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习题_第1页
化工原理习题_第2页
化工原理习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习题例 静力学方程应用 如图所示,三个容器a、b、c内均装有水,容器c敞口。密闭容器a、b间的液面高度差为11m,容器、间的液面高度差为z2=2,两u形管下部液体均为水银,其密度r0=360g/m,高度差分别为r=2m,h=0.1m,试求容器、b上方压力表读数pa、pb的大小。解如图所示,选取面1-1、22,显然面1-、-2均为等压面,即。再根据静力学原理,得: 于是 =7259pa 由此可知,容器b上方真空表读数为72a。同理,根据p1=p1及静力学原理,得: 所以 =2.72104pa 例1-2 当被测压差较小时,为使压差计读数较大,以减小测量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相对误差,也常采用倾斜

2、式压差计,其结构如图所示。试求若被测流体压力p110415a(绝压),p2端通大气,大气压为.315p,管的倾斜角a=0,指示液为酒精溶液,其密度r0=810k/3,则读数r为多少cm?若将右管垂直放置,读数又为多少cm?解(1)由静力学原理可知: 将p1=1.0141a, p2=.01315pa,=80km,a=10代入得: =0.073m=7.c(2)若管垂直放置,则读数 0.013m=1m可见,倾斜角为1时,读数放大了7.3/1.3.6倍。例13一车间要求将20水以32k/的流量送入某设备中,若选取平均流速为.1ms,试计算所需管子的尺寸。若在原水管上再接出一根f194.5的支管,如图所

3、示,以便将水流量的一半改送至另一车间,求当总水流量不变时,此支管内水流速度。解质量流量 式中u=1/,m=32kg/,查得20c水的密度99kg3,代入上式,得:0.193m193mm 对照附录,可选取f219m的无缝钢管,其中219mm代表管外径,6mm代表管壁厚度。于是管内实际平均流速为:m/s若在原水管上再接出一根f154.的支管,使支管内质量流量m1=m/2,则:将d1=1592.5=50m=5m,d=29-26=207mm007m,=.95m/s代入得:m/s例14 20水以.1m/s的平均速度流过内径d=0.01m的圆管,试求1长的管子壁上所受到的流体摩擦力大小。解首先确定流型。查

4、附录得0水的物性为:=98.2gm3,=1.005cp=.0050-3pas,于是可见属层流流动。由式1-得:n/m21m长管子所受的总的摩擦力例1-5关于能头转化如附图1所示,一高位槽中液面高度为h,高位槽下接一管路。在管路上、3、4处各接两个垂直细管,一个是直的,用来测静压;一个有弯头,用来测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因为流体流到弯头前时,速度变为零,动能全部转化为静压能,使得静压头增大为(p/g+u/2g)。假设流体是理想的,高位槽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2点处直的细管内液柱高度如图所示;2、3处为等径管。试定性画出其余各细管内的液柱高度。解如图-2所示,选取控制面1-面、22面、3-3面和4-

5、4面。对11面和2-2面间的控制体而言,根据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得: 式中u0,=(表压),z=(取为基准面),于是,上式变为: (1)这就是2点处有弯头的细管中的液柱高度,见附图2,其中比左边垂直管高出的部分代表动压头大小。同理,对1-1面和-面间的控制体有: ()可见,3点处有弯头的细管中的液柱高度也与槽中液面等高,又因为2、3处等径,故u2= u3,而3=0,故由式1、式2对比可知,p3rg p2/rg,静压头高度见图1-。在1-1面和4-面间列柏努利方程有: (3)可见,点处有弯头的细管中的液柱高度也与槽中液面等高。又z z4,4u3,对比式3、式2可见:例-6轴功的计算如图所示,用泵

6、将河水打入洗涤塔中经喷嘴喷出,喷淋下来后流入废水池。已知管道尺寸为14m,流量为8m3h,水在管路中流动时的总摩擦损失为1j/kg(不包括出口阻力损失),喷头处压力较塔内压力高0ka,水从塔中流入下水道的摩擦损失可忽略不计。求泵的有效轴功率。解取河面为-1面,喷嘴上方管截面为2-2面,洗涤塔底部水面为3-3面,废水池水面为4截面。河水经整个输送系统流至废水池的过程中并不是都连续的,在-面和-3面之间是间断的,因此,机械能衡算方程只能在1-2、34之间成立。在11面和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取河面为基准面,则=,z2=7m,又u10(河面较管道截面大得多,可近似认为其流速为零),m/s,p

7、1=0(表),wf=10j/k。将以上各值代入上式,得: 式中p2由3面与4-4面间的机械能衡算求取。因流体在、4面间的流动损失不计,故有: 取44面为基准面,则z=1.2m,z4=0,又uu 0,p4(表)0代入上式解之得: j/kg而j/kg于是 j/g故泵的有效轴功率为:=2137w2.4kw例1-7如图所示,将敞口高位槽中密度70gm3、粘度.80-ps的溶液送入某一设备b中。设中压力为1kpa(表压),输送管道为f385无缝钢管,其直管段部分总长为1m,管路上有一个9标准弯头、一个球心阀(全开)。为使溶液能以4m3/h的流量流入设备中,问高位槽应高出设备多少米即z为多少米?解选取高位

8、槽液面为-面、管出口内侧截面为面,并取-2面为位能基准面。在11面与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式中:pa,r=870/m3,m/s,可见属湍流流动,查表1并取管壁绝对粗糙度e=0.3mm,则e/=0.009,查图1-3得l=0.08(或按式1-1计算得)。查表12得有关的各管件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 突然缩小:z1=0.;90标准弯头:2=.75; 球心阀(全开):z=6.。于是 将以上各数据代入机械能衡算式中,得: m本题也可将2-面取在管出口外侧,此时,u2=,而w中则要多一项突然扩大局部损失项,其值恰好为22/2,故管出口截面的两种取法,其计算结果完全相同。例1-8设计型问题已知一自来水总

9、管内水压为105pa(表压),现需从该处引出一支管将自来水以33h的流量送至1000m远的用户(常压),管路上有9标准弯头10个,球心阀(半开)2个,试计算该支管的直径。已知水温20,由于输送距离较长,位差可忽略不计。解从支管引出处至用户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得: ()式中,p12105p,p2=0,r=100kg/3,m=0510-pa,=100m,查表1得,90标准弯头1个:z1=07510=7.5;球心阀(半开)2个:z=.52=所以 z=1z2=25 代入式(1)得: (2)因l与d有复杂的函数关系,故由式()求d需用试差法。l变化较小,试差时可选用作为试差变量。试差过程如下:首先假设

10、流动处在完全湍流区,取e=03mm,则:查图1-3,得l=003,由式(2)得:属湍流。再由d=0.077及re查图1-0或由式1-117计算得:与l初值相差不大,试差结束。最后结果为:mm。根据管子标准规格(见附录)圆整,可选用f43.5mm的镀锌水管。此时管内流速为: m/s可见,u处在经济流速范围内。例1-操作型问题分析如图所示,通过一高位槽将液体沿等径管输送至某一车间,高位槽内液面保持恒定。现将阀门开度减小,试定性分析以下各流动参数:管内流量、阀门前后压力表读数、pb如何变化?解(1) 管内流量变化分析取管出口截面-面为位能基准面,在高位槽液面1-面和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而

11、于是 将阀门开度减小后,上式等号左边各项均不变,而右边括号内各项除z增大外其余量均不变(l一般变化很小,可近似认为是常数),故由此可推断,u2必减小,即管内流量减小。(2) 阀门前后压力表读数pa、变化分析取压力表a所在管截面为a面,由-面、a-a面间的机械能衡算可得:当阀门关小时,上式等号右边各项除ua减小外,其余量均不变,故pa必增大。pb的变化可由b-面、2-2面间的机械能衡算分析得到: 当阀门关小时,上式等号右边各项除u2减小外,其余量均不变,故必减小。讨论:由本题可引出如下结论:简单管路中局部阻力系数的变大,如阀门关小,将导致管内流量减小,阀门上游压力上升,下游压力下降。这个规律具有

12、普遍性。例-10操作型问题计算用水塔给水槽供水,如图所示,水塔和水槽均为敞口。已知水塔水面高出管出口12,输水管为f44m,管路总长10m(包括所有局部损失的当量长度在内),管的绝对粗糙度e=.mm,水温20c。试求管路的输水量v。解因管出口局部摩擦损失已计入总损失中,故管出口截面取外侧,为面22,此时u0。在水塔水面1-1面与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得: 将z1=12m,l100m,d=14-2=1mm=0.1代入并化简得: 由此式求u需试差。假设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由e/d=0./106=.028查图得0.026,代入上式得: m/从附录查得2c水r=100kg/m3,m=110-3a

13、s,于是由r数和e/d=0008重新查图得:l=.026,与假设值相同,试差结束。流量3/s= 98.4m3/h例111设计型问题某一贮罐内贮有40c、密度为10/3的某液体,液面维持恒定。现要求用泵将液体分别送到设备一及设备二中,有关部位的高度和压力见图。送往设备一的最大流量为800kg/h,送往设备二的最大流量为6400kh。已知1、2间管段长l12=8m,管子尺寸为f108mm;通向设备一的支管段长l2350m,管子尺寸为f76;通向设备二的支管段长l20m,管子尺寸为f763mm。以上管长均包括了局部损失的当量长度在内,且阀门均处在全开状态。流体流动的摩擦因数l均可取为0.038。求所

14、需泵的有效功率n。解这是一个分支管路设计型问题。将贮罐内液体以不同流量分别送至不同的两设备,所需的外加功率不一定相等,设计时应按所需功率最大的支路进行计算,为此,先不计动能项(长距离输送时动能项常可忽略不计),并以地面作为位能基准面,则3、4点的机械能为:/kg j/kg可见,t3et4,又通向设备一的支路比通向设备二的支路长,所以有可能设备一所需的外加功率大。故下面先按支路23进行设计。在2、3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将3=433.4jg,=.08,l23=5m,d20.07,m代入得: j/kg 再在2、4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将有关数据代入得:m/,kg/s=22514kg/h600/h可见

15、,当通向设备一的支路满足流量要求时,另一支路的流量便比要求的大,这个问题可通过将该支路上的阀门关小来解决。所以,按支路3进行设计的设想是正确的。下面求所需外加有效功率。在1、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将=5m,1=104pa,et=49.j/kg,0.38,l=8,d12=0.1m, m代入得: j/kg泵的有效功率:w1.58kw例1-12操作型问题分析如图1-4所示为配有并联支路的管路输送系统,假设总管直径均相同,现将支路1上的阀门k关小,则下列流动参数将如何变化?()总管流量v及支管1、2、3的流量v1、v2、v3;(2)压力表读数a、pb。解(1)总管及各支管流量分析取管出口外侧截面为-

16、2面,沿支路1在11面与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参见式1-133): (1)式中 b1a、b1、b2分别代表总管段a、支路、总管段2的阻力特性,由其表达式可见,其值与摩擦因数、管长、局部阻力当量长度及管径大小有关,也就是说,与管路状况有关。于是,式(1)可改写成: (2)同理,分别沿支路、3在1面与-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得: (3) ()式中,b1a、bb表达式同上,再由并联管路的特点可知: ()由式(2)、()、(4)分别导出1、v3的表达式,然后代入式(),得:即 (6)当阀门k1关小时,支路的局部阻力系数增大,使b增大,而式(6)中t1、et2、b2、3、b、b2均不变(l变化很小,

17、可视为常数),故由式(6)可判断出总管流量v减小。根据v减小及式(3)、式(4)可推知,支路2、3的流量v2、v均增大,而由式(5)可知v减小。(2)压力表读数pa、pb的变化分析由-1面与a之间的机械能衡算t1= eta +1可知,当阀门1关小时,u减小,wfa减小,故et增大,而eta中位能不变、动能减小,故压力能必增大,即增大。而由b与2-2面间的机械能衡算,得: (7)当阀门1关小时,式中z、zb、2、l、l和均不变,而u减小,故pb减小。讨论:本例表明,并联管路上的任一支管局部阻力系数变大,必然导致该支管和总管内流量减小,该支管上游压力增大,下游压力减小,而其它并联支管流量增大。这一

18、规律与简单管路在同样变化条件下所遵循的规律一致(见例-9)。注意:以上规律适用于并联支路摩擦损失与总管摩擦损失相当的情形,若总管摩擦损失很小可忽略,则任一支管的局部阻力的变化对其它支管就几乎没有影响。例1操作型问题计算高位槽中水经总管流入两支管1、2,然后排入大气,测得当阀门、k1处在全开状态而k2处在1/4开度状态时,支管1内流量为0.53/h,求支管2中流量。若将阀门2全开,则支管1中是否有水流出?已知管内径均为30m,支管1比支管2高10m, m段直管长为70m,n段直管长为6m,n2段直管长为5,当管路上所有阀门均处在全开状态时,总管、支管1、2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分别为le=11m,l

19、e112m,le2=10m。管内摩擦因数l可取为0.025。解(1)支管2中流量在0-0面与1-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将z0-z120 1010m,=0025,+sle=70+1=81,d=0.03,l1+le1=1+12=28m,m/s代入得: =.7m/s总管流量/s=4.3m3/h故m3h(2) 阀门k2全开时支管2上的阀门k2全开后,管路系统总阻力下降,因而总管内流量v将增大。在0-0截面与处应用机械能衡算式不难得知n处的压力下降,所以支管内流量v1将减小,甚至有可能导致10。假设支管1中无水流出,于是,由00与22间的机械能衡算可知: u=2m/s 再由n处与22截面间的机械能衡算

20、可知:j/g而/kg 可见,en e1,支管1中无水流出的假设是正确的。若etn et,则支管1中有水流出,原假设错误,此时需按分支管路重新进行计算【例1-1】 已知硫酸与水的密度分别为83kg/3与98kg/m,试求含硫酸为6%(质量)的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为若干。解:根据式- =(3.24.0)-.2104 m=1372kg/m3【例-2】 已知干空气的组成为:o21%、n2%和ar1%(均为体积%),试求干空气在压力为.8110p及温度为00时的密度。解:首先将摄氏度换算成开尔文 1027300=373再求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0.21280.7839.90.0 =2896kg/m3根据

21、式13a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例13 】 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油层高度h1.7、密度1=0kg/3,水层高度h20m、密度2=100kg/m3。(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 apa pb=b()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 a=a的关系成立。因a与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p=pb的关系不能成立。因b及b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不是等压面。(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 由上面讨论知,ap,而pa=pa都可以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 pa=pa+g

22、h1gh2 pa=pa2gh于是 a+1g1+2h2=pa+2gh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 00.7+1000.6=000h解得 h=1.16【例1-】 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2-2)连一倒置管压差计,压差计读数r=200mm。试求两截面间的压强差。解:因为倒置管,所以其指示液应为水。设空气和水的密度分别为g与,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截面aa为等压面,则 pa=pa又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可得 agm p=p2g(m-r)-ggr联立上三式,并整理得 pp2=(g)gr由于g,上式可简化为 p1-p2g所以p1-219.810.2=962a【例1-5】 如本题附图所示

23、,蒸汽锅炉上装置一复式形水银测压计,截面2、4间充满水。已知对某基准面而言各点的标高为0=2m, z2=0.m, z42.0m,z6=.7m, z7=.5。试求锅炉内水面上的蒸汽压强。解:按静力学原理,同一种静止流体的连通器内、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等,故有 p=,3=p,p=p6对水平面1-而言,2=p1,即 p2pa+ig(0-z)对水平面3-4而言, p=p4 -g(z4-z2)对水平面5-有 p6=p4+ig(45)锅炉蒸汽压强 pp6g(z7-z6) p=paig(z0-z1)+ig(zz5)g(z4-z2)g(z-z6)则蒸汽的表压为 p-pa=ig(z-z z4-z5)-g(z4-

24、+z7-z6) =130981(.109+.00.7)-1091 (2.0-.+25-0.7) =3.0515pa=305kpa【例1-6】 某厂要求安装一根输水量为30m3/的管路,试选择合适的管径。解:根据式1-0计算管径 d 式中 vsm/s参考表1选取水的流速1m/s 查附录二十二中管子规格,确定选用9(外径9mm,壁厚4m)的管子,其内径为: d9-(42)=mm=0.1m因此,水在输送管内的实际流速为: 【例1-7】 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连续从粗管流入细管。粗管内径d=0m,细管内径d=5cm,当流量为1-3/时,求粗管内和细管内水的流速?解:根据式1-0 根据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

25、方程 u11=a2由此 u=41=40.51.04m/s【例1-】 将高位槽内料液向塔内加料。高位槽和塔内的压力均为大气压。要求料液在管内以0.5/s的速度流动。设料液在管内压头损失为1(不包括出口压头损失),试求高位槽的液面应该比塔入口处高出多少米?解:取管出口高度的0为基准面,高位槽的液面为11截面,因要求计算高位槽的液面比塔入口处高出多少米,所以把1截面选在此就可以直接算出所求的高度,同时在此液面处的u及p1均为已知值。2-2截面选在管出口处。在11及-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1=0(表压)高位槽截面与管截面相差很大,故高位槽截面的流速与管内流速相比,其值很小,即u10,z1=,p2

26、=0(表压),u=0m/,z2=0,/=1.2m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 9.81x.2.81 x1.2m计算结果表明,动能项数值很小,流体位能的降低主要用于克服管路阻力。【例-9】2的空气在直径为0mm的水平管流过。现于管路中接一文丘里管,如本题附图所示。文丘里管的上游接一水银u管压差计,在直径为20mm的喉颈处接一细管,其下部插入水槽中。空气流过文丘里管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当u管压差计读数r=2mm、h0.5m时,试求此时空气的流量为若干m/h。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03pa。解:文丘里管上游测压口处的压强为 =ggr=13609.810.025 3335(表压)喉颈处的压强为 p=gh=

27、100.815=-4905p(表压)空气流经截面11与22的压强变化为 故可按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两截面间的空气平均密度为 在截面1-1与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以管道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两截面间无外功加入,即w=;能量损失可忽略,即=。据此,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 z1=2=所以 简化得 (a)据连续性方程 1a12a2得 2=16u1 (b)以式(b)代入式(),即(16u1)2-173解得 u1=7.3m/空气的流量为 【例1-0】水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虹吸管内作定态流动,管路直径没有变化,水流经管路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管内截面2-、3-3、4-4和5-处的压强。大气压强为1.

28、1315a。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均以mm计。解:为计算管内各截面的压强,应首先计算管内水的流速。先在贮槽水面1及管子出口内侧截面6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以截面6-6为基准水平面。由于管路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即=,故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式中 z1m z6=0 p0(表压) =0(表压) u10将上列数值代入上式,并简化得 解得 u=43m/s由于管路直径无变化,则管路各截面积相等。根据连续性方程式知vs=au=常数,故管内各截面的流速不变,即 u2=u3=u4=u4.43m/则 因流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故水可视为理想流体,则系统内各截面上流体的总机械能e相等,即 总机械能可以用系统内任何截面去计

29、算,但根据本题条件,以贮槽水面1-1处的总机械能计算较为简便。现取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上式中z2m,=10130pa,u0,所以总机械能为 计算各截面的压强时,亦应以截面2-为基准水平面,则z2=0,z3=m,z43.5m,z=3m。(1)截面2-2的压强 (2)截面3-3的压强 ()截面4-4的压强 (4)截面5-5的压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压强不断变化,这是位能与静压强反复转换的结果。【例1-1】 用泵将贮槽中密度为10kg/m3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强为101.3303p,蒸发器上部的蒸发室内操作压强为2667p(真空度),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内液面15,

30、进料量为0mh,溶液流经全部管路的能量损失为20j/k,求泵的有效功率。管路直径为60mm。解: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管路出口内侧为22截面,并以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 z1= z2=15mp1=(表压) p=20a(表压) u10 =10/k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 泵的有效功率n为: ne=es式中 n46.96.67=47w=1.65kw实际上泵所作的功并不是全部有效的,故要考虑泵的效率,实际上泵所消耗的功率(称轴功率)n为 设本题泵的效率为0.65,则泵的轴功率为: 【例1-2】 试推导下面两种形状截面的当量直径的计算式。(1) 管道截面为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

31、a、b;(2) 套管换热器的环形截面,外管内径为1,内管外径为d2。解:(1)长方形截面的当量直径 式中 a=ab 2(a+b)故 (2)套管换热器的环隙形截面的当量直径 故 【例113】 料液自高位槽流入精馏塔,如附图所示。塔内压强为19104pa(表压),输送管道为362mm无缝钢管,管长8。管路中装有90标准弯头两个,80回弯头一个,球心阀(全开)一个。为使料液以3m/h的流量流入塔中,问高位槽应安置多高?(即位差应为多少米)。料液在操作温度下的物性:密度=86kg/m3;粘度0.4310-3as。解:取管出口处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在高位槽液面与管出口截面-2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 z1=

32、z 2=0 p=0(表压) u1 2=104pa 阻力损失 取管壁绝对粗糙度=03m,则: 由图1-23查得=.039局部阻力系数由表1-4查得为进口突然缩小(入管口) =0590标准弯头 0.5180回弯头 =15球心阀(全开) =.4故 10.kg所求位差 截面22也可取在管出口外端,此时料液流入塔内,速度u为零。但局部阻力应计入突然扩大(流入大容器的出口)损失1,故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同。【例1-4】 通过一个不包含u的数群来解决管路操作型的计算问题。已知输出管径为835mm,管长为138,管子相对粗糙度/d=0.001,管路总阻力损失为50j/kg,求水的流量为若干。水的密度为1000g

33、/m3,粘度为103pas。解:由式1-47可得 又 将上两式相乘得到与u无关的无因次数群 (-3)因是re及d的函数,故re2也是/d及e的函数。图1-9上的曲线即为不同相对粗糙度下e与re2的关系曲线。计算u时,可先将已知数据代入式1-3,算出re2,再根据re2、/从图129中确定相应的re,再反算出u及vs。将题中数据代入式1-53,得 根据re2及/值,由图1-29a查得e1515 水的流量为: 【例-15】 计算并联管路的流量在图130所示的输水管路中,已知水的总流量为33s,水温为20,各支管总长度分别为l1=120,2=500m,l38m;管径d1=00m,d2=50mm,3=80mm;求ab间的阻力损失及各管的流量。已知输水管为铸铁管,=0.mm。解:各支管的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