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_第1页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_第2页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_第3页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_第4页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 P指导老师:成绩: _实验名称: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类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装订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乌氏黏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原理和方法。2、测定聚合物聚乙二醇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二、实验原理聚合物溶液的特点是黏度特别大,原因在于其分子链长度远大于溶剂分子,加上溶剂化作用,使其在流动时受到较大的内摩擦阻力。黏性液体在流动过线程中,必须克服内摩擦阻力而做功。黏性液体在流

2、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1-1可用黏度系数(简称黏度)来表示(kgm s )。纯溶剂黏度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记作 0,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则是聚合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0 三者之和。在相同温度下,通常0, 相对于溶剂,溶液黏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黏度,记作sp,即sp=(- 0 )/ 0溶液黏度与纯溶剂黏度的比值称作相对黏度,记作r ,即r =/ 0 r 反映的也是溶液的黏度行为;而 sp 则意味着已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仅反映了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和聚合物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聚合物溶液的增比黏度 sp 往往随质量浓度C 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便于比.较,

3、将单位浓度下所显示的增比黏度sp /C称为比浓黏度,而1nr /C 则称为比浓黏度。当溶液无限稀释时,聚合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忽略,此时有关系式 称为特性黏度,它反映的是无限稀释溶液中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其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聚合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由于r 和sp 均是无因次量,所以 的单位是质量浓度C单位的倒数。在足够稀的聚合物溶液里,sp /C 与 C和r /C 与 C之间分别符合下述经验关系式: sp /C= + 2Clnr /C= - 2C上两式中 和分别称为 Huggins 和 Kramer 常数。这是两直线方程,通过sp/C对 C或 ln r /C 对

4、C 作图,外推至C=0时所得截距即为 。显然,对于同一聚合物, 由两线性方程作图外推所得截距交于同一点,如下图所示。sp/C sp/C聚合分 子 质 量或lnrln r /C/C物溶液的特性黏度 与聚合物相对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带有两个参数的Mark-Houwink 经验方程式来表示:KM式中M是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K、分别是与温度、聚合物及溶剂的性质有关的常数,只能通过一些绝对实验方法(如膜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确定。聚乙二醇水溶液在6 3-1,=0.78 。30时 K=12.510 mkg.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测定黏度,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流经一定长度和半径的毛细管所需时间而获得。本实验使用

5、的乌氏黏度计如下图所示。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时,其遵守Poiseuille定律:pr 4th gr 4t8lV8lV-1-1式中: 为液体的黏度, kgm s ;p 为当液体流动时在毛细管两端间的压力差(即是液体密度度 g 和流经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h 这三者的乘积),kg3r 为毛细管的半径, m;V 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m;t流出时间, s;l 为毛细管的长度, m。用同一黏度计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两个液体的黏度时,它们的黏度之比就等于密度与流出时间之比1p1t11t12p2 t22 t2如果用已知黏度 1 的液体作为参考液体,则待测液体的黏度2 可通过上式求得。在测定溶剂和溶

6、液的相对黏度时,如溶液的浓度不大(-3),C1 10kgm溶液的密度与溶剂的密度可近似地看作相同,故,rtt00所以只需测定溶液和溶剂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就可得到r 。三、仪器设备仪器 恒温槽 1 套;乌贝路德黏度计 1 支;洗耳球 1 只;5mL移液管 1 支;10mL移液管 2 支; 100mL容量瓶 5 只;秒表 1 只。.试剂8%(质量分数)聚乙二醇储备液;蒸馏水。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恒温水槽调至30 0.1 。2溶液配制分别移取5mL、10mL、15 mL、20 mL、25 mL8%(质量分数)聚乙二醇储备液于 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3. 洗涤黏度计先用热洗液浸

7、泡,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4测定溶剂流出时间t 0将黏度计垂直夹在恒温槽内。将一定量(约20ml)水自 A 管注入黏度计内,恒温数分钟,夹紧 C 管上连结的乳胶管,同时在连接 B 管的乳胶管上接洗耳球慢慢抽气,待液体升至 G 球的一半左右即停止抽气,打开 C 管乳胶管上夹子使毛细管内液体同 D球分开,用秒表测定液面在 a、b 两线间移动所需时间。重复测定 3 次,每次相差不超过 0.2 0.3s ,取平均值。5测定溶液流出时间t取出黏度计,倒出溶剂水。用待测溶液润洗黏度计数次,同步骤4 测定流经时间。按上述方法从稀到到浓依次测定溶液的流经时间。实验结束后,将溶液倒入回收瓶内,用溶剂仔细冲洗黏度

8、计3 次,最后用溶剂浸泡,备用。六、数据处理溶液浓度 C=w(kgm-3),将测得的数据及根据原理计算出的各个数据记录于.下表流出时间 /s测量值平均值rspsp/clnrln r/c123溶剂112.31112.25112.3t0=112.29浓度 /(kg m-3)3.983129.72129.9129.81t1=129.811.1560.1560.03920.1450.0364溶液7.965148.62148.69148.6t2=148.641.3240.3240.04050.2810.035411.948168.25168.32168.27t3=168.281.4990.3230.04

9、180.4050.033915.93188.63188.72188.7t=188.471.6780.3230.04260.5180.032519.913209.38209.22209.31t41.8640.3230.04340.6230.0313=209.305.以 ln r/c 和sp/c 分别对 c 作图,并作线性外推求得截距, b1= 0.0383, b 2=0.0378, 由于数据处理中保留小数导致两个截距不同,则取平均值为0.0381 ,即 = 0.0381 m 3kg-1 。3-1, =0.78 ,求得 M =5.95 10-4 。根据K M,K=12.5mkg七、讨论、心得思考题1. 乌式黏度计中的支管 C 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去处 C 管改为双管黏度计使用?为什么?答:在测流经时间时,需要通过 C 管与大气相连,使毛细管内液体与 D 球分开,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留下,不能有D 管中液柱的压力,所以不可以没有 C管。2. 黏度计毛细管的粗细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答:采用毛细管法测得黏度,通过测得一定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