。 (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定160、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按照拉马克的观点,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b.鹿角经常使用的个体被保留,因而鹿角发达c.鹿角的变异不一定能遗传d.雄鹿中早就存在鹿角差异性变异161、任何一个自发的过程都有一个总是朝着使体系越来

19、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使熵( )a.不变b.减小c.不确定d.增加162、真核细胞起源的内共生说较好地说明了( )的起源。 ( )a.高尔基体b.溶酶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d.内质网163、能够确定生物的存在和属性的化石是( )a.指相化石b.标记物化石c.标准化石d.小化石164、空间隔离终将导致的隔离是( )a.生殖隔离b.时间隔离c.地理隔离d.环境隔离165、特化式进化分为几种类型,下面哪个不是( )a.渐变b.分歧c.趋同d.平行166、哺乳类的鹿和狗适于陆地生活,松鼠和猩猩适于林中生活,蝙蝠和飞狐能飞翔,海豹水陆两栖,还有水中的鲸和挖掘的鼹鼠,它们的生性和形态结

20、构差异很大,但它们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现象称为( )a.趋同b.平行c.辐射d.分歧167、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的差异。 ( )a.碱基的种类b.碱基的序列c.g、c含量的减少d.t、a含量的减少168、下列人种中哪个描述不正确( )a.印第安人种包括乌拉尔人b.欧罗巴人种就是白色人种c.尼格鲁人种就是黑色人种d.澳大利亚人就是棕色人种169、从生命起源至今,地球生态系统随着生物的进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归为四个阶段,其中,( )距今45亿到30亿年前,由原始异氧生物、原始海洋、原始大气圈和太阳辐射构成的还原型自然生态系统。 ( )a.原始生态系统b.初级生态系

21、统c.次级生态系统d.人工生态系统170、地质年代的划分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古生代包括( )a.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b.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c.寒武纪、奥陶纪、第三纪、第四纪d.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171、染色体的进化进化包括( )a.染色体数目进化b.染色体结构进化c.染色体功能进化d.基因家族进化172、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化石按保存的特点分( )a.遗体化石、模铸化石、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b.大化石、微体化石、超微化石c.标准化石、指相化石、标记物化石d.

22、遗体化石、模铸化石、指相化石、超微化石173、团聚体和( )均为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 ( )a.类蛋白质b.类蛋白质微球体c.微芽d.微粒174、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原始陆地d.原始海洋和陆地175、进步性的进化和退步性的进化均以生物( )为标准。 ( )a.形态的改变b.机能的改变c.适应环境d.结构的改变176、根据( )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 ( )a.指相化石b.微化石c.标准化石d.大化石177、中性突变包括同工突变和( )a.同义突变b.移码突变c.频发突变d.非频发突变178、蛔虫的进化属于( )a.复式进化

23、b.特化式进化c.简化式进化d.以上都不对179、物种灭绝对生物进化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对生物进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句话( )a.完全正确b.有些正确c.说不准d.不正确180、分子进化速率是恒定的,每个氨基酸座位的进速率为( )a.l10-7b.l10-5c.l10-9d.l10-4181、在很多情况下,蛋白质中结构域的重复都是由基因中的( )重复造成的。 ( )a.内含子b.外显子c.突变子d.重组子182、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学说的描述哪个不正确( )a.单祖论和系统说b.单祖论和迁徙说c.多祖论和迁徙说d.多祖论和裂变说183、在人类进化过程中( )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 )

24、a.生物学进化b.社会文化进化c.环境的变化d.基因的进化184、生态系统进化的动力是( )a.环境的变迁(灾变)b.新物种的出现(替代)c.物种的灭绝d.隔离185、现代人种的可分化( )a.黄种(蒙古人种)b.白种(欧罗巴人种)c.黑种(尼格罗人种)d.棕种(澳大利亚人种)186、达尔文的( )被恩格斯赞誉为(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187、生命活动与非生命物质的运动相比,生命活动至少体现了四个“自我”和一个“节律”:( ),( ),( ),( ),( )188、哈代一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 )、突变和( )等条件下,世代相传

25、,不发生变化的现象。 ( )189、遗传系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系统的变异可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差异,这种差异正是自然选择的材料。因此,生物进化实质上是( )(细胞水平)( )以及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分子水平)的进化,即( )的进化。 ( )190、广义的分子进化包含两层含义,即( )和( )191、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是依靠( )三个基本能力来完成的,这三种能力的载体脑、手和声带是生物学进化的结果。同时,文化进化又作用于人的生物学进化,如理论、法律、生产等都将影响人类的生物学进化。 ( )19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主要有( ),( ),( )和( )等几种途径。 ( )193、人类起源的两种看法是(

26、 )、( )194、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括( ),( ),( ),( ),( )195、真核细胞的起源有两个学说,即:( )和( )196、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武包括( )、( )和( )三种方式。 ( )197、对于内含子的起源,主要有( )和( )两类观点。 ( )198、生物进化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 )199、进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 )200、生物进化 ( )201、古细菌 ( )202、化石 ( )203、自然选择 ( )204、利他行为 ( )205、适应 ( )206、人类对生命起源的几种认识? ( )207、简述化石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 )208、简述适应形成的条件以

27、及在进化中的作用。 ( )209、简述从猿到人行为特征的变化。 ( )210、如果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继续发展,并没有意外灾难发生,那么你对人类在今后几千年所发生的体质和智力上的进化有什么预言? ( )211、人工繁殖的频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频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做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212、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

28、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形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1%213、为控制野兔种群,从美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

29、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214、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215、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

30、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b.48%c.52%d.57%216、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217、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218、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 )219、进化(evolution) ( )220、生物进化论 ( )221、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biology) ( )222、自我复制 ( )223、内共生起源说 ( )224、化石 ( )225、不定变异 ( )226、自我更新 ( )227、自生论 ( )228、微球体 ( )229、古细菌 ( )230、渐进式起源说 ( )231、超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