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第9册美术教案_第1页
苏少版第9册美术教案_第2页
苏少版第9册美术教案_第3页
苏少版第9册美术教案_第4页
苏少版第9册美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1:参观和和旅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现旅途中的所感所想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2、操作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构图和色调,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旅游的印象。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生活,用艺术再现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 表达自己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发 展视觉表达能力。 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的景 象。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参观是去观看我们不常见的事物;旅游是去游览我们不 常去的地方。 你外出游玩过吗?说一说你自己旅行的感受, 哪些地方给你留 下了深刻

2、的印象,用简短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二、游戏激趣: 出示地图, 请学生自己找一找自己旅游过的地方, 并向大家介绍一 下当 地优美的景色和风俗习惯。 教师及时出示风景图, 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感知, 产 生对祖国风光的浓厚兴趣。三、欣赏作品: 多媒体展示欣赏的作品, 加深学生对参观和旅行的独特感受, 并引 导他 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师: 画面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最吸引人, 为什么?试着分析画 面中人物和 景色的主次关系, 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 图和色调,以形成初步 的处理画面的能力。四、构思创作。 大家参观及旅行过的地方一定很多, 但我们不能将看到的全画下来 , 只

3、能选取印象最深、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加以表现。 小组讨论:表现的形式,选择 什么样的内容,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 的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进行表现。五、展示评价:以我是一名小导游的方式展开评价。六、课后拓展。 地球是我们温馨的家园, 她还有很多美丽、 神奇的地方等着我们去 探索, 到互联网上去找一找, 到图书馆里去看一看, 查一查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惊 奇 的发现。课题 2: 学学构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评析,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构图方法。2、操作目标:学习和掌握多种构图方法,并进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构

4、图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发现和体验优秀作品的构图美, 初步掌握多种构图 的方法。 学生用多种构图方法,大胆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课前准备: 投影仪, 大师作品的图片, 学生作品的有关构图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 备多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出示多幅作品,其中有几幅是讲究构图的作品, 让学生观察, 比较 哪些作品更美, 为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2、板书课题。二、欣赏体会。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画。2、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作品的构图给作品带来了怎样的效果?对范图的构图分析,你有不同的意见吗?3、小

5、组讨论体会作品的构图方法,各抒已见,畅所欲言。4、教师归纳学生讨论意见后,小结并鼓励学生。三、构想创作。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喜欢的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2、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帮助。四、展示评价。1、将学生作品在全班展示。2、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画的怎样?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3、学生相互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喜欢?哪些吸引你?五、课后拓展。1、观察生活中运用构图的图片,思考构图的功能。2、联系生活确定主题,让学生运用构图的方法进行创作。课题 3:版面设计、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版面设计是一节

6、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平面设计与应用领域的课程。 在 教材内容的安排上, 它巧妙结合文字联想教学,又进一步安排了版面设计内容,要求文图并茂、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突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优秀的板报作品,其中关于味觉的知识、课程表、圣诞节等,不仅体现 版面设计的一般构成方法,更加突出了版面的形式感, 特别是综合材料的运 用和多种设计形式的表现,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 版面设计的美感, 以突出 多样的艺术形式,生动,醒目的视觉效果,达到突出学生设计 个性为目标。 使学生了解了版面设计的基本特点和方法,认识了版面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学

7、目标 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 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学会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版面。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收集优秀的版面设计图片资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制作材料: 如彩色水笔、彩纸、水粉或水彩颜料、废旧图片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文字材料、 图片,以备充实内容。(二)教学过程:参观: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社区小报栏及校内墙报,感受板报在社 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小报,探讨并研究其构成特征。导入:让学生说出内心感受和见解,从而引出课题。欣赏:在此基础上赏析国内外优秀板报图片。操作:给一个主题,设计小报草图。讨论:分组进行研讨,作业 内容选材

8、自定。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在研究的氛围中学习。创作: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按照指定主题独立完成。评价:可采用小组互评或自评,以及展览的形式进行。作业过程:(1)根据教师出示的主题或几篇文章,分组设计小报或独立完成。采用收集素材、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举行小报展四个步骤。(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拟定作业 内容和形式,按照拟定命题、选择 文章内容、 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进行操作。 课后拓展: 结合学校活动和节日活动,开展校园小 报、班级黑板报竞赛活动,锻炼 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课后用所学知识评论校园墙 报、社区宣传栏。三、学习评价建议:是否积极参加动手实践活动并能发挥作用。 是否创造性地表现

9、出版面设计的美感,表现手法感人,主题突出、有特 色。 能否与同学合作并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建议。课题 4:风景如画(一)教学目标:然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1、认知目标: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赏析风景画的能力。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构图的知识和多种技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自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书中的作品,体会风景之美,在风景写生生中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运用构图知识,多角度、多方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风 教学准备:风景写生作品,取景框,颜料和纸、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世界风景名胜,带领学生一 起去“观光旅游 ”, 让学生充分感受自 然风光的优美,

10、 由此激发学生热爱自 然、表现自然的欲望。二、欣赏作品探究技法。欣赏教材和收集到的风景画作品,说说自己喜 欢哪一幅作品, 为什么?研究这些作 品是用何种形式表现的, 思考如何用这 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学生讨论:了解风景画的技法:单色素描、铅笔淡彩、纸版画、水彩、 也可以用综合 材料来表现。三、指导写生绘画1、学会取景:大自然景物多彩、纷繁,选景时既要关注新鲜奇特的景物,也要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做到去粗取精,提炼概括。指导学生用取 景框选景。2、风景表现:风景写生,空间层次表现要丰富,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掌握近大远小的规则。 教师可提供几张风景图片和相对应的风景写生画, 让学生比较领会

11、老师 是怎样构图和取景色的?3、学生写生:帮助学生找位置,明确所画的目标。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风景,如素描、铅笔淡彩、水彩、水粉画等,也可以用综合材料来做 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让学生自由作画,根据画面的需要,将眼前的 景物适当增减,也可以移动物体,力 求画面动人、完美。四、展示作品,整理环境。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写生感受,相互观摩,让 学生推荐好的 作品进行评析,表扬构图比较新颖、表现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 写 生热情,教育学生保护好环境。五、走向生活、分享快乐。 将自己的风景画或写生作品装入镜框,或做成挂历,美化 教室和家庭。 也可以作礼物赠送给自己的朋友, 让学生

12、充分感受到写生的乐趣和成就感。课题 5:风景如画(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装饰性风景画与写生画的异同,了解风景装饰画的艺术特征。2、操作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以风景写生作品或图片为素材,创作一幅夸张变形的装饰性的风景画3、情感目标:感受装饰画的艺魅力魅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 的创作自信心。教学重难点:利用点、线面元素,黑白灰层次和夸张的装饰风景画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风景写生画,装饰性风景画,大师作品,农民画 等。 学生作品:风景画写生 作品,水彩等。二、教学思路。1、欣赏导入:教师出示一组风景写生画作品和装饰性风景作品,让学生欣赏。2、讨论比较:引导学生

13、对比观察欣赏,研究这两种类型的作品在形象、色彩、艺术手法等方面有何不同。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在 形象上, 写生风景画忠 实于描绘景物本身的形体结构, 装饰风景画不拘泥于 原有物象,多采用夸张、比较、变 形的手法、强化景物的特征。在色彩上, 写生风景画多依托依照客观景物本身的色彩作 画, 装饰风景画不受对象本身的色彩限制, 多以画面色彩的和谐为目的。 在艺术手法上, 写生风景画多反 映客观现实,装饰风景画多利用点、线、面元素,黑、白、灰层次,强 化主 观感受。三、欣赏感受。用学到的装饰风景画知识欣赏部分艺术大师的作品,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和想像力; 欣赏民间的艺术作品,感受浓郁的民

14、族风格;欣赏以前学生的装 饰画作品,增强学生的 创作自信心。四、构思创作:学生拿出自己的写生作品或风景图片按装饰画特点进行 构思,把自己对客观景物的 夸张变形手法,色彩的主观处理想法 说给同桌的听一听。课题 6:实物的联想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感知各种材料的特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2、操作目标:通过探索、设计、制作,学会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制作一些实用而有 趣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联想,达到有计划学习的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生 活的能力,激发他们

15、热爱 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运用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丰富的联想,组合 成新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老师看了一个很有趣的展览,其中有世界大师的 作品,也有同龄的小朋友的 作品,它们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你们想 看吗?1、课件出示实物联想作品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二、合作探究。1、选择对象,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媒体展示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形式,探究构成这种装置艺术所需要的材 料和方法。2、直观演示,学习方法。 教师、以驼鸟为例,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环境更 直观主动地学习,具体操作程序。 3

16、、简单概括,归纳方法。想(根据材 料想) 找(找材料) -拼摆 (创设作品)三、导练自创。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形状、 色彩,联想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可以 构成什么形象?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独特的构思。课题 7:表情丰富的脸(一)教学目的:1、通过表演、观察,研究人类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表情。2、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方法进行创作,利用欣赏艺术大师们的各类作品,感受对人类各种面部表情进行艺术创作的快乐。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 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及不同的绘画方法创作的绘画作品, 各种 表情的照片。

17、 学生准备作业纸等。教学重点:通过表演各种脸部的表情,观察、研究、交流,讨论了解人 类脸部肌肉和五 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之间的描绘。教学过程:一、活动。通过对镜表演, 让学生了解人类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之间 的关系,使 学生亲身感受到人类脸部的表情变化的奇妙之处。二、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艺术大师和一些学生创作的与人类脸部表情有关的绘画 作 品,如: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分析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体会其中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造型创作。三、速写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表演各种脸部表情, 同时让学生用语言对各种表情进 行描 述,加深对各种表

18、情的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再尝试用速写的方法记 录下身 边的人的各种表情。四、课后拓展。 用语言对自己画的表情进行描述,并为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课题 7:表情丰富的脸(二)教学目的:1、认识不同的动物的脸部特征,能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描绘创作。2、体会动物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各种绘画工具,有关动物的图片和录像资料。教学重点:用线条色彩表现动物面部特征,突出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动物脸部的特征,点、线、面的不同效果,表现简 单的结构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 : 师:动物的图片、多种绘画工具、动物照片。 生:自己准备的动物照片、绘画 工具。二、教

19、学过程:1、感知与体验。(1)、欣赏小猪宝贝的精彩片段,观察动物拟人化的表情,联想它 们的心情。(2)、尝试用线条简单表现刚才观察到的动物表情。(3)、请学生摹仿自己画的动物表情,也可模仿其他的动物。引导学生想像他们的心情。可以是张大了嘴打哈欠的大狮子,懒洋洋的小猫,瞪大眼 睛的青蛙等。2、创作与表现。(1)、介绍自己准备的动物资料,讨论不同的动物有哪些不的外貌特征。(2)、观察动物图片,引导观察动物不一样的皮毛特征,教师请学生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的线条来表现。油画棒适合粗糙的毛发,短宙、密 集的线条适合于 光滑而鲜艳的表皮等。(3)讨论 “你将来如何表现动物丰富的表情 ”。提示:整个构图

20、以脸 部为主,使画面 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4)、 尝试完成一张表动物特征及心情的脸。 可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 添加 适合背景,台生活环境或装饰图案等。三、反思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2)、教师提出环保倡仪,还一个动物一个微笑的脸。(3)、拓展:教师出示自己拍的动物相片,学生自己喜欢的动物拍一张照片。课题 8:变脸教学目的: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子解艺术美与材料美的关系。2、通过学生让学生掌握制作的各种方法并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师:各种材质的制作的作品如:面粉、土、纸等。生:根据 课前构思准备所 需要的材料及工具。教学重点: 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不同

21、的表情的作品, 分析制作材料与表 情的不同的特 征。教学过程:一、欣赏与体验:欣赏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表情,多为平面与半立体的 作品。联系 学生生活经验,请学生回忆曾见过哪些内似的作品。学生能够表 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观 感受。二、发现与探索: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是由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学生分 组讨论材质 的不同美以及制作方法。 给学生分组观摩用不同的材质制作的表 情,让学生从材质与表 情特征两个方面探究、发现问题。三、演示与表达:学生根据小组探究的、与讨论的结果到黑板前演示, 同组的成员 可做补充。 其他小组的成员可对演示提出质疑, 演示小组成员回 答或大家共同完成。四、创作与表现:学生根据所获得的

22、知识完善自己的课前思考,完成一 张或独立完 成或同桌合作完成作业。 可以边创作边模仿自己创作的表情, 并 作适当的调整。可与 同桌学生一起创设情境,共同设计变化着的表情,并一 起讨论分析表情特征与创作材料 的结合。五、表演与模仿:根据学生作业中表现的表情特征做摹仿表演,要求能 够体现表情 特征并体会此种表情下的心理活动。六、评价与拓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课题 9:有表情的面具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了解表情丰富的脸,掌握最基本的表情面具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发挥想像、装饰、表现不同的表情的脸; 了解面具艺术的图案美 及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

23、欣赏 能力。2、情感目标:通过对面具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讨论、表演、绘画、制作的有关活动中,更好地体验面具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 掌握有表情的面具的表现 方法。 从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让学生了 解中国民族的自豪感和热爱生活的 思想感情。3、审美目标: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想像力、 创作力及表 现事物的能力,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解有关表情的面具的特点,引导学 生主动观察、探 索、研究其变化。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出各种有表情的面具造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材料 装饰制作,使之形象化。教学准备: 师: 有关各种

24、表情的戏曲脸谱图片, 各种废旧材料、 剪刀等。 生:收集 各种废旧材料,色卡纸、胶棒等。教学过程:一、观看。 学生观看欣赏京剧脸谱的摄影作品。 学生相互交流, 说说自己最喜欢哪 一 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哪里最特别, 猜测脸谱的表情,人物性恪。 感受中国传 统文化,体验有表情的脸谱。二、模仿。学生可以尝试模仿京剧脸谱里的表情,老师和学生交流,老师模仿学生不 日里比较丰富且经典的表情,让学生来猜猜模仿的是谁;也可以请学生来模仿学生,引导 学生对人的表情变化的关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 验。学生自己模仿各种不同的表演, 体验、 感受表情,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 堂的欲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为下

25、面授制作铺垫。三、游戏。老师和学生一起做 “传话 ”的游戏,每人在听到消息都作出 相应的表情表现 出来,其他人认真观察,猜猜是什么话。让学生知道人的心 理活动是可以通过表情表现 出来的, 这需要大家不时细心观察。 激发学生对 本课的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 课堂教学。四、欣赏多媒体课件。 老师出示一些表情丰富的面具作品, 制作成课件, 先引导 学生观看画面,再仔细观察面具表情及制作材料,然后请学生模仿、 总结、评价。师生 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 对教学内容更 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五、联想、讨论。 主要是材料的联想, 看到前面的图片, 受到启发后学生根据现 有的材料 进

26、行联想, 分组研究讨论自己的材料可以制作什么样的面具。 用什么样的材 料,什么样的方法制作。六:制作。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 七:评价:学生先自评后再相互评作品 学生互评可让学生下位进行评 讲。用简短的话大胆表达自己感受,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提高欣赏能力。课题 10: 画情绪 画性格教学目的:1、让学生感受点、线、面、色能够表现的潜在意识,体验艺术大师用点、线、面、色表现“纯精神世界 ”的一种情绪,以及懂得拥有良好的心理 品质的重要性。2、让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去展示他们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力、和表现力,尝试着用多样的点、线、面以及色彩等艺术元素来反映抽象的性恪。3、通过猜测、讨论、介绍、交流

27、互相启发,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点、线、面丰富的变化,感受艺术元素 所带来的特有的 表现力。教学过程:一、小小话剧团。 1、将事行准备好的性恪的纸条,传给几个学生,请他们按照纸 条上写 的性恪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2、让学生猜测他们表演的是什么样性恪的人。二、欣赏。1、师出示德库宁的温和的性格和若干学生作品。2、讲解:其实不光表演艺术可以反映人的性格,还可以绘画艺术也可以反应人的性格。3、出示若干色块、线条、让学生感受这些艺术元素与性格特点的共同之处。 三、画性格。1、线的练习。带着学生临不同的线,感受线的特点和情感的传递。2、色块的练习。自己将不同的色块

28、组合,讲述自己对此的感受。3、学生尝试用线和色块结合起来表现色块。四、教师提示。1、用油画棒画线,水粉用来表现色块。2、可以用油画棒画线条和色块,最后用水粉涂底色,统一大色调。五、评价。1、作品完成后,学生尝试为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并相互欣赏、讲解。2、将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装裱美化,放置在创设的 “抽象艺术俱乐 部”里评出 “最佳 创意奖”最“佳绘画奖 ”。课题 11 :包的世界(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各种式样和材质的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绘制一款包。2、情感目标: 体验创作的快乐,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美化生活的情感。观察、分

29、析、表现报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各种各样的包、绘画制作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欣赏 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包。二、观察 简单分析包的造型和材质特点。三、总结 可以根据包的外观、用途、用法、材料等多角度了解包的世界。四、讨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一定要有丰富的创造力, 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 (可以 从用途、 外观等各方面考虑) 。五、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包,结合课本标志归纳出包的种类,进而归纳出包设计的基 本方法。1、启发 出示各种包的设计作品,引导和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和欣赏这些包。2、比较 结合教材出示一组有代表性的作品, 让学生通过对比可知包设计常用的 表 现手法。3、练习 你最喜欢

30、的包的样子, 或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手制作一个包, 写下你的 设 计构想。4、展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赠送、交流。课题 12 :包的世界(二)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绘制一款包。2、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美化生活的情感。3、观察、分 析、表现报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报的设计新颖有趣。各种各 样的 包、绘画制作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欣赏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包。1、观察 简单分析包的造型和材质特点。2、总结 可以根据包的外观、用途、用法、材料等多角度了解包的世界二、操作实践1、比较 结合教材出示一组有代表性的作品, 让学生通过对比可知包设

31、计常用的 表 现手法。2、练习 你最喜欢的包的样子, 或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手制作一个包, 写下你的 设 计构想。3、展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赠送、交流课题 13:实物的联想教学目的:1、感知各种物品,了解“物以致用 ”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 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活的情感。进行平面的装饰与价活动,体验探究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3、从不同的角度对现成物品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 组合。4、感知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 的乐趣。5、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审美评价能力。6、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

32、作立体的装置。7、通过探索、设计、制作、评价,提高动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物以致用 ”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 方法,进行联想组合 成新的形象。2、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3、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4、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课前准备: 1.制作实物联想的课件; 2.收集大量的制作材料;教学过程:、导入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魔法师大屏幕出现魔法师)他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是一把雨伞。(大屏幕出示雨伞)师:雨伞的形状象什么呢?生:像枪、小树、蘑菇,拐杖 , 看魔法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法。出现实物联想出的 “脸”)

33、师:这张脸怎么变出来的?成嘴。生:由领带变成眉毛;咖啡杯变成眼睛;雨伞变成鼻子;袜子变、新授1、引出课题:它们都是生活中真实的物品通过联想组合而成的, 所以就叫实物联想。2、自从有了实物联想,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就闲不住了,我们来看看他的照片。(出示:毕加索的早餐) 师:这幅照片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生:毕加索的手指特别粗大。 生: 他的手指是用面包拼组起来的,很逼真有趣! 毕加索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画家,他在 1952 年和摄影师合作拍摄了 这幅照片,轰动一时。后来这种面包就被叫做毕加索面包,在中 国叫手 指面包。 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们还设计制作了很多实物联想用来装点人们 的生 活,艺术化了的事物联想

34、就叫做 “装置艺术 ”。(出示装置艺术作 品照片) 师:瞧,这幅 毕加索的作品,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觉得作 品怎么样? 生:它是由自行车坐垫和 车头组合拼接成的,特别有创意! 生:它抓住了牛头的特征,所以很精彩。3、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4、总结:看来这么多的实物联想,我们发现他们都是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来联想制 作的5、制作步骤(老师示范) 老师带来了一把扇子,它的外形你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 示范制作立体的 “孔雀”和平面的 “跳舞的人 ”。 生总结平面实物联想和立体实物联想的制作 步骤和注意点。6、小组讨论,拓展思维(学生活动) 欣赏:欣赏同学中联想的作品(多媒体) 讨 论:同学们和魔法师

35、比一比吧。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我收集的 材料像什么?还需要哪些 材料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大胆构思,相互提示。7、学生练习 同学们也来做回魔法师,把自己带来的材料变个模样。(1)共同讨论。 ( 2)找出材料特征,依形联想。 (3)材料共享。 (4)共同制 作。 ( 5)在使用工具及材料时注意安全。8、优秀作业展评。9、拓展 实物联想在仿生学上的应用。(出示范图)课题 14:老师和同学(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观察,认识并掌握正确的观察法。2、操作目标:通过写生绘画的实践过程, 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 想 像力、创造力、 表现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

36、术作品的兴趣,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胆地对人物外貌进行描绘, 力争表现人物的特 点。教学准备:准备性别、年龄各不相同的人物照片若干张。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自带的材料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2、情境导入:请同学们看一组课前老师拍的照片。照片的要求是抓住学生装和老师最有特征的一面,学生边看边讨论同学和老师的外貌特征。3、欣赏分析。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本上同学的作品,分析这些同学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画面的哪些部分最神采奕奕? (1) 、瞧,那幅画上的老师和同学的表情 多么有趣吗? (2)你为什么画过肖像吗?瞧,这位同学用简明的线条

37、把自己上学时的情景记录下来,还有哪些作品也同样用线条来表现的呢?(3)我们的肖像画除了用铅笔来描绘,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呢?我们来 看看同学这幅作品!4、探究方法。 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使用哪些表现手法呢? (1)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脸形、身材、五官、发型、神态。(2) 、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采取相应的表现方法。5、启发教学。创设情境,出示两张照片。6、绘画练习。 教师演示作画的步骤, 请几个长相有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做模特, 教 师 在黑板上边讲边演示。 请几个学处到黑板上演示。 强调表现的方法很多, 可以用线 描的形式画 出对象,再涂上色彩。 最后分组练习。 各选一名长的有特点的

38、同学作模特。 教师注意巡回指导。7、游戏展示。 8、评价小结。课题 15:老师和同学(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2、操作目标:用黏土的常用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老师和同学的形象。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让学生感受到黏土的特性,提高动力手能力的同时增进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情谊。教学重难点: 老师和同学的造型形象是否能抓住人物的造型特征和神态特征。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黏土,教师收集书本上的欣赏范例、泥塑 作品若干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的材料和制作工具等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2、课堂导入:出示老师课前制作的泥塑人物作品一件,按照本班最好的

39、最有特点的同学形象进行制作,学生看到如此熟悉的形象都非常高兴兴 奋,由此导入课题。3、欣赏分析:观察并讨论书本上的学生作品。(1) 、来看看我们课后的活动之一的足球赛吧,瞧,这位同学的作品将我们踢足球时穿的都画得很仔细(带号码的 T 恤,新颖的足球鞋,神气 的表情,跃跃欲试的 神态,好像在邀请你参加一样。(2)、 你想为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制作黏土作品吗?一起来看我们同学的作品吧,多有趣啊!(3)、你能否用肢体语言把书上的作品中的形象表演出来?(4)、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塑造我们身边的教师和同学?一起 来欣赏书 上的这位同学的作品吧。三、探究学习方法。 怎样把握住人物的特征塑造形象。脸形

40、、五官、发型、神态等。四、启发想像。 怎样用黏土来制作人物?(1)人物的面部如何用黏土表现出来?细节 部分如何表现?关键是人物面部的表现。(2) 、怎样用黏土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人物的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的设计摆布?五、制作练习: 分组进行练习,注意找出教师和同学的特征和塑造人物 的形象,学生练习时教师在 一边指导。六、评价小结。每组中选取几件作品让学生, 让同学说说作品的精彩之处, 并请作者讲。课题 16 :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了解船的起源,外形、种 类。生动有趣的情历史,激发学2、操作目标:利用绘画的手法,表现自己喜爱的船,并在画面上添加 景。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

41、体会人类发明船的伟大成就,了解船的发展 生热爱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船的结构、外形、功能,用绘画的手段表现自己喜爱的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船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1、欣赏与观察:同学们你们喜欢施行吗?今天,导游兔八哥邀请 你们和它一起去旅行,你们想不想去啊!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跟着课件里的导游来到中国古代, 看中国古 代的船, 宋代北方的 平底木筏船和竹筏,到河边看小木船、游船等,再到黄河边看 , 讨 论交流:船的历史很悠久,种类也繁多,各有各的特点,问同学们看 到了哪些船?有什 么不同?你坐过哪些船,感觉怎么样?船上有什么?2、师生共同

42、讲讲船的由来及相关的小故事:3、示范画船 欣赏范例。 分析范例,了解到别人是怎样表现船的?教师根据范例作画, 让学生掌握画船的一 般方法: 确定船的形状和大小, 画出船的整体外观造型, 表现出大概轮廓。画出局部 部分最后要涂色。4、欣赏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 在欣赏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不但可以用笔绘的方法,还可以用版画、木刻、剪 贴等方法来表现船。5、学生创作: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船,画出设计稿。再与同学进行交流和 讨论,让他们选择最佳方案。6、评价作业。 学生上台来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我们可以采用自评和互评和老师评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评价。7、课堂小结。课题 17

43、:梦中远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想像,让学生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理想。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并选择喜欢的绘画工具与制作方法来表现。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 “梦” 的感觉里展开联想和体验梦境, 通过 艺术加工使自己的作品更新颖生动,更富有艺术美 感。教学准备:各种绘画的工具、综合材料、手工制作的工具 教学过程:、作品回顾,进入角色。 多媒体展示学生上节课设计制作的船, 引导想象, 如果让你乘上自己设 计的船, 你将驶向何方?在航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神奇、 美丽的故 事呢?二、创设梦境,引导

44、想像。 学生闭起眼睛,听着音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由大胆的想像,畅谈梦境,揭示课 题。 学生把 “梦”中远航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听一听, 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勾 画出想像的画面。1、我在远航中来到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遇到了美丽的白雪公主?2、我在远航中和小朋友乘上了我们设计的宇宙飞船 ?3、我在远航中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小岛,上面有好多的 ?三、佳作欣赏,研究方法。多媒体展示意大利画家的绘画作品 梦中的远航 和小朋友用照片和废 旧材料拼成 的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表现方法, 并启发思考:1、你最喜欢哪种表现形式?2、中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和动物和情景?3、你喜欢的作品中哪部

45、分最能吸引你,为什么? 构图上:引导学生分清主次,选择梦中最精彩的部分让学生仔细体会。 色彩上:引导学生了解美丽的梦 色彩斑谰色彩夸张,对比强烈。 形式上:可采用绘画、手工相结合的方法。 四、创作练习,教师指导。 最有趣的想 像, 总是出自最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最美的图画总是出于敢 于大胆尝试的小朋友, 请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出心中的充满奇思妙想的 图画吧。+ 五、作品展评, 体验成功。 自我评价,把自己的作品分别贴在栏内。六、课外拓展。课题 18:寓言和神话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体会寓言、神话的内涵,了解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2、操作领域:用单幅(连环

46、画)形式给寓言、神话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 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为寓言、神话配画,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把握住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意, 并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它 表现出来。教学难点:计。寓言或者神话故事中最能体现寓意情节的选择以及画面绘画 艺术的个性化设计。课前准备:教具:寓言、神话资料,范作,学生作品,实物投影仪等。学具:寓言、神话资料及颜料、彩纸等绘画工具 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神话故事 羿射九日。故事大意:在尧帝的

47、时候, 10 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都 枯干了,铜铁砂石也软软地快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一些 猛禽怪兽也出来作乱,人 民苦上加苦。羿带着天帝御赐的红色的弓、白色的 箭去解放受苦的人民。他弯弓搭箭, 一会儿满天流火,一团红红亮亮的东西 坠落地面上,就成了三足乌鸦,那是太阳精魂的 化身。羿射下九个太阳,留 下一个给人们照亮,他又除掉了怪禽猛兽,创造出一个美好 的人类家园。教学设想:优美动听的配乐故事,使学生很快进入故事中的角色,并创设了特定的审 美情景,渲染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为后面的启发创作作好铺垫。 了解故事内涵,启发 联想创作。 想一想, 说一说 羿射九日”中最动人的

48、情节, 最精彩的场面是什么?教学意图: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取舍,提炼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为后面有意思的配画作好伏笔。 引导学生讨论: 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精神? (为人类谋生存、大无畏 的精神、有正义感、不畏艰难、机智、勇猛、技艺超人。)具有 这种品质的人怎样呢? 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包括发型、服装、武器等),设 计时也可加入现代科技因素。教学意图:通过羿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刻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故事 内涵、人文 精神。 羿是怎样射日的?(1)“射”,怎样?用何种不同的弓箭?在什么位置射?射时的动作姿态怎样?是准备射?射箭中?还是已射下?(学生可模仿动作)(2) “日”:构思不同寻常的 10 个太阳,使它们人性化,围绕一个主题 来设计 10 种 面貌,如:热得发烧的 10 个顽童,像宇宙星体外形的 10 个妖怪,像森林猛兽的 10 个 兽头,注意射中时的样子。教学意图:一连串的问题设计,将怎样给 “羿射九日 ”配画具体化,极 大地活跃了学生 的形象思维,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学生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为 “羿射九日”配画。 学 生作业 交流:说说你画面的羿是怎样射九日的?评评你最喜欢谁配的画?教学意图:作业 交流,一方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感;另一方 面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使学科渗透、互相作用。教学设想: 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