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_第1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_第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_第3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_第4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课题 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

2、什么呢? 二、揭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和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 (一)字词学习 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a.学生自由读 b.小组合作读 3.反馈点拨 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 1.自学导航 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a、指名分段朗读

3、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b、师生比赛读课文 (三)生字教学 1.自学导航 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下列生字(寒,还,尽,挨,片)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5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四)学习小结(对照目标) 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巩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 1、组词。 空( )不( ) 尺( ) 寒( )还( ) 尽( ) 2、说话。 用“欢乐”说一句话。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

4、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

5、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

6、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7、: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

8、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

9、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人们梅花 涌动盛开挨

10、着片片彩云 人流一朵一朵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散发清香 (多)(美)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三、教学准备: 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

1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教师简介梅花山。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3)学生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

12、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词卡片。 2、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这一段共三句话:梅花开放的时间;梅花盛开的样子;梅花发出的味道。 第二句写出了梅花开得多而美,就像彩云一样。(结合图理解) (3)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

13、读,看看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句总写人们喜爱梅花,第二句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 第一句先说时间,再说看话的人多。 理解:报春、涌动、人流。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形容人们很高兴,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同桌练说;大胆在全班说。 (3)联系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作业 1、用“像”说一句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人们喜爱_。 梅花散发出_。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片发休息尽欢退挨寒 2、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教师归纳: 片:

14、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息:重点指导下面的“心”,要写得扁,托住“自”。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还、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 (三)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 )( ) 宝盖头:()()() 走之底:( )( )( ) 三点水:()()()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梅花是报春的使者,以及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3、通过朗读感悟,

15、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春姐姐真神奇,她轻轻一吹,梅花山就醒来了。齐读课题。 2、师生共同简介梅花山。 3、今天,我们也到梅花山去郊游,好吗?一起唱郊游歌。 【从儿童的童话视角出发,创设梅花山醒来了的情境,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急于想知道醒来的梅花山是什么样子。因此,学生很快便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 初读感知 1、(出示梅花山的画面)我们现在来到了梅花山。下面,请文字帮忙,带你去游览梅花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梅花山是个怎样的世界? 3、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梅花

16、山的美呢?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 【此环节设计了三种形式的读:自由读、听读和默读(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学生学会默读)。这样设计,不但让学生充分地接近文本,而且培养了学生各种读的能力,同时又体现了朗读的层次性,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比一遍要求高。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要求面前,读书的积极性很高,又读得有趣有味,又充分感知了文本。】 三、 品读感悟 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梅花山的美呢?或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呢?为什么? (以下环节,以学定教,随机生成,学生交流哪处,就顺势品读哪处) 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找出句子。 2、教师指导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新课标指出:在教

17、学活动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本环节,无须教师的讲解,学生边读边思,没有什么烦琐的问题,只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舞台。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理解,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学生拥有了读的时间,说的权利,真正体现了自主阅读,实现了个性化阅读。通过交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有了很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在他们眼中,一个词句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句就是一首诗。】 4、学生欣赏多媒体画面,发挥想象;品读优美词句,进一步体会*意境。 (1)欣赏早春盛开的梅花,春寒料峭,梅花却散发出勃勃生机。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此刻,你想对迎着寒风开放的梅花说些什么? 【通过多媒体画面欣赏,

18、使学生感到梅花不畏寒冷,有“凌寒独自开”的精神。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深受到教育。】 (2)把你想对梅花说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3)发挥想象,指导说话。 梅花山的梅花真多啊!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而且好看极了,有_,有_,还有_,真像片片彩云。 (4)怎样才能读出梅花的多和美呢? 【通过观察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借用学过的句式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表象,形成画面。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悟到梅花山的梅花色彩的绚丽。】 (5)你见过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呢?梅花怎么是晶莹透亮的呢?利用多媒体欣赏晶莹透亮的梅花。 (6)怎样读才能使人感到梅花的晶莹透亮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呢? 【就词

19、解词,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让他们借助图,回想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却是轻轻松松的。这样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把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衔接了起来。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 (7)老师小结,指导朗读,带入情境。 梅花山的梅花开得这么早(寒气还没有退尽就开放了);这么多(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么美(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像片片彩云;晶莹透亮)小朋友,你们喜欢吗? 带着脑海中的画面,能用朗读把你们的喜欢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随机的指导。 齐读。 【借助朗读,启发学生想象,在学生头脑中串起整段画面;披文

20、入情,感悟情境美;反复吟诵,品味语言美,使学生入境入情入味,给学生以整体美。】 4、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风姿楚楚,摇曳多姿的梅花。怪不得,一到休息日 (1)引读第二段。 (2)多媒体播放人们看梅花的景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相机指导学生理解“人流、涌动”,从而体会看梅花的人多。 (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的内容理解“报春”的意思。) 【新课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想象说话。 人们来到梅花山,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梅花,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可以用书上的话来说,也可以

21、用自己的话来说。) 【新课标提出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以致用,同时也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表达。】 (5)花多、人多,汇成海洋。赏梅的人个个嬉笑颜开,欢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此刻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创设多媒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引发学生触景生情,学生仿佛也置身于梅花山上。此情此景,诱发了他们倾吐的欲望,借游人之嘴吐自己心中之情。学生通过想象、说话,真正体会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意境。】 四、 拓展延伸 1、出示填空:( )的梅花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梅花了吗? (2)自古以

22、来,人们爱梅、赏梅,乃至画梅、咏梅,有关梅花的诗词歌赋,名画佳作层见叠出。 多媒体呈现诗词歌赋,名画佳作,学生欣赏。 (3)重点欣赏两首古诗。 梅花 咏梅 王安石 毛泽东 墙角数枝梅, 俏也不争春, 凌寒独自开。 只把春来报。 遥知不是雪, 待到山花烂漫时, 为有暗香来。 她在丛中笑。 (4)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这梅花。齐读全文。 ( )的梅花。你还想夸夸谁? 【既巧妙渗透了松竹梅和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的思想内涵教育,又拓展了思维迁移说话。同时将诗词歌赋,名画佳作出现在课堂中,拓展了学生知识,很好地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联姻”。给学生以启示:要博览群书。】 2、仿说。 春天来到了( 梅花山 ),

23、( )。 春天来到了( ),( )。 【从仿说到创造性地说,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指引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并在读中积累,逐步学会欣赏。 【教材分析】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第二册的课文。课文描写了梅花山的梅花迎春开放的动人景象,展示了人们前往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抒发了爱梅、赞梅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入情入境,真切地感受梅花

24、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意境很美的*。但对于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紧扣词句,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读悟教学法,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感悟到梅花山的意境美和*的语言美。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熟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25、: 一、有效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课题。(生齐读课题:春到梅花山) 二、整体感知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指名分行读,生齐读,教师相机评价鼓励。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啊?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学生练习说话) 三、深入文本 学习第二段 师:你们喜爱梅花吗?(板书:喜爱)许多人也像你们一样,也非常喜爱梅花,那我们一起去梅花山看看吧! (出示第二段)谁愿意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呢?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在这段话中,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 指名学生读。 师:你从哪儿看出了人们非常喜爱

26、梅花呢?(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强调“涌动着看花的人流”。) 师:看,这就是涌动着看花的人流。(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词语)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的大道上到处是欣赏梅花的人们,就像潮水在不停地流动。你能读出来吗? (出示图和第二自然段)指名生有感情地读。 师:这么多人置身与梅花山中,你猜他们会做什么呢?(学生自由练习说话,师注意评价鼓励) 师: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大家在梅花山玩得非常欢乐。这里成了(出示:欢乐的海洋) 你能读出人们欢乐的心情吗?(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看来,小朋友们和图上的人们一样,都很喜爱梅花。(手指板书) 拿起书,一起读出你们欢乐的心

27、情(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一段 过渡:人们为什么喜爱梅花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段) 老师引导:人们为什么喜爱梅花? 学生汇报(预设): 1.因为梅花很美(板书:花美)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梅花很美的呢? 学生汇报: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出示梅花图)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学生答:晶莹透亮) 你在生活中还遇到什么也是晶莹透亮的呢?(钻石宝石) 师:有点透明有点发亮,这就叫做晶莹透亮,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指名学生读该句话,生齐读,师注意评价。 梅花不但美丽,还有香味儿呢!(强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谁来读?(指名生读) 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闻过这样的清香味儿呢?(学生说) 淡淡的清香味儿让人闻了心情舒畅,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指名生再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