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 号:XXX-AQYA-202 版本号:202 年版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 制: 审 核:批 准:202 年7月20日发布 202 年7月20日实施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批 准 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指导公司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做实、做强、做大、做持久和永续经营是公司永恒的主题。同时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和环境保护,也是公司一切管理工作的重心。为保证企业、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危害源。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统一指挥,分工负
2、责”的原则,以达到尽可能地避免和减轻突发事故对设备财产、特别是人员的伤害程度,提高预防水平的目的。公司安环部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了本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 年7月20日起实施。自应急预案实施之日起,要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其内容,掌握处理生产过程中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证在突发事故中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危害。批准人:时 间: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第1章 综合应急预案- 1 -1.1总则- 1 -1.1.1编制目的- 1 -1.1.2编制依据- 1 -1.1.3适用范
3、围- 3 -1.1.4应急救援体系- 4 -1.1.5 应急工作原则- 7 -1.2事故风险描述- 7 -1.2.1公司概况- 7 -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3 -1.2.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9 -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0 -1.3.1公司应急组织体系- 30 -1.3.2公司指挥机构职责- 31 -1.3.3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2 -1.3.4应急指挥程序- 34 -1.4 预警及信息报告- 35 -1.4.1预警- 35 -1.4.2信息报告- 35 -1.5 应急响应- 37 -1.5.1响应分级- 37 -1.5.2响应程序- 38 -1.5.3应急
4、结束- 43 -1.6信息公开- 44 -1.7后期处置- 44 -1.8保障措施- 46 -1.8.1通信与信息保障- 46 -1.8.2应急队伍保障- 46 -1.8.3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7 -1.8.4其他保障- 47 -1.9 应急预案管理- 48 -1.9.1应急预案培训- 48 -1.9.2应急预案演练- 49 -1.9.3应急预案修订- 50 -1.9.4应急预案备案- 50 -1.9.5应急预案实施- 51 -第2章 专项应急预案- 52 -2.1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52 -2.1.1事故风险分析- 52 -2.1.2应急组织体系- 52 -2.1.3预防与预警
5、- 53 -2.1.4处置程序- 55 -2.1.5处置措施- 56 -2.1.6应急响应- 57 -2.5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60 -2.5.1事故风险分析- 60 -2.5.2应急组织体系- 62 -2.5.3预防与预警- 63 -2.5.4处置程序- 65 -2.5.5处置措施- 66 -2.5.6应急响应- 67 -2.5.4处置程序- 69 -2.5.5处置措施- 70 -2.5.6应急响应- 71 -2.5.7注意事项- 73 -第3章 现场处置方案- 75 -3.1高温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75 -3.1.1事故风险分析- 75 -3.1.2应急工作职责- 76
6、 -3.1.3应急处置- 77 -3.1.4注意事项- 78 -3.2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79 -3.2.1事故风险分析- 79 -3.2.2应急工作职责- 80 -3.2.3应急处置- 81 -3.2.4注意事项- 82 -3.3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3 -3.3.1事故风险分析- 83 -3.3.2应急工作职责- 85 -3.3.3应急处置- 86 -3.3.4注意事项- 87 -附件一:应急救援内部主要人员联系电话- 90 -附件二: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 91 -附件三:重要应急物资装备清单- 92 -附件四:公司交通地理位置图- 93 -附件五:厂区疏散示意图- 94
7、-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1章 综合应急预案1.1总则1.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公司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职责,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并能确保公司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迅速组建指挥系统,有效控制事故和抢救人员,迅速调集所需人员、物资和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1.2编制依据1.1.2.1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2014年1月1日起施行)(6) XX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X字监应急【2011】216号)(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9)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10)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1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9、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4)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16)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511号(17)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号(1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1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63号(20)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
10、总局令第63号(21) XX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X府办发201442号(22)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国家安监总局等十部委公告(2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88号(24)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以财企201216号)(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16)第48号)(2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1.1.2.2技术规范和标准(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规定(AQ/T9008-2012)(3)
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7)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2009(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9)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10)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布置设计规范(GB50544-2009)(11)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630-2010)(12) 铅冶炼安全生产规程(GB/T29519-2013)(13) 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
12、规程(GB/T17398-2013)(14)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程(GB/T30081-2013)(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AQ/T9009-2015)1.1.2.3其他资料(1) 企业安全设施设计(2) 与项目相关技术资料1.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ABC鑫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中因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中毒、窒息,触电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一般、较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爆炸事故启动二级以上响应。当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预估经济损失不超过50万元的火灾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时启动级(现场级)响应。当发生造成三人及以下人员受伤,预
13、估经济损失不超过100万元的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触电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时,启动II级(企业级)响应。当发生造成人员伤亡,预估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火灾、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时,启动I级(社会级)响应。1.1.4应急救援体系本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以及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公司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公司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有: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毒、窒息
14、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公司现场处置方案是按照专业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部门针对本部门的具体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是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补充和完善。如高温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等。公司应急预案体系见下图: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9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高温、灼烫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图1-1 应急预案体系1.1.5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15、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事故,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事故的处置工作,根据突发事故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用的综合部、物质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启动各级预案。(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散,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发生事故的企业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上级部门等有关部门配合、指导、协助做好相关工作。(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16、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进行社会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1.2事故风险描述1.2.1公司概况1.2.1.1公司基本情况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6年,原名XX省XX县冶炼厂,位于XX县XX镇XX村工业产业园区,主要从事矿开采及加工,是当时县级的重点冶炼企业,为了加快企业发展壮大,2004年6月,XX县冶炼厂更名为ABC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17、,主要从事金属锑的冶炼生产,实现由初级产品向产品深加工跨越。2012年9月,按照XX省“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中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以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总体要求,努力扩大总量,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在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要求,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投资12000万元人民币,对原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新增及淘汰部分生产设备,利用原有项目闲置生产厂房及预留用地,新建生产厂房及附属用房,依旧从事锑金属冶炼,不涉及锑矿洗选。技改项目于2013年4月份立项,预计2014年10月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建成投产,
18、投产后可形成年产金属锑15000吨、铅银合金5000t/a亚硫酸铵3000t/a(其中金属锑为主产品,铅银合金及亚硫酸铵为副产品)的生产规模。1.2.1.2公司周边情况ABC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省XX县冶炼厂,本项目所在地(办公室)西侧有木材加工厂,北侧为山坡,原料大棚北侧为制砖厂,东侧为铁合金冶炼厂,南侧为废弃厂房。1.2.1.3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厂区呈不规则多边形,主要分为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办公生活区位于厂区西南侧,靠近XX县工业园区道路,主要包括办公室、食堂和宿舍等建构筑物。生产区主要分为干燥固化区、熔化吹炼区两大功能区、脱硫区和厂区西北侧的原料大棚。干燥固化区位于厂区北侧,主要布置
19、有配电房、配料房、干燥固化机房、鼓风还原炉房、鼓风机房、收尘室(干燥、还原)、循环水泵房、环保车间等建构筑物;熔化吹炼区位于厂区东南侧,主要布置有吹炼精炼厂房、收尘房(吹炼、精炼厂区东北侧为脱硫区,主要布置有中和母液池、亚铵结晶池、喷淋循环池、脱硫塔等设施;化验室位于熔化吹炼区西侧。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具体详见附件。1.2.1.4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细叙述如下:1)配料:原料锑精矿、石灰石、石英石、赤铁矿按一定的冶炼配比进行称量配料,以保证产品地率,此工序采用人工配料,操作过程中仅有少量配料粉尘生产。2)搅拌:将上述配置好的物料加入搅拌机,并加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搅拌机的搅拌作用制成混合
20、料,此工序有少量搅拌废气加入生产。3)布料:通过肢带输送机将上述混合料均匀加入干燥固化机,由于混合料含水分较大,此工序无污染物产生。4)干燥固化:技改项目两种原料锑精矿中含硫量均较高,分别为22.66%、20.91%,为了达到使锑精矿中的锑通过还原熔炼的方法成为金属态锑的目的,必须预先脱除锑精矿中的S本项目通过干燥固化设备,采用氧化焙烧方法使锑精矿中的锑从硫化物状态变为氧化物。锑的氧化物主要有三种,Sb2O3、Sb204、Sb205、Sb203仅在357以下才能存在,而干燥固化温度一般控制在700左右,因此所得锑的氧化物主要为Sb203或Sb2O4。此工序500以下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Sb2S
21、3+9O22Sb2O3+6SO2500以上时,Sb203进一步被氧化成Sb2O4,但由于物料在干燥固化设备中停留时间较短,因此生成的产物以Sb203为主。此外其它金属成分也均被氧化,如铅从PbS被氧化成PbO;锌从ZnS被氧化成ZnO或Zn04;铁从FeS2氧化成Fe203;砷从FeAsS被氧化成As203。此工序仅有干燥固化废气及除尘灰生产,除尘灰直接回用于本项目配料搅拌工序。5)单辊破碎、筛分:由于鼓风炉对炉料块度有一定要求,炉料块度过大,则表面积小,受热和反应的面积也小,反应速度难以保证,同时可能因在上部形成架桥现象而妨碍炉料下行,造成跑风现象;块度太小又可能因料层太过紧密而使气流上升阻
22、力太大,从而影响反应正常进行。因此本项目采用单辊破碎机对干燥固化后部分结块的炉料进行破碎,并进行筛分,以控制入炉炉料的块度,一般以4-15cm为宜。破碎、筛分工序仅有少量粉尘产生,配料、搅拌、干燥固化、破碎筛分等工序布袋除尘截留的除尘灰作为炉前处理返粉回用于配料工序。6)还原熔炼:技改项目采用鼓风炉对上述干燥固化后的炉料进行还原熔炼。炉料组分复杂,其中锑主要以锑酸盐形式存在;铅主要以硅酸铅、亚铁酸铅及PbO形式存在;此外,还含有其他金属氧化物、贵金属以造渣成分等组成。还原熔炼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从炉料中将锑、铅还原成金属,形成铅锑合金,并将金、银等贵金属聚集于合金中;第二,使炉料中的其他成
23、分形成炉渣于合金分离;第三,使炉料中的残硫生成铅冰铜,并让铜等有价金属集中于其中,从而有效地分离杂质金属,避免污染合金。技改项目采用焦炭作为燃料,为还原反应提供必要的热量,同时又作为还原剂,在炉内形成还原气体C0,促使还原反应顺利进行。炉料中的锑主要以锑酸盐形式存在,部分呈氧化物形式存在,反应过程中均可北C0还原,具体反映如下:Pb3(SbO)2+5CO=3Pb+Sb203+5C02Sb203+3CO=2Sb+3CO2还原后的金属体主要进入铅锑合金,另外还有极少一部分损失,进入炉渣或废气中。炉料中的铅主要以硅酸铅、亚锑酸铅及PbO形式存在,在熔炼过程中被还原成金属与锑一起进入铅锑合金。炉料中铁
24、大部分Fe203、Fe304、2FeOSi02形式存在,小部分为FeS及,在熔炼过程中,铁的高价化合物被还成低价氧化物,并与Si02结合造渣。炉料中铜及S主要进入铅冰铜,砷大部分挥发进入烟气,CaO、MgO、Si02、A1203等在鼓风炉中不被还原,均进入炉渣。鼓风炉还原熔炼的温度约为700- 800,熔炼过程中,炉体冷却采用连续隔套水冷,冷却水自然冷却后循环使用,定期排放、补充。鼓风炉渣由渣口流向水淬池,水淬渣厂区渣场暂存;鼓风炉烟气经表冷+布袋收尘= 碳氧氢氨脱硫后通过烟齒排放。故此工序有鼓风炉熔炼废气S5)、开停炉烟气、出料口烟气及炉顶外溢烟气、鼓风炉水淬渣、除尘灰及沉积灰、冰铜渣及设备
25、噪声产生。7)冷却铸锭:鼓风炉熔炼所得的铅锑合金溶液被定量送至铸锭机组,在模具中自然冷却,形成铅锑合金锭。铸锭过程中需用设备冷却水对铸锭机组进行冷却,冷却水循环回用,定期补充、外排,此工序无污染产生及排放,此工序中出炉的高温炽热熔液通过合金模盛装,就地冷却。8)熔化吹炼:上述由鼓风炉熔炼产生的铅锑合金,采用反射炉进行吹炼,将锑从合金中分离出来。吹炼的基本原理是:炉体中的锑因与氧的亲和力大而优氧化成Sb203,Sb203容易挥发进入烟气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的。此工序具体工艺操作为:放炉后,控制炉温1000-1100,并加入铅绨合金,在此温度下使合金熔化,吹出炉体中的不熔渣,扒去熔体表面的不熔渣,再
26、将温度调整至900- 950,并向其中鼓入空气,使合金液中的锑氧化成Sb203,挥发进入烟尘、铅、银、铜等金属则留在反射炉中,成底铅。由于锑与氧的亲和力很大,在熔化机吹炼期间,都会强烈地氧化,并且在吹炼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计饱和蒸汽压条件下很好的挥发进入烟尘中,具体反应如下:4Sb+3O2=Sb2O33Pb0+2SbSb2031+3Pb6PbO+2Sb3PbOSb203+3Pb3PbO-Sb2O3+2Sb3Sb2O3+3Pb吹炼完成后,锑绝大多数进行烟尘,而铅与其他金属基本上都留在底铅中。底铅冷却铸锭工序,形成铅银合金,作为副产品外售。底铅铸锭工艺同上。反射炉燃料为原煤和焦炭,原煤和焦炭也作为
27、还原剂。此工序反射炉炉体冷却采用连续隔套水冷,冷却水自然冷却后循环使用,定期外排、补充。金属熔化及吹炼过程中有吹炼废气、燃料燃烧废气、煤渣吹炼熔渣产生,吹炼熔渣回用于还原熔炼工序。9)还原精炼:上述吹炼过程中收集的锑氧粉及鼓风炉还原熔炼过程手收集的烟尘均为本工序的主要原料。还原精炼过程主要是以原煤作为还原剂,将Sb203还原成金属锑,并且在反射炉中进一步精炼除去其中的砷和铅。氧化精炼的原理主要是:Sb20,极易氧化的特性;锑氧中带入的杂质主要为Si02及砷、铅的氧化物能与加入的纯破造渣。此工序具体工艺操作为:将炉温升高至900-1000加入原料锑氧、还原煤及纯碱,配比约为锑氧:还原煤:纯碱=1
28、00:10:4,定时翻炉至炉料熔化,升高炉温,然后使其在1100-1150温度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并扒出一部分炉渣,同时补充燃料,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次扒渣,如此往复,直至泡潼扒尽,随后即可加碱覆盖锑液,进行精炼操作,在此还原精炼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Sb203液+3C0=2Sb+3C02As2O3+3Na2CO3+O2=2Na3AsO4+3CO2精炼完全后,得到的锑溶液经冷却铸锭后即为产品精锑锭,还原精炼及冷却铸锭过程设备采用连续隔套水冷,冷却水自然冷却后循环使用,定期排放、补充。此工序有精炼废气、燃料燃烧废气、煤渣、精炼废渣产生。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公司各部门对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
29、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进行全面有序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根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来确定危险目标、等级及影响范围。根据公司生产工艺特点,在对公司危险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确定公司主要危险源及关键生产装置、重点部位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1.2.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辨识与分析l 危险有害物质辨识对本项目的工艺流程、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物、产品进行分析后,得出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害物质:原料有:原煤(块或颗粒)、石灰石、锑精矿、赤铁矿、石英石、纯碱、磷酸二氢铵、焦炭、原煤、固态碳铵等;中间产物中存在:干燥固化、还
30、原熔炼、熔化吹炼等中产生的高温烟尘(含有Sb2O3、铅尘、砷、汞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存在:氧气、乙炔等。l 风险性分析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见表1-1所示。表1-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危险特性汇总表序号名称危险类别主要危险特性可能存在位置1赤铁矿不燃物别名铁红、铁丹、赤铁矿、铁锈;相对分子量:159.697;红棕色粉末;密度:5.24g/cm3;熔点:1565-C;存在方式:赤铁矿、赭石。原料堆场2石灰石不燃物俗称:石灰石、石粉,是一种化合物,白色粉末,无味、无臭,呈中性,有无定型和结晶型两种形态,,对密度2.71,825896.60
31、分解,熔点1339。(:,10.7MPa下熔点为1289C,难溶于水和醇,溶于酸,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热反应,也溶于氯化铵溶液。在空气中德定,有轻微的吸潮能力。有较好的遮盖力。原料堆场3石英石不燃物别名:硅氧,硅土,分子量为60.08;白色或无色,含铁量较高的是淡黄色。密度2.2?2.66,熔点16701C(鱗石英,1710*C(方石英,沸点2230-C,相对介质常数为3.9,不溶于水微溶于酸,呈颗粒状态时能和熔融碱类起作用。原料堆场4磷酸二氢铵不燃物化学制剂,又称为磷酸一铵,是一种白色的体,化学式为NH4H2PO4,加热会分解成偏磷酸铵,可用氨水和磷酸反应制成NH4PO3,主要用作肥料和木
32、材纸张、织物的防火剂,也用于制药和反动物饲料添加剂。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空气中稳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水溶液呈酸性,pH值为4.3。常温下(2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7.4G,相对密度1.80。熔点190,折光率1.525。在空气中稳定。温度高于熔点时分解失去氨和水,形成偏磷酸铵和磷酸和混合物。在100时有小部分分解。原料库5碳铵有刺激性气味,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气体。碳酸氢铵,又称碳铵,分子式为NH4NH4HCO3白色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结晶体。无毒。有氨臭。能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性质不稳定,36C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9可以分解完。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加快。原料库6焦炭可燃
33、固体由烟煤经高温炼焦过程制得,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真密度1.8-1.95g/cm3;视密度0.88-1.08g/cm3;气孔率35-55%;散密度400-500kg/m3;平均比热容0.808KJ/kgK(10CTC);热导率2.64KJ/mhK;着火温度450-650C。原料堆场6一氧化碳易燃气体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气,中度中毒者可致患者昏迷,重度中毒者可致患者死亡。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燃爆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温容
34、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爆炸下限(V/V):12.5。爆炸上限(V/V):74.2。自燃温度():610。烟气7原煤可燃固体从地上或地下采掘处的毛煤经筛选加工去掉矸石、黄铁矿等后的煤。原料堆场8二氧化碳不燃气体毒性: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中内迅速昏迷倒下,放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死亡。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紊乱等症状。烟气9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毒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
35、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烟气10高温烟气高温物质人体危害:人体接触高温物质,易造成人员身体发生灼烫伤害。高温烟气管道。11氧气助燃气体1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2在通风不充分的设备里,小量液体汽化成大量气体造成的过压;3在常态空气中难燃、不燃的物质,在高氧气浓度下可变成可燃物;4使高速运动的金属颗粒成为点火源;5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 、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
36、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kPa100kPa (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6氧气瓶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设备检维修过程12乙炔易燃气体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乙炔瓶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设备检维修过程13纯碱碱性腐蚀品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外观
37、与性状:白色粉末或细颗粒(无水纯品,不燃,分子式:Na2CO3分子量:105.99pH值:无意义熔点:851相对密度(水=1):2.53 原料库14铅及化合物有毒物质铅为柔软略带灰白色金属;元素符号Ph原子207.2:相对密度11.34(20/4)熔点327.4C沸点174。蒸气压0.24kPa(1.77mmHglOO)不溶水;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铅尘遇热或明火会着火、爆炸。加热至400- 500C时卽有枏当多的错烟逸出。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硝酸铵、三氟化氯、过氧化氢、叠氮钠、乙炔化二钠、锆、氧化剂。急性中毒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途径。大量吸入铅烟尘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无损伤的皮肤一般不吸
38、收铅。烟气15汞有毒物质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其化合物则以粉尘态红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軲膜侵入人体,可分布全身各器官,以肾脏含量为最高。汞蒸气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损害。严重时可引起汞中毒性脑病。短期内大量吸入汞蒸气后引起急性中毒,病人有头痛、头暈、乏力、多梦、睡眠障碍、易激动、手指震颤、发热等全身症状,并有明显口腔炎表现。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呼吸道刺激症状有咳嗷、咳痰、胸痛、胸闷等。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脖炎。可引起肾脏损伤。口服可溶性汞盐引起急性腐蚀性胃樹炎,严重者发生昏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徤康危害竭,慢性中
39、毒:最早忠现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并有口腔炎。严重者可有明显的性格改变,汞毒性震颤及四肢共济失调等中毒性脑病表现,可伴有肾脏损害。烟气l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主要事故类别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温烫伤、腐蚀危害等。1.2.2.2干燥固化系统l 危险性分析本工段包括用铲车从原料大棚将原辅料运至配料房配料、搅拌、布料、干燥固化、破碎、筛分等工序。本工序可能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1)机械伤害搅拌机、皮带输送机、辊式破碎机等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或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各运转设备周围未设防护栏杆,可能造成非作业人员误入接
40、近设备造成伤害。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违反规程对设备的转动部位进行检查、加油或清洁设备时,可能会造成机械伤害。在检修完毕试车时,在没有按制度要求做好安全确认时,违章或违章指挥启动设备;有可能会造成机械伤害。对不熟悉的设备擅自操作、岗位工人酒后上岗发生误操作、岗间睡觉不清醒发生误操作,冒险违章操作等不良行为,均有可能导致造成机械伤害事故发生。转送物料的皮带机设备,其机头、机尾未设防护罩;机头传动装置的转动部位未设防护装置;中间皮带机部分两侧未设防护栏杆;较长的皮带中间未设置横跨皮带的过桥;两侧未安装事故拉绳开关;无防皮带跑偏装置;防皮带打滑装置;防逆转装置等,均可能会因皮带事故发生时引起对作业人
41、员的伤害。2)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受到外来物件的撞击、挤压、碰砸等所造成的伤害,但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搬运原料、产品过程中,因物体摆放不当或摆放过高,有发生物体坠落对人员的砸伤、挤伤等。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工具、零部件存放不当,维修现场混乱,违章蛮干,而发生工具、设备和其他物品的砸伤。高处作业现场没有监护人、未设立警示牌,高处作业位置下有无关人员通过,有高处作业人员失手造成工具等重物坠落,砸伤无关人员的危险。生产场所发生物体打击的事故,大多是因为工人的误操作,未遵循安全规程作业,导致设备的损坏,损坏的金属物品或机械零部件、破损件飞出,从而击伤人员。高处
42、作业完毕后,使用的维修工具和更换的部件未及时回收,开车后,有可能造成工具或部件坠落砸伤地面作业人员的危险。3)高处坠落:该工段干燥固化机属于高大设备,岗位人员检维修作业、布料作业,若检修平台、布料平台没有防护或防护不当,未采取防护措施(安全绳等)、作业条件不安全(护栏缺失、地板不防滑等)、作业人员自身原因(如高跟鞋、裙子、酒后等多种原因发生坠落危险的可能。另外项目厂区内有高坎,若无防护栏或者防护栏不可靠,都会引起人员跌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另外,项目厂区地块总平面布置呈台阶式布置,若各工艺场所未设置防护栏,或防护栏不可靠,都有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4)火灾、爆炸干燥固化工艺中点火的谷壳,着火点
43、较低,遇高温或者明火会引发火灾事故。另外谷壳未袋装,产生粉尘,堆放地点若通风不畅,则会造成可燃粉尘积聚,与高温或者明火会产生粉尘爆炸。干燥固化工艺会产生一氧化碳,在烟气中含量较高,其具有一定的火灾爆炸性,若除尘设备缺陷,通风不良,造成一氧化碳积聚,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势能会引起爆炸事故。电缆布线靠近高温物体,又缺乏有效的隔热措施,使电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容易产生老化,破坏电缆的绝缘层,使电缆短路而导致火灾。该生产场所内用电不规范,任意接插电气设施,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可导致线路过载、发热甚至引发电气火灾事故。该场所电源箱未设置合适的位置,且缺少有效的用电管理制度,人员离开
44、库房时,未能做到切断电源,可发生电气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事故无人及时救援的危险。5)灼烫:干燥固化工段涉及到高温作业,干燥固化机外壳、机械加工设备转动处存在着高温,若无有效的隔温措施,人员触碰容易引起灼烫伤事故。6)中毒窒息:干燥固化工艺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若干燥固化系统无配套的吸烟除尘设施,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现场通风不畅,有可能会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7)坍塌:干燥固化系统中的干燥固化机为大型设备,若其安装地基承载力不够,则会造成地基下沉,建构筑物因此会发生坍塌(倒塌。8)车辆伤害:转运物料时,使用叉车作业,如果道路状况不好、车辆指挥管理不到位,酒后驾车,疲劳作业、违章作业、
45、开快车,均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若厂区作业环境不良,如堆物占用道路、交通信号标志缺乏、夜间照明不好,导致驾驶人员操作失误,也可能造成车辆害事故。车辆伤害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9)粉尘:配料、搅拌、破碎、筛分工艺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如果除尘不良,岗位作业人员又不能自觉做好个体防护(防尘口罩。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有可能会引起尘肺病。10)高温:干燥固化工艺场所存在一定的高温,尤其是高温季节,若该场所建构筑物设计缺陷:通风不畅、无对流风、无辅助通风设施机械通风干燥固化机设备设计和安装缺陷,工艺过程无有效防高温措施等都会产生高温。11)嗓声与振动:本工段的搅拌机、破碎机等机械加工设备,会
46、产生机械噪音。若这类设备设施无配套噪音设备或者消音设备故障,未采用适当的降噪音措施,岗位作业人员又不能自觉做好个体防护,工作人员在此环境长期接触,使人耳膜或神经受损导致听力丧失或下降,引起烦躁、乏力等精神伤害。l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主要事故类别为: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温烫伤、坍塌、车辆伤害、粉尘、噪声危害等。1.2.2.3熔炼系统l 危险性分析本系统包括还原熔炼、冷却铸锭、熔化吹炼、还原精炼等工艺。还原熔炼工艺是采用鼓风炉对上述干燥固化后的炉料进行还原熔炼,采用焦炭作为燃料,为还原反应提供必要的热量,同时又作为还原剂,在炉内形成还
47、原气体CO,促使还原反应顺利进行,得出铅锑合金熔液,经冷却铸锭工艺后,得出铅锑合金锭;铅锑合金来用反射炉进行熔化吹炼,将锑从合金中分离出来,锑挥发进入烟尘,底铅经冷却铸锭后,形成铅银合金副产品还原精炼是将吹炼过程中收集的锑氧粉及鼓风炉还原熔炼过程收集的烟尘以原煤作为还原剂,将Sb20s还原成金属绨,并且在反射炉中进一步精炼除去其中的砷和铅。精炼出的锑熔液经冷却铸锭后得到主要产品精锭锑。本工序可能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1) 火灾爆炸:在冶炼过程中,高温炽热熔液与水接触,水在高温下迅速汽化,当lkg水完全变为蒸汽后,其体积瞬间要增加大约1500倍,就会发生爆炸、破坏力极大。还原熔炼工艺中使用的炉料
48、干燥固化不彻底,炉料水分超标,炉料透气性差,粉料、水分和焦粒混合,造成炉膛预热区炉料不完全烧结形成锅盖,在出炉过程中,不完全烧结突然下塌,导致进料区含水分粉料落入高温区而产生爆炸;炉料水分过大,入炉瞬间产生大量蒸汽,发生爆炸。本项目冶炼炉体鼓风炉、反射炉)均为亮底炉体,若鼓风炉炉底、反射炉炉底未设置炉底测温装置,有可能发生烧穿炉底发生高温熔融液泄漏,若遇地面积水或潮湿,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另外,冶炼炉体鼓风炉、反射炉)在出炉高温炽热熔液过程中,高温炽热熔液或其他高温物料(渣)若发生泄漏、喷溅,该场地地面积水或潮湿,高温熔融液泄漏与之接触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冶炼炉鼓风炉、反射炉)若因循环
49、冷却系统缺陷,突然断水等情况,高温炽热熔液致使合金模变形,造成设备变形、裂缝,导致高温炽热熔液流出或飞溅,遇到水分,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反射炉加料口正前方若未配置阻挡火焰、高温熔融液喷溅的固定式防护装置,若发生火焰、高温熔融液喷溅,不但会造成火灾事故,还会导致岗位作业人员发生灼烫伤事故。相关收尘设施的电气设备设施若不防爆,可能在收尘过程中,电气火花等引燃烟尘屮一氧化碳、铅尘,从而导致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冶炼炉体部分炉衬砌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若炉体焊缝开裂、衬砖损坏等情况,在生产时由此可能导致炉内高温炉料发生泄漏,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在冶炼工艺中使用到焦炭和原煤在堆放过程中,容易扬尘,堆
50、放场所若通风不畅,遇到高温或者点火源,容易引起混合可燃性粉尘爆炸。在冶炼过程中会生成一氧化碳,且在烟气中的含量较高,其具有一定的燃爆特性,若通风不好,造成一氧化碳积聚,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本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中使用到焦炭和原煤,这些物料在堆放场所若被明火引燃,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原辅料包装品(塑袋及成品外包装品均为可燃物质,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遇到引火源容易发生火灾事故。2)中毒窒息:冶炼工艺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及烟尘(铅尘、砷及其化合物和汞等)若被人体吸入,都有可能引发人员中毒、窒息。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
51、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二氧化碳中毒是长时间处于低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或突然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引起,前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后者主要表现为脑缺氧症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骤停而突发死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4.2%,血液二氧化碳的分压高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弥散于肺泡。但是,
52、如果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肺泡内的浓度也增加,PH发生变化,由此刺激呼吸中枢,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使机体发生缺氧窒息。低浓度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常同时伴有空气中氟含量降低所致缺氧血症,同时还能抑制呼吸,导致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凡是接触较高浓度的S02均可致病,除直接刺激眼与上气道外,在呼吸道与水接触生成硫酸和亚硫酸引起黏膜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接触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在数小时内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死亡。急性期存活的部分病人于中毒后2?3周可表现为弥漫性肺浸润、或持续性气道梗阻而发生的呼吸衰竭。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经可由呼
53、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中毒者一般有铅及铅化物接触史。口服2-3克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砷中毒主要由砷化合物引起,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其中以毒性较大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中毒多见,口服0.01-0.05g即可发生中毒,致死量为60-200mg(0.76-1.95mg/kg)。汞为银白色的液态金属,常温中即有蒸发。汞中毒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对汞过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
54、质制剂,亦可发生中毒。本系统中,可能引发中毒、窒息的因素分析如下:在冶炼的过程中,开停炉烟气、出料口烟气及炉顶外溢烟气、除尘灰及沉积灰,若被人体吸入,会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引起人员急性中毒。因此,若相关设备、烟气管道、除尘设施发生故障、阀门破损,未设置相应的有毒气体检测仪、人员未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有毒有害气体、烟尘泄漏引起人员中毒窒息。在对鼓风炉、反射炉、除尘设备管道等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若设备内残存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等有害气体,在作业前未严格按照有关规程对电炉内进行置换、吹扫、清洗并分析合格,就进入操作,极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3)灼烫:项目冶炼工艺中,鼓风炉、反射炉属于高
55、温设备,若人员不慎接触或靠近高温设备、高温熔液和高温熔渣,则会造成灼烫伤事故。另外,出炉岗位操作错误、设备故障等因素,引起高温熔液和高温熔渣飞溅,也会发生人员灼烫伤事故。另外,反射炉加料口正前方若未配置阻挡火焰、高温熔融液喷溅的固定式防护装置,若发生火焰、高温熔融液喷溅,不但会造成火灾事故,还会导致岗位作业人员发生灼烫伤事故。4)起重伤害:在熔炼系统中,使用行车起吊物料。起重设备(行车的重物失控,安全设施(附件缺失或失灵,吊具、吊索过度磨损,违章作业,起重设备(行车未定期进行无损检测等都可能造成起重伤害。本项目可能引起起重伤害的主要部位或工序有:行车因限位缺失,止动、制动设施失效、过卷扬、超负
56、荷起重、重物下及其通过范围有人、误操作等原因造成起重伤害事故。起重机属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只要造成伤人事故,往往都是恶性事故,后果严重。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起吊物品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坠物,人员受重物打击或碰撞;起重机与运动部件因控制失灵等原因造成的夹挤或碰撞;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高处坠落,?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或检查人员的触电伤亡;起重机部件承载(起吊物)超载量,导致变形或垮塌等。5)高温:项目冶炼工艺场所属于高温场所,尤其是夏季,若冶炼场所建构筑物设计不合理、高温设备配套冷却设备故障、通风效果差、无对流风或者无辅助通风等因素,长此以往,会对岗位作业人员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机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伤害。6)粉尘:项目冶炼工艺场所,开停炉作业、收尘室作业、还原精炼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餐饮服务业预付卡合同标准(2025版)
- 2025年水陆联运货物装卸合同(GF-91-0401)
- 2025年建材墙地砖类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合同范本
- 2025年广告行业保密与竞业限制合同
- 2025年低空经济银发经济无人机市场增长动力分析报告
- 2025广东省事业单位集中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第二轮滚动招聘(龙门县招聘岗位综合类)直接业务考核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低空经济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
- 2025年智能座舱车载娱乐系统用户体验深度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法规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绿色制造与运营管理报告
-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NB/T32043-201)中文版
-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 胸痛病人的护理查房
- 【历年真题】2018年10月00688设计概论自考试卷
- GJB9001C-2017国军标标准培训讲义
- 《妇产科学课件:宫颈癌的筛查与防治》
- 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征
- GA/T 2060-2023法庭科学毛发中甲基苯丙胺等11种毒品及代谢物检验液相色谱-质谱法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C型钢检验报告
- 主体结构验收方案(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