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_第1页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_第2页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_第3页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平版图像印刷品。其他平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3.分类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T 9851的定义。31 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32 一般印刷品:除3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4.质量要求41 阶

2、调值411 暗调暗调密度范围见表1。表1 印刷品密度范围色别 精细印刷品实地密度 一般印刷品实地密度黄(Y) 0851.10 0.801.05品红(M) 1.251.50 1.151.40青(C) 1.301.55 1.251.50黑(BK) 1.401.70 1.201.50412 亮调亮调用网点面积表示。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为24网点面积;一般印刷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面积。42 层次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43 套印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10mm;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20mm。44 网点 l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精细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

3、范围为1020;一般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5。45 相对反差值(K值)K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相对反差值(K值)范围色别 精细印刷品的K值 一般印刷品的K值黄 0 25035 0 20030品红、青、黑 0 35045 0 30040 46 颜色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协调。461 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青(C)、品红(M)015;黑(B)020;黄(Y)010。462 颜色符合付印样。47 外观471 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472 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10mm。473 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4、。5.检验51 检验条件511 作业环境呈白色。512 作业环境防尘、整洁。513 作业间温、湿度的要求温度:235;相对湿度:(601510)。514 观样光源符合CYT 3的规定。52 检验形式印刷过程中检验和产品干燥后抽检。53 检验仪器或工具密度计(具体要求见附录A)。3050倍读数放大镜。常规检验用1015倍放大镜。符合规定的计量工具。网点增大值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相对反差值(K值)的计算方法见附录C。测控条(见附录D)。对光谱无选择、漫反射、具有150020 ISO视觉反射密度的黑色底衬。54 检验方法541 测量法:用规定的仪器和工具检验印刷品质量,印刷品应放置在符合要求的黑底衬

5、上,如果印刷承印物透光程度很高,则应使用白色底衬。542 计算法:用专用的数学模型检验印刷品质量。543 目测法:目测或借助工具检验印刷品质量。544 比较法:以常规条件印刷的色标、梯尺和测控条为参照物,检验印刷品质量。545 专家鉴定法:由出版、设计和印刷专家检验印刷品质量。附录A反射密度计密度计是用于测量产品的实地密度和网点积分密度的仪器。配合相应的测控条,还能测量图像密度反差、网点增大值、相对反差值等,是检验图像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仪器。密度计误差范围如下:1单机对同一点密度重复数值的允许误差为1。2单机密度测量线性度的允许误差为1。3多机对同一点密度量度数值的允许误差为2。附录B网点增大

6、值的计算方法网点增大值是指印刷品某部位的网点面积与相应分色片上的网点面积之间的差值。其计算公式如下:印刷品的网点面积A()1001-10-(Dt-D0/1-10-(Ds-D0)式中:D0为印刷品上非印刷部位的反射密度值,Ds为印刷品上实地的反射密度值,Dt为印刷品上网点部位的反射密度值。分色片的网点面积A()100110-(Dt-D0)/1-10-(Ds-D0)式中:D0为空白网目调胶片的透射密度值,Ds为胶片上实地的透射密度值,Dt为胶片上网点部位的透射密度值。附录C相对反差值的计算方法相对反差值,简称K值,是控制图像阶调的指标。计算方法如下:K=(Ds-Dt)/Ds其中,Ds为测出的实地密度值,Dt为测出的网点积分密度值。附录D 测控条测控条是用已知特定面积的几何图形作参照物来测控产品质量的,是供目测、测量、计算、专家鉴定使用的检验产品质量的工具。D1 测控原理D11 网点面积的增大与网点边缘的总长度成正比。D12 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相等,阴、阳相反来测控网点的转移变化。D13 图形变化时,夹角处比弧长处变化明显,起放大作用。D14 利用等宽或不等宽的折线测控水平和垂直方位的变化。D15 利用等距同心圆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