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01_第1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01_第2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01_第3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01_第4页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1 课社会生活的变迁1照相技术最早在西方国家诞生于()A 19 世纪 40 年代B 19 世纪 30 年代末C 19 世纪末D 20 世纪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诞生于哪一年()A 1905 年B 1896 年C 1898 年D 1902 年3外国人曾经嘲笑清朝男子脑后的“辫子 ”是猪尾巴,这个标志消失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八国联军侵华之后D辛亥革命之后4下列社会习俗出现在辛亥革命后的是()剪辫子握手礼跪拜礼“老爷”“大人”等称呼 “先生 ”“君 ”等称呼A BCD5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A 看电影

2、B穿西装C男子留长辫D拍照片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法令,革除了“大人 ”“老爷 ”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A 自由的思想B互助的思想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D博爱的思想7阅读下列材料:辛亥革命后,各地掀起剪辫运动,一时间,人们纷纷响应,剪不剪辫子成了是否革命的标志。请回答:(1) 男人留辫子是哪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为什么说剪辫子是革命的标志?(2) 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采取了哪些措施?(3) 有人认为军警强行为群众剪辫,手段粗鲁,侵犯了人们的权利。对此,谈谈你的看法。8如果你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中国某大城

3、市,准备和朋友参加聚会,这样的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 ()A 中山装B西服C休闲装D长袍马褂9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西服的基础上孙中山创造出()A 中山装B夹克装C运动装D牛仔装10民国初期,大城市最流行的女士服装是()A 披风B低领大衣C低领收腰长裙D高领服装一、选择题1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2一部反映19 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

4、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 镜头一:商人身着西服到北京洽谈生意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申报,了解新闻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 ”“大人 ”3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 ”主要是指 ()A 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C辛亥革命D新中国成立4下图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 1861 年改革5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当时已经接受新生事物的一位上海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5、()A 坐 船、火 去北京 商品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 ”C 候 人,与朋友照相D在 上看新 ,休 看 影6“女学生已 开始 悟,抵制学校开 的列女 (修身 )。在操 的 下,在宿舍里,她 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 耳赤,后来由争 成抗婚、逃婚,以 行 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 材料反映的是()A 新启蒙思想开始 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 修身 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 封建礼教7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 期社会 俗方面巨大 化的是()A 令男子剪掉 子B中山装成 那 最具有特色的服装C 除科 制度D革除 “大人 ”“老 ”等前清官 的称呼8中 民国南京 政府成立后曾 布法令:“ 前清

6、官 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 等名称,受之者增 ,施之者失体, 无取焉。嗣后各官 人 相称,咸以官 ;民 普通称呼, 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 称。”材料体 了()A 互助的思想B博 的思想C自由的思想D平等的思想9 20 世 初,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能看到的 象有()坐 船、火 照相、看 影剪 子以示革命穿西服A BCD10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当时不缠足运动兴起A 都正确B都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D不正确正确11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

7、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 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官厅为治事之机关, 职员乃人民之公仆, 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请回答:(1) 前清官厅恶称有什么?改后以什

8、么相称?(2) 规定民间普通称呼叫什么?(3) 根据材料概括出 “前清官厅恶称 ”的弊端。(4) 临时大总统指谁?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末之前清末民初日常生活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发式清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剪辫人际称谓老爷、大人先生、君服饰长袍、马褂、旗装西服、中山装、高领服装材料二 “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 ” 孙中山请回答:(1)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请你判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2) 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这是为什么?(4) 孙中山对材料二现象的认

9、识是什么?(5) 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怎样对待这种现象的,体现了什么。第 11 课社会生活的变迁1 B2 A3 D4 D5答案: C解析:联系题干中的时间限制“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可判断是民国时期以后,那时候,中国已经移风易俗,剪辫子、穿西装,人们已经能够看上电影和拍照片了。因此,只有C项不可能出现。6 C7 (1)满族。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建立清朝后,强迫汉人蓄发留辫,留辫子被看做是汉人臣服清朝统治的标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剪辫子不仅是发式的改变,而且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是革命的标志。(2) 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

10、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礼服。 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君”等平等的称呼。(3) 这种观点不正确。剪辫子不仅是革命的标志,而且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是应当提倡的。 由于一些人对于旧的生活习俗很难摆脱,所以民国政府除强令改正外,还要运用军警采取一些强制措施,这是必要的。8 B9 A10 D1 B2 A3 C4 C5 B6 D7 C8 D9 C10 A11 D12 (1) 大人、老爷;职务。(2) 先生或君。(3) 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4) 孙中山。13 (1)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2)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