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伊壁鸠鲁_第1页
人学基本知识文库:伊壁鸠鲁_第2页
人学基本知识文库:伊壁鸠鲁_第3页
人学基本知识文库:伊壁鸠鲁_第4页
人学基本知识文库:伊壁鸠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学基本概念系列伊壁鸠鲁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等领域的学科。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伊壁鸠鲁”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伊壁鸠鲁【生卒】:约前341前270【介绍】: 伊壁鸠鲁派(亦称花园派)的创始人。公元前341年生于希腊殖民地萨莫斯岛。其父母是派到这里来的殖民者。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当他14岁时,由于他的老师不能解释赫西俄德讲的天地未成之前的“混沌”状态是什么,于是他就开始转向哲学的研究。他的启蒙老师是柏拉图主义者潘费勒斯。从公元前327年到324年,他在爱奥尼亚城求学,其师是德谟克里特的弟子脑西芬尼。18岁时他返回雅典接受为期两年的军

2、训。在此期间,他听过柏拉图学园的第二位首领塞诺克拉底的讲演,听过亚里士多德本人的讲学。以后的十年是他游历、学习、研究和确立自己体系的重要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11310到前307306年间,他开始在一些地方招收门徒,讲授自己的哲学体系。公元前306年,他与其弟子来到雅典,在一座花园里进行讲学与研究活动,故称花园派。他批评当时思想界占主要地位的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及新兴的斯多亚学派。在花园里,他与弟子们过着一种怡乐、恬淡、悠闲、和睦的生活。生活方式极为简朴,食物只有面包和水。他们和睦相处,建立了一种非常真挚的友谊关系。他们不参加任何公共生活,把自己的活动完全限制在花园之内。公元前270年,他

3、以72岁的高龄在花园逝世,实践了自己的哲学追求:“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古代的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说,伊壁鸠鲁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但今天保留下来的只有几封信及几十条格言。其中给美诺寇的信主要是讨论伦理与神学的。17521754年间在赫克拉诺姆发现的纸草文献上,不仅有他的着作论自然的残篇,而且还有写给另外一些人的信。在哲学上,他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用原子的运动来解释一切现象,根本否认超自然的原因。他以原子自动偏离运动的思想补充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也为他的伦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1)人的灵魂 伊壁鸠鲁认为,万物由大小、形状、重量各不相同的

4、原子构成,人的灵魂也不例外。灵魂是一种有形体的东西,正如一切实在的事物一样。灵魂由最轻、最精致最活泼的原子构成,它们完全被包容在肉体之内,是肉体生存的根本原因。肉体与灵魂紧紧结合在一起,二者相互依赖而发生作用,正如炉中所烧的香,非本身毁灭香气逸不出来。人死亡时,灵肉一同消解于其单个原子之中,这正如香油没有了,香味也就没有了一样。他认为,“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还没有到来;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者来说,死是不存在的,而死者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了”。古希腊流行灵魂不朽之说,伊壁鸠鲁的无神论观点对当时的宗教迷信是

5、一个沉重打击。(2)神不管人事 伊壁鸠鲁认为,排除对死亡的恐惧和消除对神的敬畏,是一个人过幸福生活的前提。他从原子论出发,对神作出解释。他说,神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他们有着人的形体,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他们住在诸世界的间隙中,不为尘世的变迁所纷忧。他们根本就不管人事,只是悠然自得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他说:“或者神愿意弥补世界的缺陷,但他不能够;或者他能够,但他不愿意;或者他不愿意也不能够”。如果对这三种情况,不能事事显灵,则不配称之为神。但是,如果神愿意弥补世界的缺陷,又能够做到(这才体现了神的观念),那为什么现实世界中还存在许多缺陷呢?可见神是不干涉人世的。因而,人的社会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人的

6、行为准则也取决于自己。这种观点为道德生活的自由意志打下了理论基础。(3)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感情或情绪是人体内在的感觉,小孩子一生下来就喜欢快乐,避免痛苦,用不着谁教他,这就是人的本性。这种人所共有的、天生的持续存在的感觉,使我们趋乐避苦。“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得到快乐”。快乐是善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因而他的伦理学被称为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但他讲的快乐有如下特定的含义:快乐不是纵欲。“当我们说快乐是主要的善时,并不是指放荡的快乐或肉体的快乐,而是指肉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他把快乐又分成肉体的快乐和心灵的快乐两种。肉体快乐是有节制的,这表明他不是禁欲主义者,不想消灭人的一切欲望,相反,他承认人必须有维持生命的物质需要:“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文化也必然推源于此”。但肉体的快乐是低等的,心灵的快乐才是高级的。二者的关系是:没有低等的快乐也就没有高等的快乐,低等快乐是高等快乐的手段和基础。追求心灵的快乐才是人的本性。他主张把物质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生活简单化,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精神生活,重视知识的培养和友谊的增进。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能使人健康,不贪得无厌,免除身心痛苦,达到怡然自得的“不动心”境界,这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就是人生的目的。伊壁鸠鲁说:“不应当违背自然,而应当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