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的论文_第1页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的论文_第2页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的论文_第3页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的论文_第4页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的论文从今秋开始,天津市、山西省、江西省将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 方案试验工作。 自己有幸先同志们一步接触到供试验用的新的 地理 教学大纲)和高中一年级地理教材,先睹为快。本文仅就新地理教材 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谈点粗浅看法, 以期与同行相互磋商, 共同提 高。一、新编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新格局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高一 地理(必修)面向全体学生,为其奠定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基 础。全书以人类为中心, 去研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问题。高二地理(限定选修),

2、为选学文科学生毕业后升学深造拓宽 文化基础,它在高一地理(必修)基础上,把人文地理(狭义)中具 有普通应用价值的专题性基础知识加以叙述。 高三地理(限定选修), 则是在高一、 高二地理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地理区域研究基础知识和 当今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几个突出问题。 以上可以看出, 三个年级 地理课,层次渐进,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共同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 学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一地理 1至 4单元侧重于探讨 生态可持续发展;高二地理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 高三地理则是让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从而结合地理课较 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二、高一地理(

3、必修)教材体系的新构建高一地理共 10 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 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至 4单元);第二部 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5至 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 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9至 10单元)。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 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 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 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 地上;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 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中地理在讲 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

4、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 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 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 新教材 并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 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 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 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 用价值小的、 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 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 内容。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 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 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

5、 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从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人类活动,而 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三、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一)第一单元宇宙环境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 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 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

6、和环 境的密切关系。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 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弄清天体系统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从而帮 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 的地理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 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在自转的同 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 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 些是地球自转

7、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 地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教 学时,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这一点,可设问让学生思考:假如地 球不公转只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地方时差大小将有变化吗? 假如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地球上还有昼夜更替吗?如果黄赤交角 等于零,太阳的回归运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 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将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 既加深了对地理事象形成的深刻理解, 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空 间想象能力。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 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源开发、宇宙

8、环境保护。教 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 科学,立志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二)第二单元一一大气环境;第三单元一一海洋环境;第四 单元一一陆地环境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 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 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一一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 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一一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土 壤来组织材料的。但无论怎样,这一层次内容的教学,必

9、须把重点放 在理清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内部、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上,简称 “地地关系”。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 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例如:第四单元陆 地环境,离开了各 组成要素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各组成要素与 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就很难理解复杂的陆地环境形成、发展 与演 化。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只有搞清“地地关系”,找出地理事物 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才能协调人类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例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 当学生了解了“海气关系” 、 “海陆关系”时 ,

10、就会从保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高度,自觉地去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只有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 络,才能变分散的、 机械的识记为系统的、 理解的识记, 既便于记, 又便于忆,才可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象。例如:第二单元大气 环境,在“大气 的运动” 一节中,只要学生搞清气温、 气压、气流、 天气状况几者关系,搞清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力、风力与等压线的关系,就不 难理解和掌握以后的“气旋与反 气旋”、“三圈环流”、“气压带 和风带”、季风环境、北半球 1 月、7 月气压形势,乃至世界的降水 与气温分 布、气候类型分布等诸

11、多知识。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 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 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随着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 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 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通 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 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等,更

12、重要的是教 育学生树立“灾害 意识”,确立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的观念,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灾能力,包括应灾心理和应灾行为的培养。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 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 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适度不合理地 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改变;一类 是由于人类消费活动, 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对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如环境污染的污 染源、污染物、污染原理等)、危害、对策让学 生了解清楚,更主要是教育学生摒弃“人地对立”(如“人主 宰自 然”、“人定胜天”等)的传统“人地观”,树立“人地协调”的科 学“人地观”

1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自觉参与当地环保工作,展示地理之价值,教育学生讲究“环境道德”,让他们从自身作起,从小事作起,从 现在作起,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 自觉与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作斗争。(三)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 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 本单元共 11节,前 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 后 6 节讲工业生产活动。 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 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 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 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

14、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 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时,注 意把握具有递进关系的 四个问题:影响农(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工)业的 主导区位因素; 农(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绝对的、 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区位因素对农 (工) 业区位影响在不断变化着;农(工)业区位选择,既要注意经济效 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要求。与之相应,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联系实际搞社会调查, 对当地(或某一地区)农(工)业区位因素 或区位选择作出分析与 评价;根据不同农(工)业部门不同特点和区位因素对生产的影响, 选择主导区位因 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进行农(工)业区位的选择实践 。第二层次:类型与区域。农(工)业类型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 的,但主要是以不同生产要素(含投入与产 出)在整个生产要素构 成中所占比例划分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 以及不同的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 相同的农(工)业地域。类型在区域的表现往往是交叉的,一个农(工)业地域常常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类。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域的教学,应指导学生利用比 较的方法、综合分析的方法去 掌握每个农(工)业区域的区位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