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冀教)_第1页
【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冀教)_第2页
【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冀教)_第3页
【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冀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 背诵 3、 4 自然段【过程与方法目标】1.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2.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课前准备1. 教师: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 学生:寻找墙上的爬山虎仔细观察,阅读相关的文章。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 谜语:( 1)上搭架,下搭

2、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2. 导语。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二、初读课文1.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 字秉臣、

3、 圣陶,1894 年 10 月 28 日生于江苏苏州,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2.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3. 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

4、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三、自主研读,交流收获1、你 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 趣, 就 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 一 , 画一画, 一 ,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 ?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 和 ,打破 “串 ”形式,以学生自主 主,充分 学生自 、自悟, 学生学会主 学 。 )2、 交流。交流 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 一段你什么收 ?喜 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 手。在第二自然段,你 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 拂 ,一 的叶子漾起波 ,好看得很。)你能 出 拂 叶子,叶子像波浪 漾起的感 ? 是一种 的美。 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 美?(“那些叶子 得

5、那么新 ,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 儿朝下,在 上 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什么 得 的叶子 人以美的享受?( 得新 , 得均匀, 排列整 不重叠。 )那 能 出叶子 种 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察叶子中,叶圣陶 察到了叶子 色的 化,叶子的 色是怎么 化的?( 出来的叶子是嫩 的,没 几天是嫩 的, 大的叶子 得很新 。)叶子的 色 化也很美啊, 能 出 种美来?老 你 配上音 和爬山虎的各种 片,能 得更美 ?(此 注重了 ,在朗朗的 声中,学生 得了美的体 ,激 起 美、 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 言的美。)交流 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 色是怎 的呢?爬山虎的

6、叶子 的繁茂、美 ,充 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 片: 能 爬山虎的脚 在什么地方?脚的 像什么? 色是怎 的? 文是怎么写的?再 一 。把脚的 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 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 。 么 的脚, 作者都仔 看 是枝状的, 并数了有六七根, 明叶圣陶 察得很仔 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 察十分 致了。( 文 合,不 体会到 言的生 , 了解作者的 察很 致。教 学生 察和表达的方法。)交流 三:爬山虎的脚有什么 化呢? 能 你 段的收 ?(没有触着 的,枯萎了,触着 的,脚巴在 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 明了什么?可 爬山虎的脚巴住 是多么牢固啊。

7、能掀下它, 不 它 往上爬 ?雨能阻 它向上攀登 ?可 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 的攀登精神啊! 在你 爬山虎的脚 生了什么新的感受? 着 种感受再 最后一自然段。( 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 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 中不知不 内化了 言, 累了 言。)四、引 , 写法1. 本文的 是爬山虎的脚 ,作者 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 ,那 什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 人 主要 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 你从作者 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 ?可以 合句子来 ?( 1) 察 致。( 2)要抓住特点 察。( 3)要注意事物的 微 化。 (在理解 文的同 ,也 学生了解到具体的 察方法,使理 和 例子相 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布置作 1. 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 察方法, 察一种植物,先从 看,再从近 看,特 要仔 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写 合, 学有所用,既是 原有知 的巩固, 又 学生在 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 外 料:( 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2)爬山虎的有关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