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知识要点梳理总结用_第1页
鱼我所欲也知识要点梳理总结用_第2页
鱼我所欲也知识要点梳理总结用_第3页
鱼我所欲也知识要点梳理总结用_第4页
鱼我所欲也知识要点梳理总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梳理一 . 文学常识孟子, (约前 372 一前 289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对后来的宋儒影响很大,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

2、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选文所在的课文选自,此书与、合称为“四书”。二、课文解析思路梳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1),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部分( 2),正面举例论证说明了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第三部分( 3)举例从反面说明了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文章内容概括:鱼我所欲也主要讲的是:人人都知道“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然而只有贤者能把这一主张贯串于人生实践的始终,而一般人由于受环境的牵制,往往改变初衷。启示: 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

3、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 ,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鱼我所欲也文章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本文的论证思路)文中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接着进行逻辑推理进行论证。第一步推理进行因果论证,由因推出果:因为我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也不避开它。第二部推理是假设推理, 从反面逆证人之所欲有甚于生者 (生),所恶有甚于死者 (不义)。接着孟子还举行路之人、乞

4、人不食嗟来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最后一对比的方式指出有些人为了私利而抛弃原则,接受了万钟厚禄,这就是失去了本心,从发面加以证明。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力的证明了“义”的存在,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三 . 字词归类 1. 生字识记苟得( gu) 一箪食( d n) 所恶( w) 蹴尔( c) 不屑穷乏者( xi ) 2. 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 ( 辟,通“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原先或从前。)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3. 一词多义与所识穷乏者

5、得我与?(通“欤”,语气词)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给予)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示转折关系,却,可是)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指示代词,这个)是亦不可以已乎(指示代词,这个) 4. 古今异义词:原文关键词古义今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一种量器。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代词,这种。判断词,是。 5. 有关成语:舍生取义本文: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今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苟且偷生只管眼前,得过且过,勉强凑合着活下去。( 3)嗟来之食: 是指带有侮

6、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 相当于现在的 “喂”。贬义词。四 . 解释加点的词语:1. 鱼我所欲也2.二者不可得兼 3.故不为苟得也4.故患 有所不辟 也5.行道之人弗受6.乞人不屑 也7.万钟于我何加焉8.妻妾之奉9.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10.贤者能勿丧耳11.蹴 尔而与之12.万钟于 我何加焉13.是亦不可以已乎14.此之谓失其本心五 . 重要句子翻译: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4.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7、5.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6.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7.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8. 是亦不可以已乎?9.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六 . 内容理解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4、“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有甚于死者”各

8、指什么而言?“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7、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性善论思想的体现)9、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 1)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 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

9、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 一豆羹” 关系人的生死时, “行道之人” 和“乞人” 为什么 “不受” ?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12、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什么?“本心”是人本身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和“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物,为自己谋取私利。该句中的“此

10、”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13、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1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比喻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对比论证,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道理论证,第一段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等句子15 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

11、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16、文中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应指哪些事情?请举一实例说明之。(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做的事情)答:“所欲” 指的事情:“所欲”指正 的事 。如:民族的大 ,国家的建 ,抵御外侮,解救 人于危 等等。 例:文天祥面 元兵高官厚禄的利 ,不 所 ,宁死不屈,英勇就 。17、 我所欲也 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 点逐 述的?一、 我所欲也提出 点后。第一步: 分析(正方):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第二步

12、:假 分析(反方):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辟患者何不 也?第三步:因果分析:由是 生 有不 也。 提出分 点: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者能勿 耳。第五步: 比 1.正方:不是嗟来之食(行人,乞人)舍生取 ;2.反方: 荣 富 (万 ,有些人)舍 取利。二、文中 “所欲 ”指想要的 西;“所 ”指 的 西。三、文中第三段排比句式。此 利用三个排比, 言极富气 ,暗含嘲 之意。再次 了 些人舍 取利的不当做法。他 失去的是本性,羞 之心。七、 文中需要 充的知 点1、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 多抉 ,要以“ ” 重, 了 它,要不惜“舍生取 ”。2、本文气 磅礴,感情 烈,生 活 ,体 了孟子大 凛然的个

13、性,表 了他雄 、善 的才 。主要运用了排比、比 、 比、 偶的手法,在 方法上, 例 、道理 、比 、 比 相 合。3、 史上 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 ”作 自己的行 准 , 国家和民族做出了 献。 例 明,含名句、事例。事例:南宋文天祥被俘,面 元 治者的威逼利 ,宁死不屈。 国学者朱自清在病危之 拒 吃美国救 粮。刘胡 面 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 党 ,最后英勇 牲。 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 反 当局,宁可倒在 下,也不愿屈服。名句:文天祥人生自古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取 成仁今日事,人 遍种自由花。裴多菲生命 可 , 情价更高。若 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夏明翰砍 不要 ,只要主

14、真。 了夏明翰, 有后来人。八、思 拓展1. 在 生活中 多人用自己的青春 血和宝 的生命 写了一曲曲“舍生取 ”的正气歌, 概述一个 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 保一方群众生命 的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5.12 汶川大地震中 千秋老 用双臂掩 四位学生,学生得救而自己英勇 牲等。2.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 ”舍生取 曾 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 在的学校教育 我 中小学生要“珍 生命” ,最近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 范就 掉了“ 勇 ,敢于斗争”的字 ,你是怎 看待 一 的?示例:人的生命是宝 的,我 当要珍惜 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 不 勇 ,不伸 正 ,只是我 在 勇 ,要量力而行,要与坏人斗争的同 要斗智,尽量避免 自己的 害, 自己生命的威 。3、出自孟子的成 有哪些? 内:舍生取 ;嗟来之食:生于 患,死于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外:杯水 薪:不言而 :夜以 日:五十步笑百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r den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