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年龄特点_第1页
2-3岁年龄特点_第2页
2-3岁年龄特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 岁宝宝年龄特点1、身体迅速发展,开始出现独立倾向。2 岁宝宝在日常生活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他们尝试着自己洗手,用小匙进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在入厕方面懂得表示需要,并能在成人帮助下自行入厕。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生活自理行为还需要成人帮助。2 岁宝宝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钻等基本动作,并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手眼协调的能力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可以同时一手捧碗一手拿匙,还会进行穿珠等活动。此年龄宝宝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但做事动作迟缓,身体控制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成人的帮助。2 、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出现反抗现象、有强烈的情

2、感依恋,情绪外露易变。2 岁宝宝由于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及其成人的交往,如在游乐场愿意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如在与小朋友玩时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时甚至会抓咬别人。出现了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2 岁宝宝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一个宝宝想妈妈哭了,便有一群宝宝跟着哭。他们一吓就哭、一哄就笑,高兴与不高兴、愿意与不愿意都流露在脸上。2 岁宝宝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当与亲人分离时,大多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他们用啼哭

3、等方式表示分离的痛苦,这种因情感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表明该年龄儿童对依恋对象的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3 、喜欢重复和模仿,对新奇事物感兴趣,词语发展迅速,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2 岁宝宝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教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2 岁宝宝的注意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喂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的想象,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

4、特点。2 3 岁的孩子心智机能已基本形成,但不是“缩小的成人”,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的思维在行动中进行,而不会想好了再行动。2 岁宝宝的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2 3 岁是宝宝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宝宝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 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了自

5、我意识的萌芽。4、对鲜艳的色彩、节奏感兴趣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常规教育”是我们幼儿教师常常说的话题, 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首先,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 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 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其次,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6、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 即从细小处开始, 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 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 它包括了生活常规、 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园的生活习惯、 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 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最后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 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近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7、, 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 要讲究培养的形式, 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下面,来谈一谈我们在培养小班幼儿常规方面的一些感触 (以我们班的孩子为例)我们班男孩子明显多于女孩子, 特别是当他们进入小班后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对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 原来的那些管理方法肯定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尝试着各种适合幼儿发展的班级管理方法。1、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常规大家都知道在区角活动或者是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就开

8、始使用音乐的方法, 并且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具体是这样实施的。 我们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 都会播放幼儿熟悉的音乐, 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 (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 ,而且幼儿听到音乐后,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教师“喊”了,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会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如何让幼儿能安静、 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 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地不是很好。 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也很大

9、,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 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 当然还少不了必要的要求。 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促进幼儿的进餐质量。3、利用榜样促进常规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 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 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 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 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 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 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 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 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 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4、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小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 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 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