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芥子_第1页
中药知识文库:芥子_第2页
中药知识文库:芥子_第3页
中药知识文库:芥子_第4页
中药知识文库:芥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系列文库芥子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芥子”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芥子【概况】: 异名 黄介子(中药志)。基源 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芥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原植物 芥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 (Sinapis juncea L;Bjuncea Coss),又名霜不老(福建),冲菜(湖南、福建),芥末(东北通称)。历史 芥别录始收载,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中载:“芥似菘而有毛,味辣”,至唐本草亦载有:“子入药用”。但以上本草中均将芥与白芥不分,至开宝本草始将白芥从芥中独立成条。在中药志中仍将芥菜与白芥共列

2、入“芥子”条下。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粗壮草本,植株有辛辣味,有时稍被白粉,幼时被白色疏毛,老时无毛。茎直立,上部分枝,高可达12m。基生叶大,具长柄;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050cm,宽1015cm,不分裂或大头羽裂,常具13枚小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缺刻或重踞齿;茎下部叶有近圆形叶柄,疏生糙毛,不抱茎,叶片多大头羽裂,顶裂片大,下部有23对裂片,长612cm,宽155cm,裂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具疏齿或重踞齿;茎上部叶宽披针形,全缘,长47cm,宽152cm。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萼片4,开展,披针形,长710mm,宽约15mm,基部略呈囊状;花瓣4,鲜黄色,宽椭圆形或宽楔形,长1114cm

3、,宽56mm,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具蜜腺;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角果细圆柱形,长35cm,具细柱形的喙。种子近球形,鲜黄色至黄棕色,稀为暗红色,直径1218mm,表面具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9册22页408图) 生境与分布 为栽培植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生药】: 采集 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植株连根拔起,或将果实摘下,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净果壳、枝、叶等杂质。药材中国各地均产,以河南、安徽产量最大。鉴别 性状 种子类圆球形,直径116mm,表面深黄色至棕黄色,少数红棕色。于扩大镜下观察,种子表面现微细网状纹理,种脐明显,呈点状。浸水中膨胀,除去种

4、皮,可见子叶两片,沿主脉处相重对折,胚根位于2对折子叶之间。干燥品无臭,味初似油样,后辛辣。粉碎湿润后,发生特殊辛烈臭气。以子粒饱满,大小均匀,黄色或红棕色者为佳。显微 种子横切面:与白芥子基本相同,主要区别点为下皮细胞近半月形;栅状细胞较宽,近方形,宽约20m。(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78页图242) 粉末:黄棕色。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淡黄色、黄棕色或橙红色。横断面观细胞1列,一般长(径向)1746m,宽(切向)722m,外壁及侧壁上端薄,稍弯曲,侧壁大部及内壁增厚,侧壁中部尤厚;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少数类长方形,直径约至22m,长至31m,垂周壁平直,厚25m,栅状细胞与大形下皮细胞重

5、叠,表面观可见多角形或类方形暗影,其直径54117m。种皮下皮细胞形大,横断面观扁长圆形,外壁及侧壁皱缩,其下与栅状细胞相接。内胚乳细胞,横断面观扁长方形,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829m,含糊粉粒、脂肪油滴。子叶细胞无色,含糊粉粒、脂肪油滴。(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27页图257) 理化取样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20ml浸渍18小时,残渣挥去石油醚,加甲醇20ml,回流提取8小时,甲醇液浓缩至10ml,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3105)为展开剂,展开后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48页图349) 加工炮制 炒芥子 取净芥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或棕黄

6、色,爆裂,有香辣气逸出时,取出放凉。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化学】: 含芥子酸、芥子甙、芥子碱、脂肪油(芥子酸、花生酸、亚麻油酸的甘油酯)及粘液质等1。附 壳和果仁中含硫代异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 2。此外还发现有分子量为22900、13000、12000的蛋白质3,植物甾醇(Brassicasterol和22dehydrocampesterol)4以及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5。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48 2 CA 1988;1083417a 3 CA 1988;109188931a 4 Phytoc

7、hemistry 1983;22(8) 1830 5 CA 1989;111191670m。【药理】: 刺激作用 本品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并使淀粉酶活性增强1。其它作用 豚鼠饲以芥子可使甲状腺摄取I131的作用受抑制,且血清中SCN升高。但未发现食物中SCN的含量与I131摄取的抑制有何关系2。另据报道,芥子油1gkg连续喂服20wk不能抑制饲服高胆固醇所致家兔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3。参考文献 1 CA 1965;629549e 2 CA 1961; 5527564f 3 Atherosclerosis 1981;39(3)437 。【药性】: 性味 辛,热。千金食治:“味辛。有毒。”纲目:

8、“辛,热。”四川中药志:“温,辛。”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功效 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主治 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阴疽,流痰,跌打损伤。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酢和涂之。”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补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口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新华本草纲要:“有利气化痰,温中散寒,消肿毒,通络止痛等功能。用

9、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等;外用治肢体疼痛麻木。”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使用注意 肺虚咳嗽及阴虚火旺者忌服。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久咳者忌。”。【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孙天仁集效方:“治眉目不生:芥菜子、半夏等份。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单方应用 圣惠方:“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90g,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之,干即易之。”圣惠方:“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芥子30g,细研,以醋240ml,煎取80ml,涂颔颊下。”千金方:“治上气呕吐:芥子末,蜜丸,梧子大,井华水寅时下7丸,申时再服。”补缺肘后方:“治瘰疬:小芥子末,醋和作饼子,贴。看消即止,恐损肉。”中草药学:“治淋巴结结核:芥子研末,加等量葱白捣成泥状,调敷患处,每日1次。”中草药学:“治关节肿痛:芥子研末,加适量面粉,调敷肿痛处,以局部麻辣感为度。”食物药用指南:“治感冒发热、腹痛:将芥末用水调和放入脐内,用热水袋隔衣熨之,单治感冒也可取芥末15g,用鸡蛋清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