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韭叶芸香草_第1页
中药知识文库:韭叶芸香草_第2页
中药知识文库:韭叶芸香草_第3页
中药知识文库:韭叶芸香草_第4页
中药知识文库:韭叶芸香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系列文库韭叶芸香草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韭叶芸香草”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韭叶芸香草【概况】: 异名 芸香草(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基源 为禾本科香茅属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原植物 扭鞘香茅Cymbopogon hamatulus(Nees exHooket Arn)ACamus(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又名野香茅(广州植物志),括花草(广东土名),臭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历史 滇南本草曰:“韭叶云香草,形如兰花,但叶有细白毛,且如韭叶”。以上描述符合本种。形态 多年生有香气的草本植物。秆丛

2、生,直立,高60100cm,无毛但节被白粉色微小毛茸。叶鞘无毛,基部者多破裂而反卷呈现其红棕色之内面,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长25mm,先端钝圆,无毛;叶片线形,长3055cm,宽46mm,扁平,除上面基部有微小毛茸外余均无毛。伪圆锥花序较大而稍密集,狭窄,较复合,长2535cm;总状花序孪生,叉开,长818mm,具36节,带红棕色和紫色,其下佛焰苞长1215mm;无柄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长355mm,基盘具长约05mm微毛;第一颖先端微呈裂齿状,具二脊,脊之上部具狭翼,脊间有24脉,背部扁平或在下部微呈波皱;第二颖舟形,先端尖,脊上具狭翼,边缘膜质而生小纤毛;第一外稃长圆状披针形,较颖约短14;

3、第二外稃极狭,较颖短13,顶端二裂;芒从裂齿间伸出,长约7mm,中部膝曲;内稃缺如;雄蕊3枚,花药长1518mm。有柄小穗长355mm,无芒,其柄被长051mm的白色柔毛。花果期810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835页图782)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等地。越南至菲律宾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夏季采收全草,晒干。【化学】: 含挥发油,油中含甲基丁香酚55%,l柠檬烯,莰烯,龙脑等。参考文献 化学学报 1981;增刊241【药性】: 性味苦,凉。滇南本草:“微寒,辛、微苦。”新华本草纲要:“苦,凉。”功效 解表利湿,芳香健胃,平喘止咳。主治 风寒暑湿感冒,胃气不和,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滇南本草:“治山岚瘴气,不服水土,有感冒风寒暑湿,四时不正之气,乍寒乍热,体困酸软,寒热往来,似疟非疟或发瘴疟,胸膈膨胀,饮食无味,肝腹疼痛,呕吐水泻等症。”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解水毒,治疮毒。”新华本草纲要:“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止疼,芳香健胃。用于伤暑感冒,风湿筋骨疼,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或淋病。”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滇南本草:“治伤暑霍乱,呕吐水泻,肚腹疼痛,头疼发热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