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测量报告工作报告_第1页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工作报告_第2页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工作报告_第3页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工作报告_第4页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工作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隧道贯通测量报告工作报告篇一: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新) 贯通测量报告 西安铁一院咨询监理公司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监理总部: 我项目部承建的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童家院子车场出入线隧道工程于年5月20日整体贯通,贯通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了贯通测量,并报请铁一院驻地监理及测量监理组进行复测,现报告如下: 一、测量依据、技术标准 1、国标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2、gb50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3、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4、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编制的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稿)。 二、测量用仪器设备 外业观测分为一组进行,平面复

2、核测量采用徕卡tcr402、仪器标称精度2”2+2ppm;搞成采用徕卡dna03型电子水准仪,配条形码铟钢尺,仪器精度为0.3mm/km. 三、测量 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导线控制,在隧道施工前已布设,施工中洞内采用精密双导线控制施工测量。童家院子车场出入线隧道左右线分别在yk0+358.871和zk0+358.911处与车场出入线隧道下一标段贯通。本次贯通测量童家院子车场隧道中线出口段采用已知控制点 gc1为起始边,在贯通面设一点ld1,入口段采用已知控制点gc5为起始边测量贯通点ld1,其贯通测量线路示意图如下: 测点 进口端 已知点 已知点 出口端 贯通测量示意图 测量操作过程中各项指标

3、均符合规范性标准要求。贯通测量成果如下表所示: 表1 贯通测量成果表 四、结论 贯通误差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城市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精度要求,所以隧道内的加密导线点能够满足隧道整体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中铁七局xx分公司重庆轻轨项目部 年5月20日 篇二: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贾湾隧道贯通测量 1、前言 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和上下的偏差,为高程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

4、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2、工程概述 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lxs-3合同段的贾湾隧道,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境内,隧道洞身穿越低山及河流高阶地,地势上隧道进出口两端低而洞身部位高,地势起伏,地面高程为19932087m,相对高差达约90m。进、出口段地面高程多在1980_m之间,隧道进口自然坡度1025,中线右侧10m-50m范围内有村民沿卵石土中挖淘砂洞,隧道出口自然坡度为3040,陡坡下分布有农宅。隧道迄里程为dk129+093130+610,全长1517m,为双线隧道。隧道位于r=8000m的左偏曲线上,洞内纵坡为11.22单面上坡。为大断面

5、单洞室双线结构。 3、贯通误差测量 3.1贯通测量方案 西岗隧道施工采用出口单向掘进。隧道贯通后,在隧道贯通面上钉一临时桩,用隧道进口的控制点,和隧道出洞洞外的控制点,各自向临时桩进行测量,分别测取临时桩点的平面坐标,将两组坐标的差值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贯通面上的投影即为横向贯通误差,在中线上的投影即为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测量是测定实际的竖向贯通误差,通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从隧道进口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开始,各自向洞内进行,分别测出贯通面上同一点的高程,即获此点的两个高程之差。依据(tb10601-)中表6.1.4关于隧道贯通误差规定: 2 相向开挖长度大于20km的隧道应作特殊

6、设计贾湾隧道全长1517m,故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100mm,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50mm。 3.2贯通误差的测定 纵横贯通误差的测定。采用徕卡1201全站仪,采用由贾湾隧道进口两个控制点cpii0067、cpii0067-1引入的控制点jwjk-g和jwjk-h,出口两个控制点cpi051、cpii0068-2引入的控制点kd-7和zd-7,测量贯通面的临时桩l1坐标为x(4037786.7806),y(471465.8512)。隧道出口两个控制点cpi051、cpii0068-2引入的控制点kd-7和zd-7,测量贯通面的临时桩l1坐标为x(4037786.7977), y(471465.83

7、22)。得到x=0.0171,y=0.0190。将两组坐标的差值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横向贯通误差为(0.0074m),纵向贯通误差为(0.0245m)。 高程贯通误差的测定。采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自贾湾隧道进口附近的bm205-1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bm206开始,各自向贯通面进行,分别测出贯通面上l1的高程分别为.0165m和.0277m,得到高程之差0.0112m,即为高程贯通误差。 根据表6.1.4要求,开挖长度小于4km的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100mm,高程贯通误差为50mm,所以西岗隧道的贯通误差未超限。 4、贯通误差的调整 平面贯通误差调整。贯通误差50mm

8、时,在保证隧道建筑限界要求的条件下,可不调整线路中线,按设计线位铺轨。贯通误差50mm时,应采用洞内cp控制网实测隧道中线,采用线位拟合方法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轨道平顺性标准和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 高程贯通误差调整。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应取两贯通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贯通点高程。高程贯通误差调整可按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初衬地段,以未初衬的线路长度按比例调整其范围内各水准点高程。未衬砌段高程放样应依据调整后的水准点高程进行。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线路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贯通误差的调整。西岗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为7.4mm,所以在保证隧道建筑限界要求的条件下,可不调整线路中线。高程

9、贯通误差为11.2mm,取平均值 .0221为贯通点高程,高程贯通误差调整可按贯通误差的一半为5.6mm,在未初衬地段,以未初衬的线路长度按比例调整其范围内各水准点高程。未衬砌段高程放样应依据调整后的水准点高程进行。 篇三: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 中铁十四局与中铁隧道局交叉贯通测量报告 编 制 : 复 核 : 监理工程师 : 中铁十四局集团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项目经理部一工区 二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一、交叉贯通测量目的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保证中铁十四局树木岭隧道杨家山盾构进口段明挖段与中铁隧道局的精确贯通,我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的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共同

10、完成了隧道的贯通测量工作。 二、技术依据 本次贯通测量采用以下有关测量规范进行施测。 3.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 3.2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 3.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规范(gb50308-); 3.4城市测量规范(gjj8-99); 3.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 3.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7 年导线复测成果 三、仪器设备 中铁十四局:瑞士莱卡tm30(1”)全站仪, 中铁隧道局:瑞士莱卡ts02全站仪, 本次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均经过有效检定。 四、交叉贯通测量的过程与方法 1.平面测量的过程与方法

11、 中铁十四局:在cpii064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3并检查cpii065,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放出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打桩固定,并记录。 中铁隧道局:在cpii065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6并检查cpii064,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检核中铁十四局放出的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并记录。 五、贯通成果精度 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贯通面贯通偏差成果如下: 1、 贯通里程:dk1+440 ydk1+439.736 2、 理论坐标dk1+440:x=3118969.888; y=500775.046 ydk1+439.736: x=3118970.612; y=500768.134 3、 左线dk1+440纵向贯通误差:-11mm,横向贯通误差:7.7mm,竖向贯通误差:-6.2mm 3、 右线dk1+439.736纵向贯通误差:-7.2mm,横向贯通误差:3.3mm,竖向贯通误差:-4.3mm 六、交叉贯通误差的调整与分配方案: 本次交叉贯通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