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课件模板-153(共215)_第1页
医宗金鉴课件模板-153(共215)_第2页
医宗金鉴课件模板-153(共215)_第3页
医宗金鉴课件模板-153(共215)_第4页
医宗金鉴课件模板-153(共2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宗金鉴 课件模板-153,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凡肿疡初起时,肿高赤痛者,宜敷凉药,以寒胜热也。 然亦不可太过,过则毒为寒凝,变为阴证。如漫肿不红,似有头而不痛者,宜敷温药,乃引毒外发也。经云: 发表不远热,敷热药亦发表之意。凡调敷药,须多搅,则药稠粘。敷后贴纸,必须撕断,则不崩裂,不时用原汁润之。盖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更添拘急之苦矣。,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凡去敷药,必看毛孔有汗,意者为血脉通,热气散 也,反此者逆。 方剂:如意金黄散 组成:此散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

2、儿丹毒,凡一切诸般顽恶热疮,无不应效诚疮科之要药也。 组成:南星陈皮苍术(各二斤)黄柏(五斤) 姜黄(五斤)甘草(二斤) 白芷(五斤)上白天花粉(十斤) 厚朴(二斤)大黄(五斤) 上十味共为咀片,晒干磨三次,用细绢罗筛,贮磁罐,勿泄气。,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及夏月时,俱用茶清同蜜调敷。如欲作脓者,用葱汤同蜜调敷。 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证,俱用葱酒煎调敷。如风热所生,皮肤亢热,色亮游走不定,俱用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证,俱用大蓝根叶捣汁调敷,加蜜亦可。,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

3、,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以上诸引调法,乃别寒热温凉之治法也。 【方歌】如意金黄敷阳毒,止痛消肿实良方,南陈苍柏姜黄草,白芷天花朴大黄。 又方:五龙膏 主治:此膏治痈疽阴阳等毒,肿痛未溃者,敷之即拔出脓毒。 组成:五龙草(即乌蔹梅,详本草纲目蔓草部,俗名五爪龙,江浙多产之) 金银花猪莶草车前草(连根叶)陈小粉(各等份) 上四味俱用鲜草叶,一处捣烂,再加三年陈小粉,并飞盐末二、三分,共捣为稠糊。,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遍敷疮上,中留一顶,用膏贴盖,避风为主。若冬月草无鲜者,预采蓄下,阴干为末,用陈米醋调敷,一如前法并效。如此方内五龙草,或缺少不便,倍加猪莶草亦效。 【方歌

4、】五龙膏用拔脓毒,平剂五龙草银花,莶草车前俱捣烂,小粉飞盐搅糊搽。 又方:四虎散 主治:此散治痈疽肿硬,厚如牛领之皮,不作脓腐者,宜用此方。,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组成:草乌狼毒半夏南星(各等份) 上四味为细末,用猪脑同捣,遍敷疮上,留顶出气。 【方歌】四虎散敷阴疽痈,顽肿不痛治之平,厚似牛皮难溃腐,草乌狼毒夏南星。 又方:真君妙贴散 主治:此散治痈疽诸毒,顽硬恶疮,散漫不作脓者,用此药敷之,不痛者即痛,痛者即止。如皮破血流,湿烂疼苦,天泡火丹,肺风酒刺等证,并用之皆效。,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组成:荞面(五斤)明净硫黄(为末,十斤) 白面(五斤) 上三味,

5、共一处,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赶成薄片微晒,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临时研细末,新汲水调敷。如皮破血流湿烂者,用麻油调敷。天泡、火丹、酒刺者,用靛汁调搽并效。 【方歌】真君妙贴硫二面,水调顽硬不痛脓,油调湿烂流血痛,靛汁泡丹酒刺风。,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又方:二青散 主治:此散治一切阳毒红肿,疼痛兴热等证,未成者即消。 组成:青黛黄柏白蔹白薇(各一两) 青露(即芙蓉叶,三两)白芨白芷水龙骨(即多年舟念船旧油灰) 白鲜皮(各一两)天花粉(三两) 大黄(四两)朴硝(一两) 上十二味为末,用醋、蜜调敷。已成者留顶,未成者遍敷。 【方歌】二青散用敷阳毒,肿痛红热用之消,黛药蔹薇青

6、露芨,芷龙鲜粉大黄硝。,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又方:坎宫锭子主治:此锭子治热毒肿痛,焮赤诸疮,并搽痔疮最效。 组成:京墨(一两)胡黄连(二钱) 熊胆(三钱)麝香(五分) 儿茶(二钱)冰片(七分) 牛黄(三分) 上七味为末,用猪胆汁为君,加生姜汁、大黄水浸,取汁,酽醋各少许,相和药成锭。用凉水磨浓,以笔蘸涂之。 【方歌】坎宫锭子最清凉,热肿诸疮并痔疮,京墨胡连熊胆麝,儿茶冰片共牛黄。,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又方:离宫锭子主治:此锭子治疔毒肿毒,一切皮肉不变,漫肿无头,搽之立效。 组成:血竭(三钱)朱砂(二钱) 胆矾(三钱)京墨(一两) 蟾酥(三钱)麝香(一钱五

7、分) 上六味为末,凉水调成锭,凉水磨浓涂之。 【方歌】离宫锭治诸疔毒,漫肿无头凉水涂,血竭朱砂为细末,胆矾京墨麝蟾酥。 又方:白锭子主治:此锭专敷初起诸毒,痈疽疔肿,流注痰包恶毒,及耳、痔耳挺等证。,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组成:白降丹(即白灵药,四钱)银黝(二钱) 寒水石(二钱)人中白(二钱) 上四味,共为细末,以白芨面打糊为锭,大小由人,不可入口。每用以陈醋研敷患处,如干再上,自能消毒。 【方歌】白锭专敷初起毒,痈疽疔肿与痰包,降丹银黝人中白,寒水白及醋研消。 又方:蝌蚪拔毒散 主治:此散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敷之神效。,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组成:

8、寒水石(研极细末)净皮硝(研极细末) 川大黄(研极细末,各等份) 虾蟆子(初夏时,河内有蝌蚪成群,大头长尾者捞来,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化成水) 上用蝌蚪水一大碗,入前药末,各二两,阴干再研匀,收磁罐内。每用时,以水调涂患处。 【方歌】拔毒散治无名毒,火毒瘟毒俱可施,寒水硝黄蝌蚪水,浸干药末水调之。,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又方:二味拔毒散 主治: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胀痛痒,疥痱等疾,甚效。 组成:明雄黄白矾(各等份) 上二味为末,用茶清调化,鹅翎蘸扫患处,痒痛自止,红肿即消。 【方歌】二味拔毒消红肿,风湿诸疮痛痒宁,一切肌肤疥痱疾,雄矾为末用茶清。 又方:回阳玉龙膏 主治:此膏

9、治痈疽阴疮,不发热,不兴痛,不肿高,不作脓,及寒湿流注,冷痛痹风,脚气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鹤膝风等证。,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但无肌热者,一概敷之,俱有功效。 组成:军姜(炒,三两)肉桂(五钱) 赤芍(炒,三钱)南星(一两) 草乌(炒,三两)白芷(一两) 上六味制毕,共为细末,热酒调敷。 【方歌】回阳玉龙阴毒证,不热不疼不肿高,军姜桂芍星乌芷,研末须将热酒调。 又方:冲和膏 主治:此膏治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相凝者,宜用此膏敷之。,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能行气疏风,活血定痛,散瘀消肿,袪冷软坚,诚良药也。 组成:紫荆皮(炒,五两)

10、独活(炒,三两) 白芷(三两)赤芍(炒,二两) 石菖蒲(一两五钱) 上五味共为细末,葱汤、热酒俱可调敷。 【方歌】冲和发背痈疽毒,冷热相凝此药敷,行气疏风能活血,紫荆独芷芍菖蒲。 又方:铁桶膏 主治:此膏治发背将溃已溃时,根脚走散,疮不收束者,宜用此药围敷。,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组成:胆矾(三钱)铜绿(五钱) 麝香(三分)白芨(五钱) 轻粉(二钱)郁金(二钱) 五倍子(微炒,一两)明矾(四钱) 上八味共为极细末,用陈米醋一碗,杓内慢火热至一小杯,候起金色泡为度,待温,用药末一钱,搅入醋内,炖温,用新笔涂于疮根周围,以棉纸覆盖药上,疮根自生绉纹,渐收渐紧,其毒不致散大矣。,医

11、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方歌】铁桶膏收毒散大,周围敷上束疮根,胆矾铜绿及轻粉,五倍明矾麝郁金。 又方:乌龙膏 主治:此膏治一切诸毒,红肿赤晕不消者,用此药敷上,极有神效。 组成:木鳖子(去壳,二两)草乌(半两) 小粉(四两)半夏(二两) 上四味于铁铫,慢火炒焦,黑色为度,研细,以新汲水调敷。一日一换,自外向里涂之,须留疮顶,令出毒气。,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方歌】乌龙膏用治诸毒,赤晕能收治肿疡,木鳖草乌小粉夏,凉水调敷功效良。 又方:神效千槌膏 主治:此膏专贴疮疡、疔毒初起,贴之即消。治瘰历连根拔出,大人月廉疮,小儿蟺拱头等证,并效。 组成:土木鳖(去壳,二

12、个)白嫩松香(拣净,四两) 铜绿(研细,一钱)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蓖麻子(去壳,七钱) 巴豆肉(五粒)杏仁(去皮,一钱) 上八味合一处,石臼内捣三千余下,即成膏;取起浸凉水中。,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用时随疮大小,用手捻成薄片,贴疮上用绢盖之。 【方歌】干槌膏贴诸疔毒,瘰历月廉疮蟺拱头,木鳖松香铜乳没,蓖麻巴豆杏仁投。 又方:马齿苋膏 主治:马齿苋性味清凉,能解诸毒,今用其一味,或服或敷,甚有功效,所治诸证列后: 一治杨梅遍身如癞,喉硬如管者,取苋碗粗一握,酒水煎服出汗。,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一治发背诸毒。用苋一握,酒煎或水煮,冷服出汗,再服退热去腐

13、,三即即愈。并杵苋敷之。 一治多年顽疮、月廉疮,痛疼不收口者,杵苋敷之,取虫。一日一换,三日后腐肉已尽,红肉如珠时,换生肌药收口。 一治面肿唇紧,捣汁涂之。 一治妇人脐下生疮,痛痒连及二阴者,用苋四两,青黛一两,研匀涂之。,医宗金鉴:肿疡敷贴类方,肿疡敷贴类方:,一治湿癣白秃,取石灰末炒红,用苋汁熬膏,调匀涂之。 一治丹毒加蓝靛根,和捣敷之。 【方歌】马齿苋膏只一味,杨梅发背服敷之,顽疮面肿捣汁用,妇月阴疮共黛施,湿癣白秃如灰末,丹毒蓝根相和宜。,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方剂: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土炒,各二钱)甘草(一钱) 上四味,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又方:四物

14、汤 组成:川芎(一钱五分)当归(酒洗,三钱) 白芍(炒,二钱)地黄(三钱) 上四味,水煎服。 又方:八珍汤 组成:人参(一钱)茯苓(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甘草(炙,五分) 川芎(一钱)当归(一钱) 白芍(炒,一钱)地黄(一钱) 上八味,水煎服。,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加减:十全大补汤 于八珍汤内,加黄耆、肉桂,水煎人参养荣汤 于十全大补汤内,去川芎,加陈皮、远志、五味子,水煎服。 内补黄耆汤 于十全大补汤内,去白术,加远志、麦门冬,水煎服。 按语:四君子汤,补气不足者也。四物汤,补血不足者也。八珍汤,双补血气不足者也。十全大补汤,大补血气诸不足者也。,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

15、,溃疡主治类方:,人参养荣汤,去川芎者,因面黄血少,加陈皮以行气之滞,五味子以收敛气血,远志以生心血也。内补黄耆汤,治溃疡口干。去白术者,避其燥能亡津也。 加远志麦冬者,以生血生津也。如痛者,加乳香、没药以定痛。硬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消硬也。以上诸方 ,凡痈疽溃后诸虚者,悉准于此,当随证酌用之。,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方歌】四君参苓白术草,四物芎归芍地黄,二方双补八珍是,更加耆桂十补汤。荣去芎加陈远味,内去术加远冬良,痛甚乳没硬穿皂,溃后诸虚斟酌方。 又方:异功散 组成:人参(二钱)白术(土炒,二钱) 茯苓(一钱)甘草(炙,五分) 陈皮(五分) 上五味,姜三片,枣二枚,水

16、煎服。 又方:理中汤 组成:人参(二钱)白术(土炒,二钱) 干姜(一钱)甘草(炙,五分) 上四味,水煎服。,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又方: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二钱)白术(土炒,二钱) 茯苓(一钱)甘草(炙,一钱) 陈皮(一钱)半夏(制,一钱五分) 上六味,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又方: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一钱)白术(土炒,二钱) 茯苓(一钱)甘草(炙,五分) 藿香(或木香,一钱)陈皮(一钱) 半夏(制,一钱五分)砂仁(五分) 上八味,姜三片,水煎服。,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按语:四君子汤加陈皮,名异功散,溃后脾虚气滞者宜之。四君子汤减茯苓,加干姜,名

17、理中汤,溃后脾虚寒滞者宜之。盖气虚则阳虚,阳虚生寒,故于补气药中,加温热之味也。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溃后气虚有痰者宜之。六君子汤加藿香(或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溃后胃虚痰饮呕吐者宜之。,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无痰饮气虚,呕逆甚者,加丁香、沈香。溃后,气虚有寒,加肉桂、附子。溃后泻者,加诃子、肉豆蔻。肠滑不固,加罂粟壳。食少咳嗽者,加桔梗、麦冬、五味子。渴者加干葛。伤食脾胃虚弱,加山查、神曲、谷芽(或麦茅)。 此皆溃后气不足者,以四君子汤为主,随证加减也。 【方歌】四君加陈异功散,理中减苓加干姜,有痰陈半六君子,呕吐砂仁木藿香,逆加丁沈寒桂附,泻加诃蔻粟滑

18、肠,咳枯冬味渴加葛,伤食查曲谷麦良。,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加减:托里定痛汤 于四物汤内,加肉桂、乳香、没药、粟谷,水煎服。 圣愈汤 于四物汤内,加柴胡、人参、黄耆,水煎服。 柴胡四物汤 于四物汤内,加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水煎服。 地骨皮饮于四物汤内,加丹皮、地骨皮。 知柏四物汤 于四物汤内,加知母、黄柏。 三黄四物汤 于四物汤内,加黄连、黄芩、黄柏。,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按语:托里定痛汤,溃后血虚疼痛者宜之。圣愈汤,溃后血虚内热,心烦气少者宜之。柴胡四物汤,溃后血虚有寒热者宜之。地骨皮饮,溃后不寒者宜之。知柏四物汤,溃后五脏阴火骨蒸者宜之。三黄

19、四物汤,溃后六腑阳火烦热者宜之。盖血虚则阴虚,阴虚生热,故补血药中,多加寒凉之味也。此皆溃后血不足者,以四物汤为主,随证加减也。,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方歌】四物加桂乳没粟,托里定痛功效奇,圣愈四物参耆入,血虚血热最相宜。血虚寒热小柴合,惟热加丹地骨皮,阳火烦热三黄合,阴火骨蒸加柏知。 又方:补中益气汤 主治:补中益气汤,治疮疡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时热,饮食无味,脉洪大无力,心烦气怯者,俱宜服之。 组成:人参(一钱)当归(一钱) 生黄耆(二钱)白术(土炒,一钱) 升麻(三分)柴胡(三分) 甘草(炙,一钱)麦冬(去心,一钱) 五味子(研,五分)陈皮(五分) 上十味,水二钟

20、,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空心热服。,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又方:人参黄耆汤 组成:治溃疡虚热,不睡少食,或寒湿相凝作痛者效。即前方 去柴胡,加神曲五分炒,苍术五分炒,黄柏五分炒。 【方歌】补中益气加麦味,溃后见证同内伤,参耆归术升柴草,麦味陈皮引枣姜,人参黄耆寒湿热,加曲苍柏减柴方。 又方:独参汤 主治:此汤治溃疡脓水出多,元气虚馁,外无邪气,自汗脉虚者宜服之。,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组成:人参(二两) 上一味水二钟,枣十枚(或莲肉、元眼肉)煎好徐徐服之。若煎至稠厚,即成膏矣。作三次,用醇酒热化服之亦可。 【方歌】脓水过多元气馁,不生他恙独参宜,徐徐代饮无

21、穷妙,枣莲元肉共煎之。 又方:温胃饮主治:此汤治痈疽脾胃虚弱,或内伤生冷,外感寒邪,致生呃逆,中脘疼痛,呕吐清水等证,宜急服之。,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组成:人参(一钱)白术(土炒,二钱) 干姜(炮,一钱)甘草(一钱) 丁香(五分)沈香(一钱) 柿蒂(十四个)吴萸(酒洗,七分) 附子(制,一钱) 上九味,水三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方歌】温胃饮治寒呃逆,内伤外感胃寒生,理中加丁沈柿蒂,寒盛吴萸附子宁。 又方:橘皮竹茹汤 主治:此汤治溃疡,胃火上逆气冲,以致时时呃逆,身热烦渴,口干唇焦,此热呃也,服之有效。,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组成:橘红(

22、二钱)竹茹(三钱) 生姜(一钱)柿蒂(七个) 人参(一钱)黄连(一钱) 上六味,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温服。 【方歌】橘皮竹茹热呃逆,胃火气逆上冲行,橘红竹茹姜柿蒂,虚加参补热连清。 又方:胃爱丸 主治:此丸治溃疡脾胃虚弱,诸味不喜者,宜服此丸,助脾气开胃口,而饮食自进矣。,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组成:人参(一两) 山药(肥大上白者,切片,男乳令拌透,晒干微焙,一两) 建莲肉(去皮、心,五钱) 白豆蔻(三钱) 小紫苏(蜜拌晒干,微蒸片时,连梗叶切片,五钱) 陈皮(用陈老米先洗黄色,方入同炒,微燥,勿焦,六钱) 云片白术(鲜白者,米泔浸去涩水,切片晒干,同麦芽拌炒,一两) 甘草(

23、炙,三钱) 上白茯苓(切一片厚咀片,用砂仁二钱同茯苓同碗内,饭上蒸熟,一两) 上九味,共为细末,用老米二合,微焙碾粉,泡荷叶熬汤打糊丸,梧桐子大。,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每服八十丸,清米汤送下,不拘时服。 【方歌】不思饮食宜胃爱,开胃扶脾效若仙,异功山药苏梗叶,建莲白蔻米糊丸。 又方:清震汤 主治:治疡脾肾虚弱,或误伤生冷,或气恼劳役,或病后入房太早,以致寒邪乘入中脘,乃生呃逆,急服之。 组成:人参益智仁半夏(制,各一钱)泽泻(三分) 香附陈皮白茯苓(各一钱)附子(制,一钱) 炙甘草(一钱)柿蒂(二十四个) 水煎服。,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方歌】清震汤治肾

24、家寒,人参益智半夏攒,泽泻香附陈茯苓,附子甘草柿蒂煎。 又方:二神丸 主治:此丸治痈疽,脾肾虚弱,饮食不消,黎明溏泻者,服之有效。 组成:肉果(面裹煨,肥大者,捣去油,二两) 补骨脂(微炒香,四两) 上二味,共为细末,用大枣四十九枚,老生姜四两切片,水浸姜、枣,煮至水干为度,取枣肉为丸,桐子大。,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每夜半,用清米汤送下七十丸,治肾泻脾泻甚效。 【方歌】二神丸治脾肾弱,饮食不化泻黎明,肉果补脾骨脂肾,生姜煮枣肉丸成。 又方:加味地黄丸 主治:此丸治痈疽已溃,虚火上炎,口干作渴者,宜服之。 组成:熟地(酒蒸,捣膏,八两)山药(炒,四两) 山萸肉(去核,五两)白茯苓(四两) 牡丹皮(酒洗,四两)泽泻(蒸,三两) 肉桂(六钱)五味子(炒,三两) 上八味共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空心盐汤送下。,医宗金鉴:溃疡主治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方歌】加味地黄劳伤肾,水衰津少渴良方,山萸山药丹苓泽,肉桂五味熟地黄。 又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