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苦楝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1页
中药学_苦楝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2页
中药学_苦楝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3页
中药学_苦楝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4页
中药学_苦楝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苦楝叶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名称:苦楝叶,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引自:中华本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和川楝M.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a azedarach L.2.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原始形态:,1.楝 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2-

2、3cm,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顶,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原始形态:,生;花淡紫色,长约1cm;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mm;子房上位。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1.5-2cm,淡黄色,4-5室,每室具1颗种子。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2.川楝 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原始形态:,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长约35cm;羽片4-5对;小叶卵形或窄卵形,长4-10cm

3、,宽2-4cm,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灰绿色,萼片5-6;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或12,花丝合生成筒。核果大,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3cm,黄色或粟棕色,果皮,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原始形态:,为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长椭圆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1月。,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生态环境:,1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2.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 资源分布:1.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 2.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中医药

4、用价值详解:苦楝叶,药理作用:,苦楝叶的不完全纯化物能抑制病毒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感染,其抑制高峰出现在作用后的2小时,且能维持15小时以上,随后下降,但如再次加入苦楝叶提取物,又能出现抑制高峰。与苦楝叶提取物一起培养的细胞的上清液中未测到干扰素,细胞提取物中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也未增加。苦楝叶提取物作用后细胞,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药理作用:,的抗病毒的状态不能通过细胞间的流动物传递也不能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苦楝叶提取物的作用依赖于细胞活跃的新陈代谢,而放线菌素D可部分逆转之。以上说明苦楝叶的该提取物非干扰素样的物质,其抗病毒的活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性味:,苦;寒;有毒。,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主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0g。,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楝叶,相关疾病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