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1页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2页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3页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4页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一一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一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

2、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 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分。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大气层 厂日(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冕太阳活动太阳凤影响 磯暴、极光球耀斑 -7-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日珥球一太阳照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珂1.31.3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公转自转轨道近似正圆的畔圆万向囲向套北九极上一空看逆 吋

3、针)自曲笛东北樋上空甘逆时针,曲按上喘 看顺时针)周期眉星半:?65d6li9rti05)恒星口二3則强甘4杪丿一具正罔就平均r/a近日点丨月初)远H点r月 初)一最慢各地FH竿斑小时两柄麻外)歿速度平均30 T-米/小时从赤道向対楼逋减飾度和同线速度大小赤道托TDKmllb两极为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3) 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

4、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0。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 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 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 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

5、)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 阳高度越小。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6月 22日出现最大值, 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6月 22日出现最小值, 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 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 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 ,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 (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 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 反之为冬 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 、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 6、 7、 8,冬季 1

6、2、 1、 2)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回归线 =黄赤交角度数,极圈 =90 度-黄赤交角度数五:光照图的判读( 1 )判断南北极, 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或看经度 ,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 ,太阳直射 点在赤道, 是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太阳 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 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

7、2 点的经线决定(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 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 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 18 点。(4) 判断昼夜长短:昼长 =(12-日出时间)X 2 =(日落时间一12)X 2。(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0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 =经度差X 4分钟,东加西减.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 ,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 ,东加西减。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4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

8、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 1 8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1.4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外部结构: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二、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圈层特点莫鉅面以上直杰平均岸度17千米(大莉部井平均琴度約昭千来.海洋部分平均耳度钓为E 米h 地前越高.地壳赵氐莫崔面(在址面以下汨山,纵波和横诜的波速都明显増加)地幔莫堇与古具肓同态特征.主宴山含註、養的疏遼盐类甫芻经或铁、镁儒莹山上至F逹申 增加.古登堡面(建厘址表29前干来深处.纵渡减横渡消失)地核古登僅面

9、以下织成期质可能是极高返度和高玉状态下的铁和镰.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 呈浊态或熔唾状态.内核呈固东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 )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半中务到少是鼠、硅、铝、铁、钙、钠、钾、镁等J结合成匡底或比夸助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萼J积督岩浆岩:有侵入岩利I喷出岩芮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尚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冇沉积岩;貝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从岩浆到形

10、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 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 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 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22地球表面形态: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张裂常

11、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辿养类蛋交养更扳兵主壬边界 (板跃张毂)乐苹K裂谷衽洲檯矢内部E1度澤-菲洲兀西注亚欧.乖洲美洲冰更(專穴西汪海亚欧美洲灣亡边界(板茨碰覆)寻马不稚山脉印复一亚殴珂尔重卵LL氐.比中海菲洲-亚殴吞太平址海這-矍兀蹩衣平洋-亚欧港基山脉太平说美洲安第腎LL1脉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 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制a岩层形态未侵过的地表形态(一股状况)地形

12、倒st现氨(背辐成备.向斜成山)与人类生产黄靈背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成为山酸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雇 蚀成谷地储油气构造崖踱道向岩层向下弯曲 丰心新.两與老盧为务地向棉受挤压不曷被侵蚀.反而成为山践储存地下水新1沿析裂面两側岩块错位世鱼 华血 岸山.泰山,峨冇山尊:地氟 渭河 平薦、汾河咎地、吐售曇註地=东非大徽各等H程建设5S新层须加固或避开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 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2外力作用

13、与地貌沉积流水作用冲刷地表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侖 纵桶的流水侵谀地貌泥浊堆积形成山前冲枳战.河流中下游冲 积平原、河口三帯洲呀作用罠蚀沟谷、城蚀洼地、恢性昔葫、雅丹 地貌等观汐堆現花咸沙庄、沙荃、汐漠边缘的优 土堆积等2.3 大气环境一、大气垂直分层1)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 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嚏- L -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髡祠高层大气2000-3000 千米电遷层反射无线电波平Mt层50-55于米随高度的地加而上升水平运动臭氧吸仪歸外线升温;有 利于高空飞厅对流层孤垄孚1 17-18千米. 中纬 10-12千米.

14、高纬韓*吕-日千米前高度增加而递减时流运动天气班象复乐赛变.与人类关罢爺密切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C0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

15、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16、。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 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 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

17、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 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东亚东亚季风)南亚、东商亚及我国西南(潇亚季风J气候类型温带査风气候亚热带季凤气憔弼带季風气候褥陆豁力炜庚菱异气压带和凤带的季节移动向零孝西北季凤f源地*蒙古、西怕利亚)东北孝凤(源地;亚栅1大陆夏爭亲南季凤(踪也:太平洋1西甫季城(源地:印度洋)五: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一冷锋和暖锋冷锋冷气诩主动向嗟円血移动暖气酋主动向冷气诩移动天气过境前单一P团扭刊天气睛朋单一气团號制低温睛朗过塢时阳天r雨种、大凤、障駆气温下降.气压升离.天气此好吒温上升气压下譚.雨过天睛降水一般由坯在

18、彈后澤水貝出规在锋豹瓦气举例北方夏嘩暴用夺春季寒潮.沙尘暴(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气能反气能气压低气压(气玉中心饥叫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福台(北逆南順)中心向匹周需散(北顺南逆)厳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诗朗、亍燥天气举例仃风长江流絨的伏臭 北方秋奇气爽初天气(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2.4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

19、,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意义: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 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二:洋流1洋流的分布厂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J北半球:项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暖流L南半球,逆时针旋转J大陆西岸为寒流I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迪环流,逆时针迩转*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茜岸为暖流北E|1度洋的季风洋潦:夏事自酋向东流烦时针:.冬李自东旬揭流,逆时针J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扱洲一周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气候

20、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 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气候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 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1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7

21、化学演化t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7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t有氧环 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 P67表格)2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 环境变迁、灾变事件。3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 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 地

22、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 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 响)。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 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

23、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女口: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 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 ,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t低等植 物生长T原始土壤T高等植物生长T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

24、, 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人类活动:积极影响一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一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3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2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大Mi两岸L:-70叶叶轉帝戡;T1U肅常轨林卑璋咽1堪帯曲$苗温帶莓叶轉帶(I请利用气候一植被的关系确定左边各自然带的分布与相应得气候类型 森林自然带一湿润、半湿 润草原自然带一半湿润半干旱荒漠自然带一干旱地区中国及

25、浙江省的自然带分布3分布规律分异觊律主萎分异因養地理位置分布规律表现明显的地区纬壹地带分异热星H根本專阖;太阳1S射纬度荷宣东西延伸,南北更替饯纬度和高结度地区经愛地-节分异水分海陆位宣南北延神, 东西更替中第度地区量直地带分异糕塞、水仝匿高度 变化。海拔高度水平延神,垂宣更轧与纬度地帝分异 类似海拔餃高的山地.纬度趁乐 海拔龜高*山地垂宜白然带越 丰富.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

26、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2分布特点: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布局形杰走向平原產度高网狀瑕剧少、适价低山区线状1山区呈“之/字形名沿河咨廷伸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 三 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2、

27、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地康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时间尺度距今1万年以前近一万年来近一两百年来特征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普出SL出現了 震旦纪.石炭一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 期:冷噎干湿档互空輕.变化世期长 短不一盪暖期狡怏.寒冷期编董主 海刑期与干旱期咱互空昌.但新生代 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 冰期村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两也狡大的波 动公兀羽5(HM)年到飪元1500年 的温暖屈* 15世纪以 来的寒冷期.IS61年以来空球平均气逅呈 枝站上升逹势V0世纪以来出 毘两个温度増福最大的时期: 19101945 年和 19762(X)0 年.其中I99S年是最暖的年 份:陆地降水量显着变化,中 高

28、纬度变化城大3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一一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咼,冰盖面积越小4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 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化对 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 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 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 外,其余均为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