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总复习大全小学数学总复习大全一、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分米 分米=0厘米1厘米=0毫米 1米=尺 1尺=10寸 1寸=1分、面积单位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公顷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平方米 1公顷=15亩 1亩=100/15平方米=66.67平方米1平方米=1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00平方毫米 3、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立方米 (9个)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立方毫米4、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5、质量单位吨
2、=1000千克 千克=00克公斤2市斤1市斤=5公斤=05千克=50克 1市斤=10两 1两0克6、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7、时间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月=5天(平年)天(闰年)大月(3天),有:35781012月,共7个月小月(30天),有:611月,共4个月2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闰年:a、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例016年是闰年但100年不是闰年;b、能被40整除的年份,例如2000年是闰年。日=24小时 1时0分3600秒 1分0秒1日=2小时140分=8640秒注意:在不同单位的数学计算中,必须先换成相同单位然后才能计算。例如
3、:(1)千克56克=()千克 解:56克=5610=0.06(千克) 7千克56克=.056千克(2)2千克45克 ()克解:121000=12000(克) 20005=1045(克)注:因克到千克是千进位,小单位(克)数换大单位(千克)数小数点向左移3位,例如56克=0.0千克;大单位(千克)数换小单位(克)数小数点向右移位,例如12千克=1200克。(3)8元7角5分()元解:角=0.7元 5分=0.0元 8元7角5分=80.70.05=8.5(元) ()8米9分米6厘米()米解:9分米0.9米 6厘米=.6米 8米9分米6厘米=8+09+.068.96(米)二、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
4、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1+2=2+=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1+2)+31+(2+3)=6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5=5=1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23=6 2=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积不变。 (23)4=6=24 2(34)21245、乘法分配律:两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或者一个数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555=25=
5、25+351+525 5(2+3)52+53=0+1=2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26=(22)(62)4812=4=(24)(63)=8=4注:除法的这个性质是分数通分或分数约分的基础。(2)0不能做除数(3)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自然数。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1、2、3、5、6、88、偶数和奇数:能被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整除的数叫奇数。 偶数序列:、4、8、10 奇数序列:1、3、7、9、119、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
6、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也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 质数序列:2、3、5、7、11、13、17、19、23 除了2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1、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能被其它数整除(还有其它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合数与质数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即:是合数就不是质数,反之是质数就不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 合数序列:4、6、8、10、12、14、15、18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序列加上合数序列加上是正整数序列,再加上0就是整数序列。11、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一个数是另外几个数的倍数,这个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例如6是2、5的倍数,那
7、么60就是2、3、5的公倍数。2、3、5的公倍数有30、60、12、150 最小公倍数:在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例如30是、3、的最小公倍数。注:在几个分数通分时,我们应该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整除(也就是说这几个数都有同一个因子),这个共同的因子就叫这几个数的公约数。例如24、48、6都能被2整除,2就是24、48、6的公约数。24、48、9的公约数还有3、6、8、12、2。最大公约数:在几个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约数。例如2、4、6的最大公约数是。注:在分数约分时我们应该找最大公约数进行约分。13、需要记住
8、能整除的几个情况: 偶数都能被整除;各位数字之和能被整除,该数就能被3整除;最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该数就能被4整除;最后三位数能被8整除,该数就能被整除;尾数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尾数是00或25或50或75的数能被25整除;各位数字之和能被6整除,该数就能被6整除。或者能被3整除的偶数就能被6整除;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该数就能被9整除;奇数位数字之和与偶数位数字之和相等,或者它们的差是的倍数,该数就能被整除,例如003、03、4070506等。一个数分别能被两个或多个互质的数整除,那么一定能被这些互质数的积整除,例如6能被2、3、5整除,一定能被它们的积0整除。、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
9、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叫互质数。例如3和5是互质数,、6、7是互质数,11、12、1是互质数等等。 注:互质数在我们找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都有作用。如果两个数互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如果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或者说我们约分要约到分子分母互质为止。15、小数:含有小数点的数,例如1.2、3.1、0.618等等。小数各位的名称有:百位 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 千分位6、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1414,可以用循环节表示为。注:7做除数时的特殊循环节:循环取42857,17=
10、,27,37=47=,5=,617、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例如含9位小数的圆周率的近似值3.4964是不循环小数。18、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3.4926538979、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2、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如等。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都是大于或等于1的数。如等。2、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跟真分数的形式叫带分数。
11、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值不变。因为分数其实就是分子除以分母,分数的基本性质其实就是除法的基本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不为的数,值不变)。这个基本性质是分数通分或约分的基础。2、通分: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叫通分,方法就是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分母,每个分数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数,将分母化成该共同分母。25、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方法是,分子分母同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6、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分数计算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分数。27、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
12、相加减,只需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2、分数比较大小分数比较大小的原理: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值大(每份大小相同,份数多的大)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值小(份数相同,分母大每份小,分数值小) 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分数值大,分子小分数值小。 (2)不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然后比较大小。(3)分子相同,分母大分数值小,分母小分数值大。(4)特殊情况1:当分子都比较小时,可以将分子变成相同(两分数分别将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再进行比较。()特殊情况2:当分子分母接近(即真分数的分数值接近)时可以比较他们与的差的大
13、小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这时差的分子都比较小好比较。差小的原分数更接近,其分数值大)。推广的情况:当分数值接近12时,也可以比较它们与/的差。29、分数乘整数:分数的分子乘以整数做分子,分母不变。注意:如果整数可以与分母约分,应先约分,然后再将分子与约分后的整数相乘做分子。分数乘整数的结果往往分子大于分母,一般应化为带分数,如果接着做乘除法就不用化成带分数。 3、分数乘分数:分子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乘分母(做分母),可以约分的应先约分然后再作分数乘法。 3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32、分数除以分数:等于作为被除数的分数乘以作为除数的分数的倒数。总结和32,可以说:任
14、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数都等于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倒数。例如: 33、百分数:分母为100的分数,其作用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数。34、百分数与小数互换 (1)小数化成百分数:只需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小数后面加上百分号即可。例如0.3=34.5% ()百分数化成小数:只需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即可。例如13.46=1.34563、百分数与分数互换 ()分数化成百分数:因为小数很容易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做除法即可,除不尽的要确定保留几位小数),然后直接写成百分数。例如,(保留四位小数) ()百分数化成
15、分数、无小数的百分数:直接写成分数,然后约分成最简分数,例如20%= b、有小数的百分数:扩大分子分母使分子无小数,然后约分成最简分数,例如225%=36、等式:表示两个数值相等的式子叫等式。例如 2=37、代数式: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例如a+b,3a-2b(3a表示3a),字母表示数叫“代数”。3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例如x+37,x+y=8等。9、一元一次方程(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即不含2、x3,x2=xx,=xxx)的方程式。 例如3x+=9,2x+3=7等等。0、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利用等式两边同加、同减任何数,同乘、同除一个不为零的数方
16、程不变的原理,化简方程,最后得到未知数的值。41、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2:5=所以,两个数相除有三种表达形式:除、比、分数。比的表达形式为 前项:后项由于是除法的表达形式,因此有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的数,比值不变。42、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3:=6:10由于有两个前项和两个后项,把与等号相邻的两项叫做内项,另外两项叫做外项。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与两外项之积相等。例如3:5=6:1中,6=1030、解比例。如果比例的四个项中有一项是未知数(或有一项中包含未知数),求出这个未知数就叫解比例(实际是解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方法是:利
17、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方程,然后求出未知数。例如: 3:x=5:7 51 x=215 =.44、正比例: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个量相对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例如: y:x=k或 或=x(k一定),y与x成正比例;1025,5一定,(5)(25)=5010=5,因此,在比值为5一定的情况下,10与成正比。4、反比例: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个量相对应的积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k (k一定) , x、y成反比例关系。 在68
18、=4 积48一定的情况下,(62)(8)=124=4,6与8成反比例关系46、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时间是指计算利息的日数、月数等)4、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一般与时间有关,例如半年、一年、三年利率都不相同,时间越长利率越高,到期计算利息为:利息=本金利率如果利率按日计算还要乘以日数,如果利率按月计算还要乘以月数,如果利率按年计算还要乘以年数,等等。48、年化利率(银行常用的利率):不是一年但折合成一年的利率。例如,假定00天存款的年化利率为%,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1006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5%) (假定税金是利息的5%,也称税率)三、应用题(一)、植树问题1非封闭路线 (1
19、)两端都要植树株数=段数=全长株距1全长=段数株距=(株数-1)株距株距=全长段数=全长(株数-) (2)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段数株距=株数株距株距全长段数=全长株数 (3) 两端都不植树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段数株距=(株数+1)株距株距=全长段数=全长(株数+)2、封闭路线:同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段数株距=株数株距株距=全长段数=全长株数以下(二)到(五)参考奥数“行程问题”(二)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三)追击问题追击距离=速度差追击时间追击时间=追击距离速度差速度差
20、=追击距离追击时间(四)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两船相向航行(相遇问题)两船航行总路程=(甲船顺流速度+乙船逆流速度)航行时间=(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航行时间航行时间=两船航行总路程(甲船顺流速度乙船逆流速度) =两船航行总路程(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追击问题)追击速度=后船速度-前船速度=后船静水速度-前船静水速度远离速度=前船速度-后船速度=前船静水速度后船静水速度(五)火车(队伍)过桥(或过隧道)问题过桥路程桥长+车长车速过桥时间 过桥时
21、间=过桥路程车速 车速过桥路程过桥时间(六)数量问题(参考奥数“数量问题”)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2、归一与归总问题:即求单一量与求总量的问题,有时又叫工程问题。为求总量往往先要求单一量。例如要求工厂某车间人月生产机器零件的总数(总量),要先求出每人每天生产的零件数(单一量,或叫工作效率)。()一般公式: 总量=单一量份数单一量=总量份数份数=总量单一量若是工程问题一般公式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工作时间工
22、作时间=1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七)浓度问题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0%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八)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成本10% =(售出价成本-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 (因实际售价原售价,故折扣0%,折扣数越小越便宜)(九)和差问题 已知条件:已知两数和 已知两数差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注:比较复杂(引申)的问题要画线段图帮助解题。(十)和倍问题已知条件:已知两数和 已知两数的倍数关系公式:两数和(倍数1)=1
23、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或 和-1倍数几倍数注:比较复杂(引申)的问题要画线段图帮助解题。(十一)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已知两数差 已知两数的倍数关系 公式:两数差(倍数1)=1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或 差+倍数=几倍数注:比较复杂(引申)的问题要画线段图帮助解题。(十二)时间、日期与周期、时间与日期问题(1)日期与时间的换算 (2)日期问题:从某天到某天共计天数末日期-首日期+(因为包含两头日期故要加1,两头日期不在同月分开算)(3)时间问题时间计算问题有: 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开始的时刻=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2、周期问题周期问题要了解的是周
24、期是多少?出现了多少个周期?有没有余数?等。(十三)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特点: 1、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两个人的年龄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量,因此两个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关系是会改变的。 年龄问题的求解一般都是化成: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来求解。 (十四)鸡兔同笼问题可引申到租车租船问题、解题得分(答对答错没答分别多少分)问题、飞虫的翅膀和脚问题等等。鸡兔同笼问题的求解: 方法一:假设法 先假定全是鸡(或全是兔)根据脚数算出误差 算出兔数(或鸡数)。 方法二:列方程求解(相对比较简单些) (十五)推理问题(参考奥数)1、简单推理简单推理常用
25、方法: (1)排除法:在推理的过程中不断排除不可能的情况,从而得出要求的结论。 (2)假设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再根据条件推理如果结论与条件不矛盾,假设正确如果结论与条件矛盾,假设错误。 (3)反证法:假设命题不成立,然后通过推理出明显矛盾或不可信的结果从而结论为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4)借助线段图、图表等进行分析、推理。 2、逻辑推理:根据某些条件、结论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推理,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逻辑推理的方法: (1)直接推理: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逐步推出正确答案。 (2)间接推理 :先假设一个结果,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客观规律推出矛盾的结论
26、从而否定假设(反证法)。 (十六)按比例分配问题1、基础问题把20分成4等分,每份是多少?04=5(除法,分成4等分)2的四分之一是多少?0 5(分数,按比例分配,是多少)数的 是,这个数是多少?5 20(已知部分数求总数)2、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已知条件:已知总量/部分量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或直接给出份数。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总量及其他部分量。方法:由总份数比的各项之和,先把比的各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各项分别作分子)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有时也
27、可以先求出份是多少然后求出各部分量的值。如果是已知部分量求总量及其他部分量,也要先求出总份数以及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从部分量及其占比求出总量,最后按其他部分量占几分之几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例1、学校把植树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人,三班有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解法一:三个班的人数比:7:48:5.分成的份数:4748+450.一班栽树棵树:0(4/10)=188(棵)二班栽树棵树:560(4814)=19(棵)三班栽树棵树:60(45140)=80(棵)答:一班栽树8棵;二班栽树18棵;三班栽树12棵解法二:总人数:45=10(人)平均每人栽
28、树:56140=4(棵)一班栽树:4718(棵)二班栽树:484192(棵)三班栽树:45=80(棵)答:一班栽树188棵;二班栽树180棵;三班栽树12棵.例: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45。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解法一:总份数:+4+5=60(3/12)=15(厘米)60(4/12)=20(厘米)60(5/2)=2(厘米)答:三条边的长各是1厘米、2厘米、25厘米。解法二:总份数:4+5=2每份的长度:612=5(厘米)第一条:3=15(厘米)第二条:45=0(厘米)第三条:55=(厘米)答:三条边的长各是15厘米、2厘米、2厘米。例3: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
29、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总数的1/2,二儿子分总数的1/3,三儿子分总数的1/,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儿子各分多少只羊。解:三个儿子分羊数比为: 12:1/3:/9=9::2总份数:96+2=17大儿子:17(917)=(只)二儿子:17(617)=6(只)三儿子:17(2/1)=2(只)答:大儿子分得9只羊、二儿子分得6只羊、三儿子分得2只羊。注意:由于三个儿子分总数的比例之和(1/+/3+1/9=17/8)不为1,故不能用这些比例求三个儿子各分多少只羊(结果都不是整数)。例 :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12,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多少人?解法一:
30、分析:由题意,第一、二、三车间的人数比为8:12:21,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少0人,这0人就相当于(2)份,由此用(12)可求得1份是多少人,进而求得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解:份的人数:8(12-)=20(人),一车间:208=16(人);二车间:201=40(人);三车间:202(人);答:第一车间有16人,第二车间有240人,第三车间有440人。解法二:分析:根据“第一、二、三车间人数的比为:12:21”得出一二三车间的总份数+1=41份,第一车间人数占总数的8/4,第二车间人数占总数的1/4,把车间总人数看作单位“1”是未知的,数量80除以对应分率(12/41-1)求出车间总人数,再分
31、别按照总数乘以占比求出各部分量的值。解:总份数+12+1=41(份),总人数:(11-8/4)=20(人);第一车间人数:20(8/)=1(人),第二车间的人数:82(124)=40(人),第三车间的人数:20(2/1)=420(人);答:三个车间各有160人、0人、20人。四、平面图形问题(一)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设平面图形的边长为a、b、c,高为,半径为,直径为,周长为c,面积为序号图形名称对称轴数(条)周长面积1正方形 a4=ac= cs=a=a22长方形b ac=2(a)a=c-bb=c2as=b=b=bb=sa3三角形 c h b 等腰三角形 b b 等边三角形 a h 直角三角形
32、a无13无ca+b+=a+bc=ac=ab+s=h =s=4平行四边形 h b 无2(b)s=a=shhsa梯形 a d h c 等腰梯形 a c h c b直角梯形 ad c 无1无c=a+dc=a+2c=a+b+dsa=2s-bb=2s-as=6圆 d无数条c=r=2r rd= r=半圆周长=r+ds=r2 =圆环 r r无数条圆环周长=c大+c小=d+d=(dd)rr=2(r)圆环面积s大-s小 =r2-r =(r2 r2)= 2- 2= (d2-d)(二)平面图形总结1、平面图形:用若干条直线段或曲线段组成的外突的图形叫平面图形(不能内折)、平面图形的分类(按由直线段或曲线段组成分)、
33、由曲线段组成:圆、椭圆、扇形等b、由直线段组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三)各种平面图形知识1、三角形(1)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五边形都没有此特性)(2)三角形的组成: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无论什么三角形,其内角和都是8(3)三角形分类:a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b按边长分: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边,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底角,底边所对的角叫顶角。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它的每一个内角都是6。(4)三条边
34、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因此,当周长确定时,最长边的长度小于周长的一半(因为另一半多是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和),最短边的长度大于0(或大于另外两条边之差)。(5)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大角对大边(钝角三角形钝角所对的边最长),小角对小边,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底角相等都是0)。(6)三角形的高:由一个顶点向对边所作的垂线段。因此三角形有三条高,在图形内的叫内高,在图形外的叫外高。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是内高;直角三角形有一条内高,另外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内高(由钝角顶点所作的高)和两条外高。、四边形()四边形的
35、内角和为6(可以用一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内角和18,总的内角和即为360)(2)四边形的演变一般四边形 梯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长方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正方形(邻边相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都平行) 菱形(四条边都相等)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3)梯形分类一般梯形(四条边分别叫上底、下底和两条腰)直角梯形: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对称图形,四个内角两两相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对角相等,邻角的和是8。(5)菱形的的性质:除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四条边都相等,两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都是图形的对称轴。3、多边形(1)多边形内角和,设为边形,内角和为(-2)180(可以从一个顶点画所有对角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劳动法-合同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公司法-法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管理咨询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国贸)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国际贸易实务(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国贸)基础英语-中国对外贸易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国贸)国际技术贸易-企业会计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国贸)中国对外贸易-基础英语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公共关系)现代谈判学-传播学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广告学(二)-公关礼仪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身份证委托书
- 高血压的危害-课件
- 陕西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概况课件
- 单选题51-100试题含答案
- 轻钢龙骨、双层石膏板吊顶施工方案
- 安全网(平网)张挂安全技术要求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 计算机辅助翻译实用教程ppt课件(完整版)
- 研学旅行概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