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计算机网络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计算机网络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计算机网络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计算机网络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一、计算机网络技术(590102)中职专业:计算机技术接续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二、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分析(一)中职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1.就业方向能够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与维护和小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工作,可到工厂、企业及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站开发的编程及相关网络安全等硬件维护工作。2.职业岗位分析主要就业岗位: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维修技术员、计算机软件技术员、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站系统维护员和网页制作员;拓展就业岗位:图形图像设计员、网络工程师和网站设计师、计算机设备销售员。(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

2、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因此,中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专业理论为技能操作服务,以够用为度,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强调的是技能的熟练程度;本方案保证中职阶段高中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将高职段的有些基础课程前移到中职段或者跨越两段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放在中职阶段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则主要放在高职段进行。充分考虑毕业生以后接受继续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增加了高职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同时又考虑学生在完成中职段学习后就业的需要,增加了包括生产实训和

3、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时数。本方案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针对职业岗位能力提升的“体验认知训练强化顶岗熟练”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实行“三段贯穿、专兼结合、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内学习和实训、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按照“知识-单项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的能力递进过程,实现学生能力逐步提升。第九、十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32周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制订工作计划、填写工作日记、撰写实习总结,负责学生的安全及出勤、团队协作、工作态

4、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学院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表1 中职阶段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岗位名称主要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后台设计网站维护网页美化1能依据客户需求分析设计网页;2能根据功能模块需求编写后台程序;3能开发维护网站数据库;4具备美化网页所需基本图形图像及动画处理能力。网页制作网站建设C语言PhotoshopFlash数据库网络建设维护人员网络建设网络设计综合布线服务器

5、架设网络安全维护能够依据客户需求设计网络布线方案;具有综合布线实施能力;3具备使用、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的能力。网络布线网络基础服务器架设网络规划与设计图形图像设计员图形图像设计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设计1能够熟练使用平面设计软件;2能够依据客户需求设计平面作品;3能够美化客户需要修改的平面作品。Phtotoshop Flash 计算机维修技术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故障处理1具有查清产品故障现象、因的能力;2能确定故障的初步方案;3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装配1计算机软硬件组成原理分析能力;2电子元器件识别能力;3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应用能力;4硬件部件性能指标分析能力;5电路原理

6、与识别能力;6计算机硬件组装能力;操作系统安装能力;8硬件驱动程序安装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数字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笔记本电脑故障维修1具备笔记本外围电路识别分析能力;2笔记本外围接口电路故障现象分析及维修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数字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三、专业定位(一)学制与招生对象1.学制:基本学制一般为五年,中职基本学制2年。2.招生对象:黑龙江省内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数据通信及各类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掌握网络应

7、用、维修和管理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方面的高素质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三)人才培养规格1中职专业培养规格要求(1)知识结构总体要求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科学素养。掌握阅读、理解外文软件文档所必备的外语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等基本知识,事件驱动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网络应用编程的知识。有网络硬件和软件设置、安装和维护的知识。具有网络多媒体应用背景下,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知识。具有通信网络接入技术的基本知识。2专业能力总体要求(1)专业(能力)方向1:网络技术及应用、管理具有网络技术

8、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基础能力;具备网页设计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具有搭建和配置小型局域网的能力;具有网络监控和维护基础知识,能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维护;能够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能力。(2)专业(能力)方向2:办公自动化及设备维护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熟练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的能力;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编制简单程序;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熟悉

9、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3)专业(能力)方向3:网页制作及网站维护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设计网页工具软件;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熟悉网站架构;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3.素质总体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四、培养思路1.总体思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与天津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等企业合作,培养德、智、

10、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建网、管网、用网”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在培养“管网”能力方面办出特色。深度融合典型企业,聘请资深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按职业养成规律从基本职业素质、小型局域网、企业网、广域网的能力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引入校内,教师融入企业,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及相关运行管理机制,满足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导向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将实训基地工厂化,实训室车间化,校企资源共用,人员相互流动。建设一支“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创立国内一流且有骨干示范作用的品牌

11、专业,为国家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专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 2.具体思路(1)围绕地区经济,依托行业企业,分析人才需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高科技园区产业为龙头,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和素质规格。使本专业重点满足需求比例较大的网络管理员岗位,并能较宽范围地就业于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相关岗位。 与世纪光谷网络公司,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合作,与五大连池职教中心等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适应东北老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重构职业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进程按照典型网络工程项目由简到繁设计,教学

12、方法由任务驱动设计出对知识的反思,归纳出各项教学保障制度,由岗位能力标准制定课程考核标准,改革工作任务达标式教学评价体系。(2)实训基地建设中,与神州数码、锐捷等网络公司合作,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依托行业,采用协作、合作、引进、共建等多种形式,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实训情境职业化、实训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柔性化的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训练场地。新建、扩建、改建实训室。能够承担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提供计算机大赛的训练和竞赛的场地。依托地区行业、企业,继续深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其中紧密型4个,深度融合2个。从网络建设过程、网络管理经验和网络应用方法制定顶岗实习要求。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创新运行管理机制

13、,建立互惠互助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专业群的建设。适应市场需求,改造和创办新专业,为地区经济和企业、行业的发展服务。(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或行业企业资格证书授权认证点或职业技能培训点,成为行业企业和区域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校企合作创建研发中心,创新工学结合模式。在校内建成真实的中、小企业网络环境和真实的企业网站环境。作为企业网络工程的试验基地和学生综合性职业训练的场所。按照企业工作环境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基地,师生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师徒方式教学,校内体验就职。(5)教学资源建设,围绕“IT”产

14、业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环境。(6)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各项管理制度。通过研究开发和教学实践,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研究成果。五、课程体系(一)课程设置表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型序号中职开设课程开设学期学时学分序号公共素质课程1语文1-2128612英语1-294623德育1-2128634体育1-4152645心理健康118156职业生涯规划1、428267物理140.578计算机操作基础164489数学16449专业

15、必修课程10ID16441011办公软件2324111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6441213PhotoShop图像处理26441314计算机网络技术36041415Access数据库技术36441516C语言程序设计39661617网络营销技术3603.51718网页设计4603.51819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技术4603.51920网络综合布线技术4603.52021Flash动画制作技术4603.521合计142483六、教学进程与学时安排(一)教学进程表表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总时间安排表学期周123456789112223242526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符号说明:入学(毕业)教育 军训

16、 劳动 考试答辩 假期 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 实习实训 顶岗实习 课堂教学 机动 社会实践调查 空表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环节分配表(周)学年度学期教 学实 践 教 学其 他寒暑假总计备注课堂教学考试答辩机动小计军训实习实训生产实习课程毕业设计小计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劳动小计一第一学期16111822626第二学期26二第三学期第四学期三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四第七学期第八学期五第九学期1121818626第十学期1114141116总周数1211411254250(二)课程教学安排表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职教学计划进程表课程类别序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分配学期/教学周数/周学

17、时数考核方式主干/核心/职证课/一体化课学分小计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16/1815/1815/1815/18公 共素质 必修课1数学464422242语文61241168443英语6946628424物理0.532201225德育612811612446体育6122811422227心理健康118189/28计算机操作基础4646449职业生涯规划1.514147/2小计9门、占总学时36.11%356622专业技术必修课1ID464323242办公软件43216164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464323244PhotoShop图像处理464323245计算机网络技术460303046A

18、ccess数据库技术464323247C语言程序设计696484868网络营销技术3.560303049网页设计3.5603030410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技术3.5603030411网络综合布线技术3.5603030412Flash动画制作技术3.56030304小计12门、占总学时 40.7%47.57443723724121816公选课1公选课11.528141414/22公选课21.528141414/2小计2门、占总学时3.06%356282822专选课3网络维护与故障诊断464323216/4内网安全与监控技术4Photoshop高级应用3.564323216/4网上创业小计2门、占总

19、学时7%7.5128646444课内学时总计930262626专业实践课1军训248482/2办公软件应用技术124241/3PhotoShop图像处理124241/4计算机网络技术124241/5Access数据库124241/6C语言程序设计124241/7网页设计124241/8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技术124241/9网络综合布线技术124241/小计9门、占总学时 13.13%102400240考核考试课52.5871812考查课361228必修课学分、学时、周学时82.51462020选修课学分、学时、周学时10.518492920066总学分、总学时、周学时1030262626注:“”

20、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课程,其余为考查课程。“ ”为主干课程;“ ”为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一体化课程。斜线上方为周数,斜线下方为学时数。 七、教学方法与成绩考核评价(一)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把整个学习过程模拟为在中小企业构建局域网并进行管理这一大的工作过程。再分解为许多小的工作过程(项目),让学生逐一掌握相对独立的技术,最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将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达到能够独立设计和组建完整的企业网络。每一小的工作过程采用项目或者任务来驱动教学。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实例引导,项目驱动法:通过实现相关实例,在实例基础上改造拓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二)学习成绩考核评价1.考核与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总成绩平时学习表现(10%)平时实训项目完成情况(20%)期末课程设计(20%)期末实操考核测验(50%)。期末实操考试要求完成服务器搭建综合任务。2.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按照双证融通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或相关行业部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等级)证书。学生应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基本要求见表9。八、毕业要求学生毕业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考核合格,综合素质测评合格;2各门课程考试合格,修满本专业规定的273学分;3必须获得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