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急性缺血性卒中_第1页
中医学课件:急性缺血性卒中_第2页
中医学课件:急性缺血性卒中_第3页
中医学课件:急性缺血性卒中_第4页
中医学课件:急性缺血性卒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供应脑的某一特定血管 的血流量减少神经功能 缺损持续24小时以上,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疾病,急性缺血性卒中,以下任一症状应考虑脑卒中,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双眼一侧凝视 眩晕伴呕吐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或抽搐,诊断步骤,是否脑卒中? 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 是否适合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一般治疗 静脉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 抗凝 降纤 脑保护剂 并发症处理 (脑水肿 癫痫 肺部感染等),内经关于中风的描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 其有三虚而

2、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风中经络 脉络空虚 肝肾阴虚 2.风中脏腑 阳闭证 阴闭证 脱证 3.后遗症 半身不遂 言语不利 口眼喎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难言,金元时期医家关于中风的论述,刘完素认为心火暴甚 李杲强调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明清时期关于中风的论述,明朝张景岳提出中风非风的观点,认为和内伤积损有关 清朝叶天世主张水不涵木,肝阳上亢 清朝王清任以气虚血於立论,立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近代医家关于中风的论述,近代医家张山雷 张伯龙 张寿莆认为本病的发生和肝阳化风直冲脑府有关,病因病机,年

3、老体虚,气血亏虚,气虚血瘀 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化风 烦劳过度,五志过极,阳化风动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以上因素最后导致脑脉痹阻而发病,病因病机,风 :外风 内风 火:肝火 心火 痰:风痰 湿痰 淤:气虚 气滞 血热导致血瘀 虚:气虚 阴虚 以虚为根本,以风火痰淤为标 病位在脑,与肝脾心肾有关,辩证要点,1 分期辩证 急性期 发病至两周 恢复期 发病后2周至半年 后遗症期 半年以上,辨证要点,2 查神 神清 中经络 神志不清 中脏腑,辨证要点,3 辨闭脱 闭症 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强,血压不下降 脱证 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质软,二便自遗,汗出肢冷,脉细微欲绝

4、,血压下降,急性缺血性卒中 中风病(TCD编码:BNG080),风中脏腑 (伴有意识障碍),风中脑络 (不伴意识障碍),脱证 (血压下降),闭证 (无血压下降),血瘀型 (舌质无红绛),阴虚型 (舌质红绛),独参汤,参附注射液,安宫牛黄丸,醒脑静注射液,地黄饮子,小续命汤,补阳还五,大定风珠,风中脏腑(闭证),主要证候:起病急骤,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肢体拘急,烦躁,喉中痰鸣,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无血压下降 治则:清热化痰,醒脑开窍 方药:安宫牛黄丸 醒脑静注射液,风中脏腑(脱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手撒肢冷,目合口张,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血压下降,脉细微欲绝 治则:益气固脱

5、方药:独参汤 参附注射液,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中脑络瘀血型诊断标准 1.突然起病 2.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体征 3.CT或MRI检查提示颅内有新发缺血责任病灶 4.意识清晰 5.舌质不红绛,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中脑络阴虚型诊断标准 1.突然起病 2.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体征 3.CT或MRI检查提示颅内有新发缺血责任病灶 4.意识清晰 5.舌质红绛,风中脑络舌质不红绛者属血瘀型。接受西医溶栓治疗者建议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麻黄10 桂枝10防风10 防己10 秦艽10 寄生10等。每日一剂,连用2周(C)。未接受西医溶栓治疗者建议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黄芪30 地龙10 当归10 川芎10赤

6、芍10 桃仁10 红花10 水蛭6 地鳖虫6等。每日一剂,连用2周,与时俱进,风中脑络舌质红绛者属阴虚型,建议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地黄10 玄参10 麦冬10 天冬10 萸肉6 羚羊角1 钩藤10 等。每日一剂连用两周。或者用灯盏生脉胶囊每次两粒,每日三次连用两周。,0级 完全无症状 1级 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 能完成所有日常工作和生活 2级 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 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料自己 日常生活 3级 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能独立 行走 4级 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 常生活需别人帮助 5级 重度残疾,卧床,二便失禁, 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Modified Rankin Score,中

7、风后遗症(风痰阻络),主要证候:口舌歪斜,半身麻木或半身不遂,舌暗,苔滑腻,脉弦滑 治则: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 天麻 10 南星10 白附子 6 羌活 6 全蝎 2 石菖蒲10 远志10 木香10 甘草3,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主要证候: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面色无华,舌淡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治则:益气扶正,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60 地龙 10 川芎 10 赤芍10 当归10 牛膝10 桃仁10 红花 10,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主要证候: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语言不利,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心烦少寐,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弱 治则:滋补肝肾,开窍通络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玄参10 天冬10 麦冬10 山茱萸6 羚羊角粉1 地黄10 钩藤10,中风常用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神,用于风中脏腑之闭症 每次10至20ml, 加入5%GS或0.9%NS 250至500ml中静滴 血栓通注射液 活血通络 用于风中经络血瘀型或中风恢复期,每次5ml,加入5%GS或0.9%NS 250至500ml中静滴 活血通脉胶囊 活血通络 用于风中经络血瘀型或中风恢复期,每次3粒,每日三次,中风预防,饮食有节,避免过饱,控制食量;饮食清淡,忌肥甘厚腻;远离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调节情志,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劳逸有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