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中考初中化学pH 的变化图像1 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继续溶解至饱和,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与图象不一致;故A 不正确;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铁和氢氧化钠
2、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开始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直至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B 正确;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剂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 C 不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随着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越来越弱,但应仍为碱性,不可能成为酸性,与图象不符,故D 不正确。故选B。2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 SO和 H SO242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
3、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D由 c 点到 d 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 c 点所示溶液pH 7,呈酸性,选项A 不正确;B、从图中溶液的pH 由大逐渐变小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图中a 点所示溶液pH 7,呈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钾没有全部被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应该是K2SO4 和 KOH,选项 B 不正确;C、根据图中溶液的pH 变化情况,溶液的 pH 起点大于7,且随着试剂的加入pH 由大逐渐变小,可见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选项C 不正确;Db点溶液的pH 7
4、、图中= ,此时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不和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因此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pH 继续减小。根据分析,虽然由c 点到 d 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 pH 继续减小,但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选项 D 正确。故选 D。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粉B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
5、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氯化银沉淀不溶于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 pH 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 小于 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 C。4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pH=3 的
6、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不能与硝酸镁溶液反应,铁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应减少,故错误;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是硫酸的量,故等量的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当金属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2 价的金属),则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铁,故正确;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碱性减弱,pH=3 的
7、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pH 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pH 小于7,但是不能减小到3,更不能小于3,故错误;D、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后和氯化铜反应,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沉淀,故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5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8、溶液中滴加pH 3 的稀盐酸C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Zn +H 2SO4 = ZnSO4 + H2,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关系式为265Fe+H 2SO4= FeSO4+ H 2,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A 不正确;562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 逐渐的增大到小于7,但不可能小于3,故B 不正确;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
9、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C 正确;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但不可能为0,故D不正确。故选C。6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 OH) 3 治胃酸过多是,胃液pH 的变化情B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加强热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况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液的 pH 不能增大到Al( OH) 3 治
10、胃酸过多,胃液7,更不能超过7,故 A 错误。pH 不断变大,氢氧化铝不溶于水,胃B、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加强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故B 错误。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变小,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 错误。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无沉淀产生,然后氢氧化钾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沉淀量不断增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故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11、,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正确的是()A由 a 点到 c 点溶液温度下降B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 和 NaOH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 c 点对应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大于b 点【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分析可知,溶液的起始pH 7,呈碱性,所以是氢氧化钠溶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pH 不断减小,当恰好反应时,溶液
12、pH=7,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呈酸性,pH7。【详解】A、 b 点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由a 点到 b 点,反应继续发生,因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由b 点到 c 点,反应已经停止,温度下降,不符合题意;B、 a 点溶液的 pH7,所以仍有未反应的氢氧化钠,故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符合题意;C、根据分析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逐渐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符合题意;D、 b 点时,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溶质是硫酸钠,c 点时,因氢氧化钠已经消耗完,不再反应,所以硫酸钠的质量不变,c 点对应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等于b 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8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
13、其对应操作的是A常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B向 pH=3.5 的酸溶液中加入蒸馏水C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D一定量的硝酸铵溶于适量的水中【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常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逐渐减少,溶质结晶析出逐渐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最终变为零,图像不符,符合题意。B、向 pH=3.5 的酸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溶液酸性减弱,无限稀释则pH 接近于 7,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浓硫酸吸水,溶液浓度降低,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解吸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完全溶解
14、之后,在外界环境作用下,逐渐恢复室温,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9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B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某温度时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H2SO42NaOH Na2SO4+2H2O可知,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由化学方程式+=98: 80,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选项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 Zn+ 2HCl= Zn
15、Cl + H 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22,由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所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多一些,则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镁生成的氢气多一点;横坐标代表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重合曲线,当锌完全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继续增加,直至镁完全反应,选项错误;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溶液的pH 逐渐增大,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然后碳酸钠再
16、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 不变,碳酸钠溶液过量后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 7,选项正确;D、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即使恢复至室温,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选项正确,故选B。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pH逐渐变大,、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应由酸性变为碱
17、性,图像不符,错误。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刚开始盐酸不足,金属过量,产生氢气质量相同图像应该重合,图像不符,错误。C、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氧气多少,生成氧气质量应相等,图像不符,错误。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镁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根据质量守恒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氧化镁质量,图像符合,正确。故选: D。11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Na2CO3,还可能含有Ba(NO3)2、 Na2 SO4、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固体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
18、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B bc段对应的溶液pH 逐渐减小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D c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NaNO3、HNO3、 Ba(NO3)2 【答案】 C【解析】【分析】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从固体质量变化图示可知,固体部分溶于硝酸,说明溶于水后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硝酸。【详解】A、 ab段对应的是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A 正确;B、 bc段对应的是加入硝酸,硫酸钡不与硝酸反应,溶液
19、的硝酸越来越多,溶液呈酸性,且酸性增强,溶液 pH 逐渐减小, B 正确;C、无法证明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C 错误;D、 c 点对应的是碳酸钡已溶解,碳酸钠已与硝酸反应完,硝酸过量,故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 HNO3、 Ba(NO3)2, D 正确。故选C。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如图表示在一定量的AgNO3 、Cu(NO3)2 混合溶液中加入Fe 粉B如图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C如图表示向pH 1 的 HCl 溶液中不断滴加pH 13 的 NaOH 溶液D如图表示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答案】 D【解析】【分析】
20、【详解】A、在一定量AgNO3 和 Cu( NO3)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图中起点错误,还没有加入铁粉时,溶质有2 种,加入少量铁粉时,铁与硝酸银发生反应时溶液中有3 种溶质,故A 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B 错误;C、向 pH=1 的 HCl 溶液中不断加滴加 pH=13 的 NaOH 溶液,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盐酸溶液也存在水,溶液的 pH 不会等于 13,故 C 错误;D、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耗尽再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
21、铜的沉淀,反应完后,不再生成沉Ba OH2+H 2SO4=BaSO+2H2O淀,根据4,171233Ba OH 2+CuCl2 Cu OH 2 +BaCl217198可知,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硫酸产生的沉淀质量多于氯化铜产生的沉淀质量,故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13 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
22、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D向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先反应,没有沉淀生成,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图像表达一致,A 正确。B、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为氧化钙的质量,图像表达一致,故 B 正确。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产物的量,图像表达一致,C 正确 ;D、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 在一定范围中增大,但不能无限增大, D 错误。故选: D。14 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
23、,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B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 的变化C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设加入金属质量为m,镁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铝生成氢气质量为y,Mg+H 2SO4=MgSO4+H 2242mx24 = m , x= 1 m2x122Al+3H2SO4 =Al 2 (SO4 )3 + 3H 2546my54 = m, y= 1 m6y9x 小于 y,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的大于镁的,当金属没有完全反应时,硫酸完全消耗,产
24、生的氢气质量等于硫酸中氢离子的质量,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选项A 正确;B、硫酸显酸性, pH 小于 7,加入水后,溶液稀释,溶液pH 有所增大,但是无限稀释后,溶液的仍然为硫酸,所以pH 无限接近与 7,但是不会超过7,选项 B 错误;C、饱和食盐水的中不断加入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保持不变,选项 C 错误;D、溶液为硫酸铜质量,所以开始时溶液质量不为零,选项D 错误。故选A。【点睛】酸性或碱性溶液无限稀释后,溶液本身的酸碱性不会发生改变。15 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B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
25、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D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A 不正确;B、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开始时不产生沉淀,故B 不正确;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弱, pH 降低,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继续加
26、入稀盐酸时,溶液显酸性, pH 小于 7,故 C 正确;D、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生成氯化铜的质量增大,当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氯化铜的质量不再增大,故D 不正确。故选C。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6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 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 1)由于钨的 _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
27、主要是为了_;( 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_。【答案】熔点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解析】【详解】( 1)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灯丝;故填:熔点;(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使灯泡耐用,题干信息中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故填: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灯所替代;故填: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故答案为( 1)熔点;( 2)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
28、低,浪费能源。LED17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
29、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 ”,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 ”,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 ”,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 ”,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 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见表一和表二)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
30、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 “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上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_(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除了CO2,下列物质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烷( CH4)B氢气( H2)C一氧化碳( CO)D臭氧( O3 )(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
31、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_A1900 1910B1910 1940C1940 1980D1980 以后(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_(写出一条即可)等(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B 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C 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D 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答案】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ACAC 将碳封存起来 BC【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详解】(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除了CO2 下列物质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甲烷( CH4)、一氧化碳( CO)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AC。(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试卷】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 供热承包合同协议模板
- 精密木材裁板锯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绿色石材加工转型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白保湿喷雾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容仪器维修保养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纳米气凝胶在建筑保温中的应用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村农田承包合同协议
- 人工挖孔桩易合同协议
- 仓库门面转让合同范本
- 初中毕业证怎么从网上查询
- 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合集十二篇)
- 控压钻井专业技术及节流阀专题
- 2022年遵义市医疗系统事业编制乡村医生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YC/T 395-2011烟叶仓库磷化氢熏蒸尾气净化技术规范
- GB/T 32926-2016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全套课件
-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与方案
- 小学劳动教育 四年级 活动一《美味水果大拼盘》 课件
- 煤矿岗位操作规程大全
- 无砟轨道底座板首件施工总结(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